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需求与流动性供给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在金融机构的管理中,流动性泛 指 金融机构的对外支版付能力和权状态。
1.银行流动性需求的主要内容 (1)存款提取 (2)贷款需求 (3)投资需求 (4)还款需求 (5)营业支出 (6)股利支付
2.银行流动性供给内容 (1)客户存款 (2)金融市场借款以及向中央银行的借款 (3)贷款的偿还以及证券的到期 (4)资产变现 (5)金融服务收入
② 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程度的区别
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程度是不同的,严重存在差异,有的会很大,有的会很稳
③ 流动性风险的银监会新指标
为了提升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有效性,在“贷存比”和“流动性比例”以外,监管当局又引入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两个指标。
10月12日,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明确了对于银行流动性监管的四个主要指标,即: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例、贷存比和流动性比例。该《办法》是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拟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的引入,是《办法》的最大亮点。这两个指标在巴III协议中首次提出,是国际监管层面针对危机中银行流动性问题反思的最新成果,此次也被银监会引入到中国的流动性监管指标体系之中。
流动性覆盖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在设定的严重流动性压力情景下,能够保持充足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并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来满足未来30日的流动性需求。
流动性覆盖率的计算公式是“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和“未来30日净现金流出量”的比值,监管当局要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应当不低于100%。
净稳定融资比例则旨在引导商业银行减少资金运用与资金来源的期限错配,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满足各类表内外业务对稳定资金的需求。其计算公式为,可用的稳定资金与所需的稳定资金之比。监管当局要求,商业银行的净稳定融资比例应当不低于100%。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缓冲上述两个指标对银行的冲击,监管当局设定了宽限期,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最迟应于2013年底前达到流动性覆盖率的监管标准,2016年底前达到净稳定融资比例的监管标准。
“流动性覆盖率主要监控的是银行短期的流动性风险,而净稳定融资比例则关注长期流动性风险。”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曾在2011年中表示,“银监会参照国际上新的流动性要求,引入这两个新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同时,也保留了以前跟中国国情吻合的监管指标,比如说存贷比和流动性比例,这样就形成了一套多维度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体系。”
对于 “贷存比”和“流动性比例”两个指标,银监会延续了之前的要求,即,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应当不高于75%;流动性比例应当不低于25%。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适用于在我国境内设立的所有中外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执行。
另外,《办法》在完善现金流管理等重点环节的同时,还充实了多元化和稳定的负债和融资管理、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管理、并表和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管理等多项内容。
④ 什么是互助基金
MMMF:即货币市场互助基金,是MoneyMarket Mutual Fund的缩写.它是一种与合作社性质类似的金融组织,靠出售自己的股份来获取客户的资金,然后投资于货币市场,将投资所得扣除管理费后以一定方式返还给基金认购人.它是金融创新的一种形式,为小额投资者进入货币市场获取投资收益提供了一种方式.
股票
⑤ 央行:已向一些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 什么意思
流动性就是我们常说的现金或者资金。
向一些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就是注资,因为银行出现钱荒啊
⑥ 银行流动性互助机制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如工行全球最大.
涉外银行的数量就很少了大概有以下几种吧.
地方性银行是对地方的金融服务的一种补充:一种是地方性银行(农信社等),全国性银行(凡属某某银行这样的基本上都是全国性的),还有就是涉外银行,或者是针对一些新的区域开设多一些营业点而已,招行等,工行,建行,银行实力越大的网点越多,只限本市范围.
全国性的银行,在外驻点的,只是某些网点有变换.一些地方性银行升级成全国性银行后网点还比较少,只是向一级大城市铺设了一些网点,像东莞银行等,全国就几家中行,一般网点比较多,由这个地移动那个镇,就全国可以铺点.
不知道你的流动性是指金钱上的还是银行的流动性,如果是银行的基本上设立分行后是不会撤销的
⑦ 金融机构资本和流动性抵御风险的能力如何体现
资本流动性比率指标是在侧重资产管理方针下,商业银行衡量流动性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比例越高,表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越小,但同时也意味着其盈利能力的降低。其计算公式为: 1、人民币指标、本外币合并指标: 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25% 2、外币指标: 外汇各项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外汇各项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60% 流动性资产是指1个月内(含1个月)可变现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在人民银行存款、存放同业款、国库券、1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净拆出款、1个月内到期的贷款、1个月内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其它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的证券。 流动性负债是指1个月内(含1个月)到期的存款和同业净拆入款。 2.不良贷款率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不良贷款是指在评估银行贷款质量时,把贷款按风险基础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高,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大;不良贷款率低,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小。 计算公式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 指标释义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及《关于推进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03]22号)文件)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正常类贷款定义为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关注类贷款定义为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类贷款定义为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可疑类贷款的定义为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损失类贷款定义为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对各项贷款进行分类后,其后三类贷款合计为不良贷款。
⑧ 债券增信措施中的流动性支持贷款协议为什么很鸡肋
贷款需要准备的资料:
1、借款人夫妻双方身份证;
2、借款人户口本/外地人需暂住证和户口本;
3、结婚证/离婚证或法院判决书/单身证明;
4、收入证明;
5、学历证;
6、银行流水;
7、其他房产;
8、所在单位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
9、大额存单等;
10、如果借款人为企业法人的还必须提供经年检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章程、财务报表;
11、银行要求的其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