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管理者如何閱讀與分析財務報表
公司陷入財務大困境,非一日之事。之前有一個財務衰敗、漸變過程,可長可短,但所有跡象,無不呈現在財務報表上。企業管理者或投資者,能通過閱讀財務報表,分析企業運作明顯的缺陷,甚至發現潛在的隱患,及時做出判斷,實行相應的措施防患於未然。能閱讀與分析財務報表,是企管人員與投資者,極其重要的素質。
本課程從企業內部經營管理者和外部投資者入手,分別進行講解,就財務報表的閱讀與分析,判斷寫在財務報表任何一項數據的聯系,及其對公司現狀與發展的意義。
4對年度財務報表各項目,進行比較, 判斷年度內償債能力、資本結構、經營效率、盈利能力情況等。
4對不同時期的財務報表,進行比較分析,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財務狀況變動趨勢、盈利能力做出分析。
4通過閱讀、分析財務報表,比較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認識優勢和不足,正確定公司價值。
4對年度財務報表各項目,進行比較, 判斷年度內償債能力、資本結構、經營效率、盈利能力情況等。
4對不同時期的財務報表,進行比較分析,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財務狀況變動趨勢、盈利能力做出分析。
4通過閱讀、分析財務報表,比較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認識優勢和不足,正確定公司價值。第一天一、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工具
1、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2、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工具
3、其它財務分析方法
3、三大主表與內部管理報表的關系
1、損益表分析
2、資產負債表分析
3、現金流量表分析
4、主要財務指標分析案例分析四、財務分析的結論和解決問題的思路
六、企業整體的財務狀況和收益質量
七、分析企業的過去、未來發展趨勢
楊女士不僅實操經驗豐富,而且理論功底扎實,熟悉世界最前沿的會計和理財技術。1996年開始從事培訓工作至今,在財務報表分析以及會計報表合並等課題有許多獨特的見解。
B. 我想看懂上市公司的財報 需要哪些方面的書或知識
會計,准確的說就是會計就行了,編制財務報表就是一個非常專業的會計工作,你要看懂當然得學會計。如果真想學,建議買本基礎會計學的書來看,這個會計基礎性強,從會計的概念,會計的作用,准則,還有會計記錄的方法等等。只有深刻理解了會計的原則,記錄方法等才能真正看懂財務報表。
當然還有一個選擇就是直接看財務報表分析的書。這類書的特點是不用了解會計的基礎性工作,直接解釋財務報表的項目,內容以及他們的概率。然後講解各個項目的重要性,他們的變化原因,以及這些變化所帶來的影響。通過數據變化以及相關比率解釋公司的經營變化,財務風險等。當然如果要看懂金融類公司的財報就要難得多,需要一定的金融知識,會計准則對金融類公司的財報是有特殊要求的,跟一般的報表區別很大。
換個角度思考也許第二種選擇入手更好,這樣能簡單迅速的了解財務報表,也容易保持興趣。因為這個東西學起來感覺相當枯燥,只是我這么認為,這也是我到現在也沒喲系統的學過會計。
學習當中你應該不斷的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最好大量的看,熟能生巧,更重要的是看多了才能形成一定的分析能力。初期一定要仔細看。我們有門課叫《財務報表分析》可以這么說,我們班沒有一個人能真正很好的閱讀報表,我當時的結課作業寫的就是五糧液公司的財務報表,完全是在應付作業,沒仔細看,當然重要的是知識和能力都不夠,所以才沒有發現五糧液財務報表上銷售額多記的10億,
先慢慢學吧,好多東西都要你自己學的過程中才能發現問題的,你哪些知識欠缺,哪些知識和觀念重要。我曾經也想有這樣一本書,包括了所有的會計知識,而且有財務報表分析技巧這些,並且最好不要太深奧難懂(而且最好是巴菲特都會推薦的書)。這其實很不現實的,甚至顯得可笑,巴菲特你應該是知道的,他是MBA畢業,但是他一生沒有停止過學習,芒格稱他為學習機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看財經新聞,讀年報。他上學的年代好多金融理論都沒有出世,但目前的的他卻都知道,未必會用但他心裡一定是了解的不然他也沒資格抨擊某些理論。
希望這些對你有用,絕對一個字一個字打的。
C. 四大的前輩們在看一個企業的財務報表的時候是怎樣一個思路
作者:刺榴仔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19588608/answer/1935428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一、先說審計角度
財務報告按規定應公司負責編制,但事實上大多數財務報告是審計者在審計完成後編制,並由公司認可後以自身名義對外發布的(原因是大多數公司財務部不具備編制專業財報的資源和能力,就好比多數公司的IT部門不能自主開發軟體一樣)。
審計中兩種思路會同時進行,並以前者為主,概括如下:(1)將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自上而下層層拆解拆細,去尋找支持這些報表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准確性的證據鏈(其中完整性最難以保證),對於現金流量表,我所見到的大多是根據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明細內容倒算出來的(具體可參考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教材相關內容,不過有朋友反映有些公司會細致到標記每筆分錄的現金流量類型)。(2)基於商業邏輯去分析財報數據,包括和歷史數據以及同行業其他企業的數據作比較,還會考慮銷售收入與經營環境變化的關系(比如釣魚島事件嚴重影響日企的銷售收入),看看財務報表有無明顯不合理之處,如果有,則進一步採用第(1)種方式深究。
如果存在造假的話,那審計和造假就是一個「看誰做得更完美」的較量,審計者能否發現,取決於造假的程度和審計的深度。理論上,造假者可以造假整條證據鏈以及與第三者串通舞弊,但工作量很大且要確保證據鏈在邏輯上完整,而證據鏈涉及訂單、合同、收發貨物單據、發票、內部流轉過程中的記錄痕跡、成本計算、信息系統記錄、會計記錄、銀行收付款記錄等等,甚至還涉及虛構交易方或與客戶或供應商串通,要虛構所有東西並保持邏輯一致是很困難的,尤其是銀行流水如不提前計劃根本無法回頭去造假。理論上,審計者也可以無限深入調查,但出於審計成本、可操作性、法定審計責任義務以及被審計單位的反抗等原因,審計者無法像警察辦案一樣去偵察,只能達到自身事務所質量和風險控制所要求的水平,這也是好的會計師事務所與差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區別所在;做空機構有時候更能發現造假,原因是他們動用了超常規的手段,用偵察的手段去收集一些隱蔽的信息。
審計思路在於查錯糾正,與投資者角度不同。
二、投資者角度
我不懂專業機構如何做分析,但我個人看財報,主要就是想自己來掂量和判斷一個公司的絕對估值,將市值除以絕對估值得出溢價倍數,在不同股票之間進行比較,由此對於哪些股票高估或低估會形成你自己心裡的看法。而如果是對於一個陌生上市公司,我習慣性地這樣快速來瀏覽(這不是經過計劃或結構化的思路,只是自然形成的快速瀏覽的習慣):
(1)先瀏覽利潤表的結構。
瀏覽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的金額和大致的比例結構,建立一個初步印象。看看最近兩年利潤表的變動,對經營狀況的變動建立初步印象。接著再看利潤表的盈虧與現金余額的增減變動對應關系如何,如果一個公司很賺錢,比如騰訊一年收入400多億,凈利潤100多億,我會好奇他的現金余額是不是也多了100多億,如果是的話那OK確實夠賺錢;如果不是,我會去看現金流量表,他到底錢花哪去了,或者是賺了但沒收回來;如果錢花在購買固定資產或公司並購上,那就去看資產負債表是不是相應增加了這些資產,以及進一步看能否挖掘到這些大額新增資產或並購有何目的以及是否合理(公司實際控制人通過虛增資產或隱蔽的關聯交易是最容易進行利益轉移的)。
(2)瀏覽附註中收入、成本和費用項目的明細和變動。
收入在我看來是最重要和值得關注的項目,一方面公司經營狀況和趨勢都體現在收入之中,理解公司的收入內容、結構、市場競爭力和未來趨勢較為重要;另一方面,大多數行業中,會計收入確認相與一般人的商業常識和理解十分貼近,不像成本確認那麼復雜(像製造業和房地產業等成本的成本計算,成本計算容易出錯。假設利潤率為10%,如果成本多計了1%,利潤可能就減少9%左右)。對於收入,比如看最新上市的雲游Forgame,會從兩個維度列表披露自主研發運營游戲的分成收入和91wan的推廣運營分成收入明細、比例和每年變動,以及游戲發布和退市的數量和分布,甚至告訴你研發者和推廣運營者的利益分成大概是2:8(你還會看到,Forgame研發的游戲在別人平台上發布的收入遠高於自己平台上發布的收入然後進一步去挖掘信息和思考)。對於成本費用,主要也是看結構和內容,比如對Forgame,我會看他的人工成本(主要分研發和91wan運營)有多少,推廣費用有多少(或者你也有意識到,最近兩年,網游廣告非常多,Forgame的推廣費用支出增長非常厲害,而且最近一年,推廣費用增長速度超過了收入的增長速度)。
(3)瀏覽資產負債表結構。
看兩年現金余額以及現金流量表的收入支出分布。拿應收賬款余額除以月均營業收入,看應收賬款到底大致相當於幾個月的收入(應付賬款類似),掂量一下靠不靠譜,無法掂量也可以知道一下有個底。現金+各種應收應付款的凈額可視為一個公司可確定的類現金資產(補充:A股個別公司預付賬款很大的,在會計上經常是做錯賬,比如將預付購置固定資產計入了流動資產)。土地和房產的市價和賬上價值差別比較大,需要單獨拿出來劃分出來看,專用機器和軟體、長期待攤費用以及商譽大多數時候可以視為低價值或無價值資產,因為賣出去不值錢,而其掙錢能力已經納入利潤表分析中已反映的盈利能力了。
(看利潤表是想知道公司最近幾年都掙了多少錢以及增長率如何,可以粗略但不太合理地匡算它未來10年能賺多少錢。看資產負債表是想知道公司現在手上有類現金資產。這兩者加起來就是公司的絕對估值,不準確,但可以心裡有底。看利潤表比看資產負債表要花時間得多,因為資產負債表反映的凈資產是已經存在的事實,它是多少就是多少,八九不離十;但看利潤表的收入、成本和費用,了解背後的業務經營狀況,以及行業前景、競爭狀況和企業的競爭力,進而來預測公司未來盈利前景和增長率,才是最核心和最困難的地方。)
(4)關於現金流量表:可能學會計的才知道,現金流量表是根據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倒算出來的,並不是每一筆現金流的匯總(官方指引就是這樣編制的,也沒有公司做賬會去精細到劃分現金流量類別)。所以,現金流量表並不重要,因為他所反映的事實,已經分散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明細裡面,他僅僅起到輔助作用。(比如:一個公司賺很多錢,現金卻沒增加,如果沒有現金流量表,我需要去看費用支出情況和資產增減的情況來了解公司的現金到底花去哪了;有了現金流量表,我們可以把現金流量表當作去目錄去查看,就可以更快定位現金增減在哪裡)。另外,現金流量表涉及較多計算過程,如果編制者不細致還容易會算錯,再之現金流量表有些項目是列示」總額「還是」凈額「編報表的人也很容易出錯,看報表的人自然就會不太肯定或信任。所以,現金流量表在我看來,僅僅是一個承擔一個現金流量的」目錄「的角色,而且還要小心它到底有沒有計算對。(補充:有些財經媒體現金流量表是另我費解的,比如理財周報上這篇:《萬福生科如何造假》,倒數第二段講到現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存在的邏輯矛盾。我沒有仔細看萬福生科的財報,但分析方式是有問題的:其一,現金流量表是倒算出來的,有邏輯錯誤只能說明他計算不對,財報質量有嚴重問題,跟造假還不能產生直接聯系,造假本身不會導致會計邏輯錯誤,最多隻會導致數據看起來不符合商業邏輯;其二,購建固定資產預付款屬於非流動資產,本來不會在預付賬款反映。)
(5)財報中我會忽略不看的東西:(1)稅項:稅務是最復雜的會計處理內容之一。但可能我比較另類,我幾乎從來不看;因為上市公司相對守法,只要按規定交稅,如果你了解稅法,那它是怎樣就是怎樣了,無關一個企業的盈利和成長能力;(2)非經常性損益:非經常性損益無關一個公司的核心能力,它所產生的一次性後果已經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了(比如政府給公司補償發了100萬元,這100萬元已經變成現金體現中公司的現有價值上了,在利潤表上我會當他沒發生過);對重大非經常性損益我才會去看,比如像A股上賣鍋的愛仕達,因為政府征地補償了上億的現金,那我會猜想,這公司拿到大筆錢後會怎麼花,能否促進創新和研發。(3)其他不重大的財表項目,比如如果其他應收款金額一直都不重大,我就完全不看他了。(4)大多數會計政策:財報中會有會計政策的長篇幅,我只會選擇性看個別獨特的東西,比如製造業中的折舊政策,收入成本很難劃分的公司採用的確認方法,其他大多數完全忽略。
(6)將財報瀏覽完後,就已經大體上了解公司的資產規模和經營狀況,包括利潤率是多高,是輕資產還是重資產等等,但是如果不是業內人士,很難判斷經營收支是否符合商業邏輯(比如最近有人質疑中銀絨業的存貨高到讓人難以置信),這就需要盡可能需要尋找業務接近的公司財報來做比較,這也應該是所有財報使用者避免不了要做的事。看單一公司的財報只能看到單一的事實,而缺乏一個衡量比較的基準容易會使人缺乏方向感,如果能做到縱觀同行業、相近行業和不同行業的財報,看財報就能在心裡有所比較,心裡更有底,所以,到底還是得多看。而對於估值,專業投資或分析人員會將多年財報數據羅列出來,采現金流量折現等方法進行估值(在人大經濟論壇可以找到一些可參考的模版),估值涉及假設過多從而難以量化准確,但依然有重大參考意義;對於時間有限的業餘人士,拿最近幾年的利潤和凈資產做一個粗略的估值計算,在考慮股票流動性產生的財富放大效應的基礎上,與市值做比較,也多少可以讓自己心裡有些底。
三、做空者角度
最近幾年出現一些中概股做空事件。做空者看財報目的是找茬,分析不符合會計邏輯或商業邏輯的地方,然後進行調查取證和合理性分析。因為做空者往往並不是行內人士,我猜他們應該是從對比同行業企業的財報開始,來定位不合理之處。不過調查取證則相當困難,比如題為《在中國挖掘公司內幕的高昂代價》的媒體報道中的案例。另外,我猜也可能選擇一些容易涉假的企業來調查分析,比如大經銷商占收入比重高且集中,而賣的又是消費品產品的企業,可能會更易於將貨品提前存放到經銷商創造虛假銷售收入和應收賬款而審計者可能無能為力;又比如一些重資產的農業企業,經常很難算清楚農業資產的數量和價值,如果是境外上市以IFRS列報,以估值來確認資產價值也很容易出問題,如嘉漢林業;企業掌門人文化水平低的,也可能有更多的涉假傾向,如萬福生科。
D. 在企業年報怎麼看個人理財產品的收入
理財產品的收入計入在財務費用里,
可以看年報附註關於財務費用部分。
E. 能夠看懂看透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應該看什麼書
1,首先是會計類的( 初級財務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
然後是財務管理類的(中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這就是書名)
最後看些報表分析類的書(報表分析)
這是正規的辦法,一步一步的走,至少要看初級和中級
2,想快捷點的話,直接看書名為怎麼讀報表類書籍 (圖書館應該有),不過這樣學不到深的東西,基礎也不會扎實
看你問的問題 ,好像是想學習理財方面的東西,有關股票和開戶方面的事你可以找我,我在證券公司工作,限湖南,謝謝
F. 向前金服理財每年的財報數據真實嗎
其每年的財報數據不是很真實;目前有不少投資理財平台跑路了關張了,所以如果不是知名度極其高的安全理財產品,還是不要參與,畢竟是自己的血汗錢,無論如何小心總是對的, 不要忘記我們只是要賺點小利息,而某些投資理財產品是盯著我們的本錢來的。
G. 四大工作人員怎麼看一個企業的財務報表
會計四大報表為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資產負債表是時點數,利潤表是時期數,
兩者通過未分配利潤來連接,形成一定的勾稽關系,即本期末的未分配利潤=上期末未分配利潤+本期增加的凈利潤-本期計提盈餘公積-本期分配的利潤-其他調整(如果有的話)。
現金流量表是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收付實現制的反映,即以實際收、付現金為基礎編制,直接法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變動為基準,間接法以凈利潤為前提進行調整編制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是原利潤分配表的擴大化,集中反映所有者權益的變動情況。
H. 你會讀財務報表嗎
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主要(反映在某一日期所擁有企業資產,債務的情況下償還,而投資者有凈資產)
損益表(企業的經營業績反映某一時期,而利潤或虧損,這表明利用國有企業的盈利能力)
現金流量的報表(報表中反映企業現金流入或流出一定時期,這表明企業獲取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能力)
資產和其他附表。
在資產負債表總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主要看:
貨幣基金(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
應收賬款(應收到付款,及時收集應見詳情)
其他應收款(其他應收款的交流應該看到治療的詳細情況)
股票(包括庫存商品,原材料等,請參閱時間表可以了解實際庫存)
>短期投資(少於一年),長期投資(一年以上)
固定資產(生活一年以上,2000元以上的值)
短期內短期借款(一年期銀行貸款),長期貸款(一年以上銀行貸款)
應付賬款(應付賬款,支付安排見詳情)
其他應付款(其他交易,應計看到時間的詳細信息)
股本或實收資本(基本上等於注冊資本)
未分配利潤(累計企業的利潤或虧損)
損益表:
主營業務主營業務
收入(主業收入)
成本(主業成本)
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銷售部門開支)
管理費(管理費) BR />融資成本(主要為貸款和存款利率,負的存款利息)
其他業務利潤(非主營業務收入 - 費用)
補貼收入(損失傳入國家補貼,增值稅退稅,等)
營業收入(及出售固定資產盤盈收入,罰款和收入)
經營費用(固定資產,存貨盤虧和損失,罰款支出,捐贈等)
主業務毛利=利潤+其他業務利潤 - 營業,管理,財務費用+投資收益(凈投資損失)+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 - 營業外支出
許多管理者都很忙天天發展業務,處理員工問題,但是忙碌之中,卻忘了注意一些公司的長遠大問題,所以,到底這個問題已經追悔莫及才足以很惡心嚴重。
理財專家麥勞查韋斯(愛德華Mendlowitz)建議,其實,只要習慣經理定期注意一些簡單的財務報表,就能夠掌握公司的發展趨勢。一旦出現警示燈,它可以處理一次。
產品的銷售。如果你看看每日收入報告,其中可能隱藏著許多陷阱之中。例如,雖然有公司的營業額和利潤不斷上升,但銷售實際上下降的市場份額正在萎縮。之所以收入增長是由於產品價格調整之間的關系。因此,經理人必須定期追蹤銷售量,以清除公司的經營狀況的把握。
盈虧平衡點。在許多情況下,你必須要等一個月了財務報表後,該公司近期的表現不知道怎麼辦。但是這一次,這個差距很可能會影響你的決策速度。如果你能請提供公司的財務盈虧平衡分析,也就是說,你想賣多少產品,一個月來平衡,記住這個數字在任何時候,你可以立即確定這是否有錢時,還是虧錢。
外購原料比例。你的公司有多大比例用於紙張,塑料等原材料的錢?總成交數字使用和比較。通常情況下,這個比例應該很穩定,沒有一兩個月的波動關系,但如果有不斷增加或減少的趨勢,我們應該引起重視。也許你太多的庫存,成本沒有控制好,或者庫存太少,碰到突然增加的訂單,你可能消化不了。
銀行對賬單。銀行會送你月結單,不要以為會計人員會去檢查。其實,每個人每天忙著做很多事情,沒有人注意這個重要的工作。你知道,這很可能是你的公司有好幾年了,沒有人檢查了該公司的賬戶。 積壓。有些訂單進來了,但它並沒有被處理,從而導致延遲交貨。只要你看看訂單的需求積壓,就可以知道公司是否有問題,該怎麼嚴重的問題。每件訂單積壓,說生氣的顧客,憤怒的顧客看到你的公司有多少是累積性的。一個公司發現,客戶往往反應延遲交付,經過深入審查,才發現,其實這個問題始終是開始處理堆棧運輸部門從上面的命令。因此,每一個最後收到的訂單,但最早完成後,按以下順序,從未被推遲了幾天。知道有多少訂單,你的公司積壓,這里的問題是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
返回記錄。如果增加收益的數量,這意味著內部質量控制問題。因此,掌握退貨數量,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關鍵不失控,當它解決。
員工。員工計算有多少人每個月。隨著業務量的增加,員工人數由公司聘用的,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成長,甚至當業務沒有成長,增加員工數量保持沉默。例如,如果你的公司有25人,另外的五個月,的確什麼不是。問他的下屬給你的每月統計數字,員工人數,讓你掌握生長曲線。你看,公司沒有僱用過大。
忙碌的工作中,抓住這些基本而重要的數字,讓您迅速掌握公司的經營狀況。它可以說是另一種一分鍾管理。
I. 我要寫公司理財報告,內容是關於籌資活動的,請給提供點建議和思路
一,公司財務現狀分析。股權結構,現金流,現有資金渠道以及比例,財務風險,各項指數。
二,隱患分析,也就是為什麼要改變籌資方式。
三,你的籌資渠道設計:貸款、自有籌資、民間籌資、投資機構融資,股權合作。。。。。
四,新籌資渠道分析及預期(方法同一)
自己想的 建議多看些專業書籍 羅斯的《公司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