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会带来什么后果
经济下行压力可能是我国近些年来普通老百姓最常接触的经济学词汇之一了。我认为对于经济下行压力并不能以好或坏而简单的一概而论,因为这是一个*中长期经济调整*必须经历的过程。那么随着中国进入翻山越岭,爬坡过坎的新阶段,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我为题主从宏观的角度与微观的角度来分别进行分析: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使得制度缺陷不断暴露,很多苗头性问题会被质疑并且可能引起恐慌情绪。区域性的政策将被迫调整,政府必须在巨大的压力下,挺进改革的步伐。而阵痛将无法避免。市场很难再次承受刺激性政策带来的后果,如果义无反顾地对市场进行又一轮刺激,有一定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和就业滑坡底线。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很多个体户将面临生存危机,中下游企业将被迫转型升级或者只能无奈破产。下级政府将更难拉动当地投资,对外贸易也将严重受阻。民众可能会出现大范围的恐慌和无措,各级政府将要被动缓解失业率提升带来的各项问题。个级出口在如今国际金融向好的局面下不升反跌,个体企业竞争力在反复中不断下降,造成了出口增长的“前追后堵”。
而这些就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可能带来的影响。不过根本上我国的经济并不会被动摇,我国也在积极的进行结构调整以及产业转型,经济下行压力虽然会成为常态化的事实,但不会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纯手打,希望能被采纳~谢谢!
『贰』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问题
一、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但下行压力较大
受出口和投资两大需求明显回落的影响,一季度经济增长比去年四季度有所放慢,但仍处于合理区间内。经济增长和就业仍在下限之上。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4%,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四季度均回落0.3个百分点,处于7.5%左右的预期目标内。较为可喜的是今年以来就业形势较好。据广东省调查资料显示,企业用工好转,春节后员工返岗率为92%,比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同时,物价增长小幅回落,持续在上限之下。一季度CPI同比增长2.3%,比去年全年回落0.1个百分点,明显低于3.5%的调整目标。
不容忽视的是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确实在增大,最大的压力来自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一季度投资增长比去年同期明显放慢同比增长17.6%,比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2.1个百分点。投资增长放慢最主要的原因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我们估算,今年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幅回落拉动总投资增幅回落2.2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明显放慢的原因则是因为商品房销售量的持续下降和投资房地产的资金增长放慢,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拐点”真的已经来临。这对投资和经济增长较大的内在压力。导致投资增幅放慢还有一个因素值得注意,即产能过剩问题导致生产价格持续下跌,一季度PPI同比下降2%,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四季度的跌幅分别扩大0.3个和0.6个百分点,这对投资预期和企业效益增长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经济下行的压力还来自出口下滑,一季度贸易出口同比下降3.4%,意外的出现了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二次负增长。出口负增长主要是受对香港转口贸易出口大幅下跌引起的,一季度我对香港出口同比下降31.3%,拉动出口增长回落6.5个百分点,剔除对港出口下降的影响,我国对其他地区出口还有所增长,但与全球经济总体向好的趋势是不相称的,出口增长形势严峻。
二、要正确看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我们既要看到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忧”,也要看到经济运行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变化。
经济下行是经济步入长期调整期的一种自然反映,去年有,今年再有,明年后年可能还会有,主要是防止滑破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底线。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各界都不适应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档”的现实,容易产生过度焦虑情绪,甚至一些人或机构借此唱空中国,唱衰中国,认为经济速度放慢就是硬着陆。中国经济已进入只有靠转型升级才能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经济必须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调整,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一味靠货币刺激政策保增长、稳增长,会适得其反,增长保不住,而结构调整被忽视。特别是我们要对房地产市场调整保持平常心,要防止出现过度调整但也要稳定房地产政策,不能遇压力就反调整。房地产市场调整是一种内在趋势,既要看到其增加经济下行压力的一面,也要看到其对经济转型升级有利的一面。
今年国际经济是向好的,但出口不升反跌,正是由于我们金融危机后的几年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调结构、促改革上,练内功,导致我国传统产品的竞争力下降、而新的竞争优势迟迟难以形成,结果使我们的出口增长面临“前堵后追”的不利局面。
新一届中国政府上任后改变了传统的保增长方法,把政策的重点放在调结构、促改革上,经过一年的实践,已取得积极成效。也正是如此,我们对经济下行压力不能反应过度,要看到目前经济增长速度尽管在继续下降,但也出现了许多积极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在提高。一季度反映宏观经济效益的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反映微观经济效益的工业企业利润也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同时,居民收入增长稳中有升。
二是市场活力逐步增强。去年以来中央大力度推进的简政放权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有效地激发了市场活力。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浙江全省新设企业数同比增长32.1%,新设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长18.3%;安徽新登记私营企业数同比增长32.7%;广东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同比增长27.9%,其中私营企业数增长50.5%。
三是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从工业结构看,尽管工业增长有所放慢,但结构趋于优化。高耗能行业回落较为明显,汽车及装备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钢铁行业和水泥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2%和10.3%,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3.4个和1.6个百分点。同期,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增加值增幅均有所加快。从区域结构看,中西部投资增长较快,区域结构继续改善。一季度中部和西部地区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0.2%和19.1%,分别比东部地区快3.8个和2.7个百分点。从服务业看,不仅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在持续上升,且服务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长水平。2013年以来服务业增长持续快于第二产业,2013年占比上升到46.1%,首次高于第二产业的占比(43.9%)。今年一季度服务业继续保持增速高于第二产业的良好态势。一季度,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9.6%,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幅高2个百分点。从需求结构看,内需中投资与消费增长协调性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增强。
三、有关政策建议
一般来讲,一季度经济形势并不能说明全年的走势,目前经济的小幅波动属正常范围。我们要对稳增长、转型升级充满信心,我们在内需增长和区域增长等的回旋余地很大。从去年上半年经验看,信心十分重要。当前,加强预期管理,增加市场信心,是做好宏观调控、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一个重大课题。同时,要高度关注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普遍性、苗头性问题,做好应对准备。
一是可以对宏观经济政策做适当微调,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目前总体上要继续实行稳健货币政策。在当前通胀压力小的情况下,可适当降低基准利率,最好结构性降息,仅降至贷款利率,存款利率保持不变,以此降低企业负担,增加市场信心。同时,积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和规范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竞争,提高金融市场效率。
二是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加快落实简政放权年度计划,积极在全国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加快放松对各类服务业发展特别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准入限制,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体制和政策环境。加大新型城镇化相关改革的力度,推进“三个一个亿”的战略和政策的落实。
三是坚持着力调结构,挖掘内生动力。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研究出台向国际市场转移过剩产能的支持政策。加大治理雾霾力度,把环境整治与结构调整、转变方式更好结合起来,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发展服务业和新兴业态,加强保障房建设和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叁』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是什么意思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1,中小企业大量倒闭,规模以上企业理论下降、裁员。浙江和广东已开始 2,大量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失业。今年1000万民工提前回家,只有42%的大学生找到工作。3,房地产泡沫崩溃,中国的房价已经没有刚需支撑,已经严重脱离了老百姓收入水平。4,汇率崩盘,由于政府不允许银行丧失支付能力,只能大量印发钞票。到时候,RMB不仅对内,更会对外大量贬值。5,社会危机。
下半年经济如果按现行政策算,9月CPI会变负。GDP及PMI,用电量等值会进一步降低。如果央行降息并出地方版的四万亿的话,估计房价还要涨。CPI重新拉高,GDP在8%以上,PMI会回50%以上。但不管什么办法,RMB的崩溃都不远了。弃船,换美元!
『肆』 中国经济下行,对理财收益有影响吗
目前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国家一直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经常降准降息,导致货币型理财收益整体下滑,目前已经下滑到3%左右的水平,因此整体会降低理财收益
『伍』 2016年中国经济有下行压力,为什么物价还在上涨
1、收入分配不合理,国家和资本的分配比重过大,劳动者的分配比例过小,劳动者分配比例只有8%左右2、经济政策短视,货币超发严重,对内通货膨胀严重,对外死扛汇率。3、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的短视,错失了经济转型机会,比如,08年房地产本可以自己调整,回归房地产的住房本质,四万亿一出,立马发疯。4、社会保障差,养老教育住房,号称新三座大山大量的财富进一步从普通老百姓的口袋中流出,普通国民,没有能力扩大消费,也不敢扩大消费,再加上人民币汇率高,出口失去价格优势,生产的卖不出,产能严重过剩,经济不下行才怪
『陆』 经济下行压力是通货膨胀吗
不是。
经济下行压力可能是我国近些年来普通老百姓最常接触的经济学词汇之一了。
对于经济下行压力并不能以好或坏而简单的一概而论,因为这是一个“中长期经济调整”必须经历的过程。那么随着中国进入翻山越岭,爬坡过坎的新阶段,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从宏观的角度与微观的角度来分别进行分析: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使得制度缺陷不断暴露,很多苗头性问题会被质疑并且可能引起恐慌情绪。区域性的政策将被迫调整,政府必须在巨大的压力下,挺进改革的步伐。而阵痛将无法避免。市场很难再次承受刺激性政策带来的后果,如果义无反顾地对市场进行又一轮刺激,有一定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和就业滑坡底线。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很多个体户将面临生存危机,中下游企业将被迫转型升级或者只能无奈破产。下级政府将更难拉动当地投资,对外贸易也将严重受阻。民众可能会出现大范围的恐慌和无措,各级政府将要被动缓解失业率提升带来的各项问题。个级出口在如今国际金融向好的局面下不升反跌,个体企业竞争力在反复中不断下降,造成了出口增长的“前追后堵”。
而这些就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可能带来的影响。不过根本上我国的经济并不会被动摇,我国也在积极的进行结构调整以及产业转型,经济下行压力虽然会成为常态化的事实,但不会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供参考。
『柒』 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 为何近期中国股市却接连再创新高!!
用股市推动实体经济的提升,这是央行行长说的,所以有了牛市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