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二物理 杠杆方面的难题--高手来!
首先根据杠抄杆原理F1*L1=F2*L2,可知B端挂着球所受到的拉力F1=39.2N
(19.6*OA=F1*OB).然后对球进行受力分析(受到杠杆的拉力、浮力和重力)可知:F1+f=mg
,其中浮力f=ρvg
,ρ是水的密度,10的3次方kg/m3。可以得出球的体积v,再根据铁的密度ρ1=7.8g/cm3,
用m=ρ1*v,算出的m与5
kg
比较,结果是大于5
kg
,所以它就是空心的了。(m算得是7.8kg)
因为我们用的ρ1是铁的真实密度。
② (八下物理)关于杠杆和滑轮的!!
意思是:杠杆的重心与支点重合,或重心与支点竖直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就没有影响了。
2、
重物400N,手的拉力也应该400N,绳子断不断,取决于绳子本身能承受多大的力。同一条绳子拉力的确是处处相等的。
不明追问。
③ 八年级下物理题(有关杠杆和滑轮)
(1)第一行第四空:15 第二行第三空:2N 错误为:F1的作用方向不与杠杆垂直,那么动力臂就不是4个刻度
(2)无图11-8
(3)小猴的萝卜重。因为小猴那段萝卜较短,即动力臂较短(动力作用点分别为两段萝卜的重心)。小兔萝卜较长,即动力臂较长。又因为小猴的与小兔的平衡,根据F1L1=F2L2,得出G小猴大于G小兔。
(4)无图11-10
1·
2’升高1米。省距离。把图倒过去看就是传统的动滑轮,则此图理解方法与动滑轮一样,只是求得东西变了
3.如图是克服摩擦力,所以阻力为摩擦力60N。有3股里在拉它,60的3分之1是20N。自由端要动的距离是他的3倍,时间一样,所以速度为他的3倍,是0.9m每秒。
相信我的答案,我是物理尖子生,专攻奥物
④ 初二物理滑轮题。求大神。真的难。
⑤ 初二物理下册力难题
某同学用圆柱形容器制作了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它的底部较重,可以竖直漂浮在水面,总质量为0.21kg、底面积为3×10-3m2,不放物体时,在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标为质量的“0”刻度线,如图.请解答下列问题:(g取10N/kg)
(1)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的浮力是多大?
(2)如图所示,在该装置中放入一个体积为
1.5×10-5m3的物块A,它的底部在水面下的深度h=0.11m.此时,该装置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应标为多少克?
(3)物块A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解:(1)该装置的重力为
G=mg=0.21kg×10N/kg=2.1N
由二力平衡可知
F浮1=G=2.1N
(2)该装置排开水的体积为
V=Sh=3×10-3m2×0.11m=3.3×10-4m3
所受的浮力为
F浮2=ρ水gV排=1.0×103kg/m3×10N/kg×3.3×10-4m3=3.3N
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G总=F浮2=3.3N
物块A的重力为GA=G总-G=3.3N-2.1N=1.2N
物体A的质量为mA=GAg=1.2N10N/kg=0.12kg=120g
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应标为120g.
(3)物块A的密度为ρA=mAV=0.12kg1.5×10-5m3=8×103kg/m
⑥ 麻烦帮忙找一些初中物理电学难题和杠杆滑轮的难题,压轴题,拉分题(酌情加分)
一道中考试题试着做做
⑦ 初中物理 杠杆!!难题
首先建立情景把示意图画出来,此题中球是一个杠杆,球与台阶交接点位支点,球心为球受重力的重心(即杠杆阻力的作用点)由球心竖直向下的方向即阻力方向。由支点作阻力方向垂线及阻力(球重力)力臂,由勾股定理力臂长为40cm(垂足与圆心之间为50cm-20cm=30cm,圆心与支点间距为半径50cm);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
=
f2l2
,阻力阻力臂(即f2l2)乘积一定,当动力臂(l1
)最大时动力(f1)最福贰弟荷郗沽甸泰鼎骏小,直径作为力臂比圆的弦大,所以连接支点圆心延长至圆周作此直径垂线,即位最大力方向,动力臂为100cm,代入方程:f1*100cm=1000n*40cm
所以动力f1
为400n
⑧ 请问大家一道初二物理浮力+杠杆+滑轮+机械效率的较难题。
这道题我来为你解答,首先允许我向楼上那样说几句。
如果你真对物理感兴趣,建议你多看一些物理科普书籍,大有卑益,另外,纪录片像走进霍金的世界也蛮好看的
本题不算难题也不是奥数题,奥数题是在理解上下功夫。与本题类似的在北京中考也出现过,而且比这还要难。楼上说难的是自己不愿意去算,这道题好理解,就是计算下功夫。
你说物理成绩还不错,我就把关键的说一说吧,聪明的你一定能看懂!
这里我们把在水里记作1,在水上记作2.
(1)esay,200N。(2)列出大量比例式
η1 V(ρ物-ρ水)/ {V(ρ物-ρ水)g+G滑} (Vρ物g+G滑)(ρ物-ρ水)
—=———————————————————=——————————————-①
η2 Vρ物 / {Vρ物g+G滑} ρ物(V(ρ物-ρ水)g+G滑)
P1=(Mg-F1)/SM (Mg-F1)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1/1.8=7/6
P2=(Mg-F2)/SM (Mg-F2)
Mg=7F2-6F1④
而F2=(Vρ物g+G滑)OB
_______________②
3OE
F2=(V(ρ物-ρ水)g+G滑)OB
_______________ ③
3OE
2.3代入4中
525N=(Vρ物g+G滑+6Vρ水g)/4
可知Vp物g=900-G滑⑤
⑤代入①中得G滑=100N
(3)从表中可知v=h/t=0.02m/s
P=Fv=(1300/4)N*0.02m/s=6.5w
虽然第三题答案很蹊跷,但(1)(2)没问题,(3)思路也大致给你了。做起来不慢,打字太麻烦了!望体谅!
⑨ 物理滑轮重难点
滑轮
1、 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动
的距离SG(或速度vG)
2、 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
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1 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 拉力F= 1 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3、 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 n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 n (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⑩ 初中物理有关滑轮组难题,附图。
看图中的计算过程吧,不明可追问,记得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