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銀行理財賠本的案例么
案例一:
工行對2012年初市場的判斷是震盪向上,預計上證指數將上移至2600-2800點。因此,這款原本就已經嚴重虧損的「基金股票雙重精馴產品,2012年只買了股票,完全拋棄基金。
曾創造「最賺錢銀行」稱號的工行,如今旗下銀行理財產品成為「虧損王」。「基金股票雙重精選1號人民幣理財產品「成立5年來就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截至2012年11月23日,該產品單位凈值為0.5437元,虧損比例高達45.63%,一舉成為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虧損王」。
案例二:
根據光大銀行日前披露的「同享二號」中華精選投資理財組合的月度投資報告,該款成立於2007年10月31日的理財產品,最新的單位凈值為0.7029元,運作以來已經虧損29.71%。
也就是說,一位客戶5年前如果花10萬元購買了該理財產品,現在不僅毫無收益,而且本金也只剩下7萬元左右。
光大銀行這款產品近年來的投資報告顯示,該產品僅僅在開始運作的頭兩個月里獲得了正收益,從2008年1月31日起,該款產品就踏上了「虧損的不歸路」。
數據顯示,2008年1月31日該產品單位凈值為0.8952元,虧損10.48%。2008年10月31日,該款產品單位凈值只剩下0.5149元,虧損幅度高達48.51%,近乎腰斬。迄今該款產品已經經手了三任投資經理,但虧損的局面依然無法扭轉。
『貳』 銀行理財產品有賠本的嗎
理財有風險,但銀行理財風險等級相對較低。幾大國有銀行目前還沒有聽說有虧本的。
『叄』 手機銀行存的理財服務會不會賠錢
主要是看收益如何,低於通貨膨脹率可以視為賠錢,互聯網理財比銀行理財收益高很多,堪比銀行活期存款的惠卡寶,年化收益率是9%,收益翻數十倍了。
『肆』 在郵政手機銀行買的理財五天虧了500多怎麼辦
仔細閱讀理財協議中的退出條款,看能否提前退出,進行贖回操作;
了解理財所投資的資產,判斷是否有長期投資的價值,選擇繼續持有。
『伍』 銀行理財會虧本嗎
理財存在虧本金的可能,這與用戶購買的理財產品有很大的關系,一般收益越高風險越高,為了防止本金虧損,在投資時最好根據個人承受風險的能力選擇,比如承受風險能力弱時可以選擇貨幣基金。
『陸』 在手機上買理財安全嗎
銀行信息港認為,這個問題提的有偏見。銀行理財產品是否可靠,與是否是手機銀行上的產品沒有一毛錢關系,是否可靠要看產品本身。
同樣一款理財產品,通過銀行窗口或者pc版電子銀行購買就掙錢,通過手機銀行買就虧錢,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也不會存在。
手機銀行只不過是銀行為了方便用戶使用而開發出來的一個終端之一。如上面所說,除了手機銀行,還有pc版電子銀行,還有銀行窗口,還有ATM機,這些都是銀行為方便用戶建立的終端。
如果非要說區別,可能對習慣使用智能手機的用戶來說,手機銀行更方便。對於不習慣使用手機和電腦的用戶來說,去銀行辦理更踏實。
不過就銀行信息港所知,現在很多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會直接放到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去櫃台咨詢時工作人員會給你解釋,但如果真正想購買,工作人員會推薦你直接下載app購買。
如果考慮到理財產品投資安全,銀行信息港建議你還是多看看產品介紹。不說有些事情銀行信息港也無解,因為能在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即使是個比較爛的項目,也會通過層層包括給做成好項目,一般非專業投資人根本看不出來,這個確實無解。
作為普通投資人,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購買非銀行理財產品,這些產品安全性上更沒有保障。另外就是收益不要要求太高,收益越高風險越高,這是一定的。
『柒』 銀行里的理財會虧嗎
不管你做什麼理財產品都不會說百分之百沒風險,就算是銀行儲蓄都有風險,萬一銀行倒閉呢,但你也會說這個基本不可能發生,所以只能說什麼產品相對風險小,或說他的虧損是小概率事件,例如銀行儲蓄。
但現在銀行定期儲蓄利率較低,基本跑不贏通貨膨脹。所以為避免資產縮水,做一些收益稍高的理財產品是十分有必要的。你應該屬於相對較保守型。目前銀行的受託理財、國債、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較適合你。其中國債和貨幣型基金風險比定期存款高不了太多,當然收益也低於受託理財和債券基金,基本只比定期存款高些。銀行的受託理財,拿招行說,可以高於5年定期存款利率,是銀行利用自有資金池操作,風險和銀行信譽掛鉤,除非銀行自身出現問題,保本保息是可以做到的。最後是債券型基金,這個預期收益最高,是銀行對債券(國債、企業債等)進行組合推出的產品,為增加收益可以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