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按揭购房如何确定借款人
回答如下:
购房贷款,在合同上会有一个贷款人姓名,这个人就是“贷款人”,除了贷款人外,还可以有多个共同还款人(也就是该房子的共有人)。
如果贷款合同上是你母亲与你的名字,表示:主贷人是你母亲,你是副贷人(共同还款人),在办理房产证时,你们两人的名字都将写在产证上,如果不约定该房子的份额,该房子的产权你与你母亲各为50%。
另外,在购房贷款中不存在“户主”的概念,户主的提法只是在“户口本”上提法,那是以前公房的概念,有一个户主。现在房子的产证上没有“户主”,只有共同共有。
② 借款人还不起按揭贷款会有什么后果
购房者向银行申请贷款,需要与银行签订《个人住房/ 商业用房贷款借款合同》。如果购房者不能按约还款,银行可以依据借款合同追究购房者的违约责任。通常情况下,按揭银行有权要求保证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或者依法处分抵押房产。
一般来讲,在购房者取得房产证,办理好抵押权登记,并将《房屋他项权证》及其他材料等交予银行保管之前,按揭银行事实上并不能实现抵押权。因此,按揭银行会要求开发商为购房者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一旦发生购房者不能按期还款或者拒绝还款的情况,银行有权要求开发商承担保证责任,向银行还清贷款。之后,开发商可以依据《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向购房者追偿,也就是说,银行债务的最终承担者依然是购房者。如果购房者不能如期还贷的情况发生在其取得房产证,办理好抵押权登记,并将《房屋他项权证》及其他材料等交予银行保管之后,按揭银行便可以行使抵押权,即折价、拍卖、变卖抵押房产,以清偿购房者的债务。如果处分抵押房产的价格偏低,购房者还要弥补差价。所以,购房者在购房及申请按揭贷款前,一定要对自己的资信状况进行合理评估,量力而行。
③ 银行的按揭贷款是直接发放给房产公司还是到借款人
一般来说按揭贷款分为直客式和间客式两种,直客式是直接将贷款资金发放给借款人,然后借款人将资金打到房产开发商账上,而间客式是将贷款资金发放给房产开发商,通常来说银行按揭贷款都以间客式为主。
④ 在办理按揭贷款时,如果是二个共同购房,谁是按揭贷款的借款人
在贷款时,签定《商品房购销合同》,上面有个共有人。签在第一栏的为主贷款人,第二栏次之,但提供资料时,双方都是同等资料,并且主贷款人的收入证明必须占大头。
如果是共有人,建议把工资高的一方设为主贷款人,办理贷款时会更容易。
⑤ 按揭贷款会涉及哪些人
按揭贷款的主体一般有三方即购房者、开发商和金融银行。当然,有时候按揭银行为了增强金融风险的防范力度,也会要求保险公司的介入。这样一来,按揭贷款就涉及四方主体,这四方主体又形成了如下的法律关系:
(1)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关系。这是按揭贷款法律关系的基础和目的。
(2)购房者与金融银行之间的借贷法律关系。购房者需要与按揭银行签订《个人住房/ 商业用房贷款借款合同》,以约定借款金额、还款期限、利率利息等事项。《个人住房/商业用房贷款借款合同》与《商品房买卖合同》是两个独立的合同,前者不因后者的解除、无效、撤销而当然无效。
(3)购房者与金融银行之间的房屋抵押关系。购房者需要与按揭银行另行签订《个人住房/ 商业用房贷款抵押合同》,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特定的房产作抵押,为借款合同提供担保。抵押房产为预售房的,应办理抵押登记备案,为现房的,应办理抵押权登记。
(4)开发商与金融银行之间的保证法律关系。也即开发商同意在购房者取得房产证并办妥抵押权登记前,对买方的还款责任向银行提供阶段性的担保。
(5)购房者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保险合同关系。这种保险合同是购房者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以按揭银行为受益人的综合保险合同。
⑥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中要求借款人实际年龄与贷款期限之和不得超过60,也有65的,这个要求是在哪个文件中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中要求借款人实际年龄与贷款期限之和不得超过60,也有65的,这个要求只是银行根据我国公民的还款能力,自己制定的银行内部规定。国家相关部门没有出台文件对此作出强制规定。
以下是建设银行关于贷款额度与期限的规定,供参考:
1.申请贷款购买首套自住房的家庭,贷款成数为最高7成;贷款期限最长为30年;
2. 申请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成数为最高4成,贷款期限最长为30年;
3. 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
4.贷款截止日不得超过借款人的最高贷款年龄上限:男65岁、女60岁;
5.二手房贷款年限与房龄之和小于等于40年。
⑦ 个人按揭贷款借款合同适用范围
按揭贷款合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按揭贷款合同一般有如下重要条款:
1. 贷款的用途
借款人应该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贷款,不能用于非法目的。贷款合同载明的借款用途不得违反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经营的规定。
《贷款通则》还规定了以下对贷款用途的限制:
(1) 借款人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另有规定的除外;
(2) 借款人不得用贷款在有价证券、期货等方面从事投机经营;
(3) 除依法取得房地产资格的借款人以外,不得用贷款经营房地产业务;依法取得经营房地产资格的借款人,不得用贷款从事房地产投机;
(4) 借款人不得套取贷款用于借贷牟取非法收入。
2. 贷款币种、金额
贷款币种、金额,是贷款合同中的数量条款,是贷款人向借款人提供的具体货币及其数量。这是计算贷款利息的主要依据。
外币的贷款在贷款价格构成等方面存在更为复杂的法律问题,律师应当熟悉,但不属于本指引的讨论范围。
3. 贷款的种类
4. 贷款期限
指根据借款人的生产经营周期、现金流量、还款能力和贷款人的资金供给能力由借贷双方共同商议后确定,并在贷款合同中载明。
5. 贷款利息
贷款人应当按照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允许浮动的上下限,确定每笔贷款利率,并在贷款合同中载明。
6. 担保条款
对于担保贷款,贷款合同可以设置担保条款,也可以另行签订担保合同。
担保合同是借款合同的从合同。为防止担保的落空,双方可以在贷款合同或担保合同中约定,如果主合同被确认无效,从合同仍然有效。
8. 还款
贷款合同对借款人偿还贷款的期限和方式一般都有具体的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合同规定按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贷款人在短期贷款到期1个星期之前、中长期贷款到期1个月之前,应当向借款人发送还本付息通知单;借款人应当及时筹备资金,按时还本付息。
9. 提前还款
贷款合同中对于该条款一般都有一些限制,规定的较为详尽,主要是因为贷款人为了保证其投资能得到预期的收益。具体内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规定:
(1) 自愿提前还款,一般适用于经双方协商一致的提前还款,根据情况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
(2) 强制提前还款,一般适用于因借款人违约或预期违约而实行的违约制裁;
(3) 自愿取消授信额度;
(4) 特定原因导致的提前还款和取消额度,紊乱和成本增加等。
10. 陈述与保证
借款人对与借贷有关的事实,包括其法律地位、财务状况、商务活动等是贷款人评估贷款交易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基本依据。对借款人上述情况任何不真实、不准确或者不完整的说明,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会使银行得出错误的结论,做出违反其真实意思的贷款决策。因此,贷款合同中通常会给借款人规定严格的陈述与保证义务,即要求借款人对其法律地位、签约能力和交易的授权、诉讼状况、资产状况、财务状况、业务经营情况、项目合同情况、违约情形等多方面内容做出陈述与保证。并且该等陈述与保证不仅要求在贷款合同的签署日做出,通常还要求在提款日重复做出。对于陈述与保证的违反将被视为违约事件,银行会进而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并强制执行有关担保。
陈述与保证条款任何不确定的用语,都会造成双方的争议。在合同拟定过程中,双方及双方律师都会尽力将有关问题的表述按有利于本方的用语书写。一般情况下,条款内容的最终确定,取决于借贷供求关系的紧张程度和洽谈人的谈判水平。这一点,也适用于合同其他条款的设置和表述。
11. 违约
贷款合同中的违约可分两类:一类是违反贷款合同本身的约定,如到期不还本付息、不履行约定的义务或对事实的陈述与保证不正确等;另一类是所谓预期违约,即从某种征兆看来,借款人已经丧失履行贷款合同项下的义务的能力。
12. 协议管辖
双方协商一致,可以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对于因本合同提起的诉讼约定管辖法院。
13. 合同的生效条件
在贷款合同中,可以约定该合同的生效条件。例如担保文件的取得、担保合同的签订、抵押登记的办理、质物的交付、公证书的出具等。
按揭贷款合同的主要内容有双方的基本信息、贷款的种类、贷款支付的方式、还款的方式、违约责任、纠纷的管辖等。
⑧ 按揭主贷款人怎么区别
贷款人有提供贷款的义务;贷款人未按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贷款人有对借款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权利。如借款人未按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解除合同。贷款人有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