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过度融资该如何抑制
为抑制多头融资、过度融资行为,有效防控重大信用风险,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授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对在3家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融资余额,且融资余额合计在50亿元以上的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联合授信机制。
对违反银企协议,提供虚假信息,超出联合授信额度对外融资,逃废成员银行债务的企业,可由牵头银行组织成员银行按银企协议约定,采取一致行动进行联合惩戒。来源:人民日报
㈡ 吉林东奥建设集团董事长孙宏宇提出的“实业+金融”是怎样的模式
近几年,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于实体经济大力扶持的政策号召,吉林东奥建设集团在董事长孙宏宇的带领下,从金融模式创新方面快速思辨,依托吉林东奥建设集团优势,改良传统实业模式,采用“实业+金融”新模式。面对这次疫情带来的行业冲击,吉林东奥建设集团“实业+金融”新模式无疑给建筑行业带来了一阵春风。
㈢ 我是农行信用卡,请问能否自己修改还款日期
信用卡的各账单日对应不同的还款日,信用卡还款日期可以通过修改账单日期的方式进行调整。如需修改账单日,请您致电我行信用卡客服热线办理。
温馨提示:我行开放的可选账单日为1-28号(13号除外),且专项分期部分特殊卡种不支持变更。
(作答时间:2021年06月25日,如遇业务变化请以实际为准。)
㈣ 商家花呗付款有限额吗
本身收取顾客使用花呗的付款金额,是没有限额的,但是顾客花呗使用有限额,具体如下:
1、超市必须开通了【花呗收钱】,才可以无限额的收取顾客花呗扫码付款金额;特殊情况:商家店铺被支付宝检测到有违规、刷分、套现、异常的情况,有可能会被冻结花呗收款。
2、顾客使用花呗有限额。有可能是顾客花呗可用额度不足,比如顾客花呗总额度是5000元,已经消费占用了4500元额度,在超市一次性付款900元,会提示失败,只能使用银行卡或余额;另外顾客花呗被限制功能,提示无法使用的话,是自身被风控了,与超市无关。
3、超市没有开通花呗收款(必须上传营业执照、照片等),只开通了收款码,那么顾客无法使用花呗可用额度,只能使用花呗当面花,每个月最多付款500元,假设剩余当面花额度只有100元,那么超过这个额度的就无法付款成功。
现在商家不支持设置禁止顾客花呗付款,只要商家开通了花呗收款,就可以使用花呗付款,每笔按交易金额的 0.8%收取商家的服务费。
不同花呗账户之间的额度可以实现分享,比如A账户额度5000元,B账户额度500元,A账户可以将额度分享给B账户,也可以选择回收。
此外,通过《花呗服务协议》了解到,花呗的额度将由联合授信的方式给予用户,并且在部分情况下,额度仅能在特定场景或较短时间内使用,甚至无法循环使用。
㈤ 小鹅花钱是高利贷吗
您好,现在能提供小额贷款的平台很多,额度基本在500-30万之间,可通过银行、网贷等方式申请。小额贷款相比其它贷款虽然额度较低,但放款快、借还灵活,很受青睐。只要选择正规的大平台,资金和信息安全有保障,就可以放心使用。
推荐使用有钱花,有钱花原名“网络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旗下信贷品牌,面向用户提供安全便捷、无抵押、无担保的信贷服务,借钱就上度小满金融APP(点击官方测额)。有钱花-满易贷,日息低至0.02%起,具有申请简便、利率低放款快、借还灵活、息费透明、安全性强等特点。
和您分享有钱花消费类产品的申请条件:主要分为年龄要求和资料要求两个部分。
一、年龄要求:在18-55周岁之间。特别提示:有钱花谢绝向在校大学生提供消费分期贷款,如您是在校大学生,请您放弃申请。
二、资料要求:申请过程中需要提供您的二代身份证、本人借记卡。
注意:申请只支持借记卡,申请卡也为您的借款银行卡。本人身份信息需为二代身份证信息,不能使用临时身份证、过期身份证、一代身份证进行申请。
此答案由有钱花提供,因内容存在时效性等客观原因,若回答内容与有钱花产品的实际息费计算方式不符,以度小满金融APP-有钱花借款页面显示为准。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㈥ 申请钢材质押监管仓库,要求的具体条件。要走哪些流程、仓库要求是否有硬性条件。
由金融机构引进一家担保公司和一家仓库企业,钢材贸易商组成联保小组,并先将其所有的钢材存放于仓库企业,同时向担保公司交纳一定的担保金后申请担保,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联合对钢材贸易商进行资信评估,并由金融机构核定授信额度,担保公司出具担保函,然后商标贸易商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贷款申批前由金融机构,仓库企业,钢材贸易商,担保公司共同签署对钢材的联合监管协议。
㈦ 哪些企业符合试行联合授信机制条件
为抑制多头融资、过度融资行为,有效防控重大信用风险,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授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对在3家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融资余额,且融资余额合计在50亿元以上的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联合授信机制。对在3家以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融资余额,且融资余额合计在20亿—50亿元之间的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可自愿建立联合授信机制,并部署开展试点。
对违反银企协议,提供虚假信息,超出联合授信额度对外融资,逃废成员银行债务的企业,可由牵头银行组织成员银行按银企协议约定,采取一致行动进行联合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