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理財是傳銷嗎
有的理財是傳銷,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理財都是傳銷。
通常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在3%-6%之間,所以如果介紹給您的理財產品承諾的收益率超過這個2%-3%甚至1-2倍,就一定要警惕了,另外一定要看合同,凡是銀行自主發行的理財產品,均具有唯一的產品編碼,投資者可以依據該編碼在中國理財網查詢,銀行代銷產品則可以通過銀行網點公示的代銷產品清單查詢。而且,銀行理財產品和代銷產品在相關銷售文本中應有銀行印章。
❷ 個人投資理財的騙局有哪些
個人投資理財不能說是騙局吧,但都是有風險的,想要避免風險,最好多了解一些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普華商學院)
❸ 朋友投資了35萬外匯理財,屬於傳銷嗎
外匯理財應該算是一個正規的理財產品,現在看屬不屬於傳銷?不是看你投入什麼樣的理財產品,而是你的投入的理財產品是在什麼機構投入的?如果是在銀行或者基金公司的正規銷售平台投入的,那就是合法正規的理財產品,如果是在沒有金融機構備案的私人或者公司投入的,那就不保證了,會有相當大的風險,如果出事的話,應該算是金融詐騙或者非法集資,肯定不屬於傳銷
❹ 我爸投錢進什麼美盛e理財,這個明顯的傳銷騙局,我該怎麼辦
之所以有那麼高的利息才吸引新手投資,我想如果是老手的話會信嗎,?反正國家對這種p2p理財方式沒有明確的監管,所以騙子公司專鑽監管空子
❺ 我投資了3萬5千mb1是理財還是傳銷
不是理財,而是傳銷,這一點已被北京青年報於2017年6月25日曝光。

根據北京青年報,MBI是披著或者疑似披著數字貨幣的外衣進行非法傳銷的項目。類似的傳銷項目分別是:珍寶幣、百川幣、SMI、MBI、馬克幣、暗黑幣、MMM、美國富達復利理財、克拉幣、V寶、維卡幣、石油幣、華強幣、CB亞投行香港集團、幣盛、摩根幣、貝塔幣、世通元、U幣、聚寶、21世紀福克斯、萬喜理財、萬福幣、五行幣、易幣、中華幣等都被一同曝光。
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❻ 投資理財屬於傳銷嗎
投資理財不是傳銷每項投資都有一定的風險的,每個人的承擔風險能力不一樣。所以他們選擇的投資品種也不一樣。老年應該去買基金比較安全。年輕人承擔的風險能力大一點可以去投資股市,黃金,期貨和外匯等等
❼ 家庭理財m m m這是不是網路中一種傳銷模式
MMM的騙局真面目
我們先從MMM的宣傳自資料來反駁他。
1. 簡單的來說,MMM是以相互贈與模式來實現財富。
反駁:既然是相互贈與,10個人每人出1萬,不管你怎麼贈與,加起來還是10萬,如何實現財富?
2. 投資最低60元,最高6萬元人民幣,每日利息1%,30天必須出局,比如......。
反駁:首先我沒看明白30天必須出局是啥意思,是必須直接轉到銀行還是,可以直接轉到銀行,如果必須直接轉到銀行,那麼估計他生存不了這么長時間。應該是從一個「我想提供幫助」轉到注冊賬戶里。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他就可以存活很久,因為全世界不可能所有人都會同時把錢取出來。如果你真的取出來,那麼你是賺了,但是你控制不住自己,還會繼續存進去。這就像一支一直在漲的股票一樣,你賣掉股票就是賺了,你沒賣,
那麼你確實一直在「盈利」,但是也存在風險,因為他隨時「崩盤」。但是這個崩盤和股票不一樣,他的崩盤可能是剎那間直接到0.後面會介紹他是如何崩盤的。
3. MMM沒有風險。
3.1 平台在國外4年了
反駁:如果所有人都沒有同時把資金取出來,他可以存活很多年,只有到了某一時刻全世界錢取出來又不存回去總數超過了所有人會員存入的總數的時候,就再也取不出來了。這種幾率隨著規模的增加,遲早會出現,但是肯定不會4年。所以4年代表不了什麼。
3.2 公司不收款,會員互助,沒必要跑路。
反駁:他們真的沒收款嗎?那我們的錢哪裡去了?該平台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銀行,沒有任何的承諾和保障。是獨立於銀行的跨國的獨立金融系統,該系統的金融通貨膨脹率每天為1%。實質是什麼?我們可以把他理解成游戲幣。我們購買的是1:1的游戲幣,收款的就是該平台的運營人。我們互助的是游戲幣,不是人民幣,該游戲幣在運營期間和人民幣1:1兌換而已。跑路是遲早的。
3.3 排隊投資,差不多一周就賺取15%
反駁:沒看明白是啥意思。
3.4 賺了錢後,用利息玩,完全零風險。
反駁:最吸引人的可能就是這句話。就像炒股的人一樣,總是抱著賺一筆,然後用賺來的錢去炒股。如果你面對每天漲1%的股票,而且連續漲了4年,真的能控制住自己,不投入更多的資金,那你真的是零風險
4. MMM為什麼這么賺錢?因為大家都是相互循環。錢充分流動。銀行存款為什麼有利息一樣的,既不生產產品又不賣任何產品,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協調,調配。促進錢的流動性。
反駁:說這句話的人真是個腦殘,如果銀行的貸款利息和我們存銀行的利息一樣,那銀行早倒閉了。銀行是靠存款利息和貸款利息的差額來賺錢的。銀行定期存款利息是年4%上下,活期就更加不要說了,而貸款利息已經4.8%以上,企業貸款達到了10%以上,甚至更高。
5. MMM平台的功能,就是讓錢充份的流動,資金在流動中產生社會價值。MMM是一個金融互助社區,公司不收錢,公司只提供一套系統,所有的錢都是在玩家中流通。
反駁:和前面答復一樣,該平台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銀行,和游戲一樣。公司收錢,玩家流通游戲幣。
6. 前面的人出來,再進又給後面的人打錢,不存在墊底,所以永遠有人進,有人出。
反駁:在平台正常運營期間是沒人墊底,真正墊底的人就是要等到崩盤,謊言揭穿的時候。
7. MMM有沒有泡沫?MMM其實你的打款動作就是消化泡沫的動作,每一次匹配,都是資金進場,同時消化被援助人的泡沫,在泡沫產生的第一........
反駁:什麼是泡沫?說簡單一點,泡沫就是所有人賬戶加起來的錢和所有人打進去的錢的差額就是泡沫。加入第一天裡面沒有泡沫,所有人的資金加起來10億,所有人的平台賬戶加起來也是10億,第二天加入一個新用戶,投了6萬。那麼真實資金就是10億6萬,但是平台賬戶加起來是11億6萬。這1個億哪裡來的?這就是泡沫。泡沫每天以1%的速度在增長。打進去的錢越多,泡沫越多。
8. 匹配都是資金進場點對點對接,出場的人把本金跟利息(泡沫)拿走,..........
反駁:出場的人拿走的是實實在在的是現金,而不是賬戶裡面每天增加的泡沫。
總結:
我前面說到MMM就像一支在每天漲1%的股票一樣,但是這個漲和股票本質還是不一樣的,股票是通過購買者高價購入注入更多的資金導致漲,所以他的價值是有真實資金作為支柱的。而MMM是無條件漲,不管有沒有新資金注入。
平台只是一個伺服器和一套軟體,沒有任何約束,任何人都可以開一個伺服器搭建一個平台,不像銀行一樣有很多的條件和實力,還有政府作為保障。我們可以把他理解成游戲伺服器,賬戶裡面也有游戲幣M幣,M幣和人民幣1:1,可以兌現。
到底什麼時候才會崩盤?
1. 運營了這么久,泡沫很龐大,只要政府幹預,電視新聞一出,所有到期的人同時去兌現,馬上崩盤。
2. 兩遍達到質變,根據概率,當天兌現總和遠遠超過真實資金總和,區域性癱瘓,導致崩盤。我舉例,全國1萬人,人均投入1萬,人均參與2年獲利8萬,真實金額1萬人*1萬元等於1億元,平均有10000人/30天,333人出局。
假設10%的人想兌現,也就是33人,平均兌現為賬戶金額的50%,也就是4.5萬。這個時候兌現總金額為33*4.5萬,總金額為148.5萬,遠遠少於真實金額1億元。那麼我們假設利息再投資,投資3年就達到了2000多萬,如果沒有新的資金注入,立馬崩盤。畢竟是有新資金進入,加上人性的問題,所以非常復雜,但是總會達到這個量變。
❽ 這個理財公到底屬不屬於傳銷

謝邀!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遠離此類公司。這是明顯的套路,你想他那點利息,他想的是你手上的本金,他們的軟體都是自己研發的,可能賬面上有收益,不一定能取出來,就算前面能有可取的收益,也只是暫時性的魚餌效應,等魚多了,就該收網了,你再跑也來不及了,千萬不可抱著只玩一段時間的自作聰明心理,畢竟人的慾望大多情況都會戰勝理智,況且你也不知道何時會暴雷。還是安安靜靜的存入銀行吧,或者放入一些有大公司背景做依靠的理財里去,天上無餡餅可掉,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加油!手動打字不易,望點贊採納為謝!!
❾ 投資理財有哪些是傳銷
在做投資理財之前,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千萬不能盲目選擇,盲目投資。不能只看到廣告語的誘人就下決定。如果收益太高的同時你要考慮到真不真實,往往在理財行業中,收益越高,風險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