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外汇期货 > 如何挖掘期货市场风险

如何挖掘期货市场风险

发布时间:2021-05-30 22:33:37

⑴ 如何控制期货交易风险

任何存在投资机会的正常市场中,获利总是与风险相伴的,期货市场当然也不例外。引发期货市场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价格波动、保证金交易的杠杆效应、投资者的非理性投机和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其中保证金因素引发的风险是期货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保证金制度非常集中的体现了期货交易以小博大的投资特点,通过该制度的实施,投资者客观上有可能利用较少资金获得更多盈利,大大拓宽了资金创造利润的空间。相应地,在其高回报的背后也就蕴含了高风险,毕竟回报和风险的对应性是任何市场都遵循的客观规律,因此和股市等其他许多市场相比较,期货存在较大的风险是公认的事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期货市场的魅力所在,它为那些具有挑战精神的投资者创造了机会。
和现货等其他市场相比较,期货市场存在以下一些特点:其一,参与期货交易的商品通常价格波动较为频繁,期货价格易与现货价格产生强烈的共振,扩大风险面,在现货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风险度;其二,期货交易也不同于一般的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是连续性的,因此就存在延伸风险、引发连锁反应的可能;其三,和股市等相比,期货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特征,投机性更强,因此投资者的过度投机容易诱发更多的风险行为,增加了风险产生的可能;其四,期货交易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未来不同预期的较量和争夺,未来不确定性因素多,预测的难度大,投资者产生分歧的可能性也有所提高,所以这一点也增加了期货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
鉴于上述原因,期货投资者尤其是其中一些经验不够丰富的新手就要特别注意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在获利之前保证资金的安全是首要也是前提条件。首先,要选择一家具有良好信誉和较强实力的经纪公司,毕竟大部分普通期货投资者都是通过期货经纪公司来进行交易的,没有实力和信誉作保证,会大大增加投资活动顺利开展的难度;其次,投资者应该严格遵守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的一切风险管理制度,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诸如交割和被强行平仓等带来的投资风险,尽最大可能保证资金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再次,投资的资金和规模要适当,要和具体的投资活动相配合。资金相对紧张会影响到交易的进行,尤其是涉及到保证金追加的时候。而资金规模过大,有可能造成过量下单,致使投资者承受超过自身负荷的压力,资金风险当然也会“水涨船高”了;最后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投资者要有适合自己的、好的投资策略,前提条件就包括对于市场的了解和把握。投资者在期货交易中,最主要的风险还是来自市场价格的波动,分析各种市场信息,在此基础上洞悉市场波动方向、形成正确的投资策略,不断提高判断和交易的准确度。增强自身实力是对抗风险的最佳途径。

⑵ 经营者怎样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

这要看你经营的是什么 比如你经营的是白糖 你对白糖很了解 比如你以2元一斤的白糖买了1000万 放在了仓库 现在发现市场价下跌 跌倒了1.8元 你为了规避风险 比如买入同样多的白糖期货买空 如果白糖继续下跌 那么期货市场你就可以赚钱 而实体的你仓库的白糖是亏损的 这样来说 一赔一赚 相当于不赔也不赚(反之亦然) 这就是期货的套期保值 或者规避风险,当然这种行为不一定非得等到下跌的时候才可以进行 你也可以提前进行

⑶ 如何理解期货市场风险

风险来自于持有和市场走势相反的仓位
风险来自于随意的资金管理
风险来自于较弱或者无风险控制思想
风险来自于期货本身有杠杆的存在
好多好多风险,但是除了期货自身的杠杆问题,几乎所有的风险都来自于交易者自身

⑷ 期货市场的风险

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交易所的首要任务
纵观国际期货市场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风险管理是期市组织者和管理者不可回避的问题,期市不同发展阶段都面临着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艰巨任务。震惊国际金融界和期货界的英国巴林银行破产案、日本大和银行国债案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1.风险管理的成因与表现
风险管理是包括交易所、经纪公司等社会方方面面极为关注的一个话题。风险来自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总的来讲,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同期货市场正常运作过程中一般情况相联系的那些风险,其集中表现为价格波动的风险。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最基本而又重要的一种风险。从期货市场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来看,又可分为管理风险、操作风险、代理风险、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
2.风险控制系统的设计
风险控制系统的设计应坚持一般原则与具体情况相结合这里所说的一般原则是指国际期货行业在长期实践中已经摸索出来的一些稳定成型的东西,比如保证金制度、逐日盯市、涨跌停板制度和头寸限制制度等。在中国期货市场及交易所的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具体情况是采用计算机集中动竞价交易。
交易系统的风险管理
1.资金风险管理
从交易所实行的结算制度来看,郑交所会员的资金进入市场后分成两块,一块是必须存放在交通银行郑商所支行作为会员的自有帐户;另一块划入交易所在交通银行郑商所支行的结算准备金帐户,这部分资金决定了会员当日交易可开仓的数量,是交易所给予会员头寸的依据。交易所对会员保证金帐户的资金进行控制,同时对会员自有帐户上的资金变动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掌握。
2.涨跌停板制
指期货合约在一个交易日中的成交价格不能高于或低于以该合约上一交易日结算价为基准的某一涨跌幅度,超过该范围的报价将视为无效,不能成交。在涨跌停板制度下,前交易日结算价加上允许的最大涨幅构成当日价格上涨的上限。称为涨停板;前一交易日结算价减去允许的最大跌幅构成价格下跌的下限、称为跌停板。因此,涨跌停板又叫每日价格最大波动幅度限制。
3.强制平仓制
当会员单位因不能如期追加保证金,持仓量超过最高允许持仓数或发生其他违反交易所规定的行为,对市场安全运行构成威胁,交易所将以市场价格强制平仓。
结算系统的风险管理
1.保证金制度
所谓保证金制度,就是按期货交易所规定,期货交易的参与者在进行期货交易时必须存入一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是用来作为确保买卖双方履约的一种财力担保,其额度通常为合约总值的5-10%。保证金水平随市场交易风险大小而调整,在价格波动较大要求较高的保证金水平,而在价格波动较小时要求的保证金水平较低。
2.每日结算制度
所谓每日结算制度,亦即每日无负债制度,逐日盯市制度,是指在每个交易日结束之后,交易所结算部门先计算出当日各期货合约结算价格,核算出每个会员每笔交易的盈亏数额,借以调整会员的保证金帐户,将盈利作记入帐户的贷方,将亏损记入帐户的借方。若出现保证金帐户上贷方金额低于维护保证金水平,交易所就通知该会员在限期内缴纳追加保证金。以达到初始保证金水平,否则,就不能参加下一交易日的交易。这种结算方式又称为逐日盯市。

⑸ 期货市场是怎样实现规避风险功能的

期货市场有两大基本功能 一个是价格发现 一个就是规避风险

一个现货企业 除了做好成品的销售,还要担心原材料价格的变化,期货规避风险的功能并不是让企业在期货市场上挣钱,而是让企业规避由于原材料价格异常波动带来的风险。基本上规避风险可以分为买入套期保值和卖出套期保值吧!

买入套期保值:假设某纺织企业预计在10月份要用棉花100吨,6月份现货价格23000元每吨,企业认为价格合理,但担心10月份要买的时候价格会出现上涨,现在就买入的话,企业的资金一下子又周转不过来,这时候就可以利好期货市场规避风险。我们假设企业以23500每吨的价格在期货市场上买入20手期货合约(每手5吨),到了10月份,价格如企业预计出现了上涨,现货25000元每吨,期货25500元每吨。
这时候,企业在现货市场上以高于6月份现货价格2000元每吨(25000-23000)买入现货,实际多支出了2000*100=20万,不过企业在期货市场上已经提前买入,这时候是盈利的,(25500-23500)*5*20=20万,所以虽然现货是出现了上涨,不过企业已经把原料成本控制在了6月份的现货价格。

也许你会问 如果价格出现了下跌,本来可以买更便宜的,结果由于做起买入套期保值,反而使采购原材料成本高了,这么不就是不规避风险了吗?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能控制好生产成本,就好制定销售价格,把利润提前预定好,而不会由于原材料出现不利于企业生产情况发生时,导致企业无法进行生产或者破产,期货只是帮企业将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规避不可预见的风险!

⑹ 期货市场有哪些风险

你好,期货交易的风险:
(1)市场风险。由于保证金交易具有杠杆性,当出现不利行情时回,股价指数的微小答变动就可能会使投资者遭受较大损失。价格波动剧烈的时候甚至会因为资金不足而被强行平仓,遭受重大损失。
(2)操作风险。由于交易系统出现技术故障或投资者出现操作失误,都可能造成损失。
(3)强行平仓风险。期货交易实行由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分级进行的每日结算制度。在结算环节,由于公司根据交易所提供的结算结果每天都要对交易者的盈亏状况进行结算,所以当期货价格波动较大、保证金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补足的话,交易者可能面临强行平仓风险。
(4)交割风险。期货合约都有期限,当合约到期时,所有未平仓合约都必须进行实物交割。不准备进行交割的客户应在合约到期之前将持有的未平仓合约及时平仓,以免于承担交割责任。

⑺ 期货市场交易中如何进行风险管理

(一)期货市场风险管理的特点 如前所述,期货市场中不同主体均面临期货价格波动所传导的风险。但各利益主体面临的风险又是不一样的。因此,对各利益主体而言,风险管理的内容、重点以及风险管理的措施也不一样。 1. 期货交易者。对于期货交易者来说,面临着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可控风险中最主要的是对交易规则制度不熟悉所引发的,对机构投资者而言,还存在着内部管理不当引发的风险。另外,选择合法合规的期货公司也属于可控风险。 期货交易者面临的不可控风险中最直接的就是价格波动风险。投机交易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风险报酬,对他们而言,不冒风险是不现实的。问题在于必须在风险与报酬之间取得平衔,不能只想着报酬而忽视风险。一些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机者可能会选择比较激进的投机方法,而另一些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机者会选择风险较小的投机方法,比如进行套利交易。 对套期保值者而言,存在着导致套期保值失败的风险或效果极差的风险,除了基差风险属于不可控风险外,其余的如头寸、资金、交割、不熟悉交易规则等原因都可归类于可控风险,如果强化风险管理,可以避免。 2. 期货公司和期货交易所。对于期货公司和期货交易所来说,所面临的主要是管理风险。管理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期货公司对客户的管理和期货交易所对会员的管理。尽管期货价格的波动是不可控风险,但只有当期货价格波动导致交易者的风险溢出之后(比如爆仓)才构成期货公司的风险,同样,只有当期货公司的风险溢出之后才构成期货交易所的风险。因而对期货公司和期货交易所而言,严格风控制度,防范溢出风险成为风险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管理风险的另一重要内容是防止自身管理不严导致对正常交易秩序的破坏,以致自身成为引发期货行业的风险因素:比如,期货公司或期货交易所的机房出现严重问题,大面积影响客户交易等。 (二)期货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期货市场是高风险市场,高风险不仅来自期货价格的波动性上,期货行业内各利益主体可能存在的不规范运作将加剧风险的程度。一般而言,期货市场中各利益主体对期货交易的高风险性都会有所认知。问题在于期货交易涉及金额高,利益诱人。在不受制约的情况下,利益主体在成本收益的权衡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为追求收益而弱化风险管理的倾向,更为严重的是通过恶意违规违法来追求非法利益,从而引发更大的风险。 比如,在国内期货市场清理整顿之前,一些期货投机者,为追求超额利润,承担了远超自身能力的风险,一旦出现巨亏或爆仓之后,为减少损失,置诚信于不顾,利用当时法律法规的疏漏,想方设法将责任推给期货公司。还有,一些资金实力较大的投机者利用交易规则上的漏洞,铤而走-险,联^

⑻ 期货市场风险的构成

期货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市场环境方面的风险、市场交易主体方面的风险、市场监管方面的风险。 股票指数期货推出后将引起证券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而带来各种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过度投机的风险。
股指期货推出的初衷是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场的过度投机,但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交易者的投机心理和行为,指数期货对交易者的吸引力主要来源于其损益的放大效应,一定程度上,指数期货工具的引进有可能是相当于又引进了一种投机性更强的工具,因此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证券市场的投机气氛。
(2)市场效率方面的风险。
市场效率理论认为:如果市场价格完全反应了所有当前可得的信息,那么这个市场就是高效的强势市场;如果少数人比广大投资者拥有更多信息或更早得到信息并以此获取暴利,那么这个市场就是低效的弱势市场。
(3)交易转移的风险。
股指期货因为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杆倍数高的特点,会吸引一部分纯粹投机者或偏爱高风险的投资者由证券现货市场转向股指期货市场,甚至产生交易转移现象。市场的资金供应量是一定的,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对存量资金的分流可能冲击股票现货市场的交易。国外也有这样的例子。如日本在1998年推出股指期货后,指数期货市场的成交额远远超过现货市场,最高时曾达到现货市场的10倍,而现货市场的交易则日益清淡。
(4)流动性风险。
如果由于期货合约设计不当,致使交投不活,就会造成有行无市的窘境。撇开其他因素,合约价值的高低,是直接影响指数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合约价值越高,流动性就越差。若合约价值过高,超过了市场大部分参与者的投资能力,就会把众多参与者排除在市场之外;若合约价值过低,又势必加大保值成本,影响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避险的积极性。因此,合约价值的高低将影响其流动性。 在实际操作中,股票指数期货按交易性质分为三大类:
一是套期保值交易;
二是套利交易;
三是投机交易。
相应地,有三种交易主体:套期保值者〔Hedger〕、套利者〔Arbitrageur〕和投机者〔Speculator〕。而参与交易的投资者包括证券发行商、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以及中小散户投资者,投资者因参与不同性质的交易而不断地进行角色转换。虽然股票指数期货最原始的推动力在于套期保值交易,但利用股票指数进行投机与套利交易是股票指数期货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1)套期保值者面临的风险。
参与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相当数量是希望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风险的投资者。虽然开设股指期货是为了向广大投资者提供正常的风险规避渠道和灵活的操作工具,但套期保值交易成功是有前提条件的,即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现货与股票指数的结构一致,或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在实际操作中再高明的投资者也不可能完全做到这点,尤其是中小散户投资者。如果投资者对期货市场缺乏足够的了解,套期保值就有可能失败。
套期保值失败主要源于错误的决策,其具体原因包括:
第一是套期保值者在现货市场上需要保值的股票与期货指数的成分结构不一致;
第二是对价格变动的趋势预期错误,致使保值时机不恰当;
第三是资金管理不当,对期货价格的大幅波动缺乏足够的承受力,当期货价格短期内朝不利方向变动时,投资者没有足够的保证金追加,被迫斩仓,致使保值计划中途夭折。
(2)套利者面临的风险。
套利是跨期现两市的。根据股指期货的定价原理,其价格是由无风险收益率和股票红利决定的。从理论上讲,如果套利者欲保值的股票结构与期货指数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则套利几乎是无风险的。但获取这种无风险的收益是有前提的:即套利者对理论期货价格的估计正确。如果估计错误,套利就有风险。由于我国利率没有市场化,公司分红派息率不确定,并且,股票价格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是由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的,种种原因使得套利在技术上存在风险。
(3)投机者面临的风险。
投机者面临前面所讲的三大风险:“杠杆作用”、“价格涨跌不具确定性”、“交易者自身因素”。简单地说就是,投机者是处在一个不具确定性的市场中,任何风险在杠杆作用下都将放大了几十倍,包括自身的一些因素。
投机交易在股指期货交易成交量中往往占很大比重,香港期货市场1999年市场调查表明:以投机盈利为主的交易占了整个市场交易的74%〔避险占17.5%,套利占8.5%〕。期货市场中,参与交易的资金流动快,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一般比别的市场更为剧烈。 对股指期货的监管依据不足,带来股指期货的交易规则上变数较大,游戏规则的不确定性将蕴藏着巨大的风险。虽然这种风险不会时常出现,但在出现问题时,不可避免地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干预市场。
证券、期货市场是由上市公司、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及其它市场参与者组成,由证券、期货交易所的有效组织而得以正常进行。在这一系列环节中,都应具有相应的法律规范。

⑼ 如何规避期货市场的风险

期货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采取的是合约保证金交易制度,所以就决定了它有杠杆作用,也就是把风险和收益都放大数倍。但风险也是可控的,只要严格进行止损,风险还是可以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1、注重资金管理,不能满仓操作,由于期货合约是保证金交易,而且合约是有时间限定的,因此要充分注意帐户得资金余额。
2、做好止损,当选错趋势,或者是损失到一定范围时立刻平仓,重新选择趋势或者选择入场时机。期货市场是零和博弈,交易者一定要时刻谨慎,控制风险,方能在残酷的金融市场上生存下来。

阅读全文

与如何挖掘期货市场风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杠杆系数说法 浏览:699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电话 浏览:467
微金所是什么理财产品 浏览:997
铼本股票 浏览:499
pp基金官方理财下载 浏览:514
萨斯病毒股票 浏览:9
高杠杆之殇华为员工落泪事件 浏览:712
房贷金融服务费合不合法 浏览:5
11月钢管价格会回落吗 浏览:18
伊利股东刘春海 浏览:590
青岛银行理财到期后几天到账 浏览:635
银行汇率有关的实证论文 浏览:645
建华科技股票 浏览:922
光大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怎么样 浏览:152
未来金融服务行业 浏览:509
ndf与即期汇率之差 浏览:261
贵金属icp检测机 浏览:240
6月23日英镑汇率 浏览:487
销售贵金属经验分享 浏览:343
杠杆收购融资财务模式 浏览: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