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汇率与币值变化有什么关系
本币多了,本币币值贬值(多了不值钱), 汇率降低 !
本币少了,本币币值升值(物以稀为贵),汇率升高!
望。。
B. 汇率与币值的区别
分清“币值汇率”与“贸易结算汇率”的不同内涵
眼前的人民币汇率之争,使国人学到了很多国际金融的常识,但发现在很多的概念,我们是混乱不清。专家们的说教,实不能再以其昏昏,非但不会使人昭昭,还贻国误民!下面列举八大概念。
概念一 一个国家既然存在其本币与海外货币,那么“汇率”,究竟是反映本币与外币的关系,还是反映本国的海外货币与外币的关系呢?答案是后者。
概念二 “汇率”还在存在两种不同的内涵或形态,即“外币:海外人民币”的“币值汇率”,及“外币兑海外人民币”的“贸易汇率”两种不同的“汇率”。前者的“海外人民币”,属于我国在海外流通中的实物货币(海外人民币纸币);后者的“海外货币”,仅限于国家的贸易结算专用,是专项帐户内受管制的货币符号。
概念三 关于“汇率操纵”。它也分为对“贸易结算汇率”与“币值汇率”两个方面的操纵。
一是国家对“贸易结算汇率”控制与管理,目的是对自身贸易顺逆差及直接影响的国际收支的控制与管理。基于这样的关系,就决定了“贸易结算汇率”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应存在与应操纵的东西。换言之,一个国家操纵其贸易结算汇率是必然的,不会操纵不去干预才是蠢才。
二是任何一个国家,更应控制其“海外货币与外币”的“币值比率”。对于中国来说,因人民币一直未走其国际化之路,并形成的巨大的外币债权,不但其贸易结算的“固定汇率”迟了五年进行调整,还在于未从原来的人民币与外币挂钩的汇率机制,转到外币与人民币挂钩的汇率机制即人民币的贸易结算机制上,其海外人民币币值就更高于现时的名义汇率甚至“黑市”汇率,这就决定了海外人民币的贸易结算汇率与币值汇率,即使要“并轨”,也存在相当一段时间的历程。
更需明确的是,任何一个国家,其“汇率”的“双轨制”,长期存在是必然的,短期“两率”的等值或“并轨”,包括国家在不操纵不干预的情况下(即央行在“在岸人民币”与“海外人民币”两个市场的所有货币购售行为),完全在“市场供求因素”下的等值,才是偶然的。因此,资本项下的放开(即坊间说的“货币自由兑换”),是根本就都是错的思维,是不理解或没有“一个国家始终存在两个货币价值体系”的基本认识导致的。
概念四 “游资对赌某国汇率”的伪命题。任何市场的因素,根本上都斗不过一国的央行,故“游资对赌某国汇率”,从来都是危言耸听的无知与伪命题,因为除非该国没有根本的与独立的“国内货币”与“海外货币”这两套货币价值体系。
概念五 货币“国际化”本质及其 “经济边际条件”。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经济发展后能否与需要建立其海外货币价值体系,即通常说的实现其货币的“国际化”,与其能否长期取得顺差相关。这也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否到了应“国际化”时候的经济边际条件。我国现时就需要建立其海外人民币价值系统,不仅因为我贸易顺差力能一直延续,还因为有巨大的外币积累,早就有条件这样做了。
概念六 “联系汇率”的两种表达形式及其转换的边际条件。“联系汇率”存在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本币与外币的联系;一种是外币与本币的联系。两者转换的边际条件与“货币国际化”的边际条件相同。逆差国的联系汇率是与别人的货币挂钩;顺差国的联系汇率应是别人的货币与其挂钩。而贸易的本币结算,就是这个具体的形式。
还有一个结论是,强币必然对应着顺差国。故联系汇率的另一个简单而正确的理解就是,弱币必须与强币进行联系,或强币国家应该建立让弱币国家的货币与其进行联系的汇率制度。这就是现时国家必须转换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同时转换为外币(美元、欧元等)与人民币的联系汇率制度的内在必然。
概念七 外汇储备的“货币债权”本质与转换。所谓“外汇储备”,不能仅认作是外国货币的储备,而应认作是以外国货币进行的债权表达。但债权表达,却不一定非要外国货币来进行,以本国货币进行表达也是可以的。此其一。
其二,“货币债权”的储备,应是以强币为主的储备。以前美元是强币,现在轮到人民币了。故我国的庞大外汇储备,在人民币贸易结算之后,是可以逐步转换成人民币债权的——购买外国商品,先花去外币,出口商品时,全部收取人民币。这项工作做好以后,名义汇率升值时,就能获得我人民币的对外债权同步升值的好处了,有如过去十多年日元升值几倍的情形。
概念八 关于“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为减少市场因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甚至冲击,国家对贸易结算汇率的管理,应采用相对稳定的指导思想,可以采取有一定幅度波动的“固定汇率”制度。但管理两国的币值比价,则应选择“浮动汇率”,以从根本上杜绝游资对实体经济贸易的冲击,也不会使国家对外贱卖海外人民币。我国全面推广人民币贸易结算后,应采取这一方针。
C. 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币值之间的关系
两者为同向关系。人民币币值高则汇率也高。
汇率是指本币与外币之间的比值。当人民币币内值升高时,势必在同等汇容率下,一定本币可以兑换更多外币,这就是人民币汇率高的表现。
也就是说人民币币值高是汇率高的前提,汇率是币值的表现。
D. 汇率与币值的关系
两者为同向关系
以人民币为例:人民币币值高则汇率也高。
汇率是指本币与外币之间的比值。当人民币币值升高时,势必在同等汇率下,一定本币可以兑换更多外币,这就是人民币汇率高的表现。也就是说人民币币值高是汇率高的前提,汇率是币值的表现。
E. 外汇汇率,外币汇率,本币汇率什么区别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楼主复制网络的吧。你要注意一句话就记住了。
汇率是本币与外币的比价。这个如果你学金融就必须知道。
汇率两种标价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用1单位外币可以兑换的本币数量表示,比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般用直接标价法表示,1美元=6.312310元人民币。间接标价法是用1单位本币可以兑换的外币数量表示。
所以如果说有区别,那就是如上这样的区别了。
F. 本币汇率和外币汇率什么区别,怎么算
本币汇率公式为100¥=x外币。
区别:
1、概念不同:本币汇率就是以外国货币为单位衡量本国货币的价格。外币汇率是外国货币与本国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的比价。
2、标价方式不同:本币汇率相当于是汇率标价法中的直接标价法。外币汇率相当于是汇率标价法中的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3、数额变化不同:外币汇率在外汇交易中,间接标价法所表示的本币值固定不变,汇率的涨跌都以外币数额变化来表示。本国货币的数额随着外国货币币值的变化而变化。
(6)币值和汇率的区别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单位数量的人民币能兑换更多的某种外币,则表示人民币汇率上升,人民币相对于某种外币升值,而外币贬值,外汇汇率下跌,此时有利于我国的进口不利于出口。
2、单位数量的人民币若能兑换较少的某种外币,则表示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相对于某种外币贬值,而外币升值,外汇汇率上升,此时有利于我国的出口不利于进口。
3、当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时,外汇汇率上升,外币相对于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贬值,即用人民币表示的外币价格上涨,此时有利于我国的出口不利于进口。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外币相对于人民币贬值,而人民币升值,此时有利于我国的进口不利于出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外币汇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本币汇率
G. 人民币汇率和外汇汇率有什么区别
外汇汇率是一复个统称制,是指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汇率两字可理解为价格.国际上有两种表示外汇汇率的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是指用本币表示外币的方法,我国就是这种标价法,如中国100美元=864.43人民币.国际绝对多数国家采用这种方法.在这种标价法下,如果说汇率上升,即为本币贬值.间接标价是以年币表示本币的方法,这种方法下,汇率上升,即为本币升值.
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对于外币价格,简单地说,就是人民币价格.人民币汇率上升,是指人民币价格上升,即人民币升值.
H. .汇率变动与货币币值的关系是怎样的
汇率变动对应着货币的贬值和升值。
相关介绍:
上浮(appreciation)与下浮(depreciation)是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化的两种形式,在该制度下货币汇率随时常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当外汇求过于供时,其汇率会由下往上升高,称为上浮,意味着该国货币升值。当外汇供过于求时,其汇率就会由上往下降低,称为下浮,意味着该国货币贬值。如果中国货币持续上涨就会影响汇率上浮的下浮。
(8)币值和汇率的区别扩展阅读
当一国的利率水平高于其他国家时,表示使用本国货币资金的成本上升,由此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供应相对减少;另一方面也表示放弃使用资金的收益上升,国际短期资本由此趋利而入,外汇市场上外汇供应相对增加。
本、外币资金供求的变化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反之,当一国利率水平低于其他国家时,外汇市场上本、外币资金供求的变化则会降低本国货币的汇率。
一般来说,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造成的巨额财政收支逆差和通货膨胀,会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会减少财政支出,稳定通货,而使本国货币对外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