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基金 > 炼钢技术经济指标

炼钢技术经济指标

发布时间:2021-10-23 23:44:51

❶ 为什么我国主要用转炉炼钢

:炼钢用原材料分为主原料、辅原料和各种铁合金。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用主原料为
铁水和废钢(生铁块)。炼钢用辅原料通常指造渣剂(石灰、萤石、白云石、合成造渣剂)、冷
却剂(铁矿石、氧化铁皮、烧结矿、球团矿)、增碳剂以及氧气、氮气、氩气等。炼钢常用铁合
金有锰铁、硅铁、硅锰合金、硅钙合金、金属铝等。
原材料是炼钢的物质基础,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对炼钢工艺和钢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国内外大量生产实践证明,采用精料以及原料标准化,是实现冶炼过程自动化、改善各项
技术经济指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根据所炼钢种、操作工艺及装备水平合理地选
用和搭配原材料可达到低费用投入,高质量产出的目的。
转炉人炉原料结构是炼钢工艺制度的基础,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钢铁料结构,
即铁水和废钢及废钢种类的合理配比;二是造渣料结构,即石灰、白云石、萤石、铁矿石等
的配比制度;三是充分发挥各种炼钢原料的功能使用效果,即钢铁料和造渣料的科学利
用。炉料结构的优化调整,代表了炼钢生产经营方向,是最大程度稳定工序质量,降低各
种物料消耗,增加生产能力的基本保证。

❷ 钢铁工业的生产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钢铁需求量日益增长,对钢材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加上资源条件的变化,生产技术不断发展。 在炼钢生产中,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发展迅速尤以日本、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发展较快。1970年世界氧气顶吹转炉钢的产量超过平炉钢而居各种炼钢方法的首位。氧气顶吹转炉的容量不断扩大,1982年世界大于200吨的转炉的生产能力约占氧气顶吹转炉总的生产能力(5.28亿吨)一半以上。同时,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技术已臻完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相当先进的水平,每公称吨位年产量达1.5万吨以上;炉龄一般为1000~2000炉,最高达 10110炉;耐火材料单耗为2~5公斤/吨钢,最先进的仅为0.57公斤/吨钢;炼钢工序能耗降至很低,有些转炉还实现了“零能”或“负能”炼钢普遍采用计算机控制冶炼过程,一些国家的转炉实现了全自动化炼钢。
钢铁生产车间出钢
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氧气底吹转炉炼钢。20世纪50年代以来,电弧炉炼钢产量显著增加,近来发展了超高功率电炉泡沫渣长弧冶炼、复合水冷电极和电炉废气预热废钢等新技术。同时出现了等离子电弧炉、直流电弧炉和连续装料电炉。 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重视,技术上比较成熟,发展很快。世界连铸比由1970年的6%增加到1980年的30%,1981年丹麦(95.8%)、芬兰(91.9%)、日本(70.7%)的连铸比居世界前三名。1982年世界连铸机达到1100多套,年产能力超过了 2亿吨。为了与高效、大容量的炼钢设备相匹配,连铸机正日趋大型化,铸坯断面不断扩大。目前生产的最大方坯为450×450毫米(苏联),最大扁坯为700×355毫米(英国),最大圆坯为 450毫米(美国),最宽板坯为2640×304毫米(美国)。在机型方面,立式和立弯式连铸机比例逐渐下降,弧型连铸机比例上升,水平连铸机正在兴起。20世纪80年代初连铸发展主要侧重于提高注速和作业率,改善铸坯质量和扩大品种。

❸ 转炉炼钢用原材料有哪些,为什么要用精料

:炼钢用原材料分为主原料、辅原料和各种铁合金。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用主原料为 铁水和废钢(生铁块)。炼钢用辅原料通常指造渣剂(石灰、萤石、白云石、合成造渣剂)、冷 却剂(铁矿石、氧化铁皮、烧结矿、球团矿)、增碳剂以及氧气、氮气、氩气等。炼钢常用铁合 金有锰铁、硅铁、硅锰合金、硅钙合金、金属铝等。 原材料是炼钢的物质基础,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对炼钢工艺和钢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国内外大量生产实践证明,采用精料以及原料标准化,是实现冶炼过程自动化、改善各项 技术经济指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根据所炼钢种、操作工艺及装备水平合理地选 用和搭配原材料可达到低费用投入,高质量产出的目的。 转炉人炉原料结构是炼钢工艺制度的基础,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钢铁料结构, 即铁水和废钢及废钢种类的合理配比;二是造渣料结构,即石灰、白云石、萤石、铁矿石等 的配比制度;三是充分发挥各种炼钢原料的功能使用效果,即钢铁料和造渣料的科学利 用。炉料结构的优化调整,代表了炼钢生产经营方向,是最大程度稳定工序质量,降低各 种物料消耗,增加生产能力的基本保证。

❹ 钢铁料消耗国家标准是多少钢铁料消耗国家标准是多少

根据GB50439《炼钢工艺设计规范》第4.1.7条,“新建转炉炼钢车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中“钢铁料”推荐值为“1060~1080”kg/t钢。

❺ 钢铁的产业现状

钢铁业的产量已经连续9年居世界之首,但这绝不表示中国是钢铁强国。产量的辉煌掩盖不了钢铁业的内在危机,其危机的要害表现在三个问题上。
一是能耗大
每生产一吨钢所用的矿石、煤炭、电力等资源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甚至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随着这些年钢铁业发展,一些地方大炼钢铁,单位钢材消耗资源量在递增。
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
低附加值的长型钢材占了60%以上,而汽车、机床、家电等行业所需的高档钢材要大量进口。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钢铁企业规模太小,达不到规模经济所要求的产量水平,也不具备创新能力。所以,钢铁业发展的结果是进口大量矿石,加工成低档钢材之后又大量出口,消耗了宝贵的资源,造成煤电的全面紧张,留下了污染,只赚到了微不足道的利润。钢铁业的这种超常规发展不符合中国实现持续增长,建立节约型经济的总方向。所以,7月20日国务院公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实行钢铁新政,是极为有意义的。其中提出的合理控制生产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品种结构等对中国钢铁业发展都有战略指导意义。
三是市场行情
积极的财政政策使中国率先走出了金融危机,但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保增长、控通胀和调结构指导方针下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明显。钢铁行业的原材料居高不下,资金短缺、融资成本高涨,市场平淡,这是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随着钢铁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钢铁生产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钢铁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详见前瞻《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钢铁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钢铁行业中的翘楚!
“十一五”以来的近7年时间里,钢铁行业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整体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11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生产能力所占比例约65%,3000立方米以上高炉达33座;100吨及以上炼钢转炉生产能力所占比例约63%,大部分企业已配备铁水预处理、钢水二次精炼设施,精炼比达到70%,轧钢系统基本实现全连轧。宝钢、鞍钢、武钢、首钢、马钢、邯钢、太钢、兴澄特钢、东特大连基地等企业新建的大型化装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工艺配备已实现了现代化、高效化、自动化炼钢生产模式。
二是品种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产品质量明显改善。我国钢铁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大部分品种自给率达到100%,部分钢材产品的实物质量达到或接近欧盟、日本等国外先进实物质量水平,国民经济亟需的关键钢材品种开发也取得长足进步。钢铁行业生产的高强建筑用钢板、抗震建筑用高强螺纹钢筋、航天器用合金材料、高性能管线钢、大型水电站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速铁路用钢轨等高性能钢铁材料有力支撑了相关领域的发展,保障了四川灾后重建、大型场馆、西气东输、三峡工程、京沪高铁等国家重大工程及国家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是节能减排成绩突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国家出台的《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措施的引导下,钢铁企业持续增加在节能环保领域方面的投资,推广应用了余热余压利用、能源管控中心、干法除尘、废水再生利用等一批切实有效的节能环保技术措施。2011年,我国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为601.72千克标煤,比2005年降低了92.42千克标煤,降低了13.3%。
四是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行业已经基本实现了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各主要工序主体装备的国产化;具备了自主建设和运营世界一流水平的千万吨级钢厂的综合能力,鞍钢鲅鱼圈、首钢京唐、宝钢梅钢宽带钢冷连轧机组的自主集成、自主建造,标志着我国钢铁工业自主设计、制造、工程建设和掌握运用新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五是钢铁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到2011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拥有科技机构230个,科技机构人员总数为45277人,其中博士生868人、硕士生4461人、高学历人员的比重逐年增加。我国钢铁工业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6个、工程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中心12个、工程研究中心10个、企业技术中心33个、创新型企业17个。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大学、研究院所及下游用户共同参与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自主开展技术创新的能力。
2015年7月27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表示,今年上半年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严重,进一步扩大至216.8亿元人民币。
中钢协统计,2015年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216.8亿元,增亏167.68亿元;亏损企业43户,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42.6%,亏损企业产量占会员企业钢产量的36.8%。 ①用国际化学元素符号和本国的符号来表示化学成份,用阿拉伯字母来表示成份含量:中国、俄国 12CrNi3A; ②用固定位数数字来表示钢类系列或数字:美国、日本、300系、400系、200系; ③用拉丁字母和顺序组成序号,只表示用途。
我国的编号规则
①采用元素符号 ②用途、汉语拼音,平炉钢:P、 沸腾钢:F、 镇静钢:B、甲类钢:A、T8:特8、GCr15:滚珠 ◆合结钢、弹簧钢,如:20CrMnTi 60SiMn、(用万分之几表示C含量) ◆不锈钢、合金工具钢(用千分之几表示C含量),如:1Cr18Ni9 千分之一(即0.1%C),不锈 C≤0.08% 如0Cr18Ni9,超低碳C≤0.03% 如0Cr17Ni13Mo。
国际不锈钢标识方法
美国钢铁学会是用三位数字来标示各种标准级的可锻不锈钢的。其中:①奥氏体型不锈钢用200和300系列的数字标示,例如,某些较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是以201、 304、 316以及310为标记, ②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用400系列的数字表示。 ③铁素体不锈钢是以430和446为标记,马氏体不锈钢 是以410、420以及440C为标记,双相(奥氏体-铁素体), ④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含铁量低于50%的高合金通常是采用专利名称或商标命名。 在人类发明炼铁之后不久,就学会了炼钢。由于钢较之最初的生铁有更好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所以很快就得到大量的应用。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对钢的应用一直受到钢的产量的限制,直到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之后,钢的应用才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钢可以铸成不锈钢去味皂来出售。不锈钢去味皂是一种用不锈钢打造的特殊钢块,永远不会变小,使用时如同一般香皂的用法,这种不锈钢去味皂来自于德国 ,它不能去污,但能除臭,沾满腥味的手,用不锈钢去味皂洗过30至40秒,能使腥味消失。但通常意义上,此类商业应用并无多大发展前途,因为不锈钢去腥味的特性并不能持久,一般为半年左右,目前国内电子商务夸张了其功效,此类产品产地一般在国内,但往往被套上德国技术的称号而牟取暴利。
钢材现货(Steel actuals)指亦称钢材实物(Steelphysicals),指可供出货、储存和制造业使用的钢材实物商品。可供交割的现货可在即期或远期基础上换成现金,或先付货,买方在极短的期限内付款的商品的总称。钢材期货的对称。
现货交易中通行的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或者采取以货易货的交易方式。现货交易一般适用于农副产品买卖、小额批发和零售交易。在中国,零售企业现货交易,一般采取一手交货一手收钱,银货两讫的方式;批发企业现货交易,除采取一手交货一手收钱的方式外,还采取通过银行托收承付的方式在限期内结算。现货交易与其它交易方式的不同点有:
①在交易的目的上,是为了获得商品的所有权。
②在交易方式上,一般通过一对一的双方谈判进行,不必集中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钢材现货英语为:Steelactuals;Steelcash commodity。亦称:钢材实货。①商品期货交易过程中具有物理属性、可以进行实际交割的产品,如钢材钢铁、黄金、大豆等。进行交易时,卖出方在期货合约到期日应向买入方交割。事实上很多可以交割商品的期货交易在交割日到来之前就已经平仓,很少存在实际意义上的现货交割。②现货英语为:spot;spot commodity。商品概念下的现货。即可以当即交付的货物,为市场上进行交易的一般商品。成交时卖方将其交付给买方,买方支付货款。与期货合约项下的交易商品相对。
矿山开采→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钢铁生产流程
2007年,全球钢铁产量达13.45亿吨。其中中国铁、钢、材产量分别达到4.69 亿吨、4.89亿吨和5.65 亿吨。占全球钢产量份额由 2000年的 15.0%,提高到了 2007年的36.4%。中国2007年的钢产量比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排名第三的美国、排名第四的俄罗斯、排名第五的印度、排名第六的韩国、排名第七的德国、排名第八的乌克兰之和还多。2008年,中国钢产量达5亿吨,占全球钢产量份额 37.3%。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1-11月,中国粗钢和生铁产量分别达到 51818 和 4986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1%和15.1%;受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预计2009 年全球产粗钢 12 亿吨左右,比2008年减产10%左右;但中国钢产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其中粗钢和生铁产量将可能达到5.7亿吨和5.5亿吨左右的历史新纪录,占全球产量的 48%以上。
进入21世纪后中国钢铁消费与生产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国际钢铁协会(IISI)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消费钢铁12.085 亿吨,增长7.4%;2008 年达到12.78亿吨。全球钢铁消费增长主要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2007年平均消费增幅达到12.8%,2008年则为11.1%。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消费、净出口国,2007年消费量达到4.35亿吨,占世界钢铁消费总量的36%;2008 年达到4.53亿吨,占世界钢铁消费总量的35.5%。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 1-10 月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为47288 万吨,同比增加8839万吨,增长23.0%,预计全年粗钢表观消费量5.65 亿吨以上。同时,国际钢协10 月份在北京召开的第 43届年会数据显示,2009 年受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全球钢材表观消费为11.04亿吨,比 2008年有很大下滑。而预计2010 年,全球钢材表观消费量将达12.056 亿吨,比 2009年增长9.2%,折粗钢 13.39亿吨。其中中国市场钢材消费量增长5%,美国有望增长 19%。

钢材价格周期性波动是钢铁行业市场周期的综合反映, 它是价格-效益-投资-产能-供求关系连锁作用的结果。总体来看,影响钢材价格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生产成本,这是钢材价格变动的基础;二是供求关系,是影响钢材价格变化的关键因素;三是市场体系,有缺陷的市场体系可能会放大供求关系的失衡,造成价格的大起大落。 原材料成本
铁矿石是钢铁生产最重要的原材料。不同的钢铁企业采购的进口矿、国产矿的价格、数量不同,且各自高炉的技术经济指标不同,因此各个钢铁企业的原材料成本相差较大。
能源成本
焦炭是钢铁生产必须的还原剂、燃料和料柱骨架。同时,钢铁生产还要大量消耗炼焦煤、水、电、风、气、油等公用介质。不同的钢铁企业采购的这些公用介质的价格、数量不同,且各自技术经济指标不同,因此各个钢铁企业的能源和公用介质的成本相差较大。
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是钢铁行业的重要成本。尽管中国的实物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但单位工时成本(主要是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更大。因此,中国钢铁吨发货量中的人力成本约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国外平均数的二分之一。总体上看,中国钢铁企业间人工成本的差距不太明显。
折旧与利息
设备投入大是钢铁行业的重要特征。全球范围看,除日本采用快速折旧外,美国、欧洲、韩国和中国的钢铁企业一般采用正常折旧,而俄罗斯的折旧速度最慢。由于钢铁行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中国钢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在50%以上,因此国家货币政策的变化将严重影响钢铁企业的财务费用。
碳钢通常规律可以近似认为是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但达到多大时随含碳量的增高硬度反而降低。钢铁材料的硬度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化学成分(钢号),含碳量高的硬度高;以及热处理状态。
钢铁中均含有少量合金元素和杂质的铁碳合金,按含碳量可分为:
生铁――含C为2.0~4.5%
钢――含C为0.05~2.0%
熟铁――含C小于0.05%
碳量多少是区别钢铁的主要标准。生铁含碳量大于2.0%;钢含碳量小于2.0%。生铁含碳量高,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
但是以含碳量来说明硬度是不对的,这和内部结构有关系。如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等。实际应用中如果需要高的硬度,那么肯定是需要通过渗碳淬火或者氮化等热处理的。因为含碳量只是影响硬度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唯一的绝对因素.和内部结构也有关系。金刚石全是碳组成,硬度是最高。
l 圆度 圆形截面的轧材,如圆钢和圆形钢管的横截面上,各个方向上的直径不等。
2 形状不正确 轧材横截面几何形状歪斜,凹凸不平。如六角钢的六边不等、角钢顶角大、型钢扭转等。
3 厚薄不均 钢板(或钢带)各部位的厚度不一样,有的两边厚而中间薄,有的边部薄而中间厚,也有的头尾差超过规定。
4 弯曲度 轧件在长度或宽度方向不平直,呈曲线状。
5 镰刀弯 钢板(或钢带)的长度方向在水平面上向一边弯曲。
6 瓢曲度 钢板(或钢带)在长度和宽度方向同时出现高低起伏的波浪现象,使其成为“瓢形”或“船形”。
7 扭转 条形轧件沿纵轴扭成螺旋状。
8 脱方、脱矩 方形、矩形截面的材料对边不等或截面的对角线不等。
9 拉痕(划道)呈直线沟状,肉眼可见到沟底分布于钢材的局部或全长。
10 裂纹 一般呈直线状,有时呈Y形,多与拔制方向一致,但也有其他方向,一般开口处为锐角。
ll 重皮(结疤)表面呈舌状或鱼鳞片的翘起薄片:一种是与钢的本体相连结,并折合到表面上不易脱落;另一种是与钢的本体没有连结,但粘合到表面易于脱落。
12 折叠 钢材表面局部重叠,有明显的折叠纹。
13 锈蚀 表面生成的铁锈,其颜色由杏黄色到黑红色,除锈后,严重的有锈蚀麻点。
14 发纹 表面发纹是深度甚浅,宽度极小的发状细纹,一般沿轧制方向延伸形成细小纹缕。
15 分层 钢材截面上有局部的明显的金属结构分离,严重时则分成2~3层,层与层之间有肉眼可见的夹杂物。
16 气泡 表面无规律地分布呈圆形的大大小小的凸包,其外缘比较圆滑。大部是鼓起的,也有的不鼓起而经酸洗平整后表面发亮,其剪切断面有分层。
17 麻点(麻面)表面呈现局部的或连续的成片粗糙面,分布着形状不一、大小不同的凹坑,严重时有类似桔子皮状的,比麻点大而深的麻斑。
18 氧化颜色 钢板(或钢带)经退火后在表面上呈现出浅黄色、深棕色、浅蓝色、深蓝色或亮灰色等。
19 辊印 表面有带状或片状的周期性轧辊印,其压印部位较亮,且没有明显的凸凹感觉。
20 疏松 钢的不致密性的表现。切片经过酸液侵蚀以后,扩大成许多洞穴,根据其分布可分:一般疏松、中心疏松。
2l 偏析 钢中各部分化学成分和非金属夹杂物不均匀分布的现象。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分:树枝状、方框形、点状偏析和反偏析等。
22 缩孔残余 在横向酸浸试片的中心部位,呈现不规则的空洞或裂缝。空洞或裂缝中往往残留着外来杂质。
23 非金属夹杂物 在横向酸性试片上见到一些无金属光泽,呈灰白色、米黄色和暗灰色等色彩,系钢中残留的氧化物、硫化物、硅酸盐等。
24 金属夹杂物 在横向低倍试片上见到一些有金属光泽与基体金属显然不同的金属盐。
25 过烧 观察经侵蚀后的显微组织时,往往在网络状氧化物周围的基体金属上可看到脱碳组织,其他金属如铜及其合金则有氧化铜沿晶界呈网络状或点状向试样内部延伸。
26 白点 它是钢的内部破裂的一种。在钢件的纵向断口上呈圆形或椭圆形的银白色斑点,在经过磨光和酸蚀以后的横向切片上,则表现为细长的发裂,有时呈辐射状分布,有时则平行于变形方向或无规则地分布。
27 晶粒粗大 酸浸试片断口上有强烈金属光泽。
28 脱碳 钢的表层碳分较内层碳分降低的现象称为脱碳。全脱碳层是指钢的表面因脱碳而呈现全部为铁素体组织部分;部分脱碳是指在全脱碳层之后到钢的含碳量未减少的组织处。 (一)全国钢铁产能仍在持续扩大1-5月,河北、山东、江苏、辽宁、山西等钢铁产能排名前5位省份的钢铁投资占全国比重为48%。除山西外,其他四省的投资仍保持较大规模,其中山东增幅57%。据Mysteel网站调查显示,2013年一季度全国共有31座高炉在建或建成投产,总容积4.03万立方米,设计产能3800万吨。(二)行业负债率高企,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度上升1-5月,大中型钢铁企业资产总额4.3万亿元,同比增长4.3%;负债总额3万亿元,同比增长6.5%;资产负债率69.4%,提高1.4个百分点。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是钢铁企业普遍遇到的问题。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严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新增授信。当前,银行现金流量不足,信贷规模收紧,钢铁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成本大幅上升。各地钢企普遍反映,资金链绷得较紧,个别企业已出现因资金链断裂而停产的情况。(三)钢铁企业环保压力进一步加大钢铁行业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行业之一。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大幅收紧了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排放限值,并对环境敏感地区规定了更为严格的水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相当一部分钢铁企业不能满足环保新标准要求,企业尚需加大环保投入,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上升。部分城市钢厂也面临日益紧迫的环保搬迁压力。(四)钢材市场供需矛盾加剧,企业无意减产钢铁行业市场供需失衡。一方面钢材价格持续下跌,企业生产经营艰难,甚至亏损,另一方面产能快速释放,企业减产意愿不足。究其原因,企业主要担心市场份额流失,防止银行停贷风险,迫于地方保增长压力,企业权衡边际效益等因素。从全行业看,几乎没有主动减产的企业,产能的不断攀升造成钢材市场持续低迷。(五)铁矿石价格降幅远低于钢材价格降幅7月19日,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为447.09点,比年初微降2.8%,折合吨钢铁矿石成本仅下降66元人民币,而各钢材品种平均每吨下降237元,其中螺纹钢下降255元、热轧卷板下降403元、冷轧薄板下降202元。进口矿石价格降幅远低于同期钢材价格降幅,企业生产成本仍处高位,经营效益仍难好转。

❻ 炼钢氧气单耗和氮气单耗

1、(氧枪工作流量h*纯供氧时间s)/3600s/出钢量=吨钢耗氧量. 是转炉炼钢吗,不考氮气虑单耗的。
2、制氧厂生产炼钢用氧气的单耗:制氧厂生产的产品主要为炼钢、炼铁生产需要的氧气、氮气、氩气,原料为空气,制氧机组的各设备主要是消耗电能,经济技术指标主要是以每立氧气综合耗电为标准。有把氧气耗电为1.15KWh/m3做为考核指标的。氮气没听过,副产品,有多少氧就有多少氮。

❼ 冶金生产指标的影响因素及调整方法

温度和渣型(大部分看渣型是看他的硅酸度),好像还有几个因素书上讲的记不清了,实际运用中关键还是看这两个。冶金技术就是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和金属化合物,然后用各种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从远古时代以来,在铜金属被提炼出来之后,人类的生产生活与金属及其制品的关系就变得日益密切。在现代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更是离不开金属材料,生产活动的工具与设施也都要使用金属材料。可以说,没有金属材料便没有人类今天的物质文明。
一、冶金技术的价值:
本专业的价值正体现在她的基础地位。冶金工程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生产资料保障,涉及的是商业性的应用,因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断吸取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化学、力学等方面的新成就,指导冶金生产技术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另一方面,冶金工程又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反过来充实了上述学科的内容。
二、冶金技术在中国的地位:
冶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生产部门,使得冶金工程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举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我国是一个产钢大国,每年的钢铁总产量位于世界前列。钢产量的指标,当然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参数,但产量高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钢铁冶炼的强国。因为,每年我们还要进口不少特种钢材。在特种钢材冶炼技术上同先进国家的差距,表明我们冶金工程的发展水平并不高。要改变这种状况,促进国家从产钢大国变为钢铁强国,就要加大冶金技术人才的培养。所以,冶金工程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考生可以把握住这个机会,为国家的冶金技术贡献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学习冶金技术应具备的知识: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等方面知识,能在冶金领域从事生产、设计、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有关黑色和有色金属冶金过程的基本生产工艺知识,冶金生产组织、技术经济、科学管理、环境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工业设计的初步能力,是本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的能力。
同时学生要具备制图、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分析解决本专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及进行科学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专业技能。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比较狭窄,但狭窄并不意味着工作没有前途,在有色金属冶炼厂、制取金属化合物的化工厂或试剂厂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作,可以体会到劳动创造价值的喜悦;在有色冶金研究设计院(所)、环境保护研究单位、学校,从事生产组织、科研、设计、专业课教学等工作,也可以获得在知识的海洋里寻求真理的快乐。毕业生经短期外语培训后,还可到外贸部门、有关企业从事钢铁对外贸易工作。

❽ 是高炉炼钢还是高炉炼铁

钢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这种方法是由古代竖炉炼铁发展、改进而成的。尽管世界各国研究发展了很多新的炼铁法,但由于高炉炼铁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工艺简单,生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能耗低,这种方法生产的铁仍占世界铁总产量的95%以上。

❾ 炼钢厂技术人员需要会什么

1、有冶金工程及冶金相关基础课程学习经历,具备简单的热力学分析和计算能力;
2、了解炼钢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的现场操作经验,熟悉本厂工艺设备;
3、较为系统的掌握钢铁厂日产生产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数据来源及采集方式、一般的分析方法,通过数据分析查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异常及问题,并能够提出改进措施或指导意见;
4、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状况时能到现场调查原因,尽快消除异常,恢复正常生产;
5、少不了要写一些分析报告、事故报告、工艺文件等等的,这个可不光是写作能力,需要结合专业背景和企业背景的;
6、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
其实还不止这些,总之很多啦,炼钢技术人员也很苦逼的。。。
希望能帮到你,请采纳!

❿ 好的电炉指标钢铁料消耗是多少

根据GB50439《炼钢工艺设计规范》第4.1.7条,“新建转炉炼钢车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中“钢铁料”值为“1060~1080”kg/t钢。

阅读全文

与炼钢技术经济指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银证券研究所 浏览:312
文华cci指标公式 浏览:958
招商银行金葵花理财经理底薪 浏览:302
理财基金ppt 浏览:480
彼得股份 浏览:528
杠杆基础画图题 浏览:819
理财基金分享平台 浏览:638
恒安几个股东 浏览:15
投资理财公司发理财产品 浏览:922
中介带客看房成交抽多少佣金 浏览:338
买基金的本金要求比银行理财高吗 浏览:291
固定汇率制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 浏览:405
利群股份股票2015年分红 浏览:925
外汇校长 浏览:886
工商银行理财每个月存500 浏览:68
企业购入的理财产品放哪个科目 浏览:276
信托产品与大额存款的区别 浏览:658
金融理财软件公司 浏览:96
支付宝定期理财开户银行1000元 浏览:796
关于杠杆下列说法错误的 浏览: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