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撑杆跳高的撑杆是什么材料做的,它的历史发展
历史
起源于古代人类利用木棍、长矛等撑越障碍的活动。据记载,公元554年爱尔兰就有撑越过河的游戏。撑竿跳高原为体操项目,流行于德国学校。1789年德国的布施(Busch)跳过1.83米,这是目前世界上有据可查的最早成绩。作为田径运动项目首先在英国开展,1843年4月17日英国职业选手罗珀(John Roper)在彭里斯越过2.44米。19世纪末开始流行于欧洲国家。撑竿最早使用木杆,最高成绩为3.30米;1905年开始使用重量较轻、有一定弹性的竹竿,最高成绩达到4.77米;1930年出现较为坚固的金属竿,运动员无撑竿折断之虑,可以提高握竿点,加快助跑速度,最好成绩达到4.80米;1948年美国设计制造出重量更轻、弹性更强的玻璃纤维竿,目前使用该竿已突破了6米的高度。撑竿跳高的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4.48~4.52米,最大重量2.25公斤。撑竿的长度和直径不限,但表面必须光滑。运动员一般都自带撑竿参加比赛。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将撑竿插在插斗内起跳;起跳离地后,握竿的手不得向上移动;可以在规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试跳,但每一高度只有3次试跳机会。男、女撑竿跳高分别于1896年和2000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撑杆跳高发展
根据撑竿的变化,撑竿跳高运动的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
①木制竿阶段
早年欧洲的撑竿都是木制的,竿子下端装以三股铁叉。运动员把木竿插在地上,沿竿迅速向上爬,当竿子将要倾倒时,便越过横杆,故称“爬竿跳高”。爬竿跳高到1890年被禁止。
1896年第1届奥运会的撑竿跳高比赛,由美国运动员W.霍伊特用木竿跃过3.30米,获得冠军。
②竹竿阶段
1905年欧洲人从中国和日本引进竹子,并于1909年用于撑竿跳高中。从此,正式定名为“撑竿跳高”。由于竹竿轻且有弹性,促使技术不断改进。1912年,美国的M.赖特以4.02米首破4米.大关。1924年,国际田联正式同意使用木质穴斗和沙坑。由于助跑速度加快,握竿高度提高,使运动成绩也不断提高。1942年,美国的C.沃梅达以4.77米的成绩创造了竹竿最高纪录。
③金属竿阶段
由于竹竿易断,金属竿逐渐代替了竹竿。虽1930年就已有钢竿,但并未普及。1952年出现了铝合金竿。由于金属竿质地结实,运动员敢于提高握竿点,助跑速度加快,并加大了摆体幅度。1957年美国运动员B.古托夫斯基以4.78米打破了世界纪录。1960年美国运动员D.布雷格又以4.80米创造了金属竿的最高纪录。
④玻璃纤维竿阶段
早在1948年已有人采用玻璃纤维竿,但因动作掌握不好,运动成绩不理想。到60年代初,玻璃纤维竿又在美国问世。1961年美国运动员G.戴维斯以4.83米创造玻璃纤维竿第一个纪录。1962年,国际田联正式批准使用玻璃纤维竿,运动成绩不断 提高。美国运动员B.斯顿伯格和J.彭内尔先后跃过5.13米和5.20米。
撑竿
撑竿跳高在刚成为田径项目时,所使用的撑竿是以木材制造,最高成绩为3.30米;1905年开始使用重量较轻、有一定弹性的竹竿,最高成绩达到4.77米;1930年出现较为坚固的金属竿,运动员无撑竿折断之虑,可以提高握竿点,加快助跑速度,最好成绩达到4.80米;1948年美国设计制造出重量更轻、弹性更强的玻璃纤维竿,目前使用该竿已突破了6米的高度。撑竿的长度和直径不限,但表面必须光滑。运动员一般都自带撑竿参加比赛。
横竿
撑竿跳高的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4.48~4.52米,最大重量2.25公斤,有三角形以及圆形两种种类,撑竿跳高所有的横竿多是三角形,每边的宽度为2.8厘米至3厘米,而圆形横竿每边直径为2.5厘米至3厘米。
② 撑杆跳的杆子是什么材料做的
撑杆跳的杆子的材质有四种:木制竿、竹竿、金属竿、玻璃纤维竿。
分析:根据时间的发展,撑杆跳的杆子材质也发生了变化,具体如下:
1、木制竿阶段。
早年的撑竿材质都是木制的,1896年第1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用木竿跃过3.30米,获得了撑竿跳高比赛的冠军。
2、竹竿阶段。
1909年欧洲将竹竿用于撑竿跳高中。1912年,美国的运动员以4.02米第一次突破4米的高度。1942年,美国运动员又以4.77米的成绩创造了撑竿跳高比赛的最高纪录,他用的撑竿就是竹竿。
3、金属竿阶段。
因为竹竿本身性能的问题,比较容易断,所以金属竿逐渐代替了竹竿。1930年就已有钢竿。1957年美国运动员以4.78米打破了世界纪录;1960年美国运动员又以4.80米创造了金属竿的最高纪录。
4、玻璃纤维竿阶段。
最早在1948年已经有人使用玻璃纤维竿。1961年美国运动员以4.83米创造玻璃纤维竿第一个纪录。美国运动员B.斯顿伯格和J.彭内尔先后跃过了5.13米和5.20米。
(2)跳高撑杆是什么杠杆扩展阅读:
撑杆跳高起源于古代人类使用木棍、长矛等撑越障碍的活动。
撑竿跳高的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4.48~4.52米,最大重量2.25公斤。撑竿的长度和直径不限,但表面必须光滑。运动员一般都自带撑竿参加比赛。男、女撑竿跳高分别于1896年和2000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男子撑杆跳世界纪录保持者:
2014年2月16日,在乌克兰顿涅茨克举行的国际室内田径大奖赛中,李纳德·拉维莱涅越过6.16米的高度,打破了谢尔盖·布勃卡保持了20年51周的世界纪录。
女子撑杆跳世界纪录保持者 :
2009年8月28日,在国际田联黄金联赛苏黎世站的比赛中,伊辛巴耶娃以5.06米的成绩打破由自己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5.05米的女子撑杆跳原世界纪录,这是她职业生涯中第27次打破世界纪录,也是她第15次打破室外赛世界纪录。
参考资料:网络-撑竿跳高
③ 跳高用的杆是什么材质制造的。
我觉得应该是玻璃钢,因为物理老师是这么讲的
④ 撑杆跳高的杆是什么做的大神们帮帮忙
材质不断更新 早年欧洲的撑杆都是木制的,杆子下端装着一个三股铁叉。那个时候,撑杆跳高叫撑杆爬高。运动员把木杆插在地上,沿杆迅速向上爬,当杆子将要倾倒时,便越过横杆,故得名。爬杆跳高到1890年被禁止。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的撑杆跳高比赛中,美国选手霍伊特用木杆跃过3.30米,获得冠军。 20世纪初期,撑杆跳高进入竹竿时代。据说,在1905年,欧洲人从中国和日本引进竹子,并于1909年用于撑杆跳高中。从此,正式定名为“撑杆跳高”。由于竹竿轻且有弹性,促使技术不断改进。1912年,美国选手赖特以4.02米首破4米大关。 竹竿容易断的缺点,最终由更加结实的金属杆解决了。其实最初的钢杆,早在1930年就已有了,但并未普及。1952年出现了铝合金杆。竹竿的弹性与金属杆的结实,使得20世纪中期,这两种杆在一段时间内并存。1957年,美国选手古托夫斯基以4.78米的金属杆成绩,打破了美国选手沃梅达用竹竿保持了15年的4.77米世界纪录。从那以后,正式比赛中,金属杆全面替代竹竿。 玻璃纤维杆的问世,解决了竹竿与金属杆之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弊端。1961年底,美国选手戴维斯以4.83米创造了玻璃纤维杆的第一个世界纪录。1962年,国际田联正式批准使用玻璃纤维杆。之后的20年,撑杆跳高的世界纪录提高了近1.5米。
⑤ 撑杆跳用的杆高度是一定的吗是根据什么定的高度
撑竿跳高 起源于古代人类利用木棍、长矛等撑越障碍的活动。据记载,公元554年爱尔兰就有撑越过河的游戏。撑竿跳高原为体操项目,流行于德国学校。1789年德国的布施(Busch)跳过1.83米,这是目前世界上有据可查的最早成绩。作为田径运动项目首先在英国开展,1843年4月17日英国职业选手罗珀(JohnRoper)在彭里斯越过2.44米。19世纪末开始流行于欧洲国家。撑竿最早使用木杆,最高成绩为3.30米;1905年开始使用重量较轻、有一定弹性的竹竿,最高成绩达到4.77米;1930年出现较为坚固的金属竿,运动员无撑竿折断之虑,可以提高握竿点,加快助跑速度,最好成绩达到4.80米;1948年美国设计制造出重量更轻、弹性更强的玻璃纤维竿,目前使用该竿已突破了6米的高度。撑竿跳高的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4.48~4.52米,最大重量2.25公斤。撑竿的长度和直径不限,但表面必须光滑。运动员一般都自带撑竿参加比赛。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将撑竿插在插斗内起跳;起跳离地后,握竿的手不得向上移动;可以在规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试跳,但每一高度只有3次试跳机会。男、女撑竿跳高分别于1896年和2000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⑥ 跳高运动员的撑杆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是碳素材质的撑杆,还有一种是玻璃纤维材质的撑杆。
⑦ 撑杆跳高的撑杆是什么材料做的,它的历史发展跪谢!
撑竿跳高在刚成为田径项目时,所使用的撑竿是以木材制造,最高成绩为3.30米;1905年开始使用重量较轻、有一定弹性的竹竿,最高成绩达到4.77米;1930年出现较为坚固的金属竿,运动员无撑竿折断之虑,可以提高握竿点,加快助跑速度,最好成绩达到4.80米;1948年美国设计制造出重量更轻、弹性更强的玻璃纤维竿,目前使用该竿已突破了6米的高度。撑竿的长度和直径不限,但表面必须光滑。运动员一般都自带撑竿参加比赛。 要是觉得我的回答满意,请采纳!
⑧ 跳高运动员对撑杆的力
(1)跳高运动员对撑杆施力的同时,撑杆同时也对运动员施了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运动员对撑杆施力的时候,撑杆会变弯,所以是形状发生了变化;
撑杆对运动员施力时,将运动员弹起,使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形变;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⑨ 急:“撑杆跳”中,有没有利用杠杆原理
据查资料: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
但“撑杆跳”中并未用到杠杆原理。
撑杆的目的是跳得高,但撑杆前的速度方向是向前的,通过“撑杆”来改变速度的方向并且提供支持力,由向前变为斜向上,从而越过横杆,所以“撑杆跳”中并没有利用杠杆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