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4巴中)如图是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每个钩码重0.5N)(1
(1)杠杆重心左移,应将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致)向左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可忽略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一个钩码的重是0.5N,设杠杆一个小格是L,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1N×3L=FB×2L,∴FB=0.5N,即在B处挂3个钩码.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1N×3L=FC×4L,∴FC=0.75N.
如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动力要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才能使杠杆仍然水平平衡.
故答案为:(1)左;(2)3;0.75;变大.
『贰』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名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目的
1、通过本次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了解到设计实验探究的科学思想。
2、获得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3、能够理解杠杆平衡状态的基本含义。
实验器材:杠杆、支架、一盒钩码、固定在杠杆上的挂物环、弹簧测力计。
实验要求:1、会组装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步骤:
第一步、把杠杆安装在支架上,使其能灵活地绕支点转动,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使杠杆水平静止。
第二步、先在支点左侧,20cm处挂一个0.5N的钩码,试一试需要在指点的右侧10cm处挂几个钩码,能够使杠杆再一次水平静止,杠杆水平静止后,将实验所测数据填入实验记录的表格内,将作用在杠杆左边的力,作为动力F1,则F1=0.5N,动力臂L1为20cm,F1×L1=10
作用在杠杆右侧的力为F2,F2=1N,阻力臂L2为10cm,F2×L2=10
(改变钩码的位置和钩码的个数,再做一次实验,)
第三步、将支点左侧,距支点5cm处,挂3个钩码,试试看,在支点右边15cm处,需要挂几个钩码可以使杠杆再次水平静止。
待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把实验数据填入记录表格内,动力F1,F1=1.5N,动力臂L1为5cm,F1×L1=7.5,作用在杠杆右侧的力为F2,F2=0.5N,阻力臂L2为15cm,F2×L2=7.5.
第四步、通过两次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知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结论:a、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匀速转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静止时的位置不一定是在水平位置。
b、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附表:
实验次数 动力(N) 动力臂(M) 动力×动力臂 阻力(N) 阻力臂(M) 阻力×阻力臂
1
2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叁』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2)杠杆平
(1)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本身才与竖直方向下的重力方向垂直,此时的力臂正好在杠杆上,是杠杆的长度,测量起来非常方便,同时,重力作用线过支点,还可以消除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设每只钩码的重力G,杠杆每一格的长度为s,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2G×2s=nG×s,解得,n=4,则在杠杆b处应挂的钩码数是4个;
(3)斜向下拉,力臂变小,力变大.
(4)反向延长动力的作用线,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
(1)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大小;4;
(3)大于;
(4)如图所示
『肆』 下面是小枫同学在实验室“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已知:实验中使用的每个钩码重0.5N):(1)实验
(1)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图甲,杠杆的左端上翘,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2)若不计杠杆的重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向上L向上=F向下L向下,即F′?3L=3G?6L,解得F′=6G=6×0.5N=3N,
由于杆的重心在杆的中点,方向竖直向下,重力与钩码同时使杠杆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3N.
故答案为:(1)平衡;左;(2)重力;3.
『伍』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支点
你好!
因为你从杠杆的另一端输出到支撑点的力和从支撑点传送到被杠的物体的长度是一样版的,
和天秤一权样的道理,中立才能保持不倾向嘛,但杠杆离被扛得物体越近越省力,不知道你为什么要他保持平衡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陆』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如图所示,若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低,右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
(1)杠杆的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调节完杠杆平衡之后,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 (2)经分析,探究杠杆平衡的步骤为: A、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E、将钩码挂在杠杆的支上点两边,先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然后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D、记下动力F 1 、动力臂L 1 、阻力F 2 和阻力臂L 2 的大小,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C、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重复实验. B、计算每次实验中F 1 L 1 和F 2 L 2 的大小,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3)实验1:1N×8cm=2N×4cm, 实验2:2N×8cm=1N×16cm, 实验3:2N×12cm=3N×8cm, 杠杆平衡调节:F 1 l 1 =F 2 l 2 . (4)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这时在两侧钩码下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1N,杠杆上每格长度是4cm,3N×12cm>4N×8cm, 所以F 1 l 1 >F 2 l 2 ,所以杠杆的左端下沉. 故答案为:(1)右;不可以;(2)AEDCB;(3)F 1 l 1 =F 2 l 2 ;(4)左. |
『柒』 (5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a),杠杆在支架上,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左端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