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歧视性定价的等级
根据价格差别的程度,可把价格歧视区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就是每一单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即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所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其价格,所确定的价正好等于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因而获得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现实中很少发生。二级价格歧视,即垄断厂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把这种需求曲线分为不同段,根据不同购买量,确定不同价格,垄断者获得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买主的消费剩余。公用事业中的差别价格就是典型的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在实行高价格的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
『贰』 《微观经济学》阶段练习谁能告诉我答案
哟,这哪位同学啊~星期天早上老师会讲解的啊~
『叁』 资费定价应遵循哪些原则
以成本为基础制定电信业务资费势在必行,但如何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把握好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原则与方法,则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电信业务资费作为一种服务资费,与一般产品或服务价格的作用有着许多共同点,即对于资源配置、消费者和经营者权益、市场竞争和市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以成本为基础定价作为促进资源有效配置、保障消费者和经营者权益、确保市场竞争公平有序以及推动市场发展等的重要的和基本的手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所谓以成本为基础定价,其实质就是将成本作为定价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是,这不意味着成本与价格之间可以划等号,也不意味着有了成本就可以简单地或随意地进行加成确定价格。特别是对电信而言,由于其具有网络经济性、公共事业性等多种经济特征,肩负着普遍服务责任,因而其资费确定除了重点考虑成本因素外,还要考虑比一般产品或服务更多的方方面面的因素。具体地说,电信资费的确定必须把握如下原则和方法: 1.政策约束原则电信资费作为一种专业资费,其制定原则首先必须符合国家关于价格制定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的要求,其次还必须符合电信行业对资费制定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的要求。它们对经营者的价格行为、政府定价行为、价格总水平控制、价格监督检查等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这些政策法规,电信业务资费的制定应当满足一系列基本要求。如对政府来说,制定价格时应当依据有关服务的社会平均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社会承受能力,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的,还应当参考国际市场价格;制定价格时还应当开展价格、成本调查,听取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价格,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价格制定的具体适用范围、价格水平,应当根据经济运行情况,按照规定的定价权限和程序适时调整。基础电信业务资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或者市场调节价;增值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市场竞争充分的电信业务,电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对经营者来说,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应当努力改进生产经营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服务,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取合法利润;应当根据其经营条件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准确记录与核定服务的生产经营成本,不得弄虚作假;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执行依法制定的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和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紧急措施;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价格过高上涨;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不得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电信经营者不得对其经营的不同业务进行不合理的交叉补贴。 2.分类管制原则首先,电信业务资费管制应考虑业务的发展阶段。电信业是充满活力的高技术行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新业务层出不穷。由于新业务的市场前景、成本和效益等均存在许多未知因素,对其资费进行管制,不仅难度大,而且很容易造成市场扭曲,妨碍新业务的发展。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在新业务初期发展的一段时间内,由企业根据市场自定资费。 其次,电信业务资费的管制应考虑具体业务的特性。长期以来,电信业一直作为一种典型的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共事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电信业不仅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作用有增无减,而且对其它业务特别是增值业务的竞争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此外,某些业务如本地电话业务还具有很强的自然垄断特征,并负有普遍服务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用户利益和公平竞争环境,对普遍服务业务资费有必要由政府采用公正报酬率和价格上限管制甚至由政府直接制定,而对其它重要基础业务,在一定时期内,特别是经济改革尚未完成、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完全建立和完善时期,也可以参考普遍服务业务的方法进行定价管制。 再次,对其它业务,资费的管制要考虑业务的市场结构,即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采取不同的资费管制原则。对市场竞争较为充分的市场结构,可将资费交由企业制定,鉴于我国国有企业在电信业中占主导地位,在产权改革尚未到位的一段时期内,为了防止国有企业不计效益的价格战倾向,也可以对这些企业设定资费下限。 3.分级管制原则由于电信业务具有全程全网的经济特征,因而政府管制电信资费时原则上以国家主管部门为主,实行统一政策、分级管制模式。但为了提高管制效率和效果,国家主管部门在集中制定的方案基础上,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授权地方主管部门参与对地方性业务资费的具体管制;最后,对其它地方性的业务资费等则可完全授权地方主管部门进行制定或管制。 4.公共事业性和普遍服务性原则首先,如前所述,公共事业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性事业,其服务对象是全社会的各种机构和人员。为了确保全社会福利最大化,其定价一般以微利为原则。或者说,其总体利润率应不高于一般产品或服务的利润率即社会平均利润率。也就是说,社会平均利润率是政府确定价格上限的重要依据。 其次,普遍服务长期以来一直是公共事业部门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电信业长期以来的一个重要目标,根据这一目标,电信资费管制中必须体现两方面要求:一是普遍服务业务用户资费的无差别;二是普遍服务业务的微利性。 对一些重要基础电信业务,在一定条件下,特别是在资费远高于成本的条件下,参照普遍服务业务的做法,采用全国基本统一的资费标准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不是长久之计。在以成本为基础制定资费后,资费将向成本靠拢,此时若再采用基本统一资费,偏远落后地区的经营者势必出现亏损,而发达地区的经营者势必获取高额利润,从而影响该业务的均衡发展。此时的解决办法有两种,一是对没有必要或尚未有条件成为普遍服务的业务,取消全国基本统一的资费标准,以客观反映地区差别;二是对有必要和有条件普遍服务的业务,如互联网接入业务等,应适时明确为普遍服务业务。 5.市场影响原则根据经济学理论,价格首先是由供需双方决定的,是供需双方利益均衡的结果。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只考虑了生产因素,或者说供给因素的一方面,必须同时考虑市场因素特别是需求因素才能科学、完整,对正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的电信业来说,更是如此。需求因素的考虑可以分为三方面:一是考虑供需关系;二是考虑资费与用户数的关系,特别是资费弹性和用户偏好,一般来说,基本业务的需求弹性较小,为了保障用户利益,宜采用适当低的资费,而增值业务的需求弹性相对较大,可以采用适当高的资费;三是考虑需求的差异化。 其次,价格的决定还要考虑相关影响因素。一般来说,电信许多业务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包括“削弱关系”和“促进关系”,前者如移动电话业务与固定电话业务间的关系,后者如无线寻呼业务与电话业务间的关系。因而在制定其它电信业务资费时,应使其对基本业务特别是普遍服务业务带来尽可能多的促进作用或尽可能少的削弱作用。 6.灵活多样性原则在实际中,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所有上述因素特别是市场因素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对高技术的电信行业来说,其变化更是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单一的资费将无法适应变化的需要,也不利于企业发挥经营潜能;另一方面任何人都无法准确把握这种变化,制定出完全适应这种变化的具体资费方案来。因而更为可行的办法是在遵守上述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体现资费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具体地说,一是政府在制定或管制资费时,同一业务的资费应尽可能采用选择性资费形式提供多种资费方案,这些方案尽可能考虑到市场的不同需求情况,如除了二步制资费外,还可以实行包月制资费、单一通话费资费等;二是对市场支配经营者之外的其他经营者,在确保其资费水平符合限定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在基本选择性资费之外,自定资费水平、结构和计费办法。 此外,我国国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对资费的水平要求也不尽相同,因而国家主管部门在制定统一的基本资费方案的同时,应允许一定的浮动比例,由各地方主管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确定地方资费基本方案。 7.可实施性原则由于我国电信业的开放时间不长,而全方位的改革重组更是只有一二年的时间。其结果有两方面,一是由于许多关系尚未理顺,一些数据的获取不仅难度大,而且要付出很大精力;二是由于改革时间短,我国在这些方面思想准备尚不充分,尚缺乏许多必要的基础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强调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原则的可实施性,逐步推进极为重要。 从国外来看,以成本为基础定价的主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实际成本为基础定价,另一种是以长期增量成本为基础定价。一般来说,长期增量成本由于充分考虑了采用现有的最为有效的技术方案及相应的管理方法,并排除了实际经营中的许多政策因素和非效率因素,因而其理论较为完备,也较为合理。但其不足之处一是缺乏实践基础,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才能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方案,同时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包括设备的价格数据等;二是方案的设计和基础数据的选择有赖于利益相关方及专家的经验判断,难免带有许多主观因素,不易达成一致意见;三是这些方案和数据需要不断更新来维持其有效性,因而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专门力量;四是其计算结果定价往往偏低,由此制定的用户资费不利于新经营者进入市场,形成竞争。而实际成本的优点是有一套相对较为完备的财务数据为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主观的经验判断,相对来说较易操作,制定用户资费时有利于新经营者进入市场开展竞争,但由于其建立在以往技术的基础上,且常常伴随许多政策因素和非效率因素,因而理论上其合理性不如前者。这两种方法不同的特点,使其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从国外来看,在推广以成本为基础定价的初期,一般都选择实际成本的方法,而从长远来看,以长期增量成本定价正成为未来努力的方向。鉴于我国目前的基础,以实际成本为基础的方法,无疑是较为现实的选择。 8.合理成本原则如前分析,目前在以成本定价的方法中,最主要有实际成本和长期增量成本两种,从理论上说,长期增量成本最为合理,但实施难度较大,而实际成本虽然合理性不如前者,但相对较易实施,因而采用实际成本法是我国较为现实的选择。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成本的合理性要求,相反,我们应当在确保可实施性的同时,尽可能地使成本的选取更为合理。一般来说,实际成本的主要依据是历史的账务成本数据,但这些数据常常包含了一些非效率因素,特别是在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实施的初期。因而,为了使成本计算更为合理,应当尽可能剔除这些非效率因素的影响,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修正处理。从我国情况来看,这些非效率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加速折旧政策因素。二是过度超前发展因素。三是非经营因素。在制定资费时,这些明显不合理的非经营性成本理应排除在成本计算之外。(陈仕俊 人民邮电报) 【相关报道】·信息产业部将推行电信资费违规行为通报制度(11-01 17:18) ·电信资费审批备案程序规定(试行)(09-13 08:10) ·电信资费监管三招(09-06 08:37)·谈过渡时期的资费管制(01-25 08:23)
『肆』 怎样看待医生收红红包问题
11 图4-4供给需求缺口模型 图4-5胡萝卜模型 4.3消除红包最重要是使用经济刺激 在中国,红包的产生关键是在市场的供需缺口很大,医生的收益远远不能弥补成本,所 以消除红包行为最重要不是大棒,而是胡萝卜,即:经济刺激(如图4-5)。由于增加经济刺激增加,虽然官方给医生的基本工资不变,但不同形式的补贴、奖金、奖励、福利等完全可以产生和红包一样的经济刺激作用,使得医疗服务行业变得有利可图。那么现有的医生愿意提供更多的服务,并有更多的人愿意进入该行业。整体的供给曲线就会向右移,供需缺口减少,经济背离得到纠正,从根本上纠正医生收红包这种扭曲的现象。4.4经济刺激最重要,但提高收红包的成本决不能少----胡萝卜加大棒 那么,是否有足够的胡萝卜或经济刺激,就可以完全消灭红包呢?诚然,提高经济刺激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收受红包的必要条件,即红包产生的压力,但不能完全消灭红包的充分条件。因为病人信息不对称下的理性博弈还是存在的。 假设现在医生有了足够的经济刺激,使得他不收红包时,在官方给定的基本工资上提供有质量的供给也可以使得收益弥补成本。由于医生是专业垄断人员,医生和病人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医生信息完全,并且服从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准则。同时,病人的信息不对称,认为如果只按官方价格支付医生,就不能保证获得有质量的供给。病人是理性的,并且理性的决策是:如果给医生的红包被接受了,医生就会承担收受红包的责任,保证有质量的供给。由于信息不对称,病人始终觉得给红包才是一个最优的策略;对于医生来说,在既有的经济刺激下,无论收不收红包都会提供有质量的服务,但是如果收红包没有大棒惩罚,即:收红包没有被处罚的风险,红包就相当于一种不需要成本的净收益,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准则,医生会选择收红包。可见,在只有胡萝卜刺激,而没有大棒惩罚时,红包还是有可能存在。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胡萝卜和大棒一样也不能少。但是,首先要用经济刺激消除医生收红包的必要条件,再加重收红包的成本,消除红包存在的可能性。红包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根治。5进一步思考 P Q S’
0 S0 Pg
12 5.1钱从哪来? 从上面的讨论可见,解决红包问题的经济思路关键在于经济刺激,但是,相应的问题是:替代红包的经济刺激的来源是什么?本文进一步思考,认为有两种途径,第一,政府财政津贴。第二,通过价格歧视,抬高富人(或者保留价格高的人群)的医疗费用,并把这些额外收益补贴给医生,(见上文第三部分的分析)。由于中国医疗保障系统的压力已经很大,所以财政对医生基本工资的津贴提高很有限,从经济的角度看,医疗系统最好在内部解决替代红包的经济刺激来源。从文章主体第三部分可以看到,价格歧视的实现在增加医生收入的同时,提高了社会总福利,减少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如果用不同的医疗费用代替红包实现价格歧视,就能在政府价格管制和医疗津贴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现有医疗经济的背离。5.2关于消除红包的三个政策建议 第一,高薪养廉。这是现在政府部门讨论很多的一个话题,这种政策实际上是应用了偷 懒模型16 (ShirkingModel),从新加坡政府,到福特汽车的奇迹可以看到它的运用有很好的效果。作者同意前人的观点,尝试把高薪养廉应用在医疗方面。如果医生收入很高,那么因为收受红包被吊销行医执照的成本就会很大。具体来说,一方面是令医生合法收入来源多样化,从而弥补市场的差价,甚至医生收入高于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又要加大监管处罚红包的行为,一旦发现医生有收受红包的行为就吊销执照,或者重重罚款。 第二,增加竞争。红包产生的必要条件经济压力已经分析过,但红包要能产生,充分条件是医疗服务的垄断。这种垄断在中国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公立医院在中国占供给的绝大部分,因此在供给方面有很强的市场势力。另一方面是医生之间的竞争不明显,大锅饭现象很严重。相应的政策,一方面可以效仿西方的医疗体制,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并存。在中国,如果私人诊所的规模到了可以打破公立医院垄断地位的程度,增加足够竞争,红包就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对于增加医生间的竞争,可以根据医生的医疗服务水平,采取拉大医生间收入差距的歧视性工资政策,例如,国内有些医院开始实行的挂号分级。但现在挂号只占医疗服务费很小的一部分,而且区分度远远不够。所以,更重要的是拉大奖金、奖励、提成、福利、津贴等收入。 第三,医药分开。现在中国医疗服务价格受到最高限价,很大程度是和医药一体的状况相关的。现在药械费用占了医疗总费用的一大部分,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看到的是总体的医疗价格,由于药械价格已经相当昂贵,国家对医疗服务费用的加成定价也就受到极大限制。如果效仿中国古代的情形,病人去坐堂大夫那里把脉看病,然后拿着药方去药铺抓药,那么这种医和药分开的结果是,大夫的医疗水平直接决定了他的诊金身价,缓解供需矛盾。这虽然是一个很好的假想,但是会受到很多可行性的制约,特别是中国引进的西方医学,医疗服务很大程度上无法与医药器械分开,这已经不单纯是药费的问题。5.3进一步研究建议: 由于数据限制,作者没有根据红包现象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研究可以考虑收集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红包、提成、药物回扣等数据,然后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这些因素对医生的服务质量和供给量的影响。另外,对历史经济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医疗历史经济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历史的医疗经济学,和现代中国和西方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最后,本文作者为了研究红包问题,抽象掉了药械费用,但是近年来药械回扣对医疗市场的影响开始加剧,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药械食物链的角度研究。如果把药物看成能量,在药厂药商医院医生之间形成一个垂直的食物链的话,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处于食物链前端的能量最为集中。这里特别是药商,获取的利润占药械总利润的50%-60%,医院只占10%左右,而医生几乎为0。药械的利润大大超过医疗服务的利润,这就出现了医疗行业的脑体倒挂现象。
13 由于药商的超额利润很大,据观察,近年来药商的竞争加剧,出现了药商向医生让渡利润的趋势,表现就是药商绕过医院直接对医生支付药械回扣。例如,只要医生使用了某种药物,药商就会直接支付医生的提成。这就是现在经常听说的:医生和药商勾结坑害病人。6总 结 本文不从社会道德、法律效力去探讨红包问题,而是把医生收红包视为一个经济现象,并应用经济学分析工具,即:按照现象社会含义经济假设经济模型的顺序过程来阐明观点。从经济学的理论角度来看,如果现有的社会道德,法律框架和医疗体制不变,红包的产生就有其理性根源,它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社会收入和服务效用再分配的角色。从客观的经济学角度看,红包产生归根到底是医疗服务市场的最高限价下的供需缺口造成的,其客观经济结果也不同于大多数人的直觉:红包这种被千夫所指的行为事实上却产生了正的经济效果,它同时改善了医生,穷人甚至富人的福利,在现有制度的框架下部分实现了用者付费的经济学公平原则(不是贫富平等的社会公平原则)。但红包始终是经济扭曲的产物,它的存在也可能引致医生只重视有红包的服务而忽视没有红包的服务。要纠正中国社会这种扭曲现象,要从增加经济刺激,提高收受红包的成本等多项制度改革入手。本文这项分析给了人们一个现实的提示,对于一个屡禁不止的问题仅仅从道德的角度来理解是不够
的。 1 亚当斯密认为,人性都是有两面的:自私和有同情心。由于人是自私的,所以会以最大化自身的利益作 为行动原则。这种人性的假定直接决定了他在经济学中理性人标准。见Thetheoryofmoralsentiment,AdamSmith. 2 根据萨缪尔森的假设,医疗行业的研发投入很大,如果政府采取放任自由的政策,市场会在一个很高的价 格出清。见,医疗行业的分析,Economics16thedition,PaulA.Samuelson,WilliamD.NordhausChinaMachinePress,1998. 3 Pg=aw(a1<a<a2),这里的a值为正。可以看到,当a=1时,官方服务定价=病人支付的服务费用=医生的 基本工资,官方所定的医疗服务价格刚好等于医生的基本工资,国家不需要补贴医生工资,医院将医生服务收入全部转换成医生基本工资。当a<1时,医生基本工资大于官方定价,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贴,如果a1趋近于0,医生基本工资就会远远大于医疗服务价格。这种情况不符合现在中国的情况,因为除了很小部分国家级医院,由国家的财政拨款外,其他医院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依靠医生的医疗活动时所产生的收益。所以,平均来说,公立医院医生国家补贴的额外工资部分不会很多。当a>1时,医院按照比例1/a将医疗服务收费转换成医生工资。当a2的绝对值远远大于1时。医院收取的服务费用只有很小一部分转换成医生工资,即:W远远低于医疗服务价格P。由于文章不考虑医院费用,所以医生的服务收入除去一小部分转化成其他费用外,其余都转化成医生的基本工资,所以,a2值很大的情况也不适合中国。本文根据现实观察到的医疗服务供给需求的缺口可以看出医生的基本工资是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所以,这里只讨论0<W<P*/a1的情况。其余情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证明。 4 由于中国的人均收入低,再提高官方的医疗定价会使更多的人看不起病,从而加大了社会保障系统的压力, 所以这里假设官方价格至少在短期内不可变。 5 由于中国人口庞大,医疗服务又是关乎人生命的特殊消费品,可以认为需求的弹性很小。6 数据来自《中国医院行业研究报告》 7 由于医生未尽力,其提供的服务可能耗费病人大量时间与精力,却并没有取得对等的良好效果,还不排除 导致后遗症等等可能,得不偿失。因此,我们认为这种服务对病人来说效用为零。 8 医生的合法操作是指医生不能收受病人的红包,但要以国家定价为病人提供有质量的服务。但是红包如果
14 能够存在,并且对于医生来说,收受红包的收益大于成本,医生为了最大化自身利益,就会收受红包。以保留价格索取病人医疗费用就是通过对不同病人收取不同数量的红包实现的。 9 这里有效用的供给和前文有质量的供给是同一概念。这里认为,一个单位的标准服务时间的供给对于病人 的效用为1,无质量的供给效用为0。 10 医疗行业的成本很高,可以从两方面来看。第一,是医疗行业的投入成本很高(见注释2)。第二,医生 个人的成本很高,包括成为一个医生要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比其他行业都相对要高,而且医生每提供一个服务要承担的风险成本也很高。所以有理由相信,医疗成本高的假设有现实的正确性。 11 由于医疗行业的成本很高,许多国家的政府对医疗都进行了最高限价,从而保证大多数国民能支付医疗费 用。 12 图2-1的W线只是其中一种情况,其余情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证明。 13 这个高价是指图2-1中的P0,此时,医生的收入即:基本工资加上红包数足以弥补医疗服务的高成本。14 实行价格歧视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第一,厂商具有一定的垄断力量;第二,同一产品对不同消费者的保 留价格是不同的;第三,消费者获取价格信息很困难,费用很高,不同消费者的信息掌握量不同,与供应商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病人根本不了解也无法选择所应接受的质量,只能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考虑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需求完全依赖于供给者);第四,具有不同价格需求曲线的消费者可以被有效区分。从 前面分析的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可见,这些前提条件都基本符合,所以,有理由相信,医疗服务行业可以进 行价格歧视。 15 极大化极小策略,415页,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6 ShirkingModel,.AdamSmith,1776 参考文献: [1]AdamSmith.Thetheoryofmoralsentiment[M].1776. [2]AdamSmith.[M].1776.[3]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4]PaulA.Samuelson,WilliamD.Nordhaus.Economics[M].16thedition.ChinaMachinePress,1998. [5]李秀英.医疗卫生服务的市场调节与政府作用的界定[J].中国卫生经济,2000年第11期.[6]胡正路,叶昱荣.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00年第2期.[7]钟东波.市场与政府在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经济.2000年第11期.[8]中国价格及城市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8]王秀丽.医疗服务市场定位-医院获取竞争优势的手段[C]. [9]梁剑芳.浅析医生收红包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N].中国青年,2004年4月.[10]尚雪嵩.易患矛盾突出,打破大锅饭体制才是根本[N].江苏商报,2004年6月.[11]郭继丰.创新后的再次博弈[Z].经济学家网,2004年5月.
『伍』 汽车机油级别ln和sn的区别
汽车机油级别ln和sn的区别:
1、性能不一样
SM级别的机油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和沉积物控制能力,更佳的抗磨损保护功能和更好的低温流动性。
2、级别不一样
SN油品必须通过以更高指标通过更为苛刻的燃油经济性发动机试验,从而保证油品的燃油经济性及其保持能力;
缸内直喷、涡轮增压、替代燃料多样化等技术提高了发动机动力输出,为车主减轻燃油成本负担,但也使油品温度升高,更易受到氧化侵蚀,工作环境更为苛刻。
3、环保性不一样
SN级别机油可提供更好的活塞清净、高温沉积和低温油泥控制性能,满足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的性能需求;同时,油品中硫、磷元素的减少将其对尾气处理系统中催化剂的影响减小到了最少,使尾气处理系统寿命增长,汽车排放更为清洁净。
『陆』 社区团购是什么是新的形式的垄断吗
第一步,低价倾销,将小商贩基本上赶出市场,更重要的是,将经销商和批发商赶尽杀绝(因为小商贩不拿货那他们基本上也就GG了);
第二步,携带市场优势和巨额资金,找产地生产商合作谈判,将产地的几乎所有产能一网打尽
第三步,退出团购零售领域,自己化身为批发商,让所有的小商贩或次级批发商从自己这里拿货。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生产商和次级批发商以及小商贩已经没了选择,因为消费者已经养成了习惯,更重要的是,产地已经被垄断,其他人想进入,你只能找他们拿货,他随时可以限流断流,比如热销的不给你拿或者只给你拿一小部分,滞销的强行捆绑销售,或者设置价格歧视政策,或者将产品分级等等各种手段,反正这个时候产地已经被拿捏住了,你没有选择。
至于老百姓,刚开始的时候看起来获取了优惠,但是资本是要回报的,一旦将其他中间商击垮了,
他必定会要加倍的要求回报,而这个时候已经无能能够阻止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