❶ 網路理財常見騙局有哪些
網路理財常見騙局有非法集資和新型傳銷兩種:
1、非法集資:「P2P」平台承諾高額利息收益,投資資金全入個人腰包。一。他們的詐騙行為都是通過吸引投資者作為新手剛開始不清楚市場,並且首次投資會有大量優惠或者返現活動,投資者會有佔便宜的心理,與此同時他們就會忽略這個公司和這個產品的合規性,這些平台跑路都是沒有企業注冊信息與經營信息的空殼公司。
2、新型傳銷:打著官方旗號、承諾高息收益,促銷返利誘人上當。
為吸引投資,這些投資項目和傳銷組織往往會打出冠冕堂皇的旗號。據警方介紹,很多非法集資的實施者和傳銷組織都會假借國家、區域或者行業的發展政策,編造或者偽造項目名稱,以此來虛構「投資產品」和「發財機會」,增強迷惑性和說服力。要警惕宣傳中借用的國家政策或者疑似國家政策的說法,增強辨別力。

(1)個人投資理財常見的騙局擴展閱讀:
網路傳銷犯罪特徵:
1、虛擬性,網路是一個虛擬空間,非法傳銷者利用網路這一特徵,藉助高科技、電子商務等名義,遮人耳目,大搞空手道。上述案例中,會員得到的僅僅是虛擬的網路空間(所謂的電子商務包,也不過就是租用該公司的伺服器空間),從傳銷傳統的實物產品發展為純粹以發展會員獲得獎金為目的,有些付費方式都是網上支付,完全「電子商務化」了。
2、欺騙性,利用網站作為傳銷平台,比傳統意義上的傳銷更具欺騙性和隱蔽性。該些傳銷網站多打著遠程教育、培訓個人創業、電子商務的旗號吸引人,掩人耳目,遮蓋其發展會員(下線)牟利的本質。
3、隱蔽性,與傳統傳銷相比,網路傳銷隱蔽性更強。發展會員都是在網路上進行,會員必須通過網站才能加入傳銷,並且使用的用戶名都是假名或者代號,並且都有各自的登陸密碼,彼此之間的聯系主要通過電子郵件或即時通訊工具(icq)來完成。工商部門查處時,根本無從查證公司網站的真實信息和會員的真實身份,僅憑網路上的信息要追查上線幾乎是不可能的。
4、跨地域性,互聯網傳播具有跨地域性,使得傳銷突破了地域和國界的限制,即使在一國內,也是遍地開花。
❷ 如何識別網上投資理財騙局
1、識別網上投資騙局:沒有第三方託管的不去

潔身自好,提高自我修養和素質。別總是想著不勞而獲,通過投資就可以一夜變富豪。我們要知道財富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勞動獲取的。也不要做一些坑蒙拐騙的行當去騙取別人的錢,有這樣的心都不行。
網路騙子行業山外有山,有一天你也會被更大的騙子騙的。總之要時刻想著天下只會掉陷阱,不會掉餡餅的。有好的發財之道,人家早就去發財了,還要告訴一個與你毫不相關的人,讓你發財。
(2)個人投資理財常見的騙局擴展閱讀
2011年5月初,在一個飯局上,經商的雷女士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劉某原。對方自稱是「中國電信長沙分公司某業務經理」,代理電信黃頁廣告業務,公司馬上要統計了,其業務量還差一點,一旦完成,公司便會發放高額的回扣和獎勵。
劉某原勸說雷女士,先出100萬元在黃頁上投放廣告,幫他沖業務量,等其他公司投放廣告的資金到位後,他就會把100萬元本金連同13萬元提成都給她。
剛開始,雷女士很謹慎,不願借錢。為打消雷女士的疑慮,劉某原向她出具了借條並蓋上了「公章」,又將個人名下價值100萬元房屋的「房產證」作抵押,最終從雷女士手裡借走了99.9萬元。
過了一個多月,雷女士不但沒有收到回報,而且劉某原也失聯了。發覺情況不妙,雷女士拿著「房產證」去相關部門查詢,竟然是假的,她馬上向警方報案。
2017年8月4日,民警在瀏陽市某小區將劉某原抓獲。據其交代,他以需要完成電信公司業務量為由,以高額利息為誘餌,先後騙取包括雷女士在內的多名被害人200多萬元。
❸ 現在理財騙局套路太深 遇到這幾種情況要警惕
首先需要明確自身理財需求,只有知道自己的投資目的、風險偏好、投資預期才能更好的明確理財需求。
其次需要了解理財產品特點比如投資時機、獲利方式、影響因素等。這樣才能根據個人需求及實際情況做出選擇。
最重要要選擇可靠的理財平台,謹防上當受騙。
推薦可以了解下農行的理財業務,農行針對不同客戶需求,推出了不同的理財方式。並且目前已經可以通過個人網銀、掌上銀行操作理財業務,讓客戶足不出戶即可管理資金。
五萬元以下的資金,推薦辦理農行儲蓄方式的理財,比如:定期存款、定活兩便、通知存款等。詳情可點擊鏈接:存款介紹。網頁鏈接
或者可以考慮下農行的貴金屬業務,比如存金通。
存金通業務指客戶通過我行借記卡開立貴金屬賬戶,按照我行實時貴金屬報價購買「傳世之寶」貴金屬投資產品,購買數量實時計入客戶貴金屬賬戶。投資黃金,也是使資產得以保值的一種方式。詳情可點擊鏈接:貴金屬業務介紹網頁鏈接
若是金額在五萬元以上,那麼又會有更多的選擇。比如購買農行的理財產品。一般保本保收益的理財風險較低,可看下本利豐系列。若是想要收益略高,可看下安心得利。或者最近比較受歡迎的「周四我最賺」。
或者直接簽約自動理財業務,自動理財是指客戶通過與銀行的一次性簽約,系統按照約定周期和扣款規則對我行開放式理財產品實現定期申購的功能。
更多理財業務介紹可點擊鏈接:網頁鏈接
❹ 個人投資理財的騙局有哪些
個人投資理財不能說是騙局吧,但都是有風險的,想要避免風險,最好多了解一些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普華商學院)
❺ 常見的理財詐騙手段有哪些
常見的理財詐騙手段有:
1、實行會員准入制。虛假理財網站常用「注冊即送現金」等獎勵方式誘惑投資者。一般注冊會員時需要輸入身份證號等信息進行實名注冊,還要提供用於項目結算的網銀賬號等,才能成為他們的准入會員。
2、項目繁多,無實質實業投資說明。投資理財騙局多提供周期不同、種類繁多的多種投資項目,一般投入金額越多,分紅周期越長,不法分子宣稱的份額金額越高。
3、天天分紅,高額返利。此類投資詐騙最大的特點就是放長線釣大魚,以投資公司為載體,以定期分紅為誘餌,等網民投入小量資金後,前期定時給網民「分紅」(返利),待網民不斷追加資金或介紹親友大量投資後,騙子就會關閉網站、銷聲匿跡。
4、傳銷拉人頭式獎勵機制。多數騙局具有明顯的傳銷性質,利用受害人的人際關系網,吸納更多人上當受騙。如前段時間瘋傳網路的MMM金融互助社區,本質上就是金融傳銷,金融詐騙。
❻ 有哪些常見的理財騙局
超高收益率的P2P小平台很危險去年行業爆雷一大片,多少被雷的投資者還在苦苦等待結果。大部分踩雷平台幾乎都是通過超高年化收益率來哄騙投資人,其實哪有那麼好的事。P2P騙局太多了,小編也就不一一說了。大家千萬不要再被高收益這個幌子蒙騙,一定不要選擇那些小平台,選擇P2P要從多方面再三了解。專坑老年人的街邊理財街邊或者大型超市門口有一些西裝革履的小夥子或者姑娘,專門找老年人推銷理財產品。他們嘴巴像抹了蜜,通過送一些小禮物,把老年人到公司美其名曰詳細了解產品。到了公司,你會發現裝潢華麗,於是就以為公司實力強大,信了他。但這用來騙人的華麗外表,騙到錢了以後他們就跑路,人去樓空。鼓吹有政 府****的虛假「P2G+PPP」項目理財騙局為了提高可信度,鼓吹自己有經濟學家、電視台甚至********,真的膽大包天。「PPP」概念很火熱,「PPP」是指****和企業合資修建的公益性的項目,並提供政策保護及法律保護。騙子公司借著「PPP」幌子,虛構一個項目來斂財,對投資人們也是給出一個超高的年化收益率。以為是有****「兜底」的基建項目,投資人們沖著這點就投了錢,其實都是假的。美女邀你現貨交易詐騙有一類騙子偽裝成膚白貌美的白富美,美女通過聊天與你拉關系,然後再哄騙你投資交易白銀、原油、瀝青現貨。介紹自己有一個引導投資的「分析師」,賺到一筆可觀的收入。許多男性被誘騙後參與所謂交易,與「美女」一起投資。據公安機關調查發現,所謂現貨交易平台都是虛假平台,投資人的錢在投入之後就被提走了。平台上所顯示的數據,都只是在操作一個數字;除此之外所謂「分析師」還會向你收取高額手續費,掉入這種騙局結果只能是血本無歸。網路交易詐騙網路交易騙局中最為多見的是「二元期權」,它對未來某段時間內外匯、股票等品種的價格走勢進行猜測,本質類似****博。投資人投資的錢根本沒有參與到真正的外匯大盤交易,而「盈利」其實是來自不斷加入的「下線」或代理的資金,也就是「龐氏騙局」。二元期權網站大多注冊在境外,一旦上當受騙,損失很難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