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

发布时间:2021-04-16 09:29:08

① 简要谈一谈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的看法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坚持的原则有四:
第一,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我们一贯的方针。因为历史原因,我国的汇率制度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必须改革汇率制度。
第二,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国家利益优先、人民利益优先的原则。不能因为顾及外部压力,就罔顾国情,伤害中国人民的利益,迎合他国需要。
第三,人民币汇率改革是中国的主权事务之一, 任何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无权干涉。
第四,汇率改革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应采取盯住一篮子货币而非采取单独货币的汇率制度,以规避货币改革因单一货币币值变化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

②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是什么如何完善

中国截止到2018年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中国的汇率制度不同于浮动汇率,固定汇率,而是资本管制。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都是中央银行接受你任何的买卖货币的请求,无论数额大小。而中国是不允许你自由兑换外币的。

(2)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扩展阅读:
汇率制度的内容:
1.确定汇率的原则和依据。例如,以货币本身的价值为依据,还是以法定代表的价值为依据等。
2.维持与调整汇率的办法。例如,是采用公开法定升值或贬值的办法,还是采取任其浮动或官方有限度干预的办法;
3.管理汇率的法令、体制和政策等。例如,各国外汇管制中有关汇率及其适用范围的规定。
4.制定、维持与管理汇率的机构,如外汇管理局、外汇平准基金委员会等。
汇率制度的研究包括两个基本视角:汇率制度是如何形成和决定的。如何选择汇率制度。前者是实证问题,后者属于规范分析。
汇率制度分类是研究汇率制度优劣性和汇率制度选择的基础,而对汇率制度与宏观经济关系的考察,首先在于对汇率制度如何分类。由于不同的分类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从而导致汇率制度的选择成为宏观经济领域最具争议性的问题。

③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历史及背景

变革历程: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双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85年至1993年:人民币对外币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双汇率回归。

1994年: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2005年:中国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影响汇率制度的重要事件:

人民币汇率1994年以前一直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并公布。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国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七家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货币的汇率,各银行以此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自行挂牌。

2015年:在制定当日人民币中间价时,首先参考上日“收盘汇率”,即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汇率(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供需状况。

同时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即在一篮子货币兑美元汇率有所变化情况下为保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所要求的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的调整幅度。各家做市商可以根据对不同篮子的权重选择不同从而报出不同中间价。

形成背景:

1994年以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民币汇率由国家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汇率体制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49~1952年)、五六十年代的单一固定汇率制(1953~1972年)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后以“一篮子货币”计算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73~198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为鼓励外贸企业出口的积极性,我国的汇率体制从单一汇率制转为双重汇率制。

经历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1981~1984年)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年)两个汇率双轨制时期。其中,以外汇留成制为基础的外汇调剂市场的发展,对促进企业出口创汇、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收支平衡和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通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人民币双轨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一方面多种汇率的并存,造成了外汇市场秩序混乱,助长了投机;另一方面,长期外汇黑市的存在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人民币的信誉。外汇体制改革的迫切性日益突出。

1994~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改革外汇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

1993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具体包括,实现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格并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外汇留成,实行结售汇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外汇交易市场等。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1997年以前,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海内外对人民币的信心不断增强。但此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防止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轮番贬值使危机深化,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减弱,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创造了条件。

党中央、国务院于2005年7月21日出台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两个多月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有序过渡,平稳运行。

(3)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扩展阅读: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有利于缩小国际收支差距,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维护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一些层面方面看,这一汇率制度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比如人民币汇率因素贸易巨额顺差关系太过密切。

“外需”变身为“内需”将推动国内资产泡沫迅速形成,还有一旦人民币汇率出现拐点,升值预期的消失将导致投机人民币升值的外资大量出逃等,这些问题都需逐步加以完善。

从长远来看人民币汇率应适用浮动汇率安排,而近中期内应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我国人民币改革的方向所在,也是中心所在。

④ 请讨论前阶段我国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的原因,未来我国外汇制度改革的方向及其对改革环境的要求。

:最近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主要的原因是
1。因为我国政府为应对通货膨胀所采取的一系列像加息等宏观调控手段造成的,而各国给予我国的压力并不是主要原因。
2.除了我国政府加息等宏观调控手段外,国外热钱涌入也是原因之一。
3.汇储备过快增加也是间接原因之一。
4.利率水平变化同时影响汇率变动
5.国际收支状况是引起汇率变动的最直接原因等等
汇率改革的方向:汇率市场化是我国汇制改革的终极目标,汇率市场化是汇率机制充分发挥调节作用的前提,是汇率调节效应充分显现的必要条件。近期来说:逐步扩大汇率的可浮动空间和加强区域货币合作以及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制度。长远取向。:浮动汇率政策是必然性的。
环境条件:稳定的宏观经济、健全的微观基础、完善的金融体系、有效的金融监管和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也应当与整体经济市场化的进程相一致,需要循序渐进,仔细筹划。还有。①汇率改革必须与其他改革相衔接②调整好汇率制度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的先后顺序

⑤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

汇改历程: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双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85年至1993年:人民币对外币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双汇率回归。
1994年: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2005年:中国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人民币汇率1994年以前一直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并公布,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国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七家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货币的汇率,各银行以此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自行挂牌。
近期事件:
2010年4月13日,第四次胡奥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态度强硬,超出国际市场的预期。他强调中国致力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但只会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需要而进行,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
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并在下一步推进汇改安排中提出加快外汇市场发展,丰富外汇产品,推动外汇市场对外开放,延长外汇交易时间,引入合格境外主体,促进形成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

⑥ 决定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因素

这里有几层问题需要厘清:第一是关于汇率制度的结构问题。汇率制度是一国政府就汇率水平决定(或形成机制)、调整、维护、汇率政策等系列法律、政策以及管理机构等所作出的系统安排。汇率制度的核心问题是汇率决定和调整与维护等制度化的安排。所以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影响因素与当前汇率制度的基本结构息息相关。当前我国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盯住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样就可以分析出决定汇率制度改革的因素了。首先,是汇率水平和汇率形成机制。当汇率水平背离了国民经济运行所需要的水平,而这种背离在现在的制度框架下可否有弹性的调整,如果没有,就要改革汇率形成机制了;第二,由于汇率水平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主要通过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国际收支的可持续性决定的,所以国际收支均衡与否是第二个重要因素;第三,一国如果出现上述两问题,但政府有能力维持当前状况,也可能拖延汇率制度改革。所以第三个因素是政府的支持能力,这对我国而言主要表现为外汇储备状况和国家经济的总体实力。第四个因素是国际社会的压力及其我国抗压能力。因为汇率制度存在溢出效应,有利于我国的汇率制度安排可能对他国存在负面影响。
我认为,这是当前决定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几个重要因素。

⑦ 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历程

人民币
汇改
四阶段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
单一汇率

复汇率
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85年至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复汇率回归。
1994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005年: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⑧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主动性,就是根据我国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决定汇率改革的方式、内容和时机。可控性,就是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要在宏观管理上能够控制得住,既要推进改革,又不能失去控制,避免出现金融市场动荡和宏观经济大的波动。渐进性,就是根据市场变化,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有步骤地推进汇率制度改革。

阅读全文

与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珠海银隆股东 浏览:179
比亚迪金融有限公司怎么样啊 浏览:8
2016年7月港元汇率 浏览:184
小米贷款人工认证不过 浏览:436
宁波银行嘉兴分行理财好吗 浏览:83
支付宝稳健型理财产品是什么 浏览:553
广州腾信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521
公司增加注册资本股东 浏览:79
恒升集团董事长是谁 浏览:118
上海发贵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38
河南农信贷款 浏览:936
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合作 浏览:576
银行理财基金到期怎样赎回 浏览:928
法兰克福外汇交易市场 浏览:390
建行理财子基金运营岗 浏览:507
理财通余额怎样增加货币基金 浏览:645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仓位 浏览:683
我国绿色金融资金缺口大 浏览:553
杠杆租金回报率 浏览:439
农产品期货在哪里交易 浏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