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看待国内外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发展
外逼内压之下 管理层谨慎应对 人民币持续升值、境外机构不断抢跑、金融即将全面开放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境外机构不断抢跑的外部压力之下,在5年保护期满后金融领域全面开放的倒逼压力之下,人民币衍生品的发展正日益受到重视。管理层对此也相当关注,日前不断出台的政策和措施正显示了这一点。 然而,在防范风险的考虑之下,管理层的态度也一直相当谨慎。因此,尽管我国从1997年即开始从事人民币的远期结售汇交易,但多年来进展缓慢。人民币衍生品交易不但远远落后于境外市场,成交量与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水平相比,也远远不成比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协调发展速度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管理层态度谨慎 十多年前的境外外汇 期货欺诈事件和"327国债期货"事件至今让人们谈虎色变,前期中航油和国储局铜期货等恶性事件更凸显了衍生品交易风险。因此,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管理部门对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一直比较谨慎。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关于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规定未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境内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境外人民币对外汇衍生交易,同时明确远期结售汇履约应以"本金全额交割",而不得进行差额交割(NDF)。 业内人士分析,外汇局的文件规定是对于处在"灰色地带"的NDF交易"划清界限"的一个信号。由于境外人民币衍生品交易市场活跃,目前很多外汇指定银行都在规定之外从事NDF业务,这给国内衍生品交易市场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冲击。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管理层对于目前发展人民币衍生品交易的态度无疑是一种稳妥的选择。 国外机构抢占先机 然而,"管理层对于衍生品交易风险的担忧虽然不无道理,但不发展衍生品市场带来的风险可能更大。"一位熟悉衍生品交易的外资银行人士称。 事实上,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大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国内经济主体通过金融衍生品交易避险和获取收益的需求非常现实。就在前不久召开的2006年中国金融衍生品大会上,银监会有关人士即指出,国内人民币衍生品发展离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尚有较大差距,人民币衍生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与此同时,国外机构也看到中国市场所蕴涵的巨大商机,争相开发与中国股指、人民币汇率有关的产品,试图抢占先机。今年6月24日,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宣布,将于8月28日正式推出人民币期货及其期权产品。消息一经公布,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认为,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国内外市场的关联日益密切,竞争也日趋激烈。一旦境外相关市场发展成熟起来,国内市场的后发劣势很难逆转,在规则标准、市场管理等方面陷入被动。 管理方法值得商榷 丁志杰指出,国内市场管理部门的管理方法和理念急需调整。在我国金融市场培育和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外汇市场也不例外。但是,政府的一些管理方法和理念值得商榷,特别是在如何协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有关部门经常不自觉地把管理凌驾于市场之上。 此外,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分业经营的原因,我国目前各种金融市场之间割裂的情况比较严重,而且各个市场分属不同的监管部门管辖,这对于推进衍生品市场发展显然是不利的。事实上,在金融衍生品推进的过程中,部门利益冲突也经常给产品推出带来比较大的障碍。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人民币衍生品发展必须具备的各项基础正开始逐渐完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此前召开的中国金融衍生品大会上表示,央行正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按照"三性"原则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市场基础建设,这些都将为人民币衍生品发展奠定基础,并计划主动推出外汇期货试点。 相关资料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资料,截至2006年9月末,国内已有53家银行取得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经营资格,其中21家银行取得对客户掉期业务经营资格。此外,国内目前还有2家可从事相关业务的货币经纪公司,其中一家已于去年年底开业,而第二家也将即将诞生。 于去年12月20日开业的上海国利货币经纪有限公司,由英国国惠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德利万邦有限公司和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筹建,是"中国货币经纪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颁布之后,首批中外合资经纪公司,也是我国第一家货币经纪公司。 目前,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第二家货币经纪公司---上海国际货币经纪有限责任公司获也准筹建。该公司将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与全球最大的货币经纪公司英国毅联汇业(ICAP)集团共同发起。
Ⅱ 急求:金融衍生品市场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求场内外的交易品种都有什么,希望详细点的。
品种包括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票据发行便利等几种。场外监管的一行三会具体分管为:
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三家的监管职能区别比较明确,分别对银行类金融业,保险及相关行业,证券、期货业进行监管。很容易查到他们各自的职能,没有什么重复的地方。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之间是较复杂的,理论上来说,人行主要是管理货币、货币政策和国库,银监会是监管各家银行。
但现实中,人行行使货币政策时,绕不开银监会的,而且有时还牵扯到财政部,所以面临很多协调问题。
Ⅲ 在哪里全面了解衍生品市场的对手方和交易方式
在CMC Markets2月28日(星期四)北京时间晚上7:00-7:30 举办的网络讲座中,可以了解到在交易市场中参与者众多,不同层级参与者的对手方是谁?在市场中投资者的盈亏具体来自于哪里,经纪商在从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本期网络讲座主要内容如下:1.零售和机构参与者的交易对手;2.场内交易所和OTC市场的报价/成交;3.经纪商和投资者在市场当中的关系。
Ⅳ 目前中国大陆现有的衍生品产品有那些,以及其对应的市场是什么
国内现有金融衍生品有国债期货,股指期货。即将上市的是股指期权,国债期权,以及大宗商品期权。国内曾经有外汇期货以及认证股权,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先后消失。衍生品的价格在上海金融交易所可以看得到,资料方面的话,中国知网比较全!
Ⅳ 简述金融衍生品交易的OTC市场和场内市场的区别
1) 金融衍生产品的种类是一样的,只是OTC有更多的针对客户本身需求的产品,因为它没什么规范;场内市场的产品则都是要按规范的来定;
2)OTC市场比场内市场风险大许多,因为规管和规范较少;
3)OTC的期货和远期无需实物抵押,而场内需要
Ⅵ 外汇衍生品的交易机制
外汇衍生产品最基本的四种类型一、外汇调换交易:签订调换合同的双方同意在一定时期内定期交换资产。
二、外汇期权交易:期权合同可以允许合同持有人在未来以今天确定的价格买入/卖出,而且还是一种权力,而非义务。
三、外汇期货交易:期货合同的买方或卖方在开始交易时提交保证金,作为价格变化后的一种缓冲机制。保证金依据合同价格的变化,定时调整。
四、外汇远期交易:与期货类似,但无保证金制度,是非标准化远期协议。
Ⅶ 美国股票市场上能否交易衍生品就像香港的权证股一样,在交易所上市具体有哪些谢谢!
美国叫这个为期权,
多得不得了。
很多不懂的人栽在上面。
Ⅷ 外国公司如何在中国获得衍生品交易许可
请咨询中国证券业协会
国际关系部
010-66575935
010-66575989
执业标准工作委员会
010-66575956
010-66575957
办公室
010-66575800
010-66575827
据本人所知要看外资的占股比例,如果咨询不清楚,我在查资料帮你看看。
Ⅸ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主要交易
金融衍生产品是指以杠杆或信用交易为特征,以在传统的金融产品如货币、债券、股票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具有新的价值的金融工具,如期货合同、期权合同、互换及远期协议合同等。
市场分类
(一)金融期货市场
金融期货合约(financial futures contracts)是指在特定的交易所通过竞价方式成交,承诺在未来的某一日或某一期限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某种标准数量的某种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契约。
(二)金融期权市场
金融期权(option)又称之为选择权,是指赋予其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或执行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的权利的合约。
(三)金融远期市场
金融远期合约(Forward Contracts)是指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按照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
(四)金融互换市场
金融互换(Financial Swaps,也称掉期),是指互换双方达成协议并在一定的期限内转换彼此货币种类、利率基础及其他资产的一种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