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買理財產品,需要單獨開戶嗎
如果是通過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話需要去對應的銀行新開一張銀行卡。購買理財產品在哪開戶就看你買的是什麼理財產品。如果購買的是銀行的理財產品,就一定需要在銀行開戶。 如果在證券公司買理財就直接開完戶就可以買了。
購買理財產品有幾種方式,您可以在證券公司營業部購買也可以再銀行購買,這兩種都可以不在櫃台辦理,直接在網上就可以購買,但銀行的你需要開通網上銀行。
㈡ 在軟體上買理財怎麼開戶,股票賬戶不能買理財產品嗎
若是招行個人理財產品,不支持使用股票賬戶購買。
您可以通過網上銀行(含大眾版/專業版)、手機銀行等渠道購買理財產品。以大眾版購買流程為例:請登錄主頁右側的「個人銀行大眾版」,點擊橫排「投資管理」-「受託理財」-「購買理財產品」操作。註:首次風險評估,需要本人持一卡通和身份證到任意櫃台或可視化櫃台辦理。
㈢ 如何購買券商的理財產品
「券商」,即是經營證券交易的公司,或稱證券公司。
將足額認/申購款項存入或匯至指定銀行賬戶;
攜帶銀行存款單據或劃款憑證原件和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及其復印件,到銷售櫃台填寫《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賬戶業務申請書》(一式三聯),簽訂《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理財合約書》和《風險提示書》,申請開戶和參與;
受理櫃台列印受理回執。第三天可查詢參與結果。
㈣ 怎麼購買理財產品
第一步
了解自己的風險特徵
購買理財產品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情況」。「情況」主要指風險特徵,包括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承受態度。前者是客觀的,比如年齡、家庭收入等;後者是主觀的,包括自己對風險的厭惡程度。比較簡單的了解方式是向銀行的理財顧問咨詢,通過調查問卷了解自身情況。
「一般銀行會把理財客戶分為保守型、穩健型和積極型三大類。不同類客戶在產品選擇上應該有所不同:比如一般保守型的客戶不應該在股票類產品上做過大比例的投資,適合穩定收益的信託類理財產品;積極型的客戶可以適當選擇結構性理財產品,以獲得高收益的可能。」
第二步
了解投資方向很有必要
另外,了解產品的投資方向也是很有必要的。在理財產品銷售火爆的情況下,切忌投資者盲目跟風。投資者在了解自身情況後,要對希望購買的產品做一個了解:投資債券,還是股票或掛鉤匯率。如果自己不理解,一定要請理財顧問解釋清楚再買。
「產品投資方向直接決定該產品的風險和收益。按照投資方向進行分類,目前市場上的產品大致有五類:第一類結構性理財產品,一般掛鉤匯率、商品、股指等,產品屬於浮動收益類別,一般不以理財本金作投資,僅用利息部分,大多為100%保本,產品收益與掛鉤標的有某種關系,通過公式等反映在合同上,會出現收益為零的情況,但也有獲得高收益的可能,風險相對較大;第二類代客境外理財產品類,該類產品一般是不保本浮動收益類,多為投資港股、歐美股票、商品基金,資金全額投資該類標的,風險相對較大;第三類是新股申購類的理財產品,目前是市場上數量最多的理財產品,產品不保本,直接和新股申購獲利有關,風險中等;第四類是各類信託項目的理財產品,雖然產品不保本,但產品收益較為穩定,風險相對較小;第五類是證券市場和貨幣市場各類股票、債券、票據為投資方向的產品,收益也是和投資情況直接有關,債券類風險較小。」
第三步
了解理財產品的流動性
理財產品流動性也是要注意的。拿到產品合同除了要看產品投資方向、期限、收益如何計算,還需要看該產品是不是可以贖回,費率是多少,能不能質押,也就是產品流動性情況。理財產品能夠獲得比儲蓄存款更高的收益,是有某些附加條件的,比如要客戶承擔產品投資風險,要犧牲資金的流動性等,所以產品購買是也要看清楚流動性相關的條款,以免將來急需資金時無法解約。
第四步
了解產品的風險條款
了解產品的風險。產品購買時及時看清楚合約上的風險條款,以下是幾種基本的產品風險舉例:
1.政策風險。國家法律、法規或者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等國家政策的變化。新股申購類產品就由政策變化導致所持有的股票在可流通時股價跌破發行價而導致收益下降甚至出現虧損的風險。
2.市場風險。隨著市場的變化,重大事件的發生,直接影響到產品投資標的的情況。如投資的股票價格大跌。
3.流動性風險。產品不允許客戶提前終止交易,如客戶發生提前支取等違約情形,其將損失全部風險金並且無法獲得理財收益。
4.利率風險。利率的波動可能導致客戶收益低於以定期存款或其他方式運用資金而產生的收益。
5.信用風險:委託方發生違約事件時,使理財產品資金無法如期歸還,造成客戶損失。
㈤ 廣發證劵股票交易軟體如何買理財產品
交易客戶購買理財產品可以通過廣發易淘金網站、至易版或者手機易淘金軟體操作;理財客戶(淘金錢包)購買可通過易淘金網站或廣發理財APP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