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币升值对钢铁价格跌影响
【卖废品就上废品之家 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关于人民币升值对钢铁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原料进口和钢材出口方面。普遍认为人民币升值将影响出口,刺激进口。原因在于,目前国际市场铁矿石贸易结算货币为美元,人民币的升值可使进口成本降低;而对于钢材出口来说,交易是用人民币结算,则出口成本相对增高、竞争力减弱。海关**新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4月累计出口1617万吨,同比下降23.9%,出口金额却同比上升3.75%。我国钢材出口增势已得到有效遏制,钢材出口价格指数加速上升。
在人民币升值后,对于国内的钢铁公司而言,国外的铁矿石变得相对便宜,因此钢铁公司在采购铁矿石方面的成本支出将会大幅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铁矿石价格上涨对钢铁公司的不利影响。因此对钢铁公司也是利好。
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中国钢铁企业的影响,我们可以跳出人民币升值的表象,从美元贬值入手,从钢材价格走势来看。美元作为全球各种交易商品的主要定价单位和结算货币,其汇率变化无疑严重影响着世界上各种商品的定价。钢铁产品与原油等其它商品一样,面对美元贬值,其价格走势也必然发生变化,而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钢铁生产成本的增加,又对钢铁生产产生一定抑制作用,由此会导致钢铁产量缩减,进而推动钢材价格进一步攀升。业内分析师研究表明,钢材价格与美元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一旦美元产生长期升值或贬值趋势,全球钢铁产品价格将随之下跌或上扬。美元的贬值源于美元发行规模的扩大,美国用这种办法来减轻它的债务压力和刺激国内经济发展。但是,长期低利率导致资金外逃,加息直接导致了美国陷入次贷危机。美元加速贬值,反映到中国就是人民币加速升值。
从这个角度而言,人民币汇率变化背后所涌动的世界经济的消涨态势,需要我们予以密切关注。在美元持续贬值的过程中,人民币也将承受更大的不确定性。其对我国经济的种种影响亦将慢慢呈现出。因这种影响而“辐射”给钢铁行业的各种变数,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并及时进行深入分析。
2. 人民币汇率调整对金属行业带来的影响谢 急用啊
金属行业
1.有色金属:
人民币升值首先造成的将是国内金属产品价格的下跌。而对于国内供应缺口较大的金属品种如铜、氧化铝、镍等,人民币升值影响幅度相对较小。对于出口比例较大的行业如电解铝等,则短期内带来价格冲击较大,但来自于氧化铝采购成本的下降将有效缓和利润削减。由于国内绝大多数金属品种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精矿原料,因此在不考虑其他前提下,人民币升值将降低行业从国外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原料采购成本;但对于以来料加工方式贸易进口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将降低其以人民币计价的加工费,从而导致利润率下滑。从目前来看,全球精矿的加工费普遍呈现上涨态势,并且幅度远超过人民币潜在升值幅度,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人民币小幅升值对于该类来料加工企业而言影响相对也较小。
2.钢铁业
对钢铁企业影响不同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钢铁产业降低成本。对于钢铁行业,目前为净进口国,其中2004年进口钢材、铁矿石、废钢分别为207亿美元、127亿美元和23亿美元,全年进口总额为357亿美元。2004年出口钢材、钢坯、铁合金分别为83亿美元、23亿美元和26.5亿美元,合计出口总额为133亿美元。
随着进口铁矿石总量和占比的逐年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将有利于钢铁行业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中国钢铁工业的竞争能力。
考虑到中国钢铁企业产品市场主要为国内市场。目前我国长型材的市场供求主要受国内供求的影响,板材特别是薄板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十分密切,但是,目前国际市场板材价格明显高于国内市场,因此,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于钢铁行业总体是利好。
考虑到人民币5~10%的汇率变动,对于全行业具有10%的利润变动。对于具体钢铁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主要依赖国外进口矿石的宝钢股份、马钢股份、唐钢股份、武钢股份等钢铁企业受益最大。H股价格的上涨将进一步拉动内地钢铁A股的上涨。从风险因素看,人民币升值后,下拉以本币计价的国内钢材价格,有可能导致钢铁消费行业出口减少和进口钢材数量的增加,导致行业供大于求局面的恶化。
人民币升值对钢铁行业的最大利益在于降低钢铁行业的采购成本:目前40%左右的铁矿石依赖进口,而以铁矿石为主的原料占钢材成本的30- 40%;受益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宝钢、武钢、马钢、济钢、南钢等以进口铁矿石为主要原料的公司,这些公司的铁矿石采购进口和国内采购的比例基本是7:3,其它如鞍钢、新钢钒(资讯 行情 论坛)这类公司以自有矿山为主的公司,则影响较小。
人民币升值对钢铁行业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将加大钢材的进口量,同时减少出口量。当然这种负面影响是中长期的,在短期受国内需求和国内外价差制约,这种负面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首先,目前国内钢材需求仍然旺盛,出口量所占产量比例仅为4%。从产品结构而言,出口的主要是附加值较低的线材及普板等产品,进口产品则以国内无法生产或者是产能不足的高附加值产品,包括汽车用薄板、船用中厚板等。其次,国内外目前的价差在20%以上,即使人民币升值,依然无法弥补这一块价差。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价差的逐步缩小,特别是独联体价格目前已经比较接近国内价格,这些地区的价格对国内价格会产生抑制作用,而人民币升值将加的这方面的影响。对于具体公司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为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出口的比率都非常小。
http://zjsr.cn/show_hdr.php?xname=1N6HG01&dname=L6KS211&xpos=4
3. 人民币升值贬值对哪些行业有影响呢
一、机制方面:
汇率改革重在“机制”而非“升值”,实行参考一揽子货币的弹性汇率机制,将使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更加市场化,凸显了改革机制的意味。如何让它以适当方式及时反映实体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基本面才是重点。中国尚不能实行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另一方面,中国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也并不合适,因为这会导致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并使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中国来说是现实的选择。
二、国际贸易方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本身的价值即含金量发生了变化,对中国的老百姓而言,人民币升值,表明自己的钱更值钱了。中国已经加入了WTO,已经融入国际经济社会,人民币币值变化,必须引起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之间比值的变化。对于国际经济依存度大的企业必然产生影响(无论是原材料进口,还是产品出口),其产品的成本也会发生变化,因而其商品价格也会升降。现美国对中国6类纺织设限,欧盟对10类纺织品也设限,刚刚开始实施分配配额出口制,现人民币升值又使出口成本增加,这给纺织品企业带来挑战。
三、股市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21日晚调整人民币汇率后没有引起当天世界主要股票市场大起大落。宣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措施的消息各家银行的外汇买卖业务交易量均出现激增。人民币升值消息公布后,其它货币兑美元普遍大幅上扬,其中尤其以日元和澳元表现突出。
四、国外旅游方面:
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使境内居民出境旅游更加实惠,旅游团费变得更加便宜,游客在国外的消费购买力增强,而外国游客入境旅游变得相对昂贵,这对国内的旅游景点类公司显然是不利的,但人民币升值对旅游市场的总体效应是受益的。
五、银行方面:
一方面是银行内部的治理结构面临很大的挑战,另一方面是市场风险加大,有博取人民币升值套利的资金流入,就有在人民币升值之后资金流出,如果中国经济依然可以保持强劲增长的状态,则人民币升值前景将会持续,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导致的震动,银行货币交易风险可能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
在人民币汇率升值之后,应该注意的是人民币汇率的制度调整是必然性,对于其中的风险要正确看待,升值有风险,但不升值,也并不是没有风险。对于资金大规模离开中国,首先是难以控制的;其次是,只要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速,则人民币升值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升值之后还有升值,整体经济就因人民币升值而导致的波动就会变得微弱了。
由于早期以产生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心理,因此对市场的冲击并不明显,但仍应留意后续的国际性影响,并及早做出因应之道,才能将汇率波动的风险降至最低。
4. 关于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影响,不懂求详解
首先,可以提高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刺激国内消费。因为在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后,投资的力度将会减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会降低;对于出口的贡献度,也不能有过高的指望;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的当属国内消费,而本币贬值恰恰可以刺激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但在人民币贬值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财政的转移支付功能,保证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水平,将通货膨胀对低收入阶层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其次,可以保持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与此同时,若能及时推出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的政策,既可舒缓外国给人民币施加的升值压力,又能达到为财政松绑的目的。
第三,调整国内不同阶层的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中国已经全方位对外开放,外贸依存度已达45%以上,汇率的变动对所有人的利益都会有影响。但是,汇率的变动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是不同的。农民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工人,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人民币贬值,可在提高中国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扩大弱势群体的就业机会与收入,抵御入世对我国农业带来的冲击。
第四,为财政金融政策开辟更广阔的操作空间。与通货紧缩相比,适度的通货膨胀,不仅能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提供更有效的使用空间,还可使财政政策的运用更有余地。譬如,通过取消出口退税而节省的财力可用于发展义务教育、提高公务员工资、补助弱势群体等。
第五,为今后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积蓄能量。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在增强国民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应看到,一些人的狂妄、自大心理也得以暴露,有些人只看到综合国力和总体经济规模已经处于世界前列,而忽略人均经济指标。殊不知,近13亿人口的中国经济总量,仅及 1.26亿人口之日本的1/4和2.8亿人口之美国的1/8,哪里有骄傲的资本。人民币贬值,尽管会降低本国经济以美元计价所占全球比重,但却可避开各国关注的锋芒,为未来人民币开放资本项目积蓄能量,可谓“韬光养晦”。
5. 美元跌跟铁矿石有什么关系利好还是利空,大神们求解
一般矿产资源的国家是澳元和加元。不过现在加元一般都以原油来波动的。所以铁矿石一般是影响澳元的波动。还有不要说美元上涨和下跌。全部货币都是以美元基础来交易的。这样说是错误的。我们要说美元指数。而美元指数影响欧元,日元 英镑等等。非农或者货币纪要也是会说影响美元指数。不要混淆
6. 人民币贬值对大宗商品价格有什么影响
您好!
受中国需求放缓担忧影响,铜和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不过交易员称,近期人民币贬值也加剧了这两种大宗商品的跌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和铁矿石进口国。
由于国内传统的融资渠道枯竭,一些公司把进口的铜和铁矿石作为贷款抵押品,人民币的下跌打击了这类企业。对借款人和贷款方来说,这种融资手段的风险正在不断加大,这也给放缓中的中国经济带来进一步压力。
周二,受人民币贬值推动,铜价延续跌势,刷新7个月低点。上海期货交易所,基准三月铜期货合约收盘下跌2.1%,至每吨人民币46,250元(约合7,532美元)。中国市场收盘时,伦敦金属交易所期铜小幅跌至每吨6,677.75美元。
据钢铁指数(The Steel Index)的数据,本周以来中国天津港[-9.97% 资金 研报]62%品味进口铁矿石基准价格下跌8.3%,周二波动不大,报每吨104.90美元。该基准价格周一触及2012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自3月初以来下跌了11%。
永安期货(Yongan Futures)高级分析师Chao Jin说,虽然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中国经济放缓,但近期人民币贬值给那些找不到其他融资途径、只能利用铜融资来筹措资金的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一些企业把铜和铁矿石作为融资抵押品,过去五年铜融资活动在中国尤为猖獗。在典型的铜融资活动中,企业把铜作为贷款抵押品,所筹资金用作营运资本,或用于更高收益、更具投机性的投资活动。像小型地产开发商这样的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所以通常会用美元从海外进口铜,然后存放在中国,用作人民币贷款的抵押品。
如果铜价上涨或保持稳定,企业就可以逢高抛售铜,从中获利,卖出所得用来偿还贷款。但如果铜价下跌,借款人将面临风险。
如果人民币贬值,把这类资金作为营运资本的企业也许不会受到影响,但那些利用铜融资进行炒作的借款人可能会泄气,这将促使他们抛售铜,进而推动铜价走低。
继去年全年累计升值2.9%之后,今年以来人民币累计下跌1.4%,跌幅较大。
Jin表示,由于人民币走软导致铜价出现更大降幅,中资银行开始缩减相关业务,使得形势进一步恶化。随著银行接受铜作为抵押品的意愿下降,需要融资的公司不得不寻找其他途径,因而出于融资目的的铜进口预计将下降。
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Ltd.)和力拓(Rio Tinto PLC)的管理人士周二承认铁矿石市场存在类似问题,并表示围绕中国信贷条件收紧的担忧以及库存增加的趋势推动了市场下跌。
上述评论进一步证明,中国金融体系的问题正在向房地产和银行业(对信贷收紧最敏感的代表性行业)以外的领域蔓延,并且正在对海外经济体产生影响。
巴克莱(Barclays)分析师程似锦表示,这些因素可能为人们推低伦敦市场铜价提供了机会。他指的是近日国际铜价下跌的情况。
在中国国内,很多分析师将铜价近期走软视为迟到已久的追跌走势。由于国内经济放缓,天然橡胶等大宗商品价格已经下滑了很长一段时间。
Jin表示,上海市场的铜价和天然橡胶价格一直有很高的相关度,但去年走势出现偏离,天然橡胶的跌幅要大得多。他补充说,铜融资需求是过去一年支撑铜价的关键因素。
去年上海期货交易所铜价下跌18%,而天然橡胶价格下跌35%。
Jin表示,直到最近,铜空头的艰难处境才有所好转。
尽管最初铜市场备受瞩目,但随著上周五铜价开始下跌,投资者的注意力转移到规模更大的铁矿石市场。
7. 美元对人民币升值对铁矿石是利好还是利空
两者间没有绝对的联系。假设大商所人民币计价的期货铁矿粉本身无波动的情况下,USD/CNY升值,则会小幅打压价格,反之则对价格有小幅利好的作用。
商品市场以及一切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品都符合“一价定律”,境内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与境外其他货币计价的相同市场的同规格标的物的价格折现后(折合成同种货币)是一致的。因庞大且高效的套利行为会使价格尽可能的符合一价定律。
关于套利,可以参考我博客的相关博文。
8. 人民币贬值带来得后果是什么
人民币贬值对经济、生活、工作都有影响:
1、进口会减少,以进口为主的企业,其利润会下降:因为进口货物时,须先用人民币到银行兑换成美元等外币,然后再从国外购买货物。
人民币贬值后,相同的人民币换得的美元更少,所购买到的货物量更小,导致进口成本增加,使进口商品的竞争力降低。
2、出口会增加,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其利润会增加:人民币贬值后,出口货物所收到的美元,能从银行换回更多的人民币,利润会增加。
所以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实质是对出口企业进行补贴,帮助这些企业出口,有利于保护低端工业和落后产能,但会增加工业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3、增加就业:人民币贬值后,由于进口减少,使国内销售市场的竞争减小,国产货物的销量增加,就业岗位会增加;而由于出口增加,出口企业利润会增加,也会导致就业机会增加。
4、进口成本增加,导致生产、生活消费品物价上涨:人民币汇率贬值,会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推动物价总体水平上升。
国家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石油、铁矿石、木材、大豆、粮食等生产、生活消费品,这些都是以美元结算的。如果人民币持续贬值,这些消费品的进口价格就会升高,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成本增加。
5、对股票市场来说,本币的贬值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较为复杂,本币贬值,使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增强,特别是出口企业将受益,而依赖于进口的企业成本将会提高,利润也会受到损失,给中小进口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公司的净利润也会相应的减少,股票价格也会受到影响。
6、对黄金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或上涨:当前,黄金和国际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定价的。人民币贬值,等于美元升值,也就等于黄金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所以,在本币贬值时,要持有、买入黄金等硬通货。
(8)人民币汇率跌对铁矿石的影响扩展阅读:
货币贬值(又称通货贬值,外文名Devaluation)是货币升值的对称,是指单位货币所含有的价值或所代表的价值的下降,即单位货币价格下降。
货币贬值在国内引起物价上涨现象。但由于货币贬值在一定条件下能刺激生产,并且降低本国商品在国外的价格,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把它作为反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1、货币贬值在国内引起物价上涨现象。但由于货币贬值在一定条件下能刺激生产,并且降低本国商品在国外的价格,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把它作为反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2、汇率工具常用于调节一国国际收支失衡,各国政府都希望使用汇率工具使失衡的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特别是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多使用本币贬值的策略,希望通过本币的贬值,
一方面降低本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增强本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从而促进出口,增加出口额,
另一方面,提高外国进口商品在本国市场的本币价格,降低外国进口商品在本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从而减少进口。
总之,通过本币汇率的下调扩大出口,缩减进口,使贸易收支以至国际收支逆差缩小,恢复平衡,甚至出现顺差。
3、没有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甚至恶化国际收支。加大了一国的国际收支逆差,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
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现象历来就存在,但近年显得尤为突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像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的货币贬值均在30%—70%之间,贬值幅度之大实属罕见。
然而,这些国家的国际收支却在相当长时期内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近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土耳其金融危机,巴西金融危机,阿根廷金融危机,这些国家的货币也严重贬值,但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改善效应却不明显。
与此相反,中国顶住1997年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冲击,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实际上人民币汇率还稳中有升,但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却一年好过一年,外汇储备连年增长,从1997年底的不足1400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底超过2500亿美元。
参考资料:网络-货币贬值
9. 人民币贬值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就国内期货市场而言,人民币贬值将直接和间接对国内商品价格形成支撑。
其中,直接方面主要体现为,大部分商品是需要大量进口的大宗原材料商品,比如,大豆、铜、天胶等品种的进口依存度较高,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2007年度大豆进口量占消费量的1/3左右,铜进口量占消费量的1/3,天胶进口量则达到消费量的2/3以上。如果人民币此时持续贬值,这些大宗商品的跌势或将出现停滞或跌势放缓,到国内以人民币计价,本币贬值将使内外价格比值重心抬升,从而支撑国内商品市场。
但像白糖、小麦等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的品种来说,内外联动性不强,因此是不会受此影响的。其他需要大量进口的原材料,如原油、铁矿石等,尽管没有直接内外盘期货价格作相应的参考,但在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下,走势将与那些出口依存大的商品走势趋于类同,因为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国内的原材料价格偏高,进而直接影响至下游产成品,最终会拉高通胀水平,如果CPI指数再次高起,前期政府的宏观调控成果就将徒劳。
而间接方面的影响为,人民币贬值将有利于国内加工、制造等出口行业,激活国内商品的消费需求,也能对商品价格形成利多作用。当然,目前全球大宗商品还处于跌势之中,各国CPI指数也都开始从年中高点回落,部分国家甚至出现通货紧缩的忧虑,所以在商品“熊市”尚未结束的背景下,人民币短期适度贬值并不会对通胀产生太大影响。
尽管人民币贬值对进出口贸易会带来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商品期货价格,尤其是对进口依存度较大的商品期货价格,不过若人民币贬值短期仍不能冲抵外部需求减弱的负面影响,并且随着美元的信任危机和各国贸易保护的抬头,全球商品需求可能进一步下降,长期来看,商品价格并不乐观,最终还会按其供求关系来决定趋势的,毕竟这是价格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