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阿基米德的名言
在埃及,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左右,就有人用杠杆来抬起重物,不过人们不知道它的道理。阿基米德潜心研究了这个现象并发现了杠杆原理。阿基米德曾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地球。”
Archimedes (阿基米德): Give me a lever long enough and a fulcrum on which to place it, and I shall move the world.
1)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2)同学我确实不知道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阿基米德不仅是个理论家,也是个实践家,他一生热衷于将其科学发现应用于实践,从而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埃及,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左右,就有人用杠杆来抬起重物,不过人们不知道它的道理。阿基米德潜心研究了这个现象并发现了杠杆原理。
赫农王对阿基米德的理论一向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他要求阿基米德将它们变成活生生的例子以使人信服。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移动地球。”国王说:“这恐怕实现不了,你还是来帮我拖动海岸上的那条大船吧。”当时的赫农王为埃及国王制造了一条船,体积大,相当重,因为不能挪动,搁浅在海岸上很多天。阿基米德满口答应下来。 阿基米德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杠杆滑轮系统安装在船上,将绳索的一端交到赫农王手上。赫农王轻轻拉动绳索,奇迹出现了,大船缓缓地挪动起来,最终下到海里。国王惊讶之余,十分佩服阿基米德,并派人贴出告示“今后,无论阿基米德说什么,都要相信他。”
“天圆地方”应该是古代中国人的观点,不过当时西方人还确实未必知道地球是圆的,不过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已经提出地球是球体。
2.这确实有点难,不过也说说我自己的见解吧
从技巧上说,就是四两拨千斤
从意志上说,就是志向雄伟
突然想起来那句“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
阿基米德另有一句名言:“只要给我立足之地,我就能移动地球。”
“一个立足点,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子,我就能撬起地球”
“找到了!找到了!”
“ 按规律办事”
“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喂!你弄坏了我的图画,赶快跑开些!”
2.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根杠杆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这是为什么呢
杠杆又分称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
据说,他曾经借助杠杆和滑轮组,使停放在沙滩上的船只顺利下水,在保卫叙拉古免受罗马海军袭击的战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远、近距离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种飞弹和巨石攻击敌人,曾把罗马人阻于叙拉古城外达3年之久。
3. 我们在学习杠杆原理时知道阿基米德的一句豪言壮志-----“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1 l动=F阻*S阻/F动
=G地球*l阻/F动
=M地球/g*l阻/F动
=6*10E24kg/10N/kg*1m/600N
=10E21m
s杠杆=l动+l阻
=10E21m+1m
2 s1:s2=l1:l2=10E21:1
s1=s2/(10E21:1)=1/10E23m
t=s1/v=10E21h=10E21/288年
4.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他一个支点 ,他就能地球撬起来这句话什么意思
这句话体现了杠杆原理,就是如果阿基米德站在地球外面,有一根足够长并且坚硬的杆,并且有一个支点,他就可以撬动地球。
现在还用于形容只要条件满足,就可以成功。
5. 如何完全理解阿基米德关于杠杆原理的那句话
因为
1、他的空话足够吓人
2、他是名人
而你的就太俗了,而且也没有人认识你……
至于对他的话怎么理解不重要~~
6. 阿基米德说:“假如给我一根杠杆,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来。”是完整的话吗
阿基米德曾讲:“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这才是原话。。。
7.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这句话形容杠杆的作用之大:只要有合适的工具和一个合适的支点.利用杠杆原理可以把地球(像地球一样质量物体)轻松搬动。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通俗一点讲就是如果你和小伙伴玩跷跷板,假设你们重量一样,那么坐的越靠近中心支点的人就会被翘起来。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公式可表达为:
(7)阿基米德就应该把杠杆给你扩展阅读:
一、杠杆原理的定义
杠杆又分称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
上述原理用公式表示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
二、杠杆原理的起源与发展
战国时代的墨子最早提出杠杆原理,在《墨子 · 经下》中说“衡而必正,说在得”;“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这两条对杠杆的平衡说得很全面。里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变两端重量使它偏动的,也有改变两臂长度使它偏动的。
这里还要顺便提及的是,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很久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便是说杠杆原理。
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也提出了杠杆原理。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作“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
这些公理是:
1、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相等的重量,它们将平衡;
2、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
3、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 倾;
4、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代替
5、相似图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
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据说,他曾经借助杠杆和滑轮组,使停放在沙滩上的船只顺利下水,在保卫叙拉古免受罗马海军袭击的战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远、近距离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种飞弹和巨石攻击敌人,曾把罗马人阻于叙拉古城外达3年之久。
8.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合适的杠杆我可以撬动地球.” 杠
你是相做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吧,
F1*L1=F2*L2。(这就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