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金融 > 金融机构管理资产和负债的区别

金融机构管理资产和负债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1-05-09 12:55:37

① 明白资产和负债的区别

1.资产就是能给你带来正现金流的东西。也就是资产可以给你挣钱。

2.负债就是给你带来负现金流的东西。也就是负债需要你花钱养它。

3.比如你的房子租给别人,如果你每个月收到的租金高于你的月供,房子每个月都可以给你挣钱,那房子就是你的资产。相反如果每个月的租金不够还银行的月供,那房子就是你的负债,因为你的掏钱养着它。现金流决定房子是资产还是负债。

② 资产和负债的区别是什么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最大的区别大概就是,一个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一个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吧!

③ 怎样理解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如果是按照你这么问的话,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金融资产或负债和经营资产或负债,区别就是有无利息,需要偿付利息或者能够收到利息的就是金融负债或资产

④ 资产和负债有何区别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或者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负债是企业欠别人的,未来要偿还,要利益流出企业。
最大的区别,一个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一个导致经济利益流出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与资产负债管理有哪些区别

资产负债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产负债管理,是指金融机构按一定的策略进行资金配置来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目标组合。狭义的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指在利率波动的环境中,通过策略性改变利率敏感资金的配置状况,来实现金融机构的...

⑥ 金融机构在管理其负债和资产时必须考虑的不同事项

第十三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建立不良金融资产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的管理策略,明确管理职责,做好不良金融资产档案管理、权益维护、风险监测等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对资产管理策略进行评价和调整。
第十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全面搜集、核实和及时更新债务人(担保人)的资产负债、生产经营、涉诉情况等信息资料,搜集、核实的过程和结果应以书面或电子形式记载并归入档案。对确实难以搜集、核实相关信息的,应提供必要的佐证材料和相应的记录。
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定期或根据实际需要对不良金融资产有关情况进行现场调查。
第十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加强不良债权管理。

⑦ 货币银行学中 资产和负债的区别

货币银行学中:

资产业务指银行运用货币资金的业务,资产业务提供了银行创造利润的渠道。资产构成的种类很多,但一般有现金资产、信贷资产、证券投资三大类。

负债业务指银行吸收资金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包括存款负债、其他负债、自有资本。其他负债主要包括从中央银行借款、银行同业拆借、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等。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主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

(1)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其中资产流动性的管理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经营业务的发展,其理论历经了如下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商业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论。这一理论认为:为了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贷款应是短期和商业性的;银行办理短期贷款一定要以借款人的真实交易为基础,要有真实的商业票据作为抵押或贴现。这种理论的不足在于:未考虑到经济发展对信贷多样化的需要、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和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第二阶段:可转换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可以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可转让证券上。由于这些盈利资产能够随时出售,转换为现金,所以贷款不一定非要局限于短期和自偿性投放范围。可转换理论的产生,使商业银行资产范围扩大,业务经营更加灵活多样。但该理论的不足在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的流动性问题。第三阶段:预期收入理论。认为银行回收贷款的资金来源应该是依靠借款人将来的预期收入。这种理论的提出,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向经营中长期设备贷款、分期付款的消费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等方面扩展。但它显然也有缺陷,银行的部分贷款由于期限长、预期收入难以把握,加大了银行信贷经营上的风险。

(2)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60年代,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商业银行管理的重点由资产转向负债,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负债管理开创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新途径。这一理论的不足是:容易导致银行负债结构中的短期资金来源比重过大,增加了经营风险,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认为,单纯的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都难以在经营上达到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者之间的均衡,只有对资产和负债同时进行协调管理,才能达到银行经营的总目标。经过整个80年代延及今日,一直都是多数商业银行主流的经营管理思想。

(4)商业银行经营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地位受到削弱,银行发展的重心和银行竞争的焦点已逐渐转向金融服务领域,以服务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主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提倡从正统的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去寻找新的经营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企业全体与顾客满意的管理概念。顾客的绝对满意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关心点和立足点,在追求“顾客绝对满意”的目标下,变革银行文化和组织制度。

阅读全文

与金融机构管理资产和负债的区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优信拍d轮融资 浏览:460
000886股份实时行情 浏览:366
长沙市生意融金融咨询公司 浏览:549
上海如银融资是真的吗 浏览:565
金融服务公司领导岗位责任制 浏览:251
南京贵金属催化剂 浏览:287
福特汽车金融公司扣车吗 浏览:943
太原煤矸石贵金属 浏览:72
东莞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介绍 浏览:988
8倍杠杆如何买 浏览:163
武汉大型供应链金融公司 浏览:244
宏源证券招股说明书 浏览:499
南京证券融资融券手机软件 浏览:129
光大证券定增价格 浏览:896
理财产品海报 浏览:187
外汇汇票交易日期 浏览:77
2013年4月日元汇率 浏览:829
悉尼外汇市场交易量 浏览:962
2016年5月31日港币兑人民币汇率 浏览:296
10月11日人民币汇率卖出价 浏览: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