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發售的第一支人民幣理財產品是哪一支
2008年11日起,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推出首隻人民幣理財產品,百姓到全省有儲蓄業務的郵局網點,都可以預約購買,其中光南京就有180多個網點。據了解,這只人民幣理財產品的認購金額不低於5萬元人民幣,以人民幣1000元的整數倍增加金額,期限2年,預測年收益為6-20%。該產品由郵儲銀行、中信基金、信託公司等各方組成投資管理團隊,40%以上資金配置精選基金,同時安排新股申購,每月公布產品凈值。有關人士介紹,該產品比較適合那些為防較大風險、不願直接進入二級市場投資股票,但又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個人投資者。
2. 中國郵儲銀行最早的理財產品從什麼時候發行的
2007年開始
3.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個人理財產品的發展歷程
你買國企的理財產品出了事都沒地兒說理
4. 理財最早起源在哪最開始時那個國家
理財,最早見諸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報端。隨著我國股票債券市場的擴容,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日趨豐富和市民總體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財」概念逐漸走俏。 個人理財品種大致可以分為個人資產品種和個人負債品種,共同基金、股票、債券、存款和人壽保險等屬於個理財人資產品種;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個人消費信貸則屬於個人負債品種。
最初開始的是 英國 美國
5. 中國農業銀行什麼時候推出理財產品
您可以登錄我行官網,點擊「產品·服務→投資理財」,選擇對應產品查看產品說明書。
或直接打開網址:http://ewealth.abchina.com/fs/查看。
6. 中國的理財產品
各銀行都推出好多,可以到相關銀行網站找到信息。還有保險公司理財產品、基金等。
各銀行理財產品,時間短,利率比銀行同期利率要高,但多是五萬起點,不能提前終止。
基金是專家幫你理財。基金的起始資金最低是1000元,定投200元起
買基金到銀行或者基金公司都行。銀行能代理很多基金公司的業務,具體開戶找銀行理財專櫃辦理。現在有些證券公司也有代理基金買賣的。在銀行開通網上銀行後網上購買一般收費上有優惠。
開放式基金有貨幣型、債券型、保本型和股票型幾種。貨幣型基金無申購贖回費,收益相當於半年到一年期存款,可以隨時贖回,不會虧本。債券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比較低,收益一般大於貨幣型,但也有虧損的風險,虧損不會很大。股票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最高,基金資產是股票,股市下跌時基金就有虧損的風險,但如果股市上漲,就有收益。
7. 理財產品我國銀行從哪一年開始賣
銀行理財產品,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銀監會出台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於「個人理財業務」的界定是,「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按照管理運作方式的不同,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我們一般所說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是指其中的綜合理財服務。
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是從2005年開始開辦的。
8. 中國第一款銀行理財產品
社保,保險,股票,期貨,泛亞有色金屬,信託,P2P,黃金銀行,都屬於理財
9. 中國的個人理財業務最早出現在何時
股票得出現吧!老一輩人他們都是把錢存起來的習慣,最開始連銀行都不信任……應該是股票出現,股票的以錢賺錢,讓一部分人暴富!之後借鑒外國的拿別人的錢去賺錢,又富了一部分人!但是想用別人的錢為自己賺錢都有成本,最大的成本是信譽問題,所以出現了P2P,不需要信譽,本金在10萬以內就可以了(除了豪華地段的房租),研究一下怎麼拿著別人錢跑,不被法律制裁的辦法!OK,新概念的中國版P2P就可以開業了!
10. 中國最早的理財產品
貸款,最早的理財產品就是將錢借給別人,別人到期還或者給一定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