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问美国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国影响
美国制定虽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了货币供给,但美国还会通过冲销性外汇干预来抵消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冲销性外汇干预主要是通过在国债市场上的公开市场业务进行的。所以,美元并不一定会贬值,甚至会升值。
由于美元是各国的外汇储备的主要币种,也是国际间结算的主要币种之一。如果美元升值,会增加各国进行对外贸易的成本,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成本的增加会减少国际贸易量,减少对美元的使用,从而影响了全球的流动性。因为流动性,主要就是针对资本的流动性。
Ⅱ 简述冲销式外汇干预和非冲销式外汇干预的优缺点
冲销式干预:指政府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同时,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来抵消前者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从而使货币供应量维持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
非冲销式干预则是指不存在相应冲销措施的外汇市场干预,这种干预会引起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祝你期末考试考好点 国金金融!!!!
Ⅲ 假如冲销性干预不影响汇率,那为什么还要实行冲销性干预
在不存在资本流动限制时,冲销式干预是不会改变汇率的,但是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实行了资本管制,因此我们本国的利率就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国外利率影响或者说不影响国外利率,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进行冲销干预对汇率的影响就不如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那样那么大了。所以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的。
Ⅳ 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方式有哪些
中央银行在进行这种干预时可采取双管齐下的手段:
(1)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时,同时在国内债券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债券,从而使汇率变而利率不变化。例如,外汇市场上美元对日元的汇价大幅度下跌,日本中央银行想采取支持美元抛出日元,美元成为它的储备货币,而市场上日元流量增加,使日本货币供应量上升,而利率呈下降趋势。为了抵消外汇买卖对国内利率的影响,日本中央银行可在国内债券市场上抛债券,使市场上的日元流通量减少,利率下降的趋势因此而抵消。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债券和国际债券的相互替代性越差,中央银行不改变政策的干预就越有效果,否则就没有效果。
(2)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通过查询汇率变化情况、发表声明等,影响汇率的变化,达到干预的效果,它被称为干预外汇市场的“信号反应”。中央银行这样做是希望外汇市场能得到这样的信号: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将要发生变化,或者说预期中的汇率将有变化等等。一般来说,外汇市场在初次接受这些信号后总会作出反应。但是,如果中央银行经常靠“信号效应”来干预市场,而这些信号又不全是真的,就会在市场上起到“狼来了”的效果。1978年至1979年卡特政府支持对美元的干预,经常被认为是“狼来了”信号效果的例子。而1985年西方五国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的“广场饭店声明”立刻使美元大跌,就经常被认为是“信号效应”成功的例子。
所谓改变政策的外汇市场干预实际上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种转变,它是指中央银行直接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而听任国内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朝有利于达到干预目标的方向变化。例如,如果马克在外汇市场上不断贬值,德国中央银行为了支持马克的汇价,它可在市场上抛外汇买马克,由于马克流通减少,德国货币供应下降,利率呈上升趋势,人们就愿意在外汇市场多保留马克,使马克的汇价上升。这种干预方式一般来说非常有效,代价是国内既定的货币政策会受到影响,是中央银行看到本国货币的汇率长期偏离均衡价格时才愿意采取的。
判断中央银行的干预是否有效,并不是看中央银行干预的次数多少和所用的金额大小。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的历史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如果外汇市场异常剧烈的波动是因为信息效益差、突发事件、人为投机等因素引起的,而由于这些因素对外汇市场的扭曲经常是短期的,那么,中央银行的干预会十分有效,或者说,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至少可能使这种短期的扭曲提前结束。
第二,如果一国货币的汇率长期偏高偏低是该国的宏观经济水平、利率和政府货币政策决定的,那么,中央银行的干预从长期来看是无效的。而中央银行之所以坚持进行干预,主要是可能达到以下两个目的:首先,中央银行的干预可缓和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跌势或升势,这样可避免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对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的过分冲击;其次,中央银行的干预在短期内常会有明显的效果,其原因是外汇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这种突然出现的政府干预。这给予中央银行一定的时间来重新考虑其货币政策或外汇政策,从而作出适当的调整。 3、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历史发展
从1973年到现在,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经常在外汇市场上进行直接干预,其中较大的联合干预约有5次,成功和失败的兼而有之。对1976年—1979年美元弱势的干预 在经过1974年至1975年的世界性经济衰退以后,美国的经济仍处于高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率的处境。卡特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决定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利率在上涨,但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涨得更快,外汇市场因此开始不断地抛美元,使美元的汇价一路下跌。面对美元的跌势,卡特政府决定干预外汇市场。1978年10月底,卡特政府宣布了一项反通货膨胀的计划,但由于对美国未来的货币政策并没有明确的表示,美元反而在外汇市场上狂泻。面临马克和日元升值的巨大压力,德国和日本两国的中央银行被迫进行不改变自己政策为前提的大规模干预,买美元抛本国货币,但收效甚微。
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目标 自从浮动汇率制推行以来,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从来没有对外汇市场采取彻底的放任自流的态度,相反,这些中央银行始终保留相当一部分的外汇储备,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的价格出现异常大的、或是朝同一方向连续几天剧烈波动时,往往会直接介入市场,通过商业银行进行外汇买卖,以试图缓解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对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原因,理论上可以有很多解释,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原因大致有三个。
第一,汇率的异常波动常常与国际资本流动有着必然联系,它会导致工业生产和宏观经济发展出现不必要的波动,因此,稳定汇率有助于稳定国民经济和物价。现在国际资本跨国界的流动不但规模很大,而且渠道很多,所受到的人为障碍很小。工业国家从70年代末开始放宽金融方面的规章条例,进一步为国际资本流动提供了方便。在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外汇市场的价格浮动。如果大批资本流入德国,则德国马克在外汇市场的汇价就会上升,而如果大批资本流出美国,外汇市场上的美元汇价必然下降。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人们都期待某一国货币的汇率会上升,资本就势必会流向该国。
资本流动与外汇市场变化的相关性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产业配置和物价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当一个国家的资本大量外流,导致本国货币汇价下跌时,或者当人们预计本国货币的汇价会下跌,导致资本外流时,这个国家的产业配置和物价必然出现有利于那些与对外贸易有联系的产业的变动。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从对外贸易角度来看,可分为能进行对外贸易的产业和无法进行对外贸易的产业两种。前者如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可出口和进口,后者如某些服务业,生产和消费必须在当地进行。当资本流出货币贬值时,能进行对外贸易的产业部门的物价就会上升,如果这一部门工资的上涨速度不是同步的话,追加这一部门的生产就会变得有利可图,出口因此也会增加,但是从国内的产业结构来看,资本就会从非贸易产业流向贸易产业。如果这是一种长期现象,该国的国民经济比例就可能失调。因此,工业国家和中央银行是不希望看到本国货币的汇价长期偏离它认为的均衡价格的。这是中央银行在本国货币持续疲软或过分坚挺时直接干预市场的原因之一。
资本流动与外汇市场变化的相关性对国民经济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在于,大量资本流出会造成本国生产资本形成的成本上升,而大量资本流入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通货膨胀压力,影响长期资本投资。美国从80年代初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大量资本流入,美元汇价逐步上涨,而美国的联邦储备银行(美联储)在1981年和1982年间对外汇市场又彻底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西欧国家为了防止资本外流,在欧洲货币的汇率不断下跌时,被迫经常直接干预外汇市场,并一再要求美联储协助干预。 第二,中央银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是为了国内外贸政策的需要。
一个国家的货币在外汇市场的价格较低,必然有利于这个国家的出口。而出口问题在许多工业国家已是一个政治问题,它涉及到许多出口行业的就业水平、贸易保护主义情绪、选民对政府态度等许多方面。任何一个中央银行都不希望看到本国外贸顺差是由于本国货币的汇率太低而被其他国家抓住把柄。因此,中央银行为这一目的而干预外汇市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Ⅳ 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下,实行固定汇率,出口增加为什么为什么会导致
20世纪60年代,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和J.马库斯弗莱明(J.Marcus
Flemins)提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模型,简称M-F模型),即通常所说的经典M-F模型。该模型指出,在没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是有效的,在浮动汇率下则更为有效;在资本有限流动情况下,整个调整结构与政策效应与没有资本流动时基本一样;而在资本完全可流动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时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但在浮动汇率下,则是有效的。
一般讨论两国模型为例:
模型内的四个市场
第一国的国内商品市场
第二国的国内商品市场
资本市场(利率r)
外汇市场(汇率w)
模型内主要函数
两国的投资I1(r)和I2(r)
第一国的经常项目余额B1(Y1,
Y2,
w)
两国的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L1(Y1,
r)和L2(Y2,
r)
涉及变量
内生变量
两国总产出Y1和Y2
利率r
汇率w
外生变量
两国名义货币供给M(因价格水平P假设为固定,所以实际货币供给M/P也是外生变量)
两国的自发性支出A1和A2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考察的是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形,资本完全流动意味着资产所有者认为国内证券与国外证券之间可以完全替代。因此,只要国内利率超过国外利率就会吸引资本大量流入;或者只要国内利率低于国外利率,就会使资产所有者抛售国内资产,引起大量资本外流。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着重分析了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前提之下财政、货币政策的不同效应。其核心结论如下:
1.固定汇率制下的情形
在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使得货币政策无力影响收入水平,只能影响储备水平;而财政政策在影响收入方面则变得更有效力,因为它所造成的资本流入增加了货币供给量,从而避免了利率上升对收入增长的负作用。
2.引入浮动汇率制下的情形
(1)货币政策-无论在哪种资本流动性假设下,货币政策在提高收入方面都比固定汇率制下更加有效
。
(2)财政政策-在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形下,浮动汇率下收入的增长大于固定汇率下的收入增量;在有限资本流动性的情形下,财政政策的扩张性影响仍然有效,但是收入的增长幅度小于固定汇率制下情形;在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情形下,财政政策对于刺激收入增长是无能为力的。
Ⅵ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资本完全流动的汇率问题
上面那材料中的经济环境是固定汇率制度,而且是在国际收支平衡时发生的大规模国际收支赤字,那央行首选目标肯定是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这个固定汇率,继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美国那个问题的关键是在于,第一,金融环境不同,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破产,76年签订了牙买加协定,承认了浮动汇率制度合法,而美国产生大规模国际赤字的主要时期是在70年代的中后期,固定汇率制度几乎已经不能再维系;第二,汇率的决定条件是什么,我们知道这一时期出现了滞涨,那么美国国内利率是惊人的高的,资金通过资本和金融项目进入美国,推高美元,这个汇率的决定理论是一言难尽的,你可以多看看这个,主要问题是在利率上面,而非购买力的问题,也就说重在内部条件,而非外部条件。
Ⅶ 国家用怎样的手段来控制汇率
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可以分为多种形式。按干预的手段来分,可分为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按是否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分,可分为冲销式干预和非冲销式干预;按干预策略分,可分为熨平每日波动型干预、砥柱中流型干预和非官方盯住型干预。按参与干预的国家分,可分为单边干预与联合干预。 追问: 那再麻烦你解释一下那些干预方式的含义把 回答: 根据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可以分为: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 直接干预是指政府自己直接入市买卖外汇、改变原有的外汇供求关系从而引起汇率变化的干预。
“中和干预”又叫冲销式干预,它是政府管理汇率的重要政策之一,也称冲销政策。它是指中央银行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国外和国内资产交易,以抵消外汇干预对国内货币供给的影响。对外汇干预进行冲销和不进行冲销的影响有以下四种:当中央银行购入国外资产,但不进行冲销时,中央银行的国外资产和国内货币供给同时增加,中央银行的国内资产不变;当中央银行购入国外资产,并进行冲销时,中央银行的国外资产增加,国内资产减少,国内货币供给不变。当中央银行出售外汇,但不进行冲销时,中央银行的国外资产和国内货币供给同时减少,中央银行国内资产不变;当中央银行出售外汇,并进行冲销时,中央银行的国外资产则增加,国内货币供给不变。
冲销式干预就是指中央银行在干预外汇市场时不采取其他金融政策与之配合,即不改变因外汇干预而造成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非冲销干预是指中央银行允许其买卖外汇而改变国内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无论资本是否完全流动,货币供应量变化对经济影响是相同的。
Ⅷ 冲销性外汇干预 外汇冲销干预什么意思
“冲销式干预与非冲销式干预作对比” 冲销干预又叫中和干预,它是政府管理汇率的重要政策之一。它是指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同时,通过其它货币政策工具(如国债市场上的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货币当局外汇交易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使货币供应量维持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 而非冲销干预是指中央银行在干预外汇市场时不采取其他金融政策与之配合,即不改变因外汇干预而造成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Ⅸ 在浮动汇率制、完全资本流动性下,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会更成功为什么
财政政策
Ⅹ 为什么外汇干预不能进行冲销
你说的是自国货币升值吧?汇率高估这说法是不专业的,因为本币:外币的汇率升高是表示本币升值,如果外币:本币的汇率升高是表示本币在贬值。
如果你购买本国的货币这样只会让本币更加升值,如果你想本币贬值,你该卖出本币购买外币。做空本币,增加外币的需求量,让外币升值。日本是一个出口性国家,他们就常做这样的事情。因为本币升值,会让本国的商品出口失去竞争力。
对冲性平价是一个暂时性的,存款是一个长期性的。外币的存款利息很低,外币升值部力没有本币存款收益高,这样就会存在本币存款的预期回报率仍然高于外币存款,反之则低于。
如果中央银行继续购买本国货币,但是仍然进行冲销操作,它的国际储备就会不断减少,为什么冲销的话国际储备会持续减少?你使用了国际储备购买本国的货币,这样外币当然会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