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五金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传统的五金制品,也称“小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现代社会的五金制品更为广泛,包括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筑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五金制品行业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目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已成为工业制造不可缺少的一个产业环节。近年来,更凭着制造五金制品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我国五金制品出口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已成为全球五金制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
建筑五金行业市场现状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建筑五金行业上游包括钢铁、有色、塑料、玻璃纤维等原材料,下游则是幕墙、门窗、房地产、市政建设等应用领域。
建筑五金产品成本主要源于上游原材料,原材料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建筑五金产品的品质优劣,其价格波动也影响着建筑五金企业经营情况。近年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环保督查高压下,钢铁、有色等供给规模明显收缩,价格上涨明显,对建筑五金造成较大影响。
建筑五金行业未来展望
建筑五金行业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重要产业,在城镇化建设中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及不可替代性,是一个具有长久生命周期的行业。建筑五金行业具有资金技术密集、规模效益显著、市场容量巨大等特点,是带动金属材料、机械制造等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安全、建筑节能、建筑装饰的发展,建筑五金作为现代建筑的关键部件,其重要作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长期发展稳中向好。
不过,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企业低成本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建筑五金行业需逐步向中高端方向发展;同时,由于过于依赖出口,在贸易摩擦已成为常态、贸易摩擦来源多元化下,建筑五金行业短期发展面临挑战。
尽管短期面临重重挑战,但建筑五金行业已经在多年的残酷竞争环境下得到了全方位提升,行业整体抗压能力也比以往更加强大。在国家政策指引下,有望突破瓶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建筑五金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⑵ 贵金属的发展前景如何
从中国股票和期货发展的历程中,不难发现任何金融投资市场的发展都要经历从起步到爆发式发展,再整顿后才能建立较完善和成熟的交易市场。接下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国内投资者对金银投资认识逐步加深,未来中国贵金属行业将会发展的更加稳健,更加健康。
(一)政策支持、法律法规的完善
天津矿产资源交易所交易所是经国务院批准,天津市人民政府大力扶持的项目。2008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了《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按照方案,天津滨海新区将设立全国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即OTC市场。在政府引导下启动新一轮金融创新和OTC市场建设。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国务院再次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随即,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中国证监会,同意设立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部。中国证监会表示,下一步,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将“切实纳入法制轨道”。
(二)贵金属的发展、现状及潜在市场需求
金属的货币功能
19世纪之前,黄金、白银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广泛应用于商品交换和买卖。
1816年,英国颁布金本位制法案,黄金成为世界性货币。
1944年5月,布雷顿森林回忆确定黄金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黄金本位的战后货币体系。
1973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取消金本位制,至此黄金的货币功能宣告终结。
现货贵金属交易市场兴起
•国家放开黄金管制使商品黄金市场得以发展,也促使金融黄金市场迅速发展,黄金作为一种公认的金融资产开始活跃在投资领域。
•白银作为现代金融交易手段的历史沿革伴随黄金而沉浮,作为早期主要货币功能转化为现代贵金属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和铂金、钯金一同构成了日趋活跃的贵金属交易市场鲜活的代名词。
现货贵金属市场在中国发展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标志着现货贵金属市场化在中国迈出了第一步。
2008年12月30日,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正式注册,2010年2月开始试营业,2012 年2月正式营业,是国内唯一一家做市商模式运营,采用24小时与国际交易市场接轨的交易所
截止2011年底,上海黄金交易所总交易额达4.4万亿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现货贵金属交易所。
2011年全年天交所交易额超16000亿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高达1140%。
网络电子交易平台的形成
随着交易规模、交易量的快速提升,原有的委托交易和电话交易模式不再适用。
现发展成为高效的网络交易平台,为千万投资客户提供快捷便利的交易服务。
(三)全新的金融理财产品
天津矿产资源交易所现货T+0延期交收业务,投资者可以选择合约交易日当天交割,也可以延期交割,采用人民币报价原则:交易所以伦敦现货黄金市场价格为基础,综合国内黄金市场价格及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兑美元基准汇率,连续报出现货黄金人民币买价及卖价。报价单位:人民币元/克,报价保留两位小数。
每周一至周五开市(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国际市场休市除外),周一早8:00至周六早4:00,结算休市时间:交易日内:凌晨4:00至:5:00;基本于交易日每天23小时不间断交易。具体开市、休市时间以交易所通知为准。投资者可自行选择通过电话或网络系统与综合会员进行现货全额和现货延期交收交易。(投资者和综合会员交易,综合会员和特别会员交易)。现货延期交收业务交易量为1000克的整数倍,最小交易量为1000克。延期交收交易采用预付保证金的形式进行。投资者预付交易保证金不低于成交金额的8%。交易所有权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对保证金比例进行调整。现货全额交易及延期交易均可向综合会员进行交割申报,提取或交收实物金条,需支付提(交)货费。
天矿所采用了做市商交易制度,改变了以往撮合成交给客户带来的麻烦,客户可在任意交易时间下单并即时成交。黄金现货T+0业务引入了银行第三方托管帐户,相关交易费用由交易所代会员统一收取。保证了客户资金的安全性,客户可放心交易。
选择冠通,坐享轻松。
⑶ 金属加工行业的发展前景好吗
全国金属材料专业排名
1.上海交通大学 2.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3.北京科技大学 4.清华大学 5.哈尔滨工业大学 6.中南大学 7.浙江大学 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西北工业大学 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1.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12.大连理工大学 13.华南理工大学 14.湖南大学 15.山东大学 16.四川大学 17.同济大学 18.天津大学 19.东南大学 20.东北大学 21.燕山大学 22.北京理工大学 23.厦门大学 24.北京化工大学 25.武汉理工大学 26.南京理工大学 27.东华大学 28.吉林大学。
更多金属材料专业排名请关注上海有色网。
补充:
华南理工大学是985和211大学,不错。在金属材料专业的排名中排13位。
⑷ 贵金属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分析
黄金、白金、钯金齐齐大跌 ! 贵金属牛市终结,下一步贵金属市场会如何发展?首先从近期世界黄金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来看,而且从进入三季度以来,黄金净买需仍然在增加,但从结构上来看,个人投资者对目前黄金的价格望而却步,更多的选择卖出或观望。而三季度买需主要是ETF买需的支撑,但从进入四季度的ETF持仓来看,黄金和白银ETF持仓均出现下滑;从实物买需来看,中国央行结束连续10月增持黄金,印度民间买需下降近一半,或导致后期黄金承压下跌;白银本周空头占优,周线收阴线。
与九月相同,中国不断是黄金市场的主要介入者。依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最新研讨,中国央行本年购置了近550吨黄金。至于如何发展,现在还应该说是个未知数。
⑸ 贵金属未来发展前景有什么优势
1、央行买盘推动上半年黄金需求上升至三年高点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2018年,全球黄金供应量为4655.1吨,同比增长1.7%,2019年上半年,黄金供应量为2323.9吨,同比增长2.1%。
从需求市场来看,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全球黄金需求出现较大增长,2018年全球黄金需求量为4396.8吨,同比增长4.7%,2019年上半年黄金需求量为2181.7吨,同比增长7.9%。
近期全球黄金需求增长,主要得益央行黄金买盘推动。2019年第二季度,央行买入224.4吨黄金,使得2019年上半年央行黄金买入量达到374.1吨,同比增长57.4%,较上年同比增加136.5吨,带动全球黄金需求上升6.75个百分点。
此外,印度珠宝市场的强劲复苏以及黄金ETF持有量增长,也促进了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的增长。
2012-2019年H1全球黄金供应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以上数据来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黄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⑹ 金属冶炼行业现状如何以后的发展道路怎样
前三季度,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969万吨,同比增长9.8%,增速同比加快2.7个百分点。电解铝产量1621万吨,增长8.7%,减缓1.9个百分点;铜产量增长13%,加快5.6个百分点;铅产量增长6.1%,减缓5个百分点;锌产量增长11.7%,去年同期为下降6.2%。氧化铝产量增长13%,加快3.2个百分点。
主要有色金属价格有所回升。9月份,上海期货交易所铜、电解铝、铅当月期货平均价格分别为52723元/吨、14348元/吨和14517元/吨,分别比上月上涨3.9%、0.3%和4.4%,同比下降6.6%、7.5%和4.5%;锌为14980元/吨,比上月上涨2.4%,同比上涨1.5%。
前三季度,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利润1215亿元,同比下降6.8%。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440亿元,下降11.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775亿元,下降3.8%。
更多资料你可以上前瞻网去看一下。
望采纳,谢谢。
⑺ 金属制造业现状,发展史和未来发展前途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我国金属密封件制造业迅速成长,取得很大的进步,目前行业已经完全发展成为一个竞争性的行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有所提高。
2010年年末,中国规模以上的金属密封件制造企业有613家,经过快速发展阶段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锤炼,在山东省及长三角地区形成了较大的产业群,这些地区的产业集聚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使培训、金融、开发、市场营销、出口等方面形成互动,从而促进金属密封件产业的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金属密封件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显示,21世纪以来,我国金属密封件制造行业发展稳定,工业总产值呈稳定上升的趋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也在持续上升。2004年我国金属密封件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92.21亿元,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06%;2010年我国金属密封件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为631.23亿元,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0.16%。2010年工业总产值是2004年的近七倍,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翻了一番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