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網上理財產品銷售存在的問題

網上理財產品銷售存在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1-04-23 00:03:14

銀行理財業務的存在問題

(一)理財市場不規范,導致惡性競爭
2005年前,商業銀行推行理財業務目的並不完全是為了增加中間業務收入,而在於爭奪存款、提高市場份額。一些銀行採取盲目承諾高保本收益率,甚至採取搭售儲蓄存款的方式銷售理財產品,將個人理財產品演變為變相高息攬儲的工具。不少股份制商業銀行甚至在虧損讓利的條件下推出理財產品,以理財產品為競爭手段吸引中高端客戶、爭奪零售客戶資源。而國有商業銀行推出個人理財產品的主要目的是應對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同業競爭,鞏固中高端客戶,減少客戶流失。
(二)理財人員知識結構不健全,專業的理財規劃師嚴重缺乏
個人理財業務是一項綜合性的業務,要求理財人員不僅要了解銀行的各項產品和功能,還要掌握證券、保險、房地產等行業的相關知識。目前銀行理財人員知識構成較為單一,具備理財規劃師資格的就更少了。由於缺乏對個人理財業務熟悉的人才,銀行理財師隊伍建設可能成為銀行理財業務發展的瓶頸。自2007年1月1日起中國政府允許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起,中國理財規劃師人才的爭奪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目前各地金融機構理財規劃師已成搶手人才。06年理財規劃師持證人數不過2萬人。人才匱乏亟待培養。麥肯錫的一項調查資料表明,2006年中國的個人理財市場增長到570億美元,專業理財成為我國最具發展潛力的金融業務之一。與理財服務需求不斷看漲形成反差,我國理財規劃師數量明顯不足。我國國內理財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一個成熟的理財市場,至少要達到每三個家庭中就擁有一個專業的理財師,這么計算,中國理財規劃師職業有20萬人的缺口,僅北京市就有3萬人以上的缺口。在中國,只有不到10%的消費者的財富得到了專業管理,而在美國這一比例為58%。
(三)理財產品營銷不規范,產品透明度不高
部分銀行在推銷理財產品時,沒有清楚、全面地告知客戶該理財產品的收益和風險,甚至為了完成發售任務,採取模糊收益率、弱化風險提示等手段誤導投資者,或吸引不適合該理財計劃的客戶購買。在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2008年銀行理財產品評價報告》中,匯豐、花旗、恆生、東亞等6家中外資銀行因理財產品的運作信息缺乏透明度而登上了報告中的「黑名單」。報告指出,在信用類和利率類產品方面,光大銀行和招商銀行信息不明產品合計佔全部不明產品的3/4,尤其是光大銀行,其不明產品佔到本行產品的77.59%。而外資銀行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問題最為嚴重。在人民幣和外幣的股票產品中,外資銀行的不明產品占其全部產品的比重分別高達78.6%和32.9%,遠高於中資銀行的33.3%和11.1%。
(四)對公眾理財知識的宣傳教育力度不夠
客戶對於理財產品的認知尚不成熟,理性投資理念尚未完全樹立,投資風險意識比較淡薄。最近很多針對銀行理財產品「零收益」、「負收益」現象的投訴事件也隨之增多。理財產品的投訴除了部分是源自銷售人員的誤導以外,實際上相當一部分都是投資者對於風險的應急能力以及金融知識欠缺導致的。據調查有近八成的消費者對理財業務知之甚少。
(五)理財業務售後服務不到位
從各商業銀行理財實踐活動看,客戶在理財過程投訴乃至訴訟最多的是開放式基金、代理證券業務、代理保險業務、個人賬戶黃金買賣、個人賬戶外匯買賣業務、個人理財業務等理財流程問題。雖然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不斷創新,但相關的業務咨詢、功能介紹、金融導購等售後服務卻嚴重滯後,使得許多居民對個人金融服務項目一知半解,無法真正享有服務。
(六)風險揭示不到位
部分銀行在向客戶推薦銀行理財產品時,沒有向客戶揭示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投向、還款來源以及銀行理財產品存在的風險。甚至有的銀行理財經理口頭告訴客戶,他們的理財產品是保本保收益的,誤導部分客戶。

② 目前理財產品存在的一些問題有什麼

理財產品除了種類繁多,理財產品的合約設計復雜如天書,產品描述晦澀難懂,很多人基於對金融機構的信任和對高收益率的追求而簽下合約,最終在投資受損時才如夢初醒。

③ 網上買理財產品有沒有什麼安全隱患

網上購買理財產品要在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的官方網站購買,資金安全可控。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④ 關於理財產品營銷的總結(300字以上)

開創理財產品營銷新模式——網路營銷

業內人士稱,此次中信銀行推出的「穩健財富計劃」,其產品投資范圍基本上都是票據資產、銀行間市場債券、信貸資產和信託貸款等收益比較穩健的各種理財產品,且投資期限都在90天之內,使產品風險具有可控性,可以說,該產品的順利上線,意味著理財產品無論風險等級,「一刀切」的強制要求已經松動,一些穩健類的保本產品有望實現一次簽約、多次銷售。

同時該人士也指出,現在銀行銷售理財產品還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網上銷售,但這種渠道上的創新肯定會成為銀行下步關注的重點,而網路營銷或將成為未來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的新模式。

銀行理財產品在銷售渠道上的創新,不僅免去了投資者跑腿之勞,節省時間,還有其他諸多好處,可謂亮點多多。據中信銀行青島分行相關人士介紹,客戶選擇「一次簽約,滾動投資」,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客戶的資金使用效率,在理財產品「空檔期」,客戶可享受通知存款的利率,有了新產品推出,可以及時買進,使資金實現投資效益最大化;與此同時,客戶辦理一張借記卡後,有閑錢就可存進去,在先期產品達到5萬元購買起點後,以後購買其他產品不再有資金額度的限制,這樣就可充分實現閑錢理財的目的。

據稱,正是基於這些亮點,「穩健財富計劃」推出後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眼球,目前,該計劃的首期「信貸資產理財產品」上市後銷售情況不錯,說明投資者對這種銷售模式非常認可。

SEMtime COM 專業的網路營銷服務商 幫您搜集的理財產品網路營銷案例。希望能幫到你。

⑤ 理財產品銷售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一、看保險公司的實力,才能保證有較高穩定的受益。
二、看自己的經濟狀況,買保險還是應該用閑錢比較好,畢竟是一種長期的投資.。
三、看保單的條款,有些險種是要扣費的,個人所繳的保費要扣去一定費用以後才計入理財賬戶,這點往往會被營銷員隱瞞,千萬注意。
四、專款專用,理財型保險和保障型保險是不一樣的,看自己需要的什麼。

⑥ 網上買理財產品有沒有什麼安全隱患

我 目 前是在 前海紅 籌 做 投 資 , 我 看還挺 好操 作 的, 看 好 這 種 方式 , 收益 真 心 好 。

閱讀全文

與網上理財產品銷售存在的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務教育學校融資 瀏覽:721
ppp模式融資擔保 瀏覽:157
沈陽有外匯業務的工商銀行 瀏覽:269
申購理財產品的原始憑證 瀏覽:530
美麗華集團市值 瀏覽:524
貴金屬公司待遇 瀏覽:9
國際結算在國際融資中的作用 瀏覽:49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不得超過 瀏覽:464
博信股份2019年一季度 瀏覽:982
華泰證券債券回購 瀏覽:788
上升下跌速率外匯指標 瀏覽:442
杠桿的機械效率與物重有關嗎 瀏覽:504
手機工行怎麼換外匯 瀏覽:408
中原證券風險許可權 瀏覽:719
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胡繼之 瀏覽:447
恆天財富信託延期兌付 瀏覽:822
人鬼交易所2雲資源 瀏覽:903
郵儲銀行可以境外匯款嗎 瀏覽:682
溫嶺易轉金融服務包裝有限公司 瀏覽:782
2016年日本匯率走勢 瀏覽: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