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汇率改革的汇改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1985年至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复汇率回归。
1994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2005年: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⑵ 促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原因主要是,中国经济水平提高了。浮动汇率制适合中国的市场化经济和贸易的开放化发展。浮动汇率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对于开放经济体而言,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按照这一原则,在目前我国相对自由的资本流动前提下,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为冲销外汇而被动发行的基础货币数量减少,可使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使得我国金融当局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吸引利用外资及保证经济增长等方面拥有更大的空间和回旋余地,使货币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宏观调控需要。
⑶ 简述1994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主要内容
1994年: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人民币汇率1994年以前一直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并公布,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国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七家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货币的汇率,各银行以此为依据。
(3)汇率改革那些方面扩展阅读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几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人民币汇率改革
⑷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内容
从单一的盯着美元的汇率,到以一篮子货币为参考的汇率,这个一篮子汇率就是指我们的主要贸易国家,比如美元、欧元、日元、澳元、加元等
放开人民币汇率的强制管制,也就是不再搞固定汇率制度了,而是在每天规定的范围内由市场交易来决定人民币汇率的价格,从此人民币汇率就开始升值了
放宽境内个人购汇的限制,从原来的必须有证明到现在,每个年度都可以购汇5W美元
⑸ 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内容
我国汇率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7月21日电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记者就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
问:我国汇率制度的历史与现状是怎样的?
答:1994年以前,我国先后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实践证明,这一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1997年以前,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海内外对人民币的信心不断增强。但此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防止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轮番贬值使危机深化,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动大幅度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形成了基本上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减弱,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为消除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创造了条件。(
http://finance.qq.com/a/20050721/000522.htm)
浮动汇率是固定汇率的对称,是指国家货币主管部门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只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的汇率...浮动汇率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叫自由浮动,一类管理浮动。(http://www.jcafx.com.cn/info/yanxianni.asp?id=1092)
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中国选择了跟美圆挂钩的汇率,美圆贬值,人民币也跟着贬值。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⑹ 汇改的中国汇率改革概况
也有分析师认为,人民币汇率的走强还有宏观调控方面的原因。央行已经多次动用提高准备金率的手段来回收流动性,目前信贷和投资在减少,宏观调控的效果明显,所以再次提高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大。而汇改一年多以来,升值幅度波动较小,在逐渐成熟的汇率管理模式下,适当放开汇率的弹性,可以减小央行大规模投放货币的压力,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汇率改革三原则: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一方面保证中国政府对汇率变化的主导性控制,避免外来资本操控;一方面保护中国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不因汇率变化而产生不良影响,维持稳定大局。
⑺ 2005年汇率改革的主要内容
核心内容有三条:
第一条就是我们这个汇率将来不再盯住一个单一的一种货币,即单一的美元了,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同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
第二条就是人民币汇率将是浮动的,而且浮动的区间也是合理的;
第三条就是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在2005年7月21日即日元兑美元升值2%。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