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本位制度下汇率是如何决定的
金本位制度是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货币制度。典型金本位制度的特点有:各国货币均以黄金铸成,金铸币有一定重量和成色,有法定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具有无限清偿能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按其票面价值自由兑换为金币。 金本位制度下,两种货币之间的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只货币汇率的基础。一般而言,法定的含金量一经确定,一般是不会轻易改动的,因此,作为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是比较稳定的。 金本位制度下,汇率也会波动,波动的特征体现为:(1)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是外汇供求关系。当某种货币供不应求时,即出口增加,贸易顺差累积时,其汇率会上涨,超过铸币平价;当某种货币供大于求时,即进口增加,出口减少,有大量的贸易逆差时,其汇率会下跌,低于铸币平价。(2)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变动是有限的,被界定在铸币平价上下各一地能否界限内,这个界限就是黄金输送点。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可以自由溶化、自由铸造和自由输出入,使得黄金可以代替货币、外汇汇票等支付手段用于国际间的债务清偿。具体而言,一方面,当外汇汇率上涨达到或超过某一界限时,本国债务人用本币购买外汇的成本(汇率)会超过直接输出黄金支付的成本(输出黄金的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以及改铸费等),于是引起黄金输出,引起黄金输出的这一汇率界限就是“黄金输出点”。黄金输出点所处的汇率等于铸币平价加上两国之间输送黄金所需要的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以及改铸费等额外费用;另一方面,当外汇汇率下跌,达到或低于某一界限时,本国拥有外汇债权者用外汇兑换本币所得会少于用外汇在国外购买黄金再输送回国内所得,从而引起黄金输入,引起黄金输入的这一汇率界限就是“黄金输入点”。黄金输入点所处的汇率等于铸币平价减去两国之间运输黄金所需要的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以及改铸费等额外费用。
㈡ 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的汇率固定,不会发生波动。是对是错求分析:
错 1、金币本位制(Gold Specie Standard)
这是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最早形式,亦称为古典的或纯粹的金本位制,盛行于1880一1914年间。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入是该货币制度的三大特点。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并在输出入过程形成铸币一物价流动机制,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作用。这种制度下的汇率,因铸币平价的作用和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波动幅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