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武汉最近几年的发展
武汉,人称“东方芝加哥”。早在宋元之际,汉口就成了知名的港口城市。
在中国商品流通史上,一句“货到汉口活”的赞语为她赢来无限商机;在中国交通发展史上,一条“九省通衢”的定论更使她名噪天下。
迎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浪潮,武汉几经打磨,在共和国的经济版图上,争取本应属于自己的位置。
从“两通”起飞到两翼齐飞,记载着这座城市奋斗的足迹。
“两通”起飞:“汉正街”成为武汉名片
1989年,一部电视剧在全国各大城市热播。它的名字叫《汉正街》。
汉正街,武汉市硚口区一条并不起眼的老街。一时间,竟然成了全国小商品通用的商标,成了堂堂大武汉的城市名片。
至今,外地人到武汉,仍要去看看汉正街。汉正街的成名,牵动着武汉市一段改革发展的历史。
具有水陆空交通立体优势的武汉,是我国内陆最大的商贸中心,拥有各类交易市场近700个,辐射全国30个省市区的600个县市。在商家看来,这是一个条件优越得让人眼红的城市。
开放之风初起,作为中国中部经济重镇的武汉,开始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
经济学家献言:武汉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以交通和流通为抓手,以活跃市场为载体,推动经济起飞。
这一建言冠名为“两通”起飞,被武汉市政府采纳并很快得到国务院批准,成为武汉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战略。
1979年,武汉在全国率先宣布“敞开城门”,对外开放了中国第一个小商品市场———汉正街。
几年功夫,这个仅有103家个体商户的窄小街巷,一跃成为延伸10多个社区、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辐射全国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并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小商品流通领域的深层次革命。
1992年,中国商业第一股———鄂武商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标志着武汉“两通”起飞战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随后,中商、汉商、中百相继上市。一个城市拥有4家上市商业公司,全国绝无仅有。武汉“两通”达到鼎盛时期。
在武汉改革发展史上,“两通”起飞战略发挥了它的历史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武汉市场是搞活了,可一大批骨干企业却没有活起来;而且,“吃广东粮,喝珠江水”成了武汉的消费潮流。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大武汉,怎样打造现代都市的脊梁呢?
中国光谷:高科技为武汉点燃激情
有人说,在武汉经济发展历史上,有两件事曾引起市民空前热烈的反响。一件是当年中央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一件就是建设“武汉·中国光谷”。
在国内众多城市争建光谷的“追光”行动中,武汉100多万市民自发签名,支持市政府建设光谷的举措。
事实证明,建设光谷不仅给武汉市制造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走信息化之路提供了有力保障,更重要的是,她将武汉燃成一片工业热土,激发了人们的创业激情。
激情中迸发出一连串耀眼的数字。截至去年底,光谷共落户企业60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300多家,上市公司15家,年销售收入过30亿元企业3家,过10亿元企业5家,过亿元企业55家。
激情中迸发出一个充满希望的产业集群。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能源、机电一体化、高科技农业等竞相发展、上下游产品配套齐全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通过3年多的建设发展,武汉光谷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中国光通信领域实力最强的科研开发基地,中国最大的IC卡网络产品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激光设备生产基地。武汉长飞公司的光纤生产规模排名世界第三。华工科技通过收购澳大利亚企业,逐步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建立了全球市场营销网络。
武汉光谷独特的人才、技术和创新优势,吸引八方资金源源滚来。海内外风险投资界在武汉注册的风险投资公司由2000年前的1家增至13家;国内外金融机构解囊近280亿元,先后支持16个光电子信息领域的大项目在光谷开工、投产,近700家公司注册。
两翼齐飞:武汉为中部崛起领跑
今年7月26日,中共武汉市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隆重举行。会议的议题是:学习贯彻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全面加快武汉发展,努力走在中西部前列。
历史的机遇再一次青睐武汉;武汉人再一次面临历史的考验。
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武汉市委作出重大决策:全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训秋认为,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和核心;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服务现代制造业、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也是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两只翅膀,托起大武汉领跑中部崛起的雄心壮志。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武汉曾经创造过无比辉煌的过去:举世闻名的“汉阳造”风光了一个世纪;汉阳铁厂的钢轨托起了纵贯南北的芦(沟桥)汉(口)铁路。近年来,武汉人着力重振制造业。从汉阳兵工厂旧址西行几公里,一座现代化汽车新城拔地而起。武钢二热轧、二冷轧等大型项目相继建成,使武钢成为我国最大的板材基地。
去年,武汉市政府提出,力争用10年至15年时间,投资2000亿元以上,把武汉初步建成全国性现代制造业基地。
与此同时,一个大力提升武汉在中部地区的金融商贸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科教中心、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的功能,促进武汉成为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的蓝图正在规划。
大武汉的宏大气魄,由此可见一斑。在协调区域经济、承接梯度转移进程中,发挥战略支点作用。作为中部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武汉责无旁贷,武汉大有作为。
人们把期待的眼光投向了武汉。
㈡ 武汉志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武汉志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3月12日,主要经营范围为金融业务软件版开发权等。
法定代表人:金勇勇
成立时间:2014-03-12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20103000244956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武汉市江汉区花楼街198号宝丽金国际公馆C1栋32层03室
㈢ 武汉硕维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投融无忧是武汉硕维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硕维金融)倾力打造的专业版互联网金融服务权平台,是中国新型财富管理平台。硕维金融注册成立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家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注册资本金1亿元。投融无忧致力于使用互联网技术,为融资者、投资者提供快捷、专业、周到的投融资服务。
法定代表人:刘荣基
成立时间:2014-10-24
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2010000044510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城大道9号武汉软件新城1.1期A区B号楼2号502房
㈣ 武汉这两年什么行业发展最有潜力
一、汽车行业
武汉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中国三大汽车制造厂之一东风汽车公司总部已经从十堰迁址武汉。包括神龙汽车、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风神、东风渝安、东风电动、三环汽车和3604改装车,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提爱思全兴、德尔福、佛吉亚、法雷奥等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
二、船舶工业
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被誉为「综合工业之冠」。武汉虽地处内陆但因为有长江,所以,也是中国造船重镇之一,中国海军潜艇有很多都是在武汉的武昌造船厂建造。
三、金融商贸
武汉一直是长江中游的商贸金融中心,历史上流传着「货到汉口活」的说法。明末清初,汉口就跻身全国四大名镇之列,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上个世纪初,汉口一度成为中国第二大对外通商口岸,中国四大金融中心之一。今天,这座商家必争之地仍然商贾云集,千街熙攘。
四、临港产业
阳逻武汉新港位于天兴洲以东70公里的长江岸线上,总投资370亿将崛起总亿吨级大港,问鼎中国最大内河航运港口,这就是规划中的阳逻武汉新港。到2020年,武汉新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500万标箱,到2030年将达10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达3.5亿吨,建成后的武汉新港货物吞吐量仅次于南京,为中国内河航运第二大港口。
五、创意产业
又叫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创意经济等,指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等知识和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武汉高校云集,是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科教综合实力在各类评比中始终处于全国前列,高等教育优势明显。
㈤ 融亿东方(武汉)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融亿东方(武汉)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2014-10-24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专资或控股属),注册地址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鄂城墩西区台北二村27号2楼1号。
融亿东方(武汉)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20102303660073U,企业法人陈洁,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融亿东方(武汉)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业务流程、信息技术外包;软件的技术开发及相关技术服务;商务信息咨询、投资管理咨询、企业管理咨询。(国家有专项规定的项目须经审批后或凭有效许可证方可经营)。
通过爱企查查看融亿东方(武汉)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㈥ 武汉汉金所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武汉汉金所是一个金融服务平台,致力于为投资者及筹资者提供众筹服务平内台,业务涵盖容产品众筹、股权众筹、股权融资等多个业务板块,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金融行业咨询服务及解决方案,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itjuzi是一家数据服务公司
法定代表人:杜中良
成立时间:2015-06-10
注册资本:18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2010600045490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武昌区和平大道750号绿地国际金融城A04块地第B2幢22层4号房
㈦ 武汉艾青松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红狐理财是武汉艾青松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旗下的互联网理财平台,由一支曾在国内知名银行工作、有着丰富金融及互联网经验的团队发起成立。红狐理财作为一家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定位于信息中介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为广大投资人提供稳定收益、低风险、资金流转便捷的创新型线上投资理财服务。
法定代表人:易北
成立时间:2015-04-07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20111000394921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珞喻路889号武汉光谷中心花园B座22层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