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金融 > 央行增加对金融机构的债权

央行增加对金融机构的债权

发布时间:2021-05-06 14:33:15

1. 财政存款、金融公司债权会影响我国基础货币吗怎么影响

您好
基础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通货(C)。
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银行系统的库存现金+社会公众手持现金

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
1、央行对商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
这是影响基础货币的最主要因素。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的这一债权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增加,同时也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这必然引起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使货币供给量得以多倍扩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减少,就会使货币供应量大幅收缩。通常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对这部分债权有较强的控制力。
2、国外净资产数额
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其中外汇、黄金占款是中央银行用基础货币来收购的。一般情况下,若中央银行不把稳定汇率作为政策目标的话,则对通过该项资产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有较大的主动权;否则,中央银行就会因为要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被动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平抑汇率,这样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对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有很大影响,造成通过该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具有相当的被动性。
3、对政府债权净额
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净额增加通常由两条渠道形成:一是直接认购政府债券;二是贷款给财政以弥补财政赤字。无论哪条渠道都意味着中央银行通过财政部门把基础货币注人了流通领域。
4、其他项目(净额)
这主要是指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以及中央银行在资金清算过程中应收应付款的增减变化。它们都会对基础货币量产生影响。 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渠道主要有如下三条: 一是直接发行通货;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三是实行货币政策。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不可兑现的负债,央行通过垄断对基础货币的铸造为政府获取铸币税,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投放量来调控经济,中央银行在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时,都是通过影响基础货币中的准备金而发挥作用的。

2.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与基础货币变动的关系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被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基础货币由现金和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构成,其增减变化,通常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这是影响基础货币的最主要因素。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的这一债权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增加,同时也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这必然引起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使货币供给量得以多倍扩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减少,就会使货币供应量大幅收缩。通常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对这部分债权有较强的控制力。(2)国外净资产数额。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其中、外汇、黄金占款是中央银行用基础货币来收购的。一般情况下,若中央银行不把稳定汇率作为政策目标的话,则对通过该项资产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有较大的主动权;否则,中央银行就会因为要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被动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平抑汇率,这样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对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有很大影响,造成通过该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具有相当的被动性。(3)对政府债权净额。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净额增加通常由两条渠道形成:一是直接认购政府债券;二是贷款给财政以弥补财政赤字。无论哪条渠道都意味着中央银行通过财政部门把基础货币注人了流通领域。例如,我国1995年的财政借款存量为1600多亿元,对近几年的基础货币量产生了一定影响。(4)其他项目(净额)。这主要是指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以及中央银行在资金清算过程中应收应付款的增减变化。它们都会对基础货币量产生影响。

3.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指的是什么

中央银行可以对商业银行进行再贷款,形成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负债,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具有债权
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本于权利义务相对原则,相对于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义务。因此债之关系本质上即为一民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和债务都不能单独存在,否则即失去意义。

4. 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是什么意思难道商业银行还一定要欠中央银行钱吗

央行一般会有针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商业银行不一定有这个债务

5. 为什么央行增加对金融机构的负债是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举个例子,央行对金融机构的负债就是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等等之类的,这是商业银行存放在央行的,央行对金融机构的资产就是央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按你题目说法,应该是提高存款准备金了,流动性必然减少,无疑是紧缩货币政策

6. 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的途径

一般而言,基础货币发行渠道主要有四条: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国债,这是多数国家发行基础货币最常用的渠道;或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包括向金融机构再贴现和向货币市场拆入资金;或购买黄金增加黄金储备;或购买外汇,增加外汇储备。

概括来说,△央行总资产=△国外资产(黄金+外汇+其他)+△购买国债(对中央政府债权)+△再贷款(对其他金融和非金融公司债权)。

(6)央行增加对金融机构的债权扩展阅读

一是继续丰富工具箱,完善工具储备。继续加强对国际流行政策工具的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不断丰富和增加工具篮,并对这些工具进行组合和运用。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灵活搭配、合理创新。

二是不断创新工具组合。要进一步研究归纳各类工具特征,不断完善工具箱中长期、中期、短期品种;精准把握工具操作量、发力方向和节奏。认真探索并思考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采用什么工具这一问题。同时,积极完善一套非常规的货币操作机制,以应对宏观条件的不确定性变化。

三是继续坚持定向调控的思路。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应发挥货币当局更大的主动性,积极引导资金流向,继续坚持定向调控,引导金融机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增加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进一步完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宏观审慎政策参数调整力度。适度增加贷款进度弹性,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实际需求和季节性规律合理把握贷款投放节奏。

7. 为什么说 央行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还有提高居民存款利率 对债券市场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当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减少,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会相应减少;反之,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会相应增加。

名词解释:

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率:

金融机构必须将存款的一部分缴存在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

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 万元。

央行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对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旨在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也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不减。而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相应地减缓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阅读全文

与央行增加对金融机构的债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小板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名单 浏览:382
理财产品计提利息怎么做分录 浏览:326
可融资参与配股吗 浏览:816
新保利股票 浏览:539
炒外汇找别人借身份证 浏览:432
期货老人交易心得 浏览:845
期货的结算制度有 浏览:137
威廉指标东方财富手机 浏览:362
洛阳银行理财推荐码 浏览:66
2019中国金融服务发展 浏览:281
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 浏览:882
期货近远月价差 浏览:754
天津杠杆汽车租赁 浏览:842
理发剪刀费力杠杆 浏览:74
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公司排名名单 浏览:349
广永期货客服电话 浏览:96
网易贵金属账户怎么注销 浏览:269
2016中国外汇交易额 浏览:406
深圳丰连金融有限公司 浏览:14
摩托车头盔概念股票 浏览: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