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现值计算公式是什么
现值计算公式:P/A=1/i-1/[i(1+i)^n]。(i表示报酬率,n表示期数,P表示现值,A表示年金)。
现值,也称折现值,是指把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基准时点的价值,用以反映投资的内在价值。使用折现率将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值的过程,称为“折现”。折现率,是指把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值时所使用的一种比率。折现率是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或最低报酬率。
注意事项
现值是如今和将来(或过去)的一笔支付或支付流在当今的价值。或理解为:成本或收益的价值以今天的现金来计量时,称为现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B. 资金现值和终值的计算
方法一:
一年后的终值为:100×(1+10%)=110(元)
二年后的终值为:100×(1+10%)×(1+10%)=100×(1+10%)2=121(元)
三年后的终值为:100×(1+10%)2×(1+10%)=100×(1+10%)3=133.1(元)
以此类推,十年后的终值为: 100×(1+10%)10=259.37(元)
通过计算,可知今天的100元钱的价值等于十年后的259.37元钱的价值,所以你应该选择得到今天的100元钱,而不应该选择得到十年后的200元钱。
在经济学中,我们通常用p表示现值,用s表示终值,用i表示利率,用n表示时间,那么,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S=p(1+i)n
方法二:
由于复利现值是与复利终值的相对称的一个概念,根据上面的复利终值公式:S=p(1+i)n,我们可以推导出复利现值公式:P=s/(1+i)n=s(1+i)-n
根据复利现值公式,我们计算十年后的200元钱的现值是:P= s(1+i)-n=200×(1+10%)-10=200×0.3855=77.1(元)
通过计算,我们可知十年后的200元钱的价值等于今天的77.1元钱的价值,所以你应该选择得到今天的100元钱,而不应该选择得到十年后的200元钱。
式中,n是期数(若r为年利率,则n为年数);r是利率、投资报酬率或通货膨胀率。
现值是如今和将来(或过去)的一笔支付或支付流在当今的价值。或理解为: 成本或收益的价值以今天的现金来计量时,称为现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例如:在确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可收回金额时,通常需要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等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通常需要使用实际利率法将这些资产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再通过相应的调整确定其摊余成本。
除非货币的时间价值和不确定性没有重要影响,现值原则应用于所有基于未来现金流量的计量。这意味着现值原则应被用于:
(1)递延所得税;
(2)确定IAS36未包含的资产(特别是存货、建筑合同余额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用于减值测试。
对于仅仅基于未来现金流量计量的资产和负债,现值概念应:
(1)在其影响是重要的少有情况下,原则上被用于预付款和预收款;
(2)被用于建筑合同,以允许在不同时期发生在现金流量的更有意义的加总;
(3)不被用于决定折旧和摊销,因为这时运用现值概念的成本将超过其效益。
折现是为了符合三个主要的计量目标。
(1)当不能直接从市场上观察到公允价值时,估计某项目的公允价值;
(2)决定某资产或负债的特定个体价值;
(3)决定使用实际利率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指将从现在开始至到期日或至下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重新定价日预期会发生的未来现金支付额,精确地折现为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当前帐面净值所用的利率。IAS39要求对某些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使用实际利率。
C. 债券现值计算公式
1、按单利计算的债券现值。设P表示现值,a表示本金,n表示债券所有人持有年限、i表示年利率。则P=a(1+ni)。
2、按复利计算的债券现值。设P表示债券现值,D表示债券偿还期满应收本利和,i表示年利率,n表示债券未到期年限。则是
债券是政府、企业、银行等债务人为筹集资金,按照法定程序发行并向债权人承诺于指定日期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债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借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债券购买者)即债权人。
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由于债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确定的,所以债券是固定利息证券(定息证券)的一种。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债券可以上市流通。在中国,比较典型的政府债券是国库券。
D. 关于现值的计算方法
公式 PV=FVn/ (1+i)n
PV是复利现值,FVn是复利终值, i 是利息率,n是计息期数
1.会计计量中的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2.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折现的金额。
3.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折现的金额。
4.现值(Present Value)是在给定的利率水平下,未来的资金折现到现在时刻的价值,是资金时间价值的逆过程。
5.900万购买现值5530140;6.1446是五年期的贴现因子
6.公式是用未来现金流量*贴现因子=现值
7.在真正用到复利对投资产品进行比较和筛选时,我们还需要用到几个重要的概念,包括:终值(FV)、现值(PV)、年金(PMT)、利率(i)、期数(N)和内报酬率(IRR)等。这些概念都是衡量某一款具体产品的指标。
预付年金现值的计算分两步进行:
1、先把即付年金转换成普通年金进行计算。转换方法是,假设第 1 期期初没有等额的收付,这样就转换为普通年金了,可以按照普通年金现值公式计算现值。注意这样计算出来的现值为 n-1 期的普通年金现值。
2、进行调整。即把原来未算的第1期期初的 A 加上。当对计算式子进行整理后,即把 A 提出来后,就得到了即付年金现值计算公式。风险是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风险不仅包括负面效应的不确定性,还包括正面效应的不确定性。
风险的概念比危险广泛,包括了危险,危险只是风险的一部分。风险的另一部分即正面效应,可以称为"机会"。
E. 发行价的计算公式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的(1
+
i)
??
n是把终值折算为现值的系数,称复利现值系数,或称1元的复利现值,用符号(P
/
S,i,n)夹表示。例如,(P/S,10%,5)表示利率为10%时5期的复利现值系数年金现值系数公式:P/A=[1-(1+i)^-n]/i
其中i表示报酬率,n表示期数,P表示现值,A表示年金。
F. 会计中现值的公式怎么得出的
现值,主要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它是与终值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比如,现在你有10000元钱,手里拿着,无论什么时候都是10000元,如果你存到银行里,你会有利息收入。假设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5%,一年后你的10000,就变成了10000×(1+5%)=10500。也就是说,一年后的10500和你现在的10000之间是等值的。或者说,一年以后的10500的现值是10000,而10500是终值。
一年也好,两年也好,现值的计算逻辑都是一样的,主要是要确定折现率的问题。
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推导一下:
可以设折现率为R,终值为FV,现值为PV,二者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时间的长短。
PV×(1+5%)∧n=FV.
n表示现值和终值之间的时间的长短。一般为年数,或月数。
G. 现值怎么计算
公式 PV=FVn/ (1+i)n
PV是复利现值,FVn是复利终值, i 是利息率,n是计息期数
1.会计计量中的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2.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折现的金额。
3.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折现的金额。
4.现值(Present Value)是在给定的利率水平下,未来的资金折现到现在时刻的价值,是资金时间价值的逆过程。
5.900万购买现值5530140;6.1446是五年期的贴现因子
6.公式是用未来现金流量*贴现因子=现值
7.在真正用到复利对投资产品进行比较和筛选时,我们还需要用到几个重要的概念,包括:终值(FV)、现值(PV)、年金(PMT)、利率(i)、期数(N)和内报酬率(IRR)等。这些概念都是衡量某一款具体产品的指标。
预付年金现值的计算分两步进行:
1、先把即付年金转换成普通年金进行计算。转换方法是,假设第 1 期期初没有等额的收付,这样就转换为普通年金了,可以按照普通年金现值公式计算现值。注意这样计算出来的现值为 n-1 期的普通年金现值。
2、进行调整。即把原来未算的第1期期初的 A 加上。当对计算式子进行整理后,即把 A 提出来后,就得到了即付年金现值计算公式。风险是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风险不仅包括负面效应的不确定性,还包括正面效应的不确定性。
风险的概念比危险广泛,包括了危险,危险只是风险的一部分。风险的另一部分即正面效应,可以称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