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贷款减值的帐务处理,以一例说明
我的理解是:存货、应收帐款发生跌价准备和坏账准备之所以这样计提减值损失,是因为它们用的是账面余额确认的减值(所谓账面余额是没有扣除减值的金额,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坏账准备),而贷款确认减值时用的是摊余成本,也就是我们说的账面价值,因此,现在确认的这30万元减值损失是新增的,而不是累计的。这个是我的个人理解,有错误的地方,请帮我修正。谢谢
㈡ 贷款—已减值 这个科目是什么意思
在新的会计准则中新增了一个科目,贷款——已减值 是用来反映在本金中有多少是发生了减值的,这是一个明细科目。在金融资产中,确认减值损失:未来的现金流量低于计提减值准备前的摊余成本,差额要确认贷款损失准备。贷款减值后,贷款下设所有的明细账都需要转入一个新的明细账“贷款——已减值”。这是确认减值损失和减值实际发生的区别
㈢ 贷款发生减值后确认的利息收入冲减贷款损失准备这里不理解,可以举一个贷款减值的完整例子的做法吗
下面的例题对贷款的核算比较完整,您看一下:
【例题·计算分析题】20×6年1月1日,EFG银行向某客户发放一笔贷款100 000 000元,期限2年,合同利率10%,按季计、结息。假定该贷款发放无交易费用,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相同,每半年对贷款进行减值测试一次。其他资料如下:
(1)20×6年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分别确认贷款利息2 500 000元。
(2)20×6年12月31日,综合分析与该贷款有关的因素发现该贷款存在减值迹象采用单项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确认减值损失10 000 000元。
(3)20×7年3月31日,从客户收到利息1 000 000元,且预期20×7年度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末很可能收不到利息。
(4)20×7年4月1日,经协商,EFG银行从客户取得一项房地产(固定资产)充作抵债资产,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85 000 000元,自此EFG银行与客户的债权债务关系了结;相关手续办理过程中发生税费200 000元。
EFG银行拟将其处置,不转作自用固定资产;在实际处置前暂时对外出租。
(5)20×7年6月30日,从租户处收到上述房地产的租金800 000元。当日,该房地产的可变现净值为84 000 000元。
(6)20×7年12月31日,从租户处收到上述房地产租金1 600 000元。EFG银行当年为该房地产发生维修费用200 000元,并不打算再出租。
(7)20×7年12月31日,该房地产的可变现净值为83 000 000元。
(8)20×8年1月1日,EFG银行将该房地产处置,取得价款83 000 000元,发生相关税费1 500 000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EFG银行的账务处理如下:
[答疑编号m020506: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
(1)发放贷款:
借:贷款——本金100 000 000
贷:吸收存款100 000 000
(2)20×6年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分别确认贷款利息:
借:应收利息2 500 000
贷:利息收入2 500 000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吸收存款)2 500 000
贷:应收利息2 500 000
(3)20×6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10 000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000 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 10 000 000
借:贷款——已减值100 000 000
贷:贷款——本金100 000 000
此时,贷款的摊余成本=100 000 000-10 000 000=90 000 000(元)
(4)20×7年3月31日,确认从客户收到利息1 000 000元: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吸收存款)1 000 000
贷:贷款——已减值1 000 000
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为基础应确认的利息收入=90 000 000×10%/4=2 250 000(元)
借:贷款损失准备2 250 000
贷:利息收入2 250 000
此时贷款的摊余成本=90 000 000-1 000 000+2 250 000=91 250 000(元)
(5)20×7年4月1日,收到抵债资产:
借:抵债资产85 000 000
营业外支出 6 450 000
贷款损失准备 7 750 000
贷:贷款——已减值99 000 000
应交税费 200 000
(6)20×7年6月30日,从租户处收到上述房地产的租金800 000元: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80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800 000
确认抵债资产跌价准备=85 000 000-84 000 000=1 000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1 000 000
贷:抵债资产跌价准备1 000 000
(7)20×7年12月31日,确认抵债资产租金等: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1 60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1 600 000
确认发生的维修费用200 000元:
借:其他业务成本200 000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200 000
确认抵债资产跌价准备=84 000 000-83 000 000=1 000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1 000 000
贷:抵债资产跌价准备1 000 000
(8)20×8年1月1日,确认抵债资产处理: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83 000 000
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2 000 000
营业外支出 1 500 000
贷:抵债资产85 000 000
应交税费 1 500 000
㈣ 贷款本金减值后确认利息收入
意思是说原减值的已收回一部分.这也是谨慎性原则的原因.不确认为收入.
㈤ 贷款本金减值后确认利息收入,为什么是记贷:贷款——已减值,贷款——已减值不是资产类账户吗
资产类帐户是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参见基础会计)
银行是按月或按季度计提利息的,所以应收利息帐户也是资产类的,每月(季)末,银行编制分录,确认利润:
借:应收利息--XXX户
贷:主营业务收入--利息收入
当扣收利息时是应收款的减少,所以是贷记.
㈥ 为什么贷款减值后确以利息收入冲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减值后却仍然确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100万(票面利息)贷:投资收益实际支付价款*1%(实际利息)若是折价发行,还要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实际利息与票面利息的差额)”溢价发行就在借方不知道你能明白不加油!
㈦ 新会计准则中规定,已减值贷款需要确认利息收入吗如果需要,对已减值贷款有额度限制,或形态限制吗
按照新会计准则,无论贷款是否计提减值都应按期计算其利息收入(利息收入=贷款的摊余成本x实际利率)并予以确认。
至于对已减值贷款是否有额度限制或形态限制,我印象中,准则及准则解释中好像没有涉及。
㈧ 请问贷款减值后计提利息收入为什么冲贷款损失准备
因为准则规定,贷款损失后不允许再确认应收利息,但是企业依旧应当确认利息收入,所以而确认的利息收入通过冲减贷款损失准备增加贷款的摊余成本,从而影响贷款的账面价值。
㈨ 贷款-已减值
资产负债表日,确定贷款发生减值,借资产减值损失,贷贷款损失准备,同时,借贷款-已减值,贷贷款。确定利息收入,借贷款损失准备,贷利息收入。冲减的是贷款损失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