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计提福利费会计分录怎么做
提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分录如下:
对于不同的职工类型,计提职工福利费应计入不同的科目:
1、如果是企业中为生产产品服务的人员:
借:生产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2、如果是企业行政管理人员: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3、如果是企业销售部门人员:
借: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分录开始使用后,应做到按号码顺序填写,填写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楚,全部联次一次复写、打印、内容完全一致。填开的不得涂改、挖补、撕毁。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所以职工福利费不计提,可以按实列支,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不能在税前扣除,支付职工福利费应该纳入工资薪金总额核算。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B. 计提工资会计分录怎样做
1.计提工资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计提社保(企业部分)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3.次月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4.上交杜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个人部分)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5.上交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注意事项:
社会保险没办理之前不能计提,“五险一金”计提比例各地不一样。企业按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比例缴纳部分,可列入“管理费用”。
C. 会计分录中计提费用的技巧与方法
会计分录中计提费用的技巧与方法?
一般计提的有工资、水电费等,像这些计提项目的话,你可以根据上年同期数据来进行计提。
还有计提一些税金、利息之类的,你可以根据你们公司的实际情况,应该上缴的税费,利息根据银行存款的余额等方面进行计提。
其实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技巧和方法,主要看个人的熟悉程度,一般做久了,自然而然就懂了。
D. 什么是计提怎样通俗易懂的理解计提,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做
计提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
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福利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过程,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解释。
会计分录:计提工资
1、借:管理费用-工资 (包含个人应扣社保与个税及水电费)
销售费用-工资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现金 (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养老保险(个人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工伤保险(个人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失业保险(个人部分)
其他应收款-水电费(个人部分)
3、交宿舍水电费时
借:其他应收款-水电费(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现金
4、交代扣个人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
贷:银行存款
5、计提社保时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公司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工伤保险(公司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公司部分)
6、交社保时
借: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养老保险(个人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公司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工伤保险(个人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工伤保险(公司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失业保险(个人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公司部分)
贷:银行存款
(4)计提佣金会计分录扩展阅读:
1、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2、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3、预计某些应付账款。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具体来讲,
1.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就是,企业在期末应按照委托贷款本金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於本金的差额,计提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上,委托贷款的本金和应收利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并入短期投资或长期债权投资项目。
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就是,企业应在期末对固定资产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於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应当在期末因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於其账面价值的无形资产,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在建工程预计发生减值时,如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3年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也根据上述原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可见,新增的四项计提,同样是遵循了谨慎性原则所做的会计处理,而且准备的计提也能较为真实公允的反映公司的财务经营状况。
E. 计提工资会计分录该怎么做
计提工资分录:
借:生产成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薪酬)
制造费用(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薪酬)
管理费用(行政人员薪酬)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薪酬)
研发支出(从事研发活动人员薪酬)
在建工程等(从事工程建设人员薪酬)
合同履约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
实际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福利。
F. 根据销售人员的业绩计提佣金,怎么做账
按一定的数据结算是最好的 我们公司也是这样算的
G. 计提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咋做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利息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收到利息收入后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利息收入是指企业将资金提供给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者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金融)确认的利息收入,包括发放的各类贷款(银团贷款、贸易融资、贴现和转贴现融出资金、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垫款等)、与其他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同业等)之间发生资金往来业务、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实现的利息收入等。
二、本科目可按业务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三、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等科目,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等科目。
H. 预提费用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预提XX费用
新会计准则,已取消了预提费用科目的使用。现行预提费用可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发票到了,先用红字凭证冲回原预提费用凭证,再重新按发票金额做张凭证即可。
(8)计提佣金会计分录扩展阅读:
预提费用指应由受益期分担计入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而以后月份才实际支付的费 用。例如,银行借款的利息是按季结算支付的,但利息费用应由支付利息前各月份的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共同负担。
预提费用的预提和支付,是通过“预提费用”科目进行 的。预提时,贷 (或增) 记该帐户,费用支付时,借 (或减) 记该帐户。贷 (增) 方余额,表示已预提尚未支付的费用,在资金平衡表内以预提费用项目列示。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概念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 支出,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摊销、预付财产保险费、预付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租金、预付报刊订阅费、待摊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购买印花税票,国债和一次缴纳税额较多且需要分月摊销的税金等。
待摊费用的特点是支付在前,受益、摊销在后。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从成本费用中 预先列支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如银行借款的利息费用、预提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租金和保险费等。
两者的区别
(一)账户的性质不同: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中,“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账户。因为它是先支付后分摊,占用了企业的资金。该账户借方记录企业各项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借方,表示期末某一时点企业实际拥有的资产数额。
“预提费用”属于负债类账户。因为它是预先提取,该支付而尚未支付的费用,成为企业的负债。该账户的贷方记录负债的增加额,借方记录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贷方,反映企业在期末某一时点所承担债务的实际数额。
(二)两种费用的发生和记录受益期的时间不一致:待摊费用是发生或支付在先,摊入受益期在后即:按实际数支付,按平均数在以后受益期内分摊;预提费用是先将费用计入受益期,支付费用在后即:按平均数在受益期预提,以后按实际数支付。
(三)填制会计报表的处理原则不同。待摊费用属于费用发生后据实摊销,事先知道具体的分配标准及分配金额,实务中不会出现贷方余额,填制会计报表时不需要进行调整;而预提费用需要事前估算将要发生费用的摊销标准,事前并不知道具体的金额或标准,所以实务中经常出现多提或少提的现象,容易出现借方余额。
此时,一般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但在填制会计报表时,却应将其填入“待摊费用”项目,视同待摊费用处理,实务中叫做“账表不符”。
I. 支付国外佣金时代扣代缴的增值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抄1)借:管理费用袭
贷:应付账款(境外公司非居民企业)
(2)借:应付账款(境外公司非居民企业)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银行存款
(3)支付税款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失或是利益。
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按管理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费用处理方式
直接支付费用
属于直接支付费用的主要业务有招待费、审计费、诉讼费等。
转账摊销费用
属于转账摊销费用的项目有折旧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坏账准备等。
预付待摊费用
预付待摊费用主要是指固定资产修理费用。
预提应付费用
预提应付费用是指采用预提方法核算应由本期负担,而在以后各期支付的费用。如企业选择预提方法核算固定资产大修理费、企业计提的职工教育经费等。
J. 计提工资会计分录
支付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分配费用时,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 ;应付职工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