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叫社会福利净损失
社会福利净损失(无谓损失)是由于市场未处于最优运行状态而引起的社会成本, 也就是当偏离竞争均衡时, 所损失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由于垄断、关税、配额、税收或其他扭曲等因素引起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不到的那部分,使资源得不到最佳限度的分配。
例如,当垄断企业抬高价格时,消费者将减少消费,这样将导致减少的数量中本来可以实现的消费者剩余都流向了社会,这种社会性损失,就是所说的社会净损失。
(1)外汇管制中的社会福利损失扩展阅读
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决定社会福利净损失的大小,价格弹性衡量供给量和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
税收造成社会福利净损失,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改变自己的行为。税收提高了买者支付的价格,因此他们的消费少了。同时,税收降低了卖者得到的价格,因此他们的生产少了。
由于行为的这些变动,市场规模缩小到最优水平之下。供给和需求弹性衡量买者和卖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从而决定了税收在多大程度上扭曲了市场结果。因此,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也就越大。
(1)供给弹性
当供给比较缺乏弹性时,税收的无谓损失小;当供给比较富于弹性时,税收的无谓损失大。
(2)需求弹性
当需求比较缺乏弹性时,税收的无谓损失小;当需求比较富有弹性时,税收的无谓损失大。
⑵ 西经中社会福利损失就是无谓损失吗
不一定 比如说关税 使消费者福利降低 但有一部会转移给生产者 ,使之福利上升 不全是无谓的 只有净损失是无谓的
⑶ 价格管制对社会福利有什么影响 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解释
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充分反映了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即P=MC=MR。所以是不需要管制的,管制部门也不可能比市场了解的多。现实中,即使没有垄断,也有外部性、公共品,那价格就不等于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啦,价格不能充分反映个人和企业的决策。但管制过多会破坏市场的正常运行,因此,并不是所有不完全的市场都需要管制的
⑷ 关税的福利损失是怎样产生的它会对一国的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这里的小国(small nation)指的是进口只占世界市场供给量的很小一部分的国家,是进口商品的价格接受者,面对的是固定的世界商品价格。
如果一个国家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是个小国,若对进口品实施关税,全部都以价格上升的形式转移给了国内消费者,价格上涨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福利必然会下降,下降量等于保护效应与消费效应之和,也叫做关税的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
关税对福利的影响包括收入效应、再分配效应、保护效应和消费效应。小国模式说明:其关税征收,导致需求减少,但不会影响世界价格,所以供给曲线是一条直线。
关税的收入效应(revenue effect):代表政府获得的关税收入。是消费者剩余损失的一部分,从货币角度看,它转移到了政府中。对国家总体而言,收入效应并不会减少总福利;消费者剩余仅仅是由个人转移到公共部门而已。
关税的再分配效应(redisributive effect):是消费者剩余向国内进口竞争产品的生产商转移的那部分,是收入由消费者向生产者的转移。与收入效应一样,它不会导致总体经济福利的损失。
关税的保护效应(protective effect):是低效率的国内生产代替了高效率的国外生产,出现了关税的保护效应,代表了经济损失。
关税的消费效应(consumption effect):是指关税征收导致商品价格上升,消费量减少了,也就产生了消费效应,而福利必然下降。与保护效应一样,消费效应是社会的真实成本,并没有转移到其他经济部门中。
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保护效应与消费效应加在一起,就是关税造成的无谓损失。
结论:只要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微不足道,征收进口关税必然会减少该国的福利。这是因为没有有利的福利效应可以弥补消费者剩余的无谓损失。如果一国能够通过征收关税改善其贸易条件,从贸易收益中获得的份额将会提高。增加的社会福利将补偿消费者剩余的无谓损失。因为小国对世界市场无足轻重,没有能力影响贸易条件,因此,征收关税将减少小国的福利。
4,大国(large nation)指的是进口占世界市场供给量的很大一部分的国家,在征收关税时,其进口量的变化就会影响进口商品的世界价格,也就是说可以改变该国的贸易条件。如果进口国对于世界来说是个大国,那么征收进口关税可能会改善其国际贸易条件,弥补与消费效应和保护效应有关的福利损失,即弥补部分(或全部)征收关税带来的无谓损失。
与小国模式不一样的是:大国商品进口数量的变化,会引起该商品世界价格的变化,所以供给曲线是一条斜线。其产生的关税效应也有所不同。
进口关税的收入效应与小国模式不一样。在大国情况下,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国内消费者转移给政府的关税收入,即国内的收入效应(domestic revenue effect);第二部分是以降低供给价格的形式从国外生产者那里获取的关税收入,即产生的贸易条件效应(term-of-trade effect)。贸易条件效应表示新的贸易条件导致的收入在征税国与外国之间的再分配。
大国可以通过征收进口关税改善它的贸易条件。大国征收关税,一方面是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的收益,另一方面是进口数量减少导致的损失。要想优化经济福利,一国可以确定一个关税税率,使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的收益与进口数量减少带来的损失之间的正差额达到最大。这样的关税税率被称为最优关税(optimum tariff)。
结论:对一个大国来说,施加在进口产品上的关税一部分以提高产品价格的方式转嫁给了国内消费者,另外一部分通过降低出口价格被外国出口商消化。外国出口商承担的关税构成了本国的福利效应。这些效应弥补了部分(或全部)因关税的消费效应和保护效应造成的无谓福利损失。
如果一个国家是一种产品的主要进口国,改国可以利用关税政策改善贸易条件和社会福利,但关税对福利的消极影响是由保护效应和消费效应导致的消费者剩余的无谓损失。要确定征税国能否提高自身的福利,必须将无谓损失与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的收益进行比较。具体有三种情况:一是贸易条件效应大于无谓损失,社会福利增加;二是贸易条件效应等于无谓损失,社会福利不变;三是贸易条件效应小于无谓损失,社会福利减少。
⑸ 与不征收关税相比,社会福利的损失为多少
【答案】(1)市场均衡条件Q=Q,即;供给函数: ,求解可得:P=20。
将P=20代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可得Q=40。 社会福利为
(2)当P=25时,
利损失为。 。社会福利损失包括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损失,社会福。
(3)由于国际价格远低于国内价格,因此如果政府征收关税,国内价格降低为15元;如果不征收关税,国内价格为10元。因此,社会福利的损失为
。
⑹ 为什么垄断竞争市场存在社会福利的损失
垄断竞争市场垄断者追求纯收入最大化,供给价格小于需求价格,因而经济不会自然达于社会福利最大化,存在着效率损失。
哈伯格的垄断存在效率损失的严格证明,是定义社会福利函数为消费者剩余和垄断利润之和,然后证明在垄断产量处,社会福利还有改进的余地。
显然,只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那么社会福利函数关于产出水平的导数在垄断产量处就为正。这说明,让产量高于垄断水平可以提高社会福利,因此垄断存在效率损失,而该损失可以用哈伯格三角形来度量。
垄断竞争使市场供给数量减少——垄断者使市场存货经常不足,从而使有效需求不能得到充分供给。
垄断竞争使市场价格上升——垄断价格,在各个时期都是可能得到的最高价格。反之,自然价格或自由竞争的价格虽然不是在各个时期,但在长期内却是可能有的最低价格。
垄断竞争使社会福利减少——独占提高了利润率,但使利润总额不能提高到和没有独占的时候一样。
垄断竞争不利于企业良好经营——独占乃是良好经营的大敌。良好经营,只有靠自由和普遍的竞争才能得到普遍确立。自由和普遍的竞争,势必使各人为了自卫而采取良好经营法。
⑺ 什么是福利损失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们单位向外捐款,这笔钱从哪儿来的,不可能从员工工资中扣吧。
⑻ 讨论完全竞争市场税收所产生的社会福利损失与垄断的低效率所产生的社会福利损失的联系与区别
讨论完全竞争市场受众所产生的社会福利
⑼ 微观经济学中的“福利净损失”是什么意思
西方经济学认为,垄断导致产量减少、资源浪费和技术上的低效率。垄断不仅使消费者剩余向生产者剩余转移,而且还涉及制造和竭力防止这类转移的成本。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作为谋求垄断利润的组织,必然造成较低产量和较高价格,使消费者剩余减少,并造成社会性损失。这种福利损失也称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是指实际收入的损失,或由于垄断、关税、配额或其他破坏所引起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损失。
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