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基金 > 黄金周免费利弊

黄金周免费利弊

发布时间:2021-10-21 09:35:08

Ⅰ 旅游黄金周 利弊分析

利:1、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2、缓解人们紧张的工作压力,使人们得到休息和放松;也可以使家庭多些在一起的时间
3、促进旅游业、餐饮业等发展

弊:1、由于各地热点景区游人增多、拥挤,造成安全隐患增多,发生事故概率大于平常;
2、在“黄金周”期间,除了最上层的中枢包括国防、外交及最底层的饮食购物旅游外,社会运作基本停顿一周时间。
3、出外旅游食宿、服务质量都可能有所下降。

Ⅱ 黄金周有哪些坏处,大家来说说

1、由于各地热点景区游人增多、拥挤,造成安全隐患增多,发生事故概率大于平常; 2、在“黄金周”期间,除了最上层的中枢包括国防、外交及最底层的饮食购物旅游外,社会运作基本停顿一周时间。 黄金周的利弊得失 近日,有报道称国务院曾召集会议,研究取消“五一”、“十一”黄金周假日,推行强制带薪休假问题。国内旅游学权威、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院长赵鹏也强烈希望有关部门能采纳这一建议。
有关黄金周的利弊得失,近年一直争论不断。日前,随着“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各类矛盾的出现,有关取消“黄金周”,实行强制带薪休假的建议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专家建议的核心观点是,“黄金周”却人为地干涉了旅游运行波动,不符合旅游业的经营规律;不仅企业的营收离期望值越来越远,消费者行为也渐趋理性,甚至对黄金周出游存在恐惧。赵鹏院长的建议,更多是从旅游的角度提出的。其实,即使从其它角度来看,以强制带薪休假取代黄金周的建议,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第一,休假,是职场中人的基本权利。但是,怎么安排休假,却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理念。就大多数人来说,都希望利用休假办一些自己平时没时间办的事。可是你休假,为你办事的单位也休假

Ⅲ 黄金周旅游的利与弊

“黄金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当初预计的拉动内需目的,但却人为地干涉了旅游运行波动,不符合旅游业的经营规律;不仅企业的营收离期望值越来越远,消费者行为也渐趋理性,甚至对黄金周出游存在恐惧。

另外,每次黄金周,景点人满为患,交通负荷过重,景点景区不堪负荷破坏严重,生态严重受损,环境惨遭破坏,酒店价格上涨,供需矛盾凸出,服务质素下降,游客怨声载道层出不穷。

黄金周造成的全民的“群众性大运动”形式给社会工作和政府工作造成的影响和冲击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在“黄金周”期间,除了最上层的中枢包括国防、外交及最底层的饮食购物旅游外,社会运作基本停顿。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可以三次在整整一周的时间里,停顿日常社会运作,真是不可思议。

此外,单位为拼凑“黄金周”,常需要安排员工在假期前连续工作七、八天以上,典型如2004年的“五一放假办法”,职工就需在五一前超长时间连续工作十个工作日,这样的制度简直是侵蚀社会效率。

Ⅳ 五一黄金周旅游带来的利与弊是什么

关于五一黄金周利弊的不同声音:
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表示,全年假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黄金周打乱了工作节奏,不利于整体经济效益,最好的办法是全面推行、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让黄金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后,国内旅游收入增速反而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说明黄金周对旅游业收入增长并没有实质效应”。
国家旅游标准委员会委员李庚反对取消黄金周,他认为假期设置不只是商业经济考量,“黄金周有效保障了劳动者休息旅游的权利,长假黄金周对基层民众非常重要”。
南京大学城市旅游文化开发研究所所长胡小武表示,应在基本保证假期总数不变的前提下,使具体安排更人性化,如尝试让单位自主合理安排放假时间,满足人们不同的假期需求。
中国于1995年起实行双休日制度。1999年,国务院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黄金周”,从此“调休”正式登场,并延续至今。

Ⅳ 黄金周利弊说

黄金周:
大人看脑袋
小孩看屁股

Ⅵ 黄金周的弊端

主要是给各个景点带来了巨大压力,景点服务水准下降,设施破坏严重,交通拥堵甚至瘫痪,一票难求。由于质量的下降,费用的涨高引发了许多矛盾,投诉明显上升。而对当地来说,消费的不平衡,不利于旅游业的开展,大量游客的涌入,但没有相应的设施消化接待,给当地的安全也带来的隐患。总的来说,我国居民收入逐渐增加,但没有更多的消费渠道,也没有合适的假期消费,所以都集中在几个长假中。造成了旅游业、商业的畸形发展。

Ⅶ 五一放假了,好多朋友都选择去旅游。选择假日,旅游有什么利弊

过去五一劳动节跟十一国庆节都是我国的旅游黄金周,因为这段时间大家集体放假,国人都会集中出行消费,而大部分旅游景点也会趁机放大招,比如高速免费、打折优惠、增加节目(游客少不划算所以平时没有的)等,让大家感觉物有所值。所以假日出行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节省部分费用跟观赏到平时看不到的节目。弊处也有很多,人多,酒店贵,观看景点需要排队,高速塞车等等。所以假日出行要综合考虑哟,手动码字。

Ⅷ 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国庆黄金周的利与弊

自1999年国庆节以来,全国实行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3个7天的长假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假日旅游热,初步形成了以旅游为主导的假日经济,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一个新现象,也使国民(主要是占全国人口1/3以上的城镇居民)开始了一种新颖的休闲方式。 “黄金周”长假引发了旅游热,其积极作用人们看得很清,谈得很多: ——促进了交通、信息、景区、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安全等服务设施的配套组合,推动了旅游产品的调整优化(如国内度假产品的启动、环城市休憩带的形成),加速了旅游消费从单一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的转变。 ——扩大了城镇居民的休闲消费需求,带动了交通客运、网络电讯、餐饮零售、金融保险、文化文物、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农业林业和城建园林等相关行业/部门的建设,拉动内需、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加快了温、冷旅游地的开发、建设,促进了人流、消费流、资金流、信息流从中心城市向边远地区的流动,带动了城郊、农村和山区的发展。 ——激醒了国民、主要是城镇居民的旅游意识,丰富了人们的休闲生活,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由上而下各级政府假日协调机构的建立和城市假日旅游信息系统的启动。促进了“大旅游”格局的形成,提高了旅游行业的服务、协调和管理水平。 然而,“黄金周”旅游热的负面作用也不可低估。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及由此派生的不可储存性,决定了正确处理旅游供给常年候的刚性与旅游需求时段间的弹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历来是关系旅游经济能否良性增长的关键之一。在未实行“黄金周”制度时,这个矛盾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自然气候造成的淡旺季问题。而近3年的情况说明,实行“黄金周”制度后,人为造成的旅游供给设施的常年性、稳定性与“黄金周”旅游需求的集中性、跳跃性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黄金周”期间的供不应求与“黄金周”之后的供过于求周而复始地出现,长此下去将会损伤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经营和消费基础。 ——著名的景区景点,无论是自然的、历史的,还是新建的,几乎无不是“黄金周”内车水马龙、人满为患,节后车马稀少、门庭冷落。特别是世界遗产、国保、国宝级景点,超负荷的接待与经营无疑会加速资源的损耗、环境的破坏,严重地损害了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在“黄金周”内出游,景点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既导致旅游质量下降,又增加了不安全因素,长此下去势必挫伤国民对旅游持续消费的积极性。 ——如按照“黄金周”的需求量建设交通、住宿等旅游供给设施,势必造成常年性的过剩;如不能满足“黄金周”的集中需求,则势必形成客房爆满、车船拥塞。前者形成企业的经营性亏损,后者引起企业的破坏性运营,两者同样导致经营成本提高。这种两难境地使旅游企业长期陷入低利甚至亏损运行窘境,损害了旅游企业可持续的经营基础。 ——“黄金周”期间如果不采取行政限价措施,势必消费价格上涨、甚至暴涨,导致游客不满;但这种行政式的限价违背供求规律,不符合市场经济法则。“黄金周”期间的突击性、超负荷供给,势必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能源、设备损耗、人力成本),如果强制限价必然影响企业群体的近期效益和长远利益。这一矛盾在全面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势必越来越突出。 ——“黄金周”期间旅游、娱乐、餐饮、购物的集中花费,尽管使消费市场火爆一时,但是社会的总消费量在一定时段内基本上是一个恒数。节日期间消费的火速升温总是伴随着节后的急剧降温。从全社会一个较长时段来看,几个短时段的集中或超前消费(而且这种消费容易形成低质、高价),并不能从根本上刺激和扩大消费总量。这种突击性的消费并不能夯实国民长期、稳定、可持续消费的基础。 最近3年统计结果表明,“黄金周”期间的人均旅游消费额几乎均低于全年旅游人均消费额。2000、2001年的国内旅游总收入和人均花费的绝对增长值与平均年增长率都比1997、1998年低。从表1、2、3、4中可以看出,“黄金周”式的集中休假对提高城镇居民的人均旅游花费与民出游率的增长确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相形之下对农村居民的出游率影响不大),但对全国旅游经济整体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黄金周”为我国公民提供了出境旅游的条件,但集中在3个时段中的闸涌式出游,在目前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几国的情况下,同样给出境旅游的经营者和接待地带来巨大压力,供求规律的结果必然使旅游价格上扬、服务质量下降,势必影响出境旅游者的利益,不利于正在兴起的出境旅游的健康发展。 ——3个“黄金周”前后,全国旅游及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全力投入协调、管理、监督、检查。由于是带有浓厚的“政治性”、“运动式”色彩,习惯上主要用行政手段,而且一时颇能奏效。这种行业管理模式与加入WTO、培育市场经济的要求大相径庭,从长远看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与管理方式的转型,也不利于市场的发育与企业的成长。 ——全国划一实行3个“黄金周”,一年之中大致近一个月时间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止工作。这种状态不利于政府机构正常、高效、稳定的运行,不适应现代经济、金融、信息系统快捷、连续运作的要求,尤其给外企和涉外活动带来诸多不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外经贸、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一年3次的全国性长假对政务、商务、生产、文教活动的负面影响将会日益凸显出来。 今后5~10年及20年内,随着全国进入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国民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将出现全面、持续、快速发展之势。据中国旅游业“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发展目标预测,到2009、2010、2015、2020年,国内旅游将分别达到11亿~11.5亿、15亿~17亿、21亿~25亿、29亿~36亿人次,出境旅游将达1600万、2000万、2500万、3700万人次(事实上远不止这些人数)。对一人近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如果1/5左右的国内游客每年都集中在3周内蜂拥而出,决不是一种正常、健康、可持续的现象,也不是中国旅游业应走的高效益、低耗损、可持续发展之路

阅读全文

与黄金周免费利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韩币对美金汇率 浏览:290
京粉佣金没了 浏览:849
融资租赁物需要组装起租日 浏览:950
2016年12月4日汇率查询 浏览:792
通和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浏览:667
2014年6月曰元汇率 浏览:589
股票跌了卖出叫什么 浏览:876
excel财务杠杆的实验报告 浏览:234
委托融资租赁合法吗 浏览:436
钳子是不是能省距离的杠杆 浏览:604
外汇交易论坛app 浏览:429
东莞市建设银行对港币汇率 浏览:358
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浏览:950
融资融券业务市场运行月报 浏览:696
朋友之间能买卖外汇吗 浏览:939
机构持仓为什么不多 浏览:316
昭义创新股票 浏览:116
广州货期交易所 浏览:690
紫光集团转让紫光股份 浏览:672
金融机构扶贫领域作风问题自查 浏览: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