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QE,货币宽松政策,算影响汇率的因素吗算汇率政策还是重大国际政治事件及因素
应该是汇率政策吧。QE无非是印钱,相当于稀释单位货币的价值,但是通过定向的大量的输入现金,可以有效的增加市场的流动性,重新让投资消费活跃起来。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两面的,QE是一剂猛药,可救国于水火,但是导致的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长期后还是无法估量的。
个人认为,QE于除中国美国之外的任何国家,都只是经济手段。中国的汇率不是自由浮动,而且长远来看人民币具有可观的境外流通量,所以量化宽松可能用于政治目的。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元的QE是美国向境外转移国内经济危机的最快也是对见效的方法,所以于美国也可能是政治目的。
㈡ 量化宽松对货币的影响是什麼
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即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当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到私有银行体系。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
在经济发展正常的情况下,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一般通过购买市场的短期证券对利率进行微调,从而将利率调节至既定目标利率;而量化宽松则不然,其调控目标即锁定为长期的低利率,各国央行持续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向市场投放大量货币。即量化宽松下,中央银行对经济体实施的货币政策并非是微调,而是开了一剂猛药。
第一种情况,如果量化宽松政策能成功生效,增加信贷供应,避免通货紧缩,经济恢复健康增长,那么一般而言股票将跑赢债券。
第二种情况,假如量化宽松政策施行过当,导致货币供应过多,通货膨胀重现,那么黄金、商品及房地产等实质资产可能将表现较佳。
第三种情况,如果量化宽松政策未能产生效果,经济陷入通缩,那么传统式的政府债券以及其他固定收益类工具将较为吸引。
量化宽松极有可能带来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果。央行向经济注入大量流动性,不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但是,一旦经济出现恢复,货币乘数可能很快上升,已经向经济体系注入的流动性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将直线飙升,流动性过剩在短期内就将构成大问题。
量化宽松政策,不仅降低了银行的借贷成本,也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现在全球同此凉热,各国政府都在实行超低利率,其本意是希望经济迅速复苏。但结果事与愿违,那些本该进入实体经济的量化宽松货币,在有些国家却流入了股市
源于网络
㈢ 人民币汇率影响原因是什么 是不是 中国的经济刺激 货币宽松能抵御全球量化宽松带来的人民币升值
汇率的影响因素很多,有政治、经济多个方面,最重要、最深远的影响因素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提高了,本国的货币就会升值。当然短期的影响因素也很多。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主要取决于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出台这样的政策不是针对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当然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是会造成美元贬值,全球物价上涨,外汇储备缩水,倒逼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但由于人民币还不能完全可兑换(资本项下未完全可自由兑换),所以中国不会也不可能用经济刺激政策抵御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影响。
㈣ QE怎样影响利率的呢 有人说美联储QE导致利率为零,该怎么理解 谢谢~
QE即量化宽松政策,即各国央行购买国债、金融机构债券等债券,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通俗讲就是印钱,市场流动性改善,钱更多了,市场利率就会被压低。
美国在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时先后推出四轮QE,印了大量的钞票,目前经济企稳,正在逐步退出QE。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将会降低美国国内货币供给,提升美国债券收益率,导致美元升值进而提高美元资产吸引力,国际资本将重新流入美国。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进行定价和交易,美元汇率走高又会使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这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并有利于缓解新兴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压力。
㈤ 量化宽松政策为什么会使货币汇率暴跌
量化宽松政策使货币汇率暴跌原因如下:
1、量化宽松政策是指在利率已经降到零或接近于零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购买证券的方式向市场大规模投放货币,运用非常规的手段来遏制通货紧缩导致的市场恐慌,刺激经济增长。大规模投放货币必然让货币贬值,汇率下跌或暴跌
2、举例:2010年11月初,美联储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继续向市场大量注入货币。进一步推动美元贬值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干扰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机制。
3、美国实行宽松(或紧缩)的货币政策,其他发达国家的货币数量就会增加(或减少),GDP也会出现上升(或下降)的波动。在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数量的情况下,日本的GDP和物价变化微乎其微;欧元区的GDP和物价则呈现出较大波动。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外汇管制,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较低,它们的GDP很难获得有利的输出效应。同样是美国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拉美国家与G7其他六国获得的外部效应大相径庭。拉美国家的GDP与美国的货币政策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传导途径表现为:美国货币扩张→拉美国家利率下降→资本流出→总需求减少→GDP减少。
㈥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关系
美国政府希望人民升值,一可以抑制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二可以将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2万亿贬值,而中国政府,采用稳妥渐变形式,逐渐的去适应美国政府的政策,美国政府又采取一种新的,换位思考的策略,主动发行6000亿美元纸币,对美国经济总量没有什么影响,大概有3000亿是针对中国的,在美国没有发行6000亿之前,笔者研究,美元在人民币升值至4.95以后(时间应该是2012年),大量热钱一定会回流,那个时候也是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明显复苏的时候。这是经济规律。但是其政治目的,如果我们国家政策调整不能及时适应,就会出现苏联的结局,资金大量外逃,人民币通货膨胀,一麻袋钱买不了一袋大米。买国债,其实就是历史上的纳贡。因为我们的金融和政治不能主宰世界,我们的政治和经济结构决定了,一旦出现决策失误,无法规避金融崩溃的风险,使得我国经济政策,走出一种缓慢的适应,渐变、践行路线,美国人已经瞄准到我们的决策方式,这次的突发性6000亿印钞,是针对20国峰会,逼人民币迅速升值。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是让世界为美国经济买单,更主要的是让中国人民买单,勤劳的中国人勤奋劳作,美国只要决定发行个数字,如果有指令和方向的向中国投资免息,就会有很多金融炒家借贷,投向中国,每一个美元就要对应6.6圆的人民币,会颠覆我们的金融经济,这就是后现代战争学说讲的远程金融经济战。不用一兵一卒、一枪一炮。是战争掠夺付出,而达不到的掠夺效果。美联储发行一个数字,就抢走了中国人的劳动实物财富!!!
我们的政府和经济学家应该到了警醒的时刻???掌管好国家的财富人民的血汗,遇有突发事件,就是经济和政治的量变拐点,掌好舵!会掌舵!用一颗赤诚的公心为民掌舵。可能会渡过难关,因为是社会结构性的问题?也是人的文化性决定的问题,是需要一个很长时间;去调整社会结构的问题?
㈦ 欧元区量化宽松对人民币汇率有何影响
欧元肯定贬值了,同样一单位的人民币可以换到更多的欧元,人民币升值
㈧ 国际收支 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动时如何影响汇率变动
国际收支顺差,获得外币大于送出去本币,国外获得更多的货物或者服务,国内获得更多的购买力,排除国外投资考虑,会有更多的外币换成本币,外币需求更旺点,所以本币升值;
通货膨胀情况下,国内物价激增,购买力变弱,更多资金外流,本币会贬值,从而增加出口;
利率升高,套利外币资金流入,换成本币后享受更高利率,本币还是会升值。
但这三点并不是独立的,三个条件交叉出现时候就要看综合情况了。比如,我国2010年底国际经常项目仍然是顺差,而且利率上调了,但是通货膨胀严重,中国的人民币就处于升值状态,但是这些是因为人民币被低估的请款下发生的,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也是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一种调整,逼着人民币升值,否则就要深受通货膨胀之苦。权衡之下,中国决策者决定还是人民币升值抑制物价,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㈨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
降低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就是减少银行储备必须注资的压力。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一旦量化宽松政策开始实施,人们将会向美联储出售国债,届时利率将会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