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货币的汇率关系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先说如果问的是世界上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是如何确定的,毫无疑问大部分货币基本上是自由的外汇市场确定汇率,如果对某国货币的需求增加,货币就升值,反之贬值,这个外汇市场运作的根本原理和菜市场是一样的。
如果问的是为什么美元是国际结算的主要货币,美元的地位是怎样形成的,首先要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说起。
二战后为了战后发展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成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设定美元为金本位货币,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为定死的价格,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这样各国贸易可以用美元结算,美元的发行比黄金的生产更为灵活,因此当各国贸易需要大量结算货币时不会因为黄金供应量不足而受到限制,如果各国认为需要,可以用手中的美元按35美元一盎司的价格从美国兑换黄金,之所以把美元定位金本位货币,是因为当时美国政府的黄金储备量是世界最多的,占当时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75%以上。
但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美国发行的美元越来越多,以至于如果各国都把各自持有的美元按35美元一盎司的价格兑换黄金,美国政府最后会面临无金可兑的状况。
到60年代因为越战等等原因,美元汇率持续走低,各国都愿意将美元换成黄金保值,如果持续这种状况,美国金库将会被掏空,一盎司黄金都留不下来,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是由黄金保证的,如果美元兑不了黄金,美元的地位就将不保。
最终在70年代初,美国政府决定停止美元和黄金的官方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美元的信誉完全由美国的国家信誉担保。之所以各国最后都接收了这个结果,一个是各国都想维持国际贸易的稳定,另一个原因是美国发明了石油美元。美国用了一些政治经济或军事手段(具体过程我不清楚)强迫世界上即便不是所有的也是大部分石油交易都用美元结算,这样一来各国都需要用美元卖石油,美元又有了强劲需求,这一套体制一直延续到今天。
B. 汇率是如何形成的 汇率有哪几种
原因:
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种货币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其他影响因素:
从短期来看,一国(或地区)的汇率由对该国(或地区)货币兑换外币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外国人购买本国商品、在本国投资以及利用本国货币进行投资会影响本国货币的需求。本国居民想购买外国产品、向外国投资以及外汇投机影响本国货币供给。在长期中,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对价格水平、关税和限额、对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偏好以及生产率。
C. 世界上各国的货币汇率是是如何形成的
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货币的供需状况决定的,比如外汇市场上投放的人民币多,那么人民币就要贬值,美元就要增值。
D. 汇率是如何产生的
各国货币之所以可以进行对比,能够形成相互之间的比价关系,原因在于它们都代表着一定的价值量,这是汇率的决定基础,也是汇率的产生原因.
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为本位货币。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的货币单位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多少来确定他们之间的比价,即汇率。
如在实行金币本位制度时,英国规定1英镑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成色为22开金,即含金量113.0016格令纯金;美国规定1美元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千分之九百,即含金量23.22格令纯金。根据两种货币的含金量对比,1英镑=4.8665美元,汇率就以此为基础上下波动。
在纸币制度下,各国发行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并且参照过去的作法,以法令规定纸币的含金量,称为金平价,金平价的对比是两国汇率的决定基础。
但是纸币不能兑换成黄金,因此,纸币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虚设。所以在实行官方汇率的国家,由国家货币当局(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当局)规定汇率,一切外汇交易都必须按照这一汇率进行。在实行市场汇率的国家,汇率随外汇市场上货币的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汇率对国际收支,国民收入等具有影响。
E. 汇率是怎么产生的
原因:
是各个国家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的金融手段。
汇率会因为利率,通货膨胀,国家的政治回和每个国家的经济等原因而变动。而汇率是由外汇市场决定。外汇市场开放予不同类型的买家和卖家以作广泛及连续的货币交易(外汇交易除周末外每天24小时进行,即从GMT时间周日8:15至GMT时间周五22:00。
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是代表人民币的对外价值,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在独立自主、统一性原则基础上,参照国内外物价对比水平和国际金融市场汇率浮动情况统一制订、调整,逐日向国内外公布,作为一切外汇收支结算的交换比率,它是官方汇率,没有市场汇率,其标价方法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直接标价法。
(5)货币对中的汇率是怎样形成的扩展阅读
一国外汇行市的升降,对进出口贸易和经济结构、生产布局等会产生影响。汇答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汇率下降,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
固定单位的外币数大小须视各该外币的价值大小而定,除人民币对比利时法郎和意大利里拉汇率采用一万 (10000)单位、对日元汇率采用十万 (100000)单位作为折算标准外,对其他各种外币汇率均以一百(100)单位作为折算标准。
F. 人民币汇率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决定的
人民币汇率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
1、 一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收入增加会导致进口商品的需求扩张,继而扩大对外汇的需求,推动本币贬值。而支出的增长意味社会投资和消费的增加,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刺激出口增加外汇供给。所以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会引起本币升值。
2、 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国际收支中如果出口大于进口,资金流入,意味着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的增加,则本币会上升。反之,如进口大于出口,资金流出,则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需求下降,本币会贬值。
3、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如果一国的物价水平高,通货膨胀率高,说明本币的购买力下降,会促使本币贬值。反之,就趋于升值。
4、 利率水平的差异。温和的通货膨胀下,较高利率会吸引外国资金流入,同时抑制国内需求,进口减少,使得本币升高,但在严重通货膨胀下,利率就与汇率成负相关的关系。
(6)货币对中的汇率是怎样形成的扩展阅读
1、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开拓国际市场。我国大力鼓励本国企业"走出去",许多大企业也开始实施国际化的经营战略,人民币升值使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外的资源,使人民币海外购买力增强,降低了海外并购的成本。
2、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企业技术提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出口企业要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对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需 求将不断扩大。
3、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发展。人民币升值可以最有效率地对出口企业进行洗牌,把制造业中那些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出局,有利于改变过去资源过度向制造业集中的局面,引导更多资源转向服务业,从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良性发展,进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对内升值有利于压低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控制通货膨胀,调控房地产价格,促进股市制度性下跌,降低股市圈钱功能,使优质上市公司受到损失,损害本国实体经济,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加大经济衰退风险。
5、对外升值有利于推高本国外向型制造业企业出口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因自主科技水平不足,又失去一定价格优势,而竞争力大幅下降,使国家出口减少,经济增长乏力。同时,降低进口产品价格,令外国企业在具有技术优势的同时,又获得了成本优势,而加大对中国的出口,通过对中国的贸易,使本国经济获得复苏。
6、降低本国学生出国留学的教育成本和生活成本,有利于留学生定居国外,到外国学习先进理念,和舒适生活,促进中国人才的全球扩散,传播中国文化。
7、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对即将破产企业或业务进行收购,促进中国的对外投资,帮助世界各国经济复苏,体现了中国的良好风范。
G. 汇率是怎么形成的
产生原因
各国货币之所以可以进行对比,能够形成相互之间的比价关系,原因在于它们都代表着一定的价值量,这是汇率的决定基础。 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为本位货币。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的货币单位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多少来确定他们之间的比价,即汇率。 如在实行金币本位制度时,英国规定1英镑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成色为22开金,即含金量113.0016格令纯金;美国规定1美元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千分之九百,即含金量23.22格令纯金。根据两种货币的含金量对比,1英镑=4.8665美元,汇率就以此为基础上下波动。 在纸币制度下,各国发行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并且参照过去的作法,以法令规定纸币的含金量,称为金平价,金平价的对比是两国汇率的决定基础。 但是纸币不能兑换成黄金,因此,纸币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虚设。所以在实行官方汇率的国家,由国家货币当局(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当局)规定汇率,一切外汇交易都必须按照这一汇率进行。
资料:金融学
H. 国际货币的汇率是怎样产生的
国际货币的产生有以下5种因素:
1. 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它对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有着直接的影响。一国国际收支直接决定着该国外汇供求状况。国际收支的收入项目形成了该国的外汇供给,如商品和劳务的出口以及资本的流入等;国际收支的支出项目形成了该国的外汇需求,如商品和劳务的进口以及资本的流出等。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说明外汇流入大于外汇流出,对外汇的供给大于外汇的需求,本币对外币升值,本币汇率上升;反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说明外汇流入小于外汇流出,对外汇的供给小于外汇的需求,本币对外币贬值,本币汇率下降。
2.通货膨胀率
货币的对内价值是决定其对外价值(即汇率)的基础,货币对内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其对外价值的变化。对内价值具体体现为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高低,而通货膨胀正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一国出现通货膨胀意味着该国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下降,即该国货币对内贬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对内贬值必然会引起对外贬值。当一国出现较他国更高的通货膨胀时,该国出口商品相对价格上升,进口商品相对价格下降,从而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竞争力,造成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改变国际收支状况。一般而言,通货膨胀率相对较高的国家,其货币汇率趋于下降,通货膨胀率相对较低的国家,其货币汇率趋于上升。
3.利率水平
利率水平的高低对投资者来说,决定其投资的收益水平。利率水平变化对汇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资本的流动起作用的。当各国货币的利率出现差异时,投资者为了追求较高的收益,会卖出低利率的货币,买入高利率的货币。这种资本流动势必影响不同货币的供求,进而影响汇率的变动。另外,利率又是一国官方调节经济的手段。利率上升,银根收紧,单位货币价值量增加,本币汇率上升。因此,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种货币的利率上升,其汇率就上浮。反之,利率下降,其汇率就下跌。
4.政府干预
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各国纷纷放松了外汇管制,但政府干预仍是影响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一国中央银行为稳定本币汇率、避免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造成不利影响,或者为了抑制外汇投机活动,往往对汇率进行干预,其主要通过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改变外汇供求,或者发表言论影响市场心理,从而改变汇率走势来达到其政策目的。政府干预汇率往往是在本币汇率剧烈波动的情况下,或者为了促进出口等目的而进行的,因而它对汇率变动的作用一般是短期的,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汇率的长期走势。
5.市场预期
市场预期是短期内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金融市场上,存在大规模的热钱。这些巨额资金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都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受着预期因素的支配,一旦市场出现蛛丝马迹的变化,就到处流动。如果预期某国货币汇率将下跌,这些资金则在外汇市场上抛售该国货币,这将会对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巨大冲击,从而造成该国货币汇率的下跌。随着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日益庞大,市场预期对汇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总之,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经济因素,又包括政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错综复杂。
货币体系:
最早一个国家的货币(纸币)的相对价值是由这个国家的黄金储备量来决定的,我们称为金本位体制。
二战以后,美元和黄金强制挂钩,其它货币也和美元挂钩(实际上都是和黄金挂钩了),这形成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即以美元为主体的全球货币体系。
197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浮动汇率取代了固定汇率体制,一开始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汇率是根据国际贸易的需求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价格上变动的。后来大家认为这样也不符合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采用购买力平价来确定货币的汇率,当然购买力平价理论只能从理论上来阐述货币应有的汇率,市场汇率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到了1980年代中期以后购买力平价理论被新古典贸易理论所代替(贸易、利率差、央行票据量综合评判)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