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联想公司太贱了,涨工资都不一样,一线员工那么辛苦,还受气,到头来工资待遇不同,如果说是按工作态度成
联想就是坨猪屎
② 联想集团副总裁年薪多少
联想集团副总裁一年,年薪大约是五百万,还有提成和绩效,这个都是保密的。
③ 联想公司对员工有何管理制度和奖励呢
对于现在的很多行业来说,好像每天不加班、周末不加班,按时上下班已经成为了政治不正确。加班原本是为了解决工作时间内没有完成的任务或者难题,在今天却变成了为加班而加班,如果不给领导看到你在加班,就代表着自己工作不努力、不认真。无止境加班是很多行业的乱象之一,而“到岁数就裁”也是让很多中年人苦不堪言的一个行业潜规则。在互联网或者IT技术这些发展迅速的行业里,对于员工年龄的要求可以说是越来越过分了。很多公司在员工35岁之后,就会想着法儿地让辞退员工,对于很多员工来说,年龄增长是自然规律,并不代表着自己已经不能干了。不仅如此,联想公司还推行“平等政策”。普通员工和领导者之间不是上下级关系,只是同事关系。一直以来,联想内部员工之间都是直呼姓名,而不会加上对方的职位,这对于喜爱平等思想的人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④ 小米公司多长时间涨工资
人力资源部门要根据员工的要求进行调研考察,考察部门的业务开展的情况,最近利润的增加情况。最后,有必要和员工进行沟通,让员工说出或写出需要加薪的原因。员工提出加薪肯定是有原因的,肯定是工作强度比较大或者是业绩做的好,相对其他的岗位,这点工资不算好,所以要加薪。当老板不要太小气,你太小气员工也不会好好的为你干的,将心比心,自己大把大把赚钱的时候要想想员工也是拼死拼活的为你在干,加点工资又怎么样?只要员工的要求是合理的,有有益于公司发展,适当满足比压制需求要好
⑤ 请问大家的公司加薪时间一般是怎样的是每年固定的时间还是因人入职的周年不同而定是每年都加的嘛
汗,看你能力吧,boss重视你,不就说加就加了吗,你要是1年内都得不到加薪的机会,一者或者是这个行业内工资水平也就这样了,二者可能你入不了boss的眼,三者··,你的boss很吝啬了,无休止剥削你。
每个公司加薪周期不同的,你问问前辈好了,一般的到时间了,你的老板会找你谈话,表扬下,鼓励下,暗示下,然后你就写个加薪申请,然后老板就同意了,然后就皆大欢喜了···
⑥ 有没有在联想集团企业工作过的,怎么样啊
如果不是联想的员工,谈联想文化难度可不小,那得是业内长期关注联想的人才能略谈一二。就我个人来看,联想目前还只算是一个营销型企业,企业文化尚未成型。从我接触的联想员工来看,感受更多的是业务型的企业,业绩的好换直接影响联想人对自己价值的判断。现在面临业务大幅下滑的危险,可以预见的人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会面临一个文化调整期,至于联想已成型定论的文化很多业内人士已定论,不过这些都是指并购IBM pc部门之前的老联想了。新联想的企业文化至少从目前来看不是茅盾的,从柳传志的回归就可以看出这三四年来联想企业文化发展的艰难!
⑦ 联想集团的薪酬管理是成功的,这种成功表现在哪些方面
1.观念的转变:从“蜡烛”到“蓄电池”
联想和每一个企业的成长历史相类似,也经历了初创、成长到成熟几个阶段。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领导层越来越认识到人的作用。1995年,集团“人事部”改名为“人力资源部”,这种改变不仅是名称变化,更是一种观念的更新。
蒋北麟先生说:“过去的人才管理把人才视为蜡烛,不停地燃烧直至告别社会舞台。而现在,把人才看作是资源,人好比蓄电池,可以不断地充电、放电。现在的管理强调人和岗位适配,强调人才的二次开发。对人才的管理不仅是让他为企业创造财富,同时也要让他寻找到最适合的岗位,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潜能,体现个人价值,有利于自我成长”
中关村是人才争夺“重地”,贝尔实验室、微软研究院、IBM研究中心等外资研发机构纷纷在此安营扎寨。在这场人才抢夺战中,联想并不是被动挨打,而是主动迎战。他们认为这些跨国公司的进入,大大刺激了中国的人才市场,同时也给国内企业提供了一个更新人才观念、改变管理机制的学习机会。为此,联想提出了自己的崭新理论:项链理论。也就是说:人才竞争不在于把最大最好的珠子买回,而是要先理好自己的一条线,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把一颗颗珍珠串起来,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而没有这条线,珍珠再大再多还是一盘散沙。没有好的管理形成强有力的企业凝聚力,仅仅依赖高薪也难留住人才。
2.在赛马中识别好马
联想为那些肯努力、肯上进并肯为之奋斗的年轻人提供了很多机会。今天,联想集团管理层的平均年龄只有31.5岁。联想电脑公司的总经理杨元庆、联想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郭为、联想科技园区的总经理陈国栋……都是没有超过35岁的年轻人,他们各自掌握着几个亿、甚至几十亿营业额的决策权。从1990年起,联想就开始大量提拔和使用年轻人,几乎每年都有数十名年轻人受到提拔和重用。联想对管理者提出的口号是:你不会授权,你将不会被授权;你不会提拔人,你将不被提拔。从制度上保证年轻人的脱颖而出。
联想启用年轻人采取的策略是“在赛马中识别好马”。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1)要有“赛场”,即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岗位。
(2)要有“跑道”划分,不能乱哄哄挤作一团,必须引导他们有秩序地竞争。
(3)要制定比赛规则,即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奖励评估系统。
媒体评论说联想“爱折腾”。从1994年开始,每到新年度的3—4月间都会进行组织机构、业务结构的调整。在这些调整中,管理模式、人员变动都很大,通过“折腾”,联想给员工提供尽可能多的竞争机会,在工作中崭露头角的年轻人脱颖而出,而那些固步自封,跟不上时代变化的人就会被淘汰——这就是“在赛马中识别好马”。
3.善于学习者善于进步
联想创始人之一、公司副总裁李勤总结自己时说过一句话:办公司是小学毕业教中学。其含义是:办企业对他是一项全新的挑战,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不仅是李勤一个人,不仅仅是联想一家企业,可以说中国整个企业界尚处于少年期,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善于学习者善于进步。
联想注重向世界知名的大公司请教。在人力资源管理上,IBM、HP等都是她的老师,联想和这些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同时,她与国际上一些知名的顾问咨询公司合作,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与观念。他们和CRG咨询公司合作,参照该公司的“国际职位评估体系”在集团内开展岗位评估,统一工薪项目,推行“适才适岗、适岗适酬”的管理方针。
蒋北麟经理介绍说:适才适岗,要求首先对岗位进行分析评估,岗位职责明确并有量化考核指标;其次对员工的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潜质等进行分析。同时,还必须有一套机制来保证适才适岗。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通过轮岗制度,来实现人和岗位的最佳配置。
4.小公司需要关、张、赵,大公司需要刘备
当问到什么人在联想成长最快时,蒋经理的回答是首先要明白联想需要什么样的人。联想决策层一直关注领军人物的培养,柳传志总裁曾说过:领军人物好比是1,后面跟1个0是10,跟2个0是100.....
用一个不太确切的比喻:一个刚兴起的小公司需要关羽、张飞的勇猛善斗,而一个已具规模的企业更需要刘备的知人善用。好的领袖人物需要有识人的眼光和培养人的胆略。
那么,什么人更能获得成功?
首先他要具有极强的上进心。联想要培养的是更在乎舞台和自我表现机会的年轻人,为国家、为民族富强把职业变成事业的人,纯粹求职的人在联想没有大的发展。
其次,他要乐于接受新的知识并勤于学习。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不会学习者就是文盲。
第三,他要有对事物的敏感性,能预见结果,具备一眼看到底的透彻力(此种能力更是智慧加经验)。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自视过高,要时时清醒意识到公司及个人所处的位置,知不足而后改之。年轻人总有点自视过高,不能清醒评价自己,也不能充分领略别人的精彩之处,这种人往往不易进步。
⑧ 联想一年可调薪几次或者不可调
有人1年1次,有人2年,有人三年。
同一年我见过的最多2次。
同年调薪再多就要有重大特殊贡献。
当然还要结合你的职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