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基金 > 贷款用途财政

贷款用途财政

发布时间:2021-07-03 22:02:15

Ⅰ 怎样回答在银行被工作人员问申请贷款的用途

如实回答
贷款用途是指贷款在企业资金占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使用方向和范围。它是具体规定企业什么样的资金需要可以便用贷款,以及这些资金需要中多大部分由银行贷款解决。

现行贷款用途主要是用于存货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资金需要。从流动资金看,工业企业的贷款主要用于原材料储备、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的资金需要。商业企业的贷款主要用于商品存货的资金需要以及工商企业在商品销售过程中结算在途资金需要。从固定资金看,主要用于企业技术进步、设备更新的资金需要,企业新建、改造、扩建的资金需要,以及企业进行科技开发的资金需要(包括部分流动资金)。在消费领域主要用于民用商品房和汽车的购置而引起的资金需要。

商业银行贷款对象的确定:

一要反映信贷资金运动的本质要求,贷款出去要能保证偿还付息;

二要符合商业银行贷款原则的要求,贷款发放要遵循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

三要体现货款投向政策的要求,贷款的投向要服从国家产业政策。

因此,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必须是经营性企业单位,即具有经济收入,预付的价值能够得到补偿和增值,有归还贷款本息的资金来源。凡非经营性、没有经济收入的单位,只能作为财政拨款对象,而不能成为银行贷款对象。

Ⅱ 请问贷款有用途限制么有规定贷款不能用于哪些用途吗

贷款是由用途限制的,根据规定个人贷款用途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有关政策,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

根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 个人贷款用途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有关政策,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贷款人应加强贷款资金支付管理,有效防范个人贷款业务风险。

第十一条 个人贷款申请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借款人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或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境外自然人;

(二)贷款用途明确合法;

(三)贷款申请数额、期限和币种合理;

(四)借款人具备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五)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

(六)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2)贷款用途财政扩展阅读: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 借款合同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明确约定各方当事人的诚信承诺和贷款资金的用途、支付对象(范围)、支付金额、支付条件、支付方式等。借款合同应设立相关条款,明确借款人不履行合同或怠于履行合同时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

第三十八条 贷款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借款合同的约定,对借款人未按合同承诺提供真实、完整信息和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支付贷款等行为追究违约责任。

Ⅲ 借款用途。

一般根据实际用途填写就行。
比如:流动资金;支付货款;生产经营;购房;购车;装修等等。
如果是银行贷款,一般都是指定贷款用途,按照银行要求填写即可。
贷款用途它反映贷款用于解决生产经营活动哪一方面的资金需要,反映贷款用在再生产过程哪个环节上。
正确规定和严格掌握贷款用途,对实现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分口管理,促进财政预算和信贷收支的综合平衡,对贯彻执行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工作总方针;对发挥信贷服务与监督作用,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实行经济核算,提高效益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Ⅳ 符合“专项用途”的财政性资金有哪些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第63号)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看,企业取得的财政性资金必须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才能视为不征税收入,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从收入总额减除。规定的级格比较高,要求的也比较严,执行起来难度也比较大。不过,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明确: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⑴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
⑵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
⑶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同时,结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规定,符合规定条件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征所得税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的财政性资金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⑴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应计入企业当年的收入总额。
⑵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⑶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⑷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如果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应税收入总额计征企业所得税,计入应税收入总额计征企业所得税后再发生的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以上所称"财政性资金"是指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包括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种税收,但不包括企业按规定取得的出口退税款;所称"国家投资"是指国家以投资者身份投入企业、并按有关规定相应增加企业实收资本(股本)的直接投资。
因此,具有"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的范围,是指符合财税[2011]70号和财税[2008]151号文件规定条件和核算、使用、管理要求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包括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种税收,而不仅限于直接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

Ⅳ 借款用途怎么写

一般根据实际用途填写就行。

比如:流动资金;支付货款;生产经营;购房;购车;装修等等。

如果是银行贷款,一般都是指定贷款用途,按照银行要求填写即可。

贷款用途它反映贷款用于解决生产经营活动哪一方面的资金需要,反映贷款用在再生产过程哪个环节上。

正确规定和严格掌握贷款用途,对实现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分口管理,促进财政预算和信贷收支的综合平衡,对贯彻执行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工作总方针;对发挥信贷服务与监督作用,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实行经济核算,提高效益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5)贷款用途财政扩展阅读

确定依据

国家对信贷杠杆的利用程度

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是国家动员和分配资金的两条主要渠道。如果国家主要利用财政方式筹集、分配资金,则贷款用途必然狭窄;如果国家主要利用信贷方式筹集、分配资金,则贷款用途就扩大。为了充分发挥银行信贷的杠杆作用,在保证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综合平衡的条件下,改变经济建设资金以无偿分配为主的资金分配渠道,有利于企业节约使用资金,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银行信贷成为筹集和分配经济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

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信贷资金供应能力许可的条件下,贷款用途的扩大还决定于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银行信贷已成为社会资金再分配的一条重要渠道。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基础产业、合理和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银行信贷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确定不同时期的贷款用途。

Ⅵ 财政兜底贷款

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银行对政府的搭桥项目发放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信贷操作上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财政担保 综合授信“项目贷款模式”,即政府提供土地或者标准厂房,内陆地区提供廉价劳动力,外资企业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的要素组合模式。在这个三元模式中,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发起和推动,其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当地的市政建设,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以筑巢引凤。可“巢”怎么筑起来?庞大的启动资金从哪里获取?政府的注意力首先转向银行,成为继国有企业贷款后的第二次银政合作契机,因此也就应运而生由财政兜底、政属企业做借款主体的贷款模式。财政兜底贷款有着浓厚的政府背景,一般集中于当地有大规模市政建设的镇区,是银政关系的主要表现方式。
特点有四:
1、借款人均属政府下属企业,作为经营载体由政府“搭桥”向银行借款,代表政府进行某项市政项目的经营管理,一般从启动资金到公司发展资源都需要当局扶持,带有强烈的政府意志。

2、项目贷款的用途多围绕市政建设进行,主要完善各种配套基础设施,以筑巢引凤,在激烈的城市招商引资竞争中胜出。比如道路建设的目的就是缓解公路交通压力,提升交通实力;为工业园的引进外资创造硬件环境。

3、 根据贷款项目的使用是否产生收入来源又具体分为两种模式:一类是投入项目不产生收入,完全依赖财政兜底;另一类是在修建道路、绿化带等配套设施的同时,主要进行工业园厂房的建设,承租给其他生产厂商,由此产生租金收入和管理费。

4、 由于这些项目不产生收入或者收入有限,再或者借款人的财务收支受到政府支配,所以一般银行在项目风险评估时,虽然都将借款人的直接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但同时仍辅以政府财政预算内支出作为还款保障,并让政府出具贷款承诺函,即称“财政兜底”,作为银行的风险防范措施。

Ⅶ 贷款不得用于哪些用途

借款人使用贷款,不得用于以下用途:①生产、经营或投资国家明令禁止的产品或项目;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违反国家规定以贷款作为注册资本金、注册验资或增资扩股;③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从事股票期货、金融衍生产品投资;④财政预算性收支;⑤国家明确规定的其他禁止用途。

Ⅷ 实行宽松的信贷政策体现了财政的什么作用

简单说就是减少政府收入,增加政府支出,两者同时进行或者其中一个。减少政府收入通常包括减小税费;增加政府支出通常包括增加政府公式支出,如建设政府项目等。目的就是使财富(钞票、实物为代表)留在(或者使大众手中的财富增加)大众手中,从而大众有钱消费,促进产出,达到繁荣经济的目的。个人认为这可以一时促进经行,但不是常久这道,可在一定是时间内创造部分物质财富,但易造成经济不稳定,有点类似洗热水澡,适当的宽松财政政策好像水稍热,但很舒服。不过施政者都说是适当的,但多少是适当,每种经济理论或模型测出来的可能都不同。财政政策通常与货币政策一起使用,达到促进或抵消的目的。经济的持续发展是靠生产力,创造力是主要的。政策促进就好比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一个人中了500万,解决了他暂时的困境,但之后能否持续的财富增加就得看这个人是否会合理投资了。

阅读全文

与贷款用途财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青岛银行理财到期后几天到账 浏览:635
银行汇率有关的实证论文 浏览:645
建华科技股票 浏览:922
光大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怎么样 浏览:152
未来金融服务行业 浏览:509
ndf与即期汇率之差 浏览:261
贵金属icp检测机 浏览:240
6月23日英镑汇率 浏览:487
销售贵金属经验分享 浏览:343
杠杆收购融资财务模式 浏览:871
佣金和技术服务 浏览:96
湖北融资租赁管理办吧 浏览:208
信托银监会证监会 浏览:752
微店分销佣金 浏览:970
美国期货指数杠杆率 浏览:801
报一淘设置多少佣金 浏览:553
广东贵金属交易是期货吗 浏览:40
贵金属延期保证金账户明细 浏览:697
期货连续涨跌停 浏览:209
境外汇款到国内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