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杠杆的支点为什么要在中间
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此时,支点与重心重合或与重心竖直在一条直线上。杠杆自重的力臂为0。
B. 杠杆倾斜平衡时的重心
你说的这种情况,杠杆的重心肯定是位于支点的下方的.
如果杠杆的支点与重心是重合的,则杠杆在任何位置都会保持平衡.就像你说的,F1*L1始终和F2*L2保持相等.应该指出,L1、L2是垂直距离,即支点到力作用线的垂线的长度.在水平的时候,垂直距离是和杠杆长度相等的,倾斜后就变短了.但在重心与支点重合的杠杆中,倾斜后L1、L2减小量是一样的,所以仍可以保证F1*L1=F2*L2,使杠杆平衡.
如果杠杆的重心位于支点的下方,在杠杆水平时F1*L1=F2*L2,杠杆平衡.再倾斜杠杆,根据几何上的推算,L1、L2减小的不一样,就是一边的F*L变大,使杠杆自动回到原来平衡位置.这种杠杆是稳定的,受到微小扰动后会自动回到平衡位置,所以生活中很多杠杆都采取这种,比如天平,杆秤(支点是提着的),等.
如果杠杆的重心位于支点的上方,在杠杆水平时F1*L1=F2*L2,杠杆平衡,在倾斜时,L1、L2减小的也不一样,就是一边的F*L变大,但这时的结果和上面的不一样,这会使杠杆更加偏离平衡位置.所以这种杠杆只要由一个小的扰动就会失去平衡.
上述三种情况可以用挂相框的例子帮助理我们在墙上钉一颗钉子,假如吧相框挂上,这是支点(钉子)在相框重心的上方,相框是稳定的,推一下它,摆动几下后又回到了原来位置;假如我们把相框小心放在钉子上,这是支点就在重心的下方了,不稳定,推一下它就会歪向一边,掉到地上;在假如,我们直接把钉子钉在相框的中心位置,一块订到墙上,则相框就能停在任何位置,倒着也行,斜着也行.
所以,你说的那个杠杆肯定是重心在支点的下方,才会稳定.
你明白了吗
C. 在杠杆支在支架上时,让杠杆的重心在支点位置,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避免了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即重力的力臂为0
D. 实验中杠杆的支点设在重心处,
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_重力___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这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_0__
E. 物理问题
你说的这种情况,杠杆的重心肯定是位于支点的下方的。
如果杠杆的支点与重心是重合的,则杠杆在任何位置都会保持平衡。就像你说的,F1*L1始终和F2*L2保持相等。应该指出,L1、L2是垂直距离,即支点到力作用线的垂线的长度。在水平的时候,垂直距离是和杠杆长度相等的,倾斜后就变短了。但在重心与支点重合的杠杆中,倾斜后L1、L2减小量是一样的,所以仍可以保证F1*L1=F2*L2,使杠杆平衡。
如果杠杆的重心位于支点的下方,在杠杆水平时F1*L1=F2*L2,杠杆平衡。再倾斜杠杆,根据几何上的推算,L1、L2减小的不一样,就是一边的F*L变大,使杠杆自动回到原来平衡位置。这种杠杆是稳定的,受到微小扰动后会自动回到平衡位置,所以生活中很多杠杆都采取这种,比如天平,杆秤(支点是提着的),等。
如果杠杆的重心位于支点的上方,在杠杆水平时F1*L1=F2*L2,杠杆平衡,在倾斜时,L1、L2减小的也不一样,就是一边的F*L变大,但这时的结果和上面的不一样,这会使杠杆更加偏离平衡位置。所以这种杠杆只要由一个小的扰动就会失去平衡。
上述三种情况可以用挂相框的例子帮助理解:我们在墙上钉一颗钉子,假如吧相框挂上,这是支点(钉子)在相框重心的上方,相框是稳定的,推一下它,摆动几下后又回到了原来位置;假如我们把相框小心放在钉子上,这是支点就在重心的下方了,不稳定,推一下它就会歪向一边,掉到地上;在假如,我们直接把钉子钉在相框的中心位置,一块订到墙上,则相框就能停在任何位置,倒着也行,斜着也行。
所以,你说的那个杠杆肯定是重心在支点的下方,才会稳定。
你明白了吗
F. 杠杆在水平面上倾斜的时候,为什么支点两边的重力不相等
出现倾斜说明支点两边的受力不一样。一边大,另一边小(前提是受力点到支点距离相等)。类似跷跷板。
G. 杠杆平衡时,整体重心在支点上。那杠杆不平衡时整体重心在哪
杠杆不平衡时整体重心在哪由具体问题分析,
此时整体重心会产生力矩。
H. 当一个杠杆平衡时,支点是重心吗
重心在沿支点的垂直线上,否则会产生转动力矩。
不一定在支点处,可以想象起重机的模型,显然重心在支点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