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近很明显国家保楼市弃汇率,汇率最终能跌到多少
这仅仅是你个人的理解,因为外汇市场才是正确的,今日实时汇率:1人民币元=0.1501美元,以上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㈡ 汇率崩溃,房价会跌吗
那么,回顾日本保汇率模式和俄罗斯保房价模式,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呢?
一是里子比面子重要。
保汇率和保房价,无非是面子和里子的问题。保汇率的话,在国际市场赢得了面子;保房价的话,对内需来说保住了里子。
在贸易争端不断加剧的国际环境下,面子已经不太值钱,所以保房价的意义要明显高于保汇率。
二是保汇率的负面影响是经济崩盘,保房价的负面影响是通胀走高。
保汇率的话,紧缩政策最终会刺破资产价格泡沫,那么后续引发的经济衰退就很恐怖,可能需要长达数十年的时间来恢复元气。
保房价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较小,影响是通胀会走高,因为货币贬值后进口商品更贵了。
三是大幅贬值对普通居民影响较小。
汇率大幅贬值,对产业来说,依赖进口原材料的行业受损,但依赖出口的行业受益。因为货币贬值,更有利于出口。
对居民来说,顶多每年一次的出国旅游需要积攒更多的人民币。
如果是房价出现暴跌,那对普通人会有非常大的影响,甚至有房贷的人会选择违约。
㈢ 人民币汇率几天抹去一年涨幅
近一周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先后突破6.5和6.6,几天的跌幅抹去了一年的涨幅,对人民币的关注又开始多起来。
汇率是一个严肃的命题,但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不是“外向型”企业,比如航空、造纸、服装等,对于汇率变动并不敏感,但是为什么这次人民币有任何风吹草动,从一个经济命题变成了全民讨论的大话题?还是房子,我可能没有一个外贸出口企业,但是有房子,或者正准备贷款买个房子。所以,对一般老百姓来说,讨论汇率的时候,主要是在研究房价走势,当网上出现“房价和汇率二选一,只能保一个”的话题时,就显得格外引人关注。
的确,过去10多年的高货币供应量,造成了老百姓的财富重构。站在当下的时点,10年前买房和不买房的,10年前在北上广买房和三四线小城市买房的,资产负债表已经完全不一样。但是要知道,无论是房价,还是几轮起伏的股市,甚至大起大落的艺术品市场、新三板市场,本质上都是货币的载体,再加上保汇率还是保楼市这个艰难抉择上,曾经有两个鲜明的案例:日本选择保汇率,俄罗斯选择保楼市,后来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中国何去何从,是关注也是考验。
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有印象,那么应该记得,两年前,我们也有一个类似的讨论,当时甚至更为激烈。一些人甚至将理财产品转换成为了美元,后来,讨论渐渐熄灭,因为我们做到了双赢,汇率回升,房价也没有出现大幅下跌,这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是动用外汇储备,从2014年到今年5月,外汇储备从4万亿元下降到3万亿元,主要就是收购市场上多余的人民币。其次是外汇管控,这两年对资金流出的管控明显加大,就连个人购汇,无论是手机网银还是网点柜台购汇,都需要先填写一份《个人购汇申请书》。
还有就是降低了货币供应量。从一组简单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端倪:2009年国内M2增速为28.41%,对应GDP增速为9.4%;2017年国内M2增速为8.2%,对应GDP增速为6.9%。降低货币供应量是一把双刃剑,在保外汇的同时,对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是会产生明显冲击的。幸运的是,政府在实行货币调控的同时,针对稳房价做了很多保护性措施。比如对金融业进行强监管,实现金融去杠杆,引导资金从房地产市场转向实体经济释放流动性,这是长期手段,大病慢治。为了短期内的稳定,各地出台了各种限价限售限购等措施,本质上就是降低商品房的流动性。以前北京一年二手房能成交20多万套,2017年直接腰斩,其他城市皆是如此。而这些政策也压缩了炒房者的空间,多地都出台政策,限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三无人员”买房,最近甚至调控加码,限制企业买房,父母落户、离婚时间数年内也不能买房,将原有稍稍费劲就能绕过去的监管“空子”全部堵住,一定程度上压制住了炒房需求。
从过去两年的经验可以看出,“房价和汇率只能二选一”是一个伪命题,从资金流动的角度看,人民币汇率和房地产价格在短期内或许呈现一定程度的此消彼长,但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后,两个目标是可以同时实现的。除了日本和俄罗斯,我们也可以看看美国的经验:在1995-2001年间,美元指数和房价同向上升;2002-2007年,美元贬值、房价上升,两者负相关;次贷危机后,美国的房价和汇率齐跌;而从2011年底开始,二者又呈现出同向上升的趋势,所以,这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两者的根基实际取决于中国经济的长期趋势,只要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足以支撑,二选一的局面永远不会发生。
㈣ 放弃汇率可以保外汇吗
任由汇率浮动对国家的伤害极大,只有在极端条件下国家才会放弃汇率实施浮动汇率制。每次的浮动汇率制都会造成金融危机,92年的欧盟金融危机,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㈤ 中国是通过怎样的操作同时保住了房价和汇率,目前来看
房价,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封住了承接盘,限购有些人以为是好东西限量供应,其实主要限制的是承接盘,持有多套房产的人锁在手里无法任意抛售,只能扛着,房产上散户反正比企业能扛,一些开发商也得扛,跟着国家搞出租房等,房企应该会象提高物业服务等方向发展,这是国际趋势。等过几年限购放开的时候估计跟房产税对接上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还是要保持的……当年美国也是这么过来的。百年前,美国政府大量拍卖土地,土地拍卖收入是政府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然后过度到转型收房产税。
个人觉得,能扛到下一个房产周期,也许房价还是能涨的。
汇率这个问题问就问错了。
1、央行想做的事情是贬汇率,而不是保,从来不需要保汇率,因为汇率就是央行说了算啊,中国是外汇管制国家。当然是会调整不同的对比参数用来解释汇率的变动,比如从只盯着美元到盯着一篮子货币。
15-16年外部需求减弱,出口形势不好,因此需要贬一波来保证就业,出口小企业能提供不少就业。
但是川总上台前后就一直叫嚣要把中国归为汇率操控国,这个罪名杀伤力很大,一旦罪名成立,可以封锁中国对美出口。
同时大哥新官上任,二弟要献礼才是礼仪之邦嘛。先抑后扬,然后把升值的功绩归功于大统领喝止有效岂不两全?
所以16年底人民币近7时,坊间舆论就先造起来了,按正常预计到7.2-7.3就够了,因为中国同时还是大量进口原油和粮食的国家,贬值过多会导致过度的通货膨胀。然后就应该慢慢回升到6.7-6.8一线,有数据模型表示汇率在这一区间既有出口竞争力,又不导致过度通胀。
但是任何预计都是会出错的,因为17年2月后中国的进出口数据意外好转,央行贬值的欲望就消失了。
而近期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应该与虚拟货币和ICO的管制有关,绝不能让投机资金舒舒服服的回国。毕竟已经警示很多次了。但这一快速升值阶段应该马上就要结束了。
要时刻警惕崩溃党(没有对手盘怎么割韭菜,做空人民币的哭死了吧)和大棋党的忽悠,想了解经济要多看新闻联播。经济大方针,央妈党爸说了算。人无贬基不是一直被取笑么?那么到底谁笑到最后了呢?
光明正大的打明牌,三令五申,偏不信,越拦着越往里跳。但是喜欢野生经济学家提供的小道消息。这种逻辑已经被真正下棋的人摸透了。正着割一道,反着再割一道。割了你还叫不出,因为每次都是:不是早就说过了吗?
㈥ 全球经济大洗牌,中国是保房价”,还是保汇率”
保房价和保汇率都不是最终的目的。
最终的目的是保证经济的增长和基本面的稳定。也就是说,钱要留在国内。保汇率是资金外流,原因是对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的消极预期,所以这些钱不会转化为投资或者消费,这样,经济转入通缩是大概率事件。所以,钱是要留在国内的。
只要钱留在国内,不论是进入资产领域还是实体领域,都行,虽然房地产价格有泡沫,如果在发展过程当中,能够用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对冲掉,就行。注:房价泡沫最大的原因是热钱鼓动,所以现在房价上涨周期结束,是风险消化的周期。
所以,这个命题的根本是保持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积极预期。也就是保宏观。
㈦ 一,我们为什么能同时保住房价和汇率
最近人民币汇率又有点走弱,美元强势,这几天的跌幅抹去了过去三个多月的涨幅。关于汇率,是否会继续走弱,我的观点是,汇率不比太担心。相对于房价,汇率可能更重要。
汇率事关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砝码。中国要想把人民币推广到全世界,人民币的汇率就不能大幅波动,这是一个货币信用的问题,稳定的汇率,别人才愿意储备和使用你的货币。
中国这些年人民币虽然总体在升值,但并不是纯粹上升。升一点,然后再降一点点,这样多升少降的波动汇率,一方面回应了美国的压力,另一方面也给国内足够的应对空间。实际上最近这几年,人民币汇率越来越市场化,现在也越来越来越自信。
稳定汇率有很多手段。
首先就是消耗外汇储备收购市场上多余的人民币。2017年外汇的确减少,有人关注到3万亿的关口,其实影响并没有那么大,3万多亿的外汇储备,这么大的量,我觉得至少就有保汇率的诉求。这个时候用其实正当时。
其次就是外汇管得严。
最近几年,外汇应该是管得最严的时期。钱是非常难出去的,效果是挺明显的。万达安邦复星海航这几年在国外买买买,已经被重点关注了。
再就是降低货币供应量。
最近10年货币供应量其实是逐步降低的。
2009年M2增速为28.41%,对应GDP增速为9.4%,
2010年M2增速为18.94%,对应GDP增速为10.6%;
2016年M2增速为11.33%,对应GDP增速为6.7%;
2017年M2增速为8.2%,对应GDP增速为6.9%。
降低货币供应量,货币就会相对稀缺,汇率也就相对稳定。
其实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决心就能看出保汇率的决心是足够强大的。
与汇率密切相关的是房价。人们总会觉得房价和汇率是二选一,但我们好像做到了“双赢”,都保住了,这是为何?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降低货币供应量,这本身就是有利于控制房价的。
因为房价目前的确涨得足够多,一旦货币供应量跟不上,就有可能出现明斯基时刻,购买力与房价出现断层,结果是很恐怖的。
但是我们在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同时,针对稳房价做了很多保护性措施。
首先是降低商品房的流动性
限价限售限购等措施,本质上就是降低商品房的流动性。以前北京一年二手房能成交20多万套。2017年直接腰斩,其他城市皆是如此。没有成交就没有价格。没买房的慢点,有房子的人得扛着。
其次就是在一些高库存地区搞去库存
去库存的实例就不说了,各位老家县城的房价都涨了吧。其实稳房价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稳定这些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这些城市数量众多,商品房总货值要比几十个一二线城市大得多。
但它们的房地产根基相对一二线城市较差,必须采取一定措施迅速把房子卖出去。
2015年降息,2016-2017年货币化安置就是卖掉了房子又稳住了房价。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全国约有4200万户棚改任务,,目前棚改总量已完成了三分之二了,到2020年棚改将全部完成,其实从今年起,部分地区的货币化安置热度已经降下来了,有些小地方的房价是难涨了。
第三就是遏制炒房
炒房投资的存在,是不利于稳房价的。他们拉高了房价,但一旦套现又会引发房价下跌。所以炒房投资客的比例是一定要压缩的。
围绕这个目标,各大城市都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更大的布局,发展租房,搞长效机制,让房地产能够健康发展。
这个健康发展,我认为是有着丰富内涵的。
汇率出现问题肯定要立刻干预,房价不一样,它的惯性非常大,周期非常长,你要想让它立刻跌下来,不是不可以,而是代价太大。我们国家的决策者其实很高明,俄罗斯和日本的经历及教训,他们都很清楚。所以选择了一条相对平缓且安全的路子。
处理房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现在不跌,未来肯定也会跌,跌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比如涨幅比收入更慢一点。
㈧ 保汇率和保房价可以并存吗
好像不可以并存,
让房价大幅度贬值,套住外资,汇率就保住了。
房价不断上涨,人民币不断升值,呈现的是经济泡沫不断吹大,呈现的是非理性繁荣,呈现的是移民潮愈演愈烈。人民币将不断贬值,将带动房价不断下跌,呈现的是一系列经济泡沫破裂,呈现的是一地鸡毛,呈现的是热钱出走,呈现的是倒闭潮失业潮,城市化将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