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经济指标有哪些
数量指标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用以反映规模大小和数量多少等数量特征的各种指标。它用绝对数表示。如,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基本建设投资额、房屋竣工面积、职工人数等。数量指标对反映国民经济计划的实现程度,并据以规定各种具体比例关系等具有重要作用。它为各种有关质量指标的计算提供依据。
⑵ 经济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1、繁荣:国民收入高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其特征为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公众对未来乐观。
2、衰退:是从繁荣到萧条的过渡时期,这时经济开始从顶峰下降,但仍未达到谷底。
3、萧条:国民收人低于充分就业水平。其特征为生产急剧减少,投资减少,信用紧缩,价格水平下跌,失业严重,公众对未来悲观。萧条的最低点称为谷底,这时就业与产量跌至最低。
4、复苏:是从萧条到繁荣的过渡时期,这时经济开始从谷底回升,但仍未达到顶峰。
(2)经济周期性变化指标有哪些扩展阅读
经济周期的成因
1、太阳黑子理论
子理论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归因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因为据说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气候的周期变化,而这又会影响农业收成,而农业收成的丰歉又会影响整个经济。
太阳黑子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大约每十年左右出现一次,因而经济周期大约也是每十年一次。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W.S. Jevons)于1875年提出的。
2、创新理论
创新(Innovation theory)是奥地利经济学家J·熊波特提出用以解释经济波动与发展的一个概念。所谓创新是指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者说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组合”。生产要素新组合的出现会刺激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当新组合出现时,老的生产要素组合仍然在市场上存在。
新老组合的共存必然给新组合的创新者提供获利条件。而一旦用新组合的技术扩散,被大多数企业获得,最后的阶段——停滞阶段也就临近了。
在停滞阶段,因为没有新的技术创新出现,因而很难刺激大规模投资,从而难以摆脱萧条。这种情况直到新的创新出现才被打破,才会有新的繁荣的出现。
总之,该理论把周期性的原因归之为科学技术的创新,而科学技术的创新不可能始终如一地持续不断的出现,从而必然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3、政治性理论
经济周期的一个主要例证就是政治性周期。政治性周期理论把经济周期性循环的原因归之为政府的周期性的决策(主要是为了循环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经济周期
⑶ 进行经济周期分析的先行指标是什么
经济周期有很多先行指标,例如失业率、原材料价格、证券市场价格(以及能够反应公众预期的资本市场价格或利率)、消费者/采购经理信心指数、银行信贷总额等。
⑷ 什么是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和结构性变化
近期,我国有些行业出现了不景气,例如,建材行业、纺织行业、汽配行业、食品行业等等。面对这种境况,老板们常说“耐心等待吧,过几年情况就会好起来。”过去我们这样看问题,没错;今天我们再这样简单地认识这个问题,恐怕会给我们企业家们带相反的结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无论是八十年代还是九十年代,我国都出现过不景气的时候。这些时候虽然给企业带来了不利,但经济恢复后,又带来了更大的发展。于是得出一个结论:这正好说明了经济学原理: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规律。当供过于求的时候,产品价格下降,市场出现不景气,企业纷纷离开原来的行业转投其它行业;当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人们看到产品供不应求,利润很高,于是又纷纷投资这些产业。这种单纯的供求变化规律便成了现实中指导企业行为的“指挥棒”。我们许多企业家也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运营自己的企业的。以上这些情况,我们叫它周期性变化。今天,除了周期性变化之外,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更深刻的“变化”,叫“结构性变化”。这种变化对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产生了猛烈的冲击,它打碎了企业家们由于周期性变化而产生的幻想,对我们认识纷纭复杂的经济世界又打开了一扇窗子。多年来,我们的经济运行只是局限于国内,今天商务活动的全球化已经渗透到每一个普通“公民”。这就是结构性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什么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推动力呢?首先是国际贸易规则——WTO;现代交通技术,如飞机和集装箱运输;现代通讯,即时通讯;现代IT产业的迅猛发展;现代互联网,把全球的每个人都联接起来,打破了传统商业运营的方式,让速度消灭了空间,时间的概念也产生了革命性转变。今天,无论是产品、人才、技术、还是资源从世界范围内进行调集余缺;产业链形成了高端与低端;全球的产业呈现出流动性发展的状态,富国向次富国流动,次富国向下级国家流动。在一国之内由大城市向中等城市流动,再由中等城市向一级城市流动;中心城市的概念已经不是人口的多与少,而总部城市、研发城市、营销城市、管理城市、教育城市、娱乐城市与旅游城市,这才是一个中心城市的真正内涵。这些变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周期性的变化。结构性变化的第二个重要方面是投资过度。由于信息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使全球成了一个独立系统。现在,由于全球范围内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导致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全球范围内的产能过剩和一个国家内部的产能过剩是完全两个概念。这种过剩可能导致在一个国家内从此消失某个产业。因为,你的国家在这个行业中没有任何比较优势了。投资过度还会带来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消费增大等等,这样以来,环境决定功能,功能决定产业,产业决定地位。中国大量企业从中心城市外迁原因就在于此。结构性变化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是全球化买方市场的形成。由于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导致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买方市场。由于超级零售商这种创新模式的出现,把制造业和产品工业逼到了“墙角”,它们今天很难有掌握主动权的机会了,它们只能以超低价把产品卖给这些只会讨好消费者的超级零售商。如,沃尔玛和家乐富这样的超级零售商。结构性变化的第四个方面是政府调控。为避免过度竞争造成资源浪费和保证经济秩序的良好,政府要根据统计信息和数据的情况,对宏观经济进行必要的调控。这种调控对自由市场竞争中的微观企业有时是一个打击和灾难。如,常州市的铁本一案。今天,我们的企业家们要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除了关注周期性变化以外,更要关注结构性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同时,也要提醒我们的企业家们在看待事物变化的时候,要快速地从静止地、片面地、一成不变地看待问题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学会动态地、全面地、深入地看待我们身边发生的各种变化和问题。
⑸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类型有哪些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类型
从动态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总是处于波动之中的,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比如5年或10年内,是很难一直保持同样的经济增长速度。有的年份增长得快一些,有时候可能会慢一些,甚至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即使在一个短期内,比如一个年度内,各个季节的变动方向和幅度也有不同。但是经济波动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的,往往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要理解这个定义需要注意,经济周期指的是总体经济活动,而不是个别部门或个别经济总量指标。有人认为,即使是最重要的经济总量指标GDP的单独波动也不能反映经济周期。一般认为:经济周期需要通过一组经济总量指标,包括GDP、就业和金融市场指标等,才能够说明经济周期。
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经济周期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
长周期又称长波循环或康德拉耶夫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平均为50-60年。中周期又称大循环或朱格拉周期,每个周期的平均长度约为8年。短周期又称小循环或基钦周期,它的平均长度为3~5年。在现实生活中,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且较为明显的是中周期,人们最关注的也是中周期,国内外经济文献中所提到的经济周期或商业循环也大都是指中周期。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经济周期又可分为古典型周期和增长型周期。如果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即经济总量GDP绝对减少,通常将其称为古典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正值,即经济总量只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则为增长型周期。
⑹ 反映经济周期状况的指标有哪些
1.GDP :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ct的缩写,意为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一年以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2.CPI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 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3.PPI :PPI又称作生产者物价指数 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