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红包、预售、定金……年中大促如何避免被“套路
记者李春炜
一年一度的“618”电商年中大促已经来临,京东、天猫、苏宁等综合电商平台,洋码头、寺库等跨境进口电商以及拼多多、云集在内的社交电商都已陆续开启促销狂欢。各种促销、优惠活动让“618”电商年中大促成为消费者“囤货”的重要时机。那么,如何在消费中不被“套路”,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针对“电商大促”期间可能出现的消费陷阱发出消费提示。
陷阱一:预售商品不能退换
预售成为许多电商引导消费、缓解系统压力的促销手段。不过,部分“预售”商品却明确预售商品不能退换、定金不退等。实际上,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须说明理由。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为了避免后期网络维权带来的诸多不便和周期长等问题,在网上选购预售商品时,最好点开细则仔细阅读,或提前咨询店家是否能退换商品。如果店家严格按照“预售规定”中的条款来执行,慎重考虑可能面临的后果,然后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千万别只图一时便宜,上了商家的“套”。
陷阱二:先涨价后降价虚标原价
价格是电商促销期间刺激消费的重要因素,但预售、定金、满减红包等促销手段也常常让消费者“算不清”。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在“618”电商大促期间,消费者需擦亮眼睛,货比三家,对于心仪商品,关注平时销售价格,与促销价格进行对比,是否存在真正的实惠,以防落入商家的价格陷阱。对于商家先涨后降等行为,积极向平台和监管部门进行举报。
陷阱三:部分消费金融高利息无提示服务费没有发票
大促期间为刺激消费,不少平台还为鼓励消费者使用消费金融付款,给出了更多的优惠。
对此,专家提醒,消费者需明白任何的“赊账服务”都需还款,并且不同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分期手续费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平台甚至没有明确标示具体还款金额,待还款时高额手续费让消费者诧然。同时,目前多数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对于手续费部分并不提供发票服务,对于一些公司采购行为需要发票的用户需谨慎使用。此外,开通并使用多个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容易造成忘记还款,影响个人信用的情况。
陷阱四:低价拼团或藏“猫腻”
“618”期间,各类拼团也多了起来,拼团购物因价格便宜、商品种类多等原因日益火爆,但部分拼团平台也充斥着质量差、以次充好、服务差的问题。由于一般购物金额不大,出现质量差、服务差等问题,消费者往往不会积极维权。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618”期间参与拼团购物尤其小心几类陷阱:
一元拼大奖,实为抽奖的陷阱
消费者参与一元拼大奖,支付一元购才发现实为抽奖活动,一般都不会中奖,且最终中奖者也没有公布。这是商家骗取下载量的惯用手法。
低价拼团实为获取用户隐私信息
很多低价拼团活动当你支付下单后,几天后商家告知拼团不成功,但下单所填写的个人信息,可能就被商家获取并且被贩卖。
虚假拼团链接
小心朋友圈等社交软件分享的各类拼团链接,有些可能带有木马病毒,当点击后就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轻则泄露个人信息,重则直接造成个人经济损失。
陷阱五:谨防打着“消费返利”旗号的陷阱
除了红包、满减等促销手段,部分返利网站也加入电商大促,一些网站更是打出“消费返利”“购物返本”“消费也是赚钱”等标语,吸引消费者。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专家提醒,除一些正规返利网站外,消费者要小心一些打着“购物返本”“消费也是赚钱”“花多少,返多少”“消费=存钱、消费=养老”“交押金买东西,45天全返还”“扶贫济困、均富共生”等幌子的“返利”骗局。
陷阱六:不是所有红包都能点
红包成为电商大促的标配,“618”也不例外,红包、代金券满天飞。然而,除电商平台外,一些不法分子也打起了“红包”的主意,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微信、QQ等社交工具,发布红包恶意链接,窃取用户个人信息甚至偷走用户的账户资金。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广大用户,小心这几种红包诈骗:需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分享链接可抢红包不要信、与好友共抢的红包需谨慎、高额红包不可信、拆红包要求输密码是诈骗。
陷阱七:快递诈骗防不胜防
狂欢过后,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快递,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瞄准了消费者等待快递的焦急心理,快递诈骗现象屡现。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目前快递诈骗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消费者需提高警惕。
“快递员”谎称包裹遗失,要求加消费者微信赔偿
添加微信后,“快递员”发送二维码,里面有诱导性网址链接,骗取消费者验证码后更改用户账户,把钱转到理财账户后被提走。
货到付款诈骗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个人信息,以重要文件、饰品、手表、洗漱用品、赠品等名目进行精准投递,要求消费者货到付款,包裹内实为废纸等不值钱物品。
假冒客服诈骗
骗子假冒客服以购买产品缺货、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快件丢失等为由给消费者打电话、发短信,同时以“赔偿承诺”为由向消费者索要个人信息和银行卡账号信息。随后,以网站客服系统故障为由,向消费者发送一条包含木马病毒的网站链接。消费者一旦输入了银行卡账号和密码,对方就会以系统拥堵、不立即转账资金会冻结为由,让消费者提供手机验证码,只要一提供,钱立即被转走。
诱骗汇款诈骗
突然收到一条短信:XX快递通知您有包裹未签收,请与某电话联系。电话打过去,对方就会要求提供电话、姓名,然后说你的包裹安检有问题(有毒品之类违禁物品),涉嫌违法。声称可帮你转到公安部门跟X警官联系,还让你打114查询该号码。很多人一听到“违法”两字就慌了,为了自证清白,会乖乖地按骗子的要求将钱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等到反应过来,钱已经被骗走了。
谎称中奖诈骗
收到陌生快递,里面仅有一张宣传单和一张刮奖卡。打电话去确认,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要求汇款:手续、交税、公证,甚至还有要差旅费的。还有一些人收到的中奖卡需要按照指令点开网址、开通授权,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以上几类快递诈骗形式较为常见,消费者需小心,以防落入陷阱。此外,快递诈骗形式多样,但只要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凡是要求扫二维码、发送验证码、不允许验货就要求付款的一律拒绝。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物期间要理性消费,避免浪费,同时,注意商品保质期,尤其是夏季购物,要小心商品变质,出现购物纠纷,要及时维权。
“在各类名目繁多的节日促销期间,更应理性消费。”专家表示,消费者不要盲目消费,除非价格非常诱人且自身确实需要,否则切莫轻易下手。
同时,专家提醒,电商大促容易成为消费者的“囤货期”,但需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商品都适合囤货,典型的有食品类,消费者需考虑食品的保质期,小心商家以促销契机销售临时商品。此外,类似于纸巾、卫生棉等商品也是有保质期,消费者切莫因低价买多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专家特别提醒,“618”电商大促期间,水果、生鲜等商品也成为大促的重要角色,然而由于大促期间可能会对物流时效有所影响,并且正值夏季,多数生鲜类商品的保存期限有所打折,消费者要小心收到的商品出现变质、腐烂等问题,谨慎购买生鲜水果类商品。
同时,专家提醒,如遇价格欺诈、消费陷阱、物流发货、售后服务、退换货、退款等问题,要及时通过各地工商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消保委(消费者协会)等第三方行业机构进行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恭喜你获得度小满金融666现金红包是什么意思
度小满现金礼包666为度小满金融提供的36元-666元现金劵。
度小满理财即原网络理财,无论是度小满理财新客还是老客,成功购买指定产品满额即可获得对应现金奖励。
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手机端点击下方,立即测额
3. 微信提示让上传身份证,说购买金融产品,怎么回事
这得看你有没有买过这类产品了,如果你买了而且让上传身份证的软件和你买的产品相同就可以上传,如果你没买过又或者让上传身份证的软件和你买的产品不符就不可理会。因为现在网上诈骗非常多,涉及财产的一定要小心。
4. 微信支付现金红包快速开通需要什么条件
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以及即将于2016年7月1日起实施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为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用户需要对账户进行实名认证,以享受更全面的支付服务。
⒈打开微信点>我后找到>钱包打开点右上角的>导航块进入>支付管理的>实名认证界面点击下面的“添加银行卡”,进入输入银行卡号的页面。
⒉输入银行卡卡号并确认,完了点击【下一步】
⒊手动输入银行卡卡号或者点击旁边的拍照按钮拍照,系统自动识别卡号。卡号输入完毕点击“下一步”,进入个人实名信息填写界面,填写“银行卡信息”。系统识别的结果最好自己再次确认,图中是拍摄识别银行卡的界面
⒋填写个人真实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手机号。注意手机号是与该卡绑定的手机号,然后点击下一步进步手机号验证阶段。
点击“获取验证码”,输入手机短信收到的验证码,点击“下一步”,如果验证通过即可进入下一步“设置支付密码”
⒌最后一个步骤是设置支付密码,6位数字,不用点击上面的输入框,只管按下面的数字键盘输密码就行,最好不要与银行卡取款密码相同,还需要重复确认输入一次密码,设置完成之后直接跳转到钱包界面。
注意事项
简单的操作流程就是这样的,希望能帮到大家。
5. 京东.金融.的红包需要开通小金库才能领吗
不需要的,有的红包才有限制。金库开通也没个坏处。
6. 现在微信要绑定银行卡实名制,才能收红包,当时我妈听别人说绑社保卡也可以当成实名制,也可以收红包
单个红包在200以内的不需绑卡,超过200的需要绑卡
7. 你红包时,上面会出现金融理财产品或使用。相关服务如果理财通零钱等通根据国
你在使用微信红包的时候,上面出现金融理财产品或者使用相关服务的广告,你可以选择跳过这些广告,不点击进去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