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服务业与商业的区别
服务业
服务业概念在理论界尚有争议。一般认为服务业即指生产和销售服务商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服务业缴纳的流转税,一般以营业税为主。
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服务业视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包括除了农业、工业、建筑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细分为1、农业,2、采矿业,3、制造业,4、电力、燃料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建筑业等五大实物商品生产部门)之外的所有其它十五个产业部门。即,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3、批发和零售业
4、住宿和餐饮业
5、金融业
6、房地产业
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1、教育
1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5、国际组织
服务业与其它产业部门的基本区别是,服务业生产的是服务产品,服务产品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
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在日常应用上是有区别的。一般地,通过国民经济具体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建筑业等来描述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时,就采用“服务业”;通过国民经济产业发展层次如第一次产业、第二产业等描述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时,就采用“第三产业”。
商业
商业,一般指商业企业,是指从事货物批发、零售等商业经营活动的企业及企业性单位,包括以货物批发、零售为主,兼营工业生产的企业及企业性单位。流转税纳税方面,商业企业缴纳增值税及其附加税。
服务业特别说明:
1、服务业有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之分。以增值为目的提供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集合叫服务产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服务产品的政府行为集合叫服务事业。
2、旅游业不是严格意义上相对独立的服务业部门。除旅行社活动隶属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的服务业小类外,其它如旅游设施建设、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购物、旅游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等活动均分属于其它产业部门范畴。这与流行使用概念有明显差别。
❷ 金融服务业与金融服务贸易的区别
金融服务业实际上就是金融业,金融服务业是微观的说法,侧重服务.而金融业是宏观上的.
金融服务业是以银行金融业(信托、银行、保险、证券)为主体,其他非银行金融业(股票
点当等)为补充的金融服务业体系.
而金融服务贸易是指通过金融服务业进行的贸易.
❸ 如何分析金融服务业与一般产业的异同
1、金融服务业与一般产业的异同之处:
(1)金融服务业的资产回负债表中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相比答有极高的比率;
(2)金融服务业的营运资本规模是其自有权益资本的十几、几十倍,甚至更高;
(3)金融服务业的风 险性很高,同时对整体经济产生较强的联动作用;
(4)金融中介机构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 (5)金融服务业的目标同样是追求利润。
2、金融服务业即从事金融服务业务的行业。我国金融服务业目前包括(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四个分支:银行,证券,信托,保险。金融、保险业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其他银行、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业、证券经纪与交易业、其他非银行金融业和保险业等。金融服务业主要提供金融的存贷、社会资金收缩、扩放,金融领域消费的管理和设计,对金融产品设计,对消费支付方式提供和创新,金融服务业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服务手段。
❹ 我们常说的金融服务业是指金融和服务两个行业还是服务业一个行业比如银行也是服务行业>
金融来服务是指金融机构运用货币自交易手段融通有价物品,向金融活动参与者和顾客提供的共同受益、获得满足的活动。按照世界贸易组织附件的内容。
金融服务提供者指希望提供或正在提供金融服务的一成员的自然人或法人,但“金融服务提供者”一词不包括公共实体。“公共实体”指一成员的政府、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机关,或由一成员拥有或控制的、主要为政府目的执行政府职能或进行的活动的实体,不包括主要在商业条件下从事金融服务提供的实体;或在行使通常由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机关行使的职能时的私营实体。
❺ 什么是现代服务业和新金融产业
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现代第三产业。国家统计局在1985年《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将第三产业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个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个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研事业,生活福利事业等;第四个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现代服务业的分类
1.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
2.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
3.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
4.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
新金融产业是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服务转型发展。积极搭建金融机构与各类企业的互动平台,促进金融服务业与其他现代服务业优势行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企业上市、并购和重组。
❻ 金融服务业与一般产业的区别:
区别:
(1)金融服务业的营立资金和权益资金的比不同
(2)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的专比很高
(3)社会效属应大,具有传染性。
名词释义:
金融服务业即从事金融服务业务的行业。我国金融服务业目前包括(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四个分支:银行,证券,信托,保险。金融、保险业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其他银行、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业、证券经纪与交易业、其他非银行金融业和保险业等。金融服务业主要提供金融的存贷、社会资金收缩、扩放,金融领域消费的管理和设计,对金融产品设计,对消费支付方式提供和创新,金融服务业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服务手段。
❼ 商业服务业是什么意思属于商业服务业的企业又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商务服务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不仅在引导生产、促成消费等方面效果显著,而且它本身也直接为商业活动中的各种交易活动提供服务,直接促进商品流通与服务交换,并且有着很大的“乘数效应”,有力地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商业服务是服务业的重要部分,包括银行、保险、市场营销、产品与工程设计、软件、通信及物流等。商业服务能提升公司的效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商务服务业包括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职业中介服务等行业,是符合现代服务业要求的人力资本密集行业,也是高附加值行业。所以应该是人力资源密集型企业。
第一,受教育程度。商业服务业比其他行业更依赖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员工。在美国,商业服务业中有本科学历的人数是制造业的两倍。中国国民受教育程度进步飞速,许多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向发达国家迅速靠拢。随着中国国民受教育程度逐步向发达国家看齐,商业服务业的规模和生产效率也向发达国家靠拢。但是,仅靠这一个重大转变还远远不够。
第二,知识产权保护。商业服务业是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服务业要发展需要大量预先投资。如果产品或服务无法得到保护,企业家将缺乏对此类产品进行投资的动力。投资匮乏将使服务业竞争力落后于知识产权保护较完善的国家。
第三,服务业融资。商业服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很多公司所拥有的资产看不见、摸不着。服务性企业主要聘请办公室职员,所持资产是诸如理念、品牌、软件等无形的资产。如果银行不愿用无形资产作为贷款担保,服务性企业有时将无法从银行贷款。
第四,服务业市场竞争程度。以往许多服务业核心产业由政府资助、部分所有或高度监管。例如金融、通信等。监管十分必要,但确保行业内的竞争和活力同样重要。
第五,开放的服务业市场。外国公司向中国出口服务,或直接在中国投资服务领域,对中国发展服务业很有帮助。中国受益于跨国公司对中国制造业投资所带来的技术转让。通过开放服务业,中国也能像制造业那样,得到服务技术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