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球四大金融公司在新加坡都有分公司吗
肯定都有,新加坡好歹是东南亚金融中心
㈡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历史
1970年以前,新加坡的中央银行的各种货币职能由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执行。随着新加坡的快速发展,银行变得日益复杂和发展所需的货币环境要求政府不得不精简政府机构的各项货币职能,从而保证货币政策更具活力和连贯性。因此,1970年新加坡议会通过了新加坡金融监管局法案。1971年1月,新加坡金融监管局(MAS)成立。新加坡金融监管局(MAS)法案赋予了新加坡金融监管局(MAS)监管货币各方面的权力,比如银行以及新加坡金融领域的各方面。
国家赋予了新加坡金融监管局(MAS)具备这样的权力,他可以履行央行和政府财政代理人的职能。与此同时,他还需要保持货币稳定、控制信贷规模和制定外汇政策,从而促进新加坡经济的发展。
1977年4月,新加坡政府决定由新加坡金融监管局(MAS)接手监管新加坡的保险业。1984年9月,1973年通过的证券产业法赋予的证券行业监管权力也转移到新加坡金融监管局(MAS)。
一般说来,目前的新加坡金融监管局(MAS)掌管着货币、银行、保险、证券和金融部门的这项法规。继2002年10月1日新加坡金融监管局(MAS)合并货币机构董事会后,他也具备了发行货币的职能。
㈢ 新加坡金融发展状况 多少家银行
新加坡的中国银行有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
新加坡境内三家本地银行是:DBS(星展银行)/POSB(邮政储蓄银行)、OCBC(华侨银行)和UOB(大华银行)。
㈣ 去新加坡学金融专业怎么样
新加坡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一直占有自己的地位,它服务于整个东南亚,也包括南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基金管理、外汇兑换、财富管理方面,新加坡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新加坡在1968年建立了亚洲美元市场。亚洲美元市场的建立,是新加坡金融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目前,新加坡的外汇市场是全球第四大市场,平均每日外汇交易额为1010亿美元。新加坡是亚洲地区第一个设立金融期货市场的金融中心,拥有先进的金融期货市场,对新加坡的国际风险管理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新加坡还拥有活跃的短期资金市场。
㈤ 申请新加坡金融与财资中心(FTC)计划条件是是什么
申请的企业必须在新加坡设立金融与财资部门或支公司 并且在新加坡聘请专业的财政团队以及达到一定的本地支出。具体的条件将通过商业计划书和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讨论和确定。财资中心必须覆盖和提供金融和财资服务给至少3家分支机构。
㈥ 新加坡为何成为金融中心
金融服务业是新加坡经济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附加值最高的服务产业、国家税收的最大来源,其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已从70年代的6%增至2001年的13%。目前,新加坡拥有600多家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业对新加坡经济和确立亚洲金融中心地位贡献很大。然而就全球而言,仅在外汇交易(交易量居全球第4位)、跨国界贷款(第10位)、柜面市场衍生交易(第13位)等三项排名较为靠前;随着行业技术含量不断增加,新加坡在上述领域的地位也正遭遇严峻挑战。此外,亚太区域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摩根士丹利全球国际资本指数中的亚洲份额大为降低,亦使得新加坡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活动较为被动。
就地区而言,虽然新加坡的安全港地位已促进培育了理财产业的成长,但由于国内市场狭窄、企业文化衰落、区域经济和金融产业前景黯淡等多种因素,使资金市场受到阻碍;同时,来自其他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香港成为亚洲金融中心时日已久,悉尼在押汇业务和电子化领域正形成自身独特的小生境,而上海依托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其金融中心的地位正逐渐获得认可。
一、金融服务业面临的挑战-传统板块衰落区域内南北分隔 产业抓手匮乏
曾经驱使新加坡成为金融中心的传统产业均已走向成熟,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业早已翻天覆地,目前工作组提出不应再追求以增强国内竞争力的方式重整金融业,而应把目光放长放远,寻求更多外部合作机遇。
1、传统金融产业衰落
外汇交易和资本市场活动等传统金融服务板块在数量和地位上均呈下跌趋势。根据国际结算银行每三年一次的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4月传统外汇交易市场的日周转量与1998年4月相比,已下跌了19%。欧元诞生、银行业整合、电子经纪人功能不断增强、国内市场过于狭小等多种因素导致了这种大幅下跌。由此可见,新加坡有必要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外翼,力争在朝阳板块中重新开发特色竞争项目。
2、区域内南北分隔
亚洲金融危机后,由于投资者较为中意,商业发展机遇充裕,北亚地区已逐渐崛起。随着大中华市场的成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韩国企业重整浪潮的到来,进一步确立了投资者对该地区的信心。本地区原有的金融中心—香港、东京,以及未来可能的金融中心—上海,都将从北亚地区不断增长的商业活动中获益。相对而言,东南亚一直受到大批问题资产和坏帐等造成的后金融危机的困扰,近期的反恐战争进一步延迟了经济复苏,这又对投资者投资北亚地区形成一定障碍。
新加坡金融业应利用北亚和东南亚两地区出现的不同发展机遇,而各金融机构可在国外商业机构对大中华区域投资、对中国企业斥资,以及管理中国企业离岸资金等领域提供相关服务,还可为印度企业提供法律、技术和金融等领域的高效率基础设施,协助其进行资金筹措和海外扩张。
3、挖掘独具特色的产业抓手和小生境
面对上述挑战,新加坡更需开拓新颖的产业抓手,减弱其地理依赖性,转向依托技术和知识型经济。长远来看,正如瑞士业已成形的理财板块和卢森堡的零售资金管理板块,新加坡的新型产业抓手应能推动本地形成金融行业内地区或全球的小生境。新加坡国内的狭小市场也促进了以外部环境为主要目标的小生境政策,这应是一项更为妥当的长期战略。由于金融服务业是信息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新加坡在IT和市场基础设施上的强势条件增强了产业竞争力,可促进新加坡在金融服务领域在新兴经济板块内的竞争,提升知识为本的价值链。
二、金融服务业的远景规划-成为亚洲地区/全球小生境集结的卓越金融中心
在亚洲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的大背景下,加上新加坡作为商业和金融枢纽的竞争优势,金融服务产业工作组为新加坡制定了下一阶段的金融中心发展规划:将新加坡定位于亚洲地区/全球小生境集结的卓越金融中心,具体目标为:开发金融服务产业,并形成地区和全球小生境,加大挖深其在金融产业活动中的产业深度和国际市场占有份额;成为金融和辅助专才的学习、研究、工作和生活中心。
三、四大战略驱动力
1、战略驱动力之一:成为区域理财中心
理财服务是新加坡金融板块保持良好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为了促使本地长期葆有作为个人理财中心的竞争力,必须在政治强势、经济稳定和产业管理规划上开足马力。同时,具前瞻性的立法和规章制度、反馈速度较快的政策框架、完备的辅助服务、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投资专家等对新加坡建设理财中心均十分重要。
建议1、巩固政府在发展资产管理产业进程中的功能
建议2、增强新加坡作为知名资产管理中心的竞争力
建议3、重点关注资产集群的发展
建议4、发展辅助服务
2、战略驱动力之二:成为区域/全球押汇处理中心
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出现金融产业的押汇处理中心,但由于金融机构面临削减成本和重返核心产业活动的与日俱增压力,为此,他们盼望把押汇业务集中到商务成本低的地方,或外发委托。这将导致未来1-2年内新加坡流失大量后台工作岗位。虽然新加坡生产成本较高,但作为押汇业务中心,它仍拥有许多坚实的优势,诸如世界级的电信与硬件基础设施、众多全球银行的地区总部、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而又不断优化的法规框架、坚实的高效押汇业务文化、受过良好英语教育的劳动力,以及蓬勃发展的IT产业等一系列因素可协助本地成为押汇处理枢纽。考虑到上述条件,新加坡应保留与追求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押汇业务,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建议5、成立区域/全球综合押汇业务中心
3、战略驱动力之三:成为亚太区风险管理中心
传统保险业市场中,在解决突发风险和专业风险上仍十分欠缺,传统的应急手段并不能对某些恐怖主义相关的风险事故做出积极应对。过去十年中,贷款交易、证券投资及其他风险转移延伸产品带来的新技术和新市场的额外风险接踵而至。新加坡应主要依托于资本市场日益成熟和国际金融机构集结的良好条件,将自身定位于成为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风险管理中心。
建议6、创设亚太区风险管理制度
4、 战略驱动力之四:营造倍具吸引力的商业环境
建议7、强化政府部门和民间领域之间的合作往来
建议8、增强新加坡金融板块中的国际份额
建议9、关注并提升教育培训的驱动政策
建议10、增加新加坡本地教育培训环境中的国际含量
建议11、进一步巩固新加坡的税收环境
建议12、为金融板块提供一流置业环境
㈦ 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的公司金融业务
存款结算及中间业务
为各类企业开立账户,提供存款、结算、汇款等服务:与我行具有授信关系或汇款交易的客户可以开立各币种活期账户并获得利息;在新加坡本地注册的客户可以开立任何币种的活期帐户并获得利息;新加坡本地注册的公司可以开立不低于等值25万新元的外币定期存款帐户,非新加坡本地注册的公司则不受此金额限制;与我行有授信关系的客户可以开立新元定期存款帐户。
为配合客户在中国业务的发展,我行可以协助企业办理中国区域内的现金管理业务。
为协助客户防范汇率风险,我行可以提供外汇衍生产品交易服务。
为满足进军中国市场的新加坡企业和进军新加坡市场的中国企业的需求,我行可以提供信息咨询、推荐合作伙伴等服务,并可为新加坡上市企业提供资金收款服务。
融资业务
融资业务可以全方位满足银团/双边客户的专门项目和日常营运需要,根据企业的不同业务性质和经营实力为客户量身打造融资方案:
中短期流动资金融资: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透支账户、循环贷款额度等;
长期融资:中长期贷款
项目融资: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融资并购项目贷款、飞机融资、船舶融资等
贸易融资:信用证/托收业务、信托收据、提货担保、信用证承兑、保函、出口票据贴现、发票融资、仓单质押、供应链融资等。
投资银行业务
并购咨询:我行可为寻找战略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上市/非上市公司提供全方位并购咨询服务,包括:
·收购和战略投资业务咨询
·重组、合并、设立合资公司和战略结盟业务咨询
·资产出售和股权转让业务咨询
·筹资和再融资业务咨询
财务顾问:凭借中国工商银行在华强大的分销网络和客户基础,以及新加坡作为亚太商业中心的卓越地理位置,我行可为客户提供跨境投资咨询服务。我行可帮助投资者寻找潜在的合作伙伴,在合适的进入战略,监管、财务和税务等方面提供咨询,并协助客户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或其他金融机构处获得融资。
㈧ 新加坡金融专业好移民吗
很容易移民。原因如下:
新加坡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一直占有自己的地位,它服务于整个东南亚,也包括南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基金管理、外汇兑换、财富管理方面,新加坡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新加坡在1968年建立了亚洲美元市场。亚洲美元市场的建立,是新加坡金融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目前,新加坡的外汇市场是全球第四大市场,平均每日外汇交易额为1010亿美元。新加坡是亚洲地区第一个设立金融期货市场的金融中心,拥有先进的金融期货市场,对新加坡的国际风险管理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新加坡还拥有活跃的短期资金市场。
所以新加坡的金融专业很吃香,更容易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