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金融 > 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创新

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创新

发布时间:2021-05-19 01:32:16

❶ 什么是金融产品的创新

近几复十年来,世界金融业的发展制突飞猛进,其速度远远超出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新的金融工具不断产生,金融市场不断细化,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新兴的国际金融市场也不断涌现。

1921年,著名经济学家J.A.Schumpeter在其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一词。他认为,创新就是企业家将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进而“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过程。这种“新组合”内容非常宽泛,既可以组合新产品、新工具、新技术、新方法,也可以组合出新的管理制度、新的组织形式、新的市场运作方式;在这种“新组合”的方法上,既可以有开创式的首创性“新组合”,也可以有借鉴吸纳式的引进性“新组合”。

既然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的组合,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银行家对金融业内部各种要素的新组合或将新的事物、新的观念、新的方法等引入金融业。当然,与一般企业的创新相比,金融创新更多的是金融产品生产程序或业务操作中的程序创新、经营观念创新、管理手段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结构创新等。

❷ 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这两个概念如何区别呢

可以从以下两点来区分这自两个概念:

1、两者的定义不同:金融产品是指投资标的,即为投资项目。而金融服务是指投资者参与整个投资所享受道德服务。

2、两者的内涵不同:金融产品是指股票期货外汇、现货、贵金属等投资项目。而金融服务,包括在做投资之前,给予投资者所需要投资的项目产品介绍,开户,后期服务等。

❸ 金融产品创新的金融产品创新的原理

融资产的本质特性是其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组合,不同的组合,代表了不同的资产。金融产品创新的结果,从其实质来看,或是新产品能以更低的成本达到其他资产能够达到的目标,或是新产品能够实现已有的产品无法实现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产品都能真正创造价值。前者使市场更有效率,后者使市场更加完全。
远期合约的出现,就能够实现锁定资产价格、规避市场风险的目的,而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工具能够实现这个目标。远期合约的出现,使市场更加完全。
而指数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等,可以满足投资者以较低的成本购买股票指数的目的。如果没有指数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投资者必须在市场中进行很多次交易才能购买到指数,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都很高,而指数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投资者购头股票指数的需求,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市场更有效率。
从概念上讲,金融产品创新,就是创造不同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的金融产品的组合,满足企业和投资者需求,比如降低代理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和便捷性、增加金融产品流动性、重新配置风险等。投资者的各种偏好,比如规避金融管制、合理避税等,也应得以满足。而金融创新的目标,就是满足企业和投资者的需求。
(1)规避风险:机构规避风险的需求。机构规避风险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损失,使将来可能的损失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但这不等于完全避免损失。规避金融风险即管理风险。我们不能够控制风险,因为风险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我们希望能够管理风险,使风险发生的后果能够被接受,而不至于彻底输掉生存的机会。为了管理风险,我们就需要金融工具。
(2)利用市场缺陷:金融理论告诉我们,当市场有效时,市场不存在套利机会。虽然现实的市场套利机会存在的时间确实不长,但是,资产的市场价格并不总是能够保证市场不存在套利机会。利用市场缺陷获利的金融创新,需要开发必要的交易手段和交易产品。
(3)克服市场摩擦:市场存在摩擦,通常是因为存在金融管制,或者是因为交易成本很高。金融产品创新,就是希望能够提供克服市场摩擦的产品。
产品创新,就是满足需求。设计新的金融产品,可以创造新价值。产品创新可以是从无到有的创新,也可以是对已经存在的金融产品进行适当的分解或组合,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

❹ 谈谈金融产品的创新趋势

我国学者对此的定义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并认为金融创新大致可归为三类:(1)金融制度创新;(2)金融业务创新;(3)金融组织创新。
从思维层次上看,"创新"有三层涵义:(1)原创性思想的跃进,如第一份期权合约的产生;(2)整合性将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和运用,如期货合约的产生;(3)组合性创性,如蝶式期权的产生。
按照这个观点,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与组织管理上的创新,因为两者均可导致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的变化。具体地讲,创新包括五种情形:(1)新产品的出现;(2)新工艺的应用;(3)新资源的开发;(4)新市场的开拓;(5)新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确立,也称为组织创新。

❺ 金融服务手段有哪些方面的创新

金融服务手段的创新是指在现代信息社会,金融业的电子化得到了充分发展,经营从内产品的无形化发展到服务场容所的无形化。只要借助现代信息工具,金融产品和服务就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传递到客户手中。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银行、ATM网络、POS网络等分销渠道的产生,使客户享受到更全面的金融服务。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成为金融服务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各家银行在产品的电子化、多功能化方面都投入较多的精力和财力,争相以科技领先的形象吸引公众,以先进的科技水平全方位地服务于客户。

❻ 金融产品创新的金融产品创新技术

概括地说,金融产品创新技术就是改变现有产品的流行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一个、两个或全部。根据金融创新需求的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改变金融产品特性,满足企业的需求。
改变的方法有产品分解和产品合成。基本途径是对金融资产合同条款进行修改,逐步衍生、产生新型产品。基本的做法,是对远期、期货、互换和期权等最基本的衍生产品合约进行修改,获得不同的产品。其他的产品创新方法有合成衍生产品与基础资产、衍生产品与衍生产品产生新产品;分解产品产生新产品;增加产品的合同条款等。
1 合约条款转变的产品创新
远期、期货、互换和期权等标准的金融产品具有基本的变量。远期和期货的基本变量是基础资产、执行价格、交割日期等;互换的基本变量是互换的货币、互换本金、支付时间、支付货币、支付利率等;期权的基本变量是基础资产、执行价格、执行日期、执行交易权利等。通过转变这些基本变量,我们可以得到非常丰富的金融产品。
(1)基础资产。基础资产可以是商品,也可以是金融产品,比如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外汇、利率、股票、股票指数等。基础资产还可以是衍生证券,比如远期、期货、互换和期权,以及任何有价证券。
(2)执行价格。执行价格是按照事先规定的公式确定的价格。它可以是基础资产在某个时点价格的函数,也可以是基础资产在规定时间内的价格的函数,还可以是参考指数的函数。
(3)执行日期和交割日期。执行日期和交割日期可以是固定不变的,也可以是变化的。
(4)执行交易权利。交易权利可以是买人基础资产或衍生证券的权利,也可以是卖出基础资产或衍生证券的权利;权利可以必须行使,也可以不行使;权利可以转让,也可以不转让,等等。
(5)支付货币。合约双方支付的货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甚至可以不支付货币,而是支付基础资产。(6)支付利率。支付的利率可以是固定利率,也可以是浮动利率。并且,支付的参照利率可以与支付的货币之间没有联系。例如,支付利率是英镑的I.IBOR6个月期利率,但是,支付的货币却可以是人民币,但不是按照人民币利率支付。等等
(7)支付时间。支付的时间可以固定,也可以变化。合约双方支付的时间也可以不同,例如,在互换合约中,并不一定要求在每期双方一定支付,可能一方支付,另外一方不支付。
实际上,在所有合同的基本变量中,具体变量值的选择没有限制,惟一的限制是合约双方是自愿签订这份合约,并且,合约双方都认为该合约是公平的。
例1 远期与期货合约条款转变的创新产品
商品(黄金、大豆、铜、石油)期货、国债期货、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远期汇率协议和远期利率协议。
例2 互换合约条款转变的创新产品
差价锁定型互换、基差互换、混合指数股票互换、本金额波动互换、延迟付息的债券互换、零息票互换、远期互换、商品互换、股票互换、利差互换、利差上限/下限、利差、利率上限/下限、息票和本金用不同的货币。
例3 债券合约条款转变的创新产品
普通债券的基本变量是本金、利息、利息和本金支付日期。这些变量值的不同组合,产生不同的债券衍生产品。零息票债券、利率递升/递减息票、双重货币债券、可延长期限、可提前回售或赎回等。
例4 期权合约条款转变的产品创新
复合期权、一揽子期权、彩虹期权、亚式期权、障碍期权、货币期权、利率期权、期货期权、用外币执行的外国股票期权、用本币执行的外国股票期权、互换期权等。
2 产品合成的产品创新
通过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金融产品形成一种新的金融产品的方法称为产品合成创新。在理想条件下,几乎可以合成出任何收益分布的金融产品。
例5 产品合成的创新产品
ETF是股票合成的创新产品、看跌期权是看涨期权和基础资产合成的创新产品。利率有上限的浮动利率票据是浮动利率票据和利率上限期权空头的合成产品。股票期权是债券和基础资产动态复制的合成产品。
3 产品分解的产品创新
将金融产品中的风险——收益特性进行分解,改变金融产品的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产生具有新的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组合的产品。
例6 产品分解的创新产品
本息分离债券(STRIPS)、抵押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
4 合约条款增加的产品创新
金融产品也就是一份合约,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适当地增加权利和义务,可以产生新的创新产品。常见的条款有转换条款、回售条款、赎回条款、调整条款、延期/提前条款、浮动/固定条款、触发/触消条款、互换条款、封顶/保底条款、依赖条款等。
(1)转换条款。金融产品合约赋予合约一方将一种类型资产转换成另外一种类型资产的权利。
(2)回售条款。金融产品合约赋予证券持有人以特定的价格将产品回售给发行人的权利。
(3)赎回条款。金融产品合约赋予证券发行人在证券到期之前全部或部分地将证券以特定价格赎回的权利。
(4)调整条款。金融产品合约规定的变量如利率、汇率、股息率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商定的条款。
(5)延期/提前条款。金融产品合约规定的证券期限可以延长或缩短的条款。
(6)浮动/固定条款。金融产品合约有效期内某些经济变量按照明确的方式进行变化的条款。
(7)触发/触消条款。金融产品合约规定的某些权利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触发(使权利有效)或被触消(使权利无效)。
(8)互换条款。金融产品合约规定两种不同金融产品可以相互转换的条款。
(9)封顶/保底条款。金融产品合约规定的某个变量变化范围的条款。例如,最低投资收益率保证条款、最高借贷利率条款等。
(10)依赖条款。金融产品合约规定某种产品的价格是另外一种产品价格或其他经济变量的函数。
例7 合约条款增加的创新产品
(1)转换债券
可转换债券的持有人可以将债券转换为股票,也可以转换为另外一种形式债券。可交换债券的持有人可以将债券转换为与发债公司不同的一家公司的股票。
(2)回售债券
可回售证券的持有人拥有按照规定的价格将证券回售给证券发行机构的权利。
(3)赎回债券
可赎回债券的发行机构拥有按照规定的价格将债券从债券持有人手中赎回的权利。
(4)调整股票(债券)
可调整股息率的永久性优先股,其股息率根据基准国库券利率每个季度调整一次。
(5)延期/提前条款创新产品
例如,国家开发银行第11期金融债,期限为3年,附加了延期选择权,投资者有权在3年到期后,要求将债券的期限再延长2年。
(6)浮动/债券浮动利率债券的利息支付随参考指数的变换而变换。
(7)触发/触消债券
人局期权(knock-inoptions):期权只有在标的资产的价格达到一定界限时才会生效。出局期权(knock-outoptions)。期权只有在标的资产的价格达到一定界限时才会消失。
(8)互换
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产品是典型的互换条款创新产品。
封顶/保底利率衍生产品利率上限与利率下限是典型的封顶/保底条款创新产品。
(9)依赖期权
指数化货币期权票据(1CON)、交叉指数基础票据(CrosslndexBasisNote)等产品。
5 条款增加组合的产品创新组合
前面不同的条款,我们得到很多条款增加组合的创新产品。下面我们给几个合同条款增加组合的创新产品的例子。
例8 合约条款增加组合的创新产品许多可转换债券是由债券加可转换权利、可回售权利、可赎回权利等条款组合而成的;可回售可延期短期债券包含可回售和可延长等条款;可转换可换股优先股的持有人可以选择将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而发行者可以选择将它转换为可转换债券;流动收益期权票据包含有可赎回、可回售、可转换等三类条款等等。

❼ 金融产品创新有哪些方法

1.借鉴产业政策,做好风险防范:目前,不同政策部门和不同专家、学者对金融产品创新的监管思路和发展问题上有不同的意见。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在发展新的金融产品时,必须要先建立规则,充分借鉴国际经验。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国际范围内的经验和教训并不相同,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规则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甚至规则始终不得出台,建好的规则的可操作性和健全性也有待进一步观察。从方法论上看,一切必须先建规则才能实践,有悖于人类通过实践提高认识的客观规律。因此,在现阶段的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借鉴产业政策的有关做法,通过设立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的方法加以规范和解决。对于那些国际范围内较为成熟的产品,具有较强风险控制能力的金融机构在开展创新业务时可采取负面清单的做法,也就是说“未经法律明确禁止的业务品种,均可以开发”。而对于那些不是十分成熟、有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的金融产品,则采取正面清单的方式加以规范。

2.细分市场,寻找利基点:利基市场是指被竞争对手所忽视而又能带来利润的细分市场。在做好大众化产品的开发和营销的同时,区分细分市场,寻找特殊小群体客户的需求,已成为开拓新产品的一条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个人金融市场的产品创新中,客户在区域、年龄、职业、教育、收入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如国内一些银行按客户群体不同的年龄段开发了“学生投资理财计划”“婚礼储蓄”等。

3.金融机构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合作开发新产品的趋势在国外已遍及各类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信托银行与证券公司、国内银行与国外银行之间都可以开发出组合式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方式。

4.明确金融产品的定位:在金融创新产品的过程中,要合理明确金融产品的定位,主要区分面向机构投资者和面向个人的产品。鉴于机构投资者一般拥有机构优势,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和抗风险能力,因此面向机构投资者的产品在许可证上更为宽松,面向个人的金融产品在准入方面应更为谨慎,在信息披露和监管方面应更为严格。其中,针对高端客户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普遍服务的金融创新产品应有所区别。此外,对于一些包括衍生品在内的定价策略和风险控制更为复杂,面向复杂的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产品也需要在监管上加以区别对待。

5.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利益最大化”:金融产品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从客户的需求和利益出发,使产品尽可能满足客户“利益最大化”的投资目标,在方便客户、使客户满意的同时,为自身带来良好效益。

❽ 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这两个概念如何区分

可以从以下两点区分这两个概念:

1、两者的定义不同:金融产品是指投资标的,即为投资项目。而金融服务是指投资者参与整个投资所享受道德服务。

2、两者的内涵不同:金融产品是指股票、期货、外汇、现货、贵金属等投资项目。而金融服务,包括在做投资之前,给予投资者所需要投资的项目产品介绍,开户,后期服务等。

❾ 为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各金融机构推出了哪些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

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农户、贫困人群等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时,往往面临客户分散、资信水平不高、信息规范化标准化不足、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等问题。针对小微企业、农户、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短、小、频、急”的金融需求,金融机构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打造专属产品服务体系。
一是运用新型信息技术手段,拓展银行服务渠道。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服务渠道发展迅猛。截至2017年末,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账户数已达32.8亿户,主要电子交易笔数替代率平均达到79.6%,其中,手机银行交易笔数占主要电子交易笔数的31.8%。
二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提供线上信贷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涌现出一批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创新大数据模型风控模式,精耕个人小额消费贷款、电商贷款等细分领域。建设银行探索全流程线上融资模式“小微快贷”,2017年新增客户超过14万,当年放款1466亿元。互联网保险迅速发展,2017年互联网保险签单124.91亿件,较上年增长102.60%。
三是开展续贷业务创新,缓解小微企业贷款到期资金周转难题,提高贷款资金使用效率。目前,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均已开展续贷业务,泉州银行创新续贷产品“无间贷”,截至2017年末累计为客户节约融资成本2.5亿元。
四是发展供应链金融,与核心企业合作对供应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进行批量授信、批量开发。农业银行“数据网贷”通过“核心企业推荐+历史数据分析”,向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集群客户提供全流程线上化的供应链融资服务。
五是完善贷款审批流程,探索运用零售业务管理技术,优化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政策和流程,压缩获得信贷时间。中国银行“信贷工厂”模式将授信流程从200多个步骤减少至23个,审批时间从2-3个月缩短为5-7个工作日,最快当天即可完成审批。
六是丰富抵质押品类型。在农村地区开展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开展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抵质押贷款,缓解“缺担保”难题。
七是促进扶贫小额信贷健康发展。明确“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的政策要点,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增收脱贫。截至2017年末,银行业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496.96亿元。
八是服务科创企业发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科技企业特点,探索建立有别于传统信贷业务的科技金融组织架构、管理机制、业务流程、风控手段以及保障体系。截至2017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已设立科技支行、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等645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创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7万亿元和0.6万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外部投贷联动项下科创企业贷款余额225.6亿元。
九是创新农业保险产品,丰富价格保险、指数保险、制种保险的种类。2017年共开发出农业保险产品1714个,涉及215类农产品。价格保险标的扩大到4大类72个品种,指数保险已备案19个省(区、市)57款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制种保险开办省份达29个。
十是创新农产品期货期权产品,降低农业价格风险。已上市23个农产品期货品种和2个农产品期权品种,覆盖粮、棉、糖、林木、禽蛋、鲜果等主要农产品领域。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目前已包括天然橡胶、玉米、大豆、棉花、白糖等5个品种,试点项目达到79个,试点区域包括黑龙江、新疆、云南等多个省(区、市)、覆盖近40个贫困县,各期货交易所支持资金总额达到1.23亿元。
本答案由 关数e 海关数据科技服务平台 整理自银保监会就首次发布普惠金融白皮书答记者问

❿ 金融产品的产品创新

我们经常听到“金融创新”,现实中,金融创新更多的是金融产品创新。
近30年来,创新是最时尚的。华尔街的“精英们”更不甘落后。他们绞尽脑汁,不断花样翻新,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结果导致美国这棵金融大树严重失衡,不堪重负。
这就是这次华尔街几近“自我毁灭”的系统和市场原因,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民众很不情愿救华尔街的原因之一。金融创新是好事,应予鼓励,但不能违背金融规律,更不能违背天地规律,因为地球万物都无法摆脱天地规律的制约。

阅读全文

与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创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新黄埔期货公司 浏览:243
杠杆的省力情况有几种 浏览:334
四川美玮邦金融有限公司 浏览:844
鹤岗萝北融资 浏览:334
规定金融资产达300万 浏览:281
慈善信托展望 浏览:204
债权融资计划案例解析 浏览:905
金融企业服务农村 浏览:718
操盘芝加哥外盘期货交易笔记 浏览:818
最近出事的21家金融机构 浏览:680
5加纳对换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628
比特币合约5x杠杆怎么计算 浏览:913
7月21汽油价格 浏览:734
去融资公司贷款让先给费用 浏览:684
国药控股融资租赁副总 浏览:350
常见的理财产品类型有哪些 浏览:489
贷款购车金融公司黄了怎么办 浏览:578
员工佣金如何入账 浏览:14
客人佣金收税 浏览:162
期货公司资金挪用 浏览: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