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杠杆平衡实验报告单
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器材:等臂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
原理:F1*L1=F2*L2
步骤:1先将等臂杠杆调至平衡。2先称出一个钩码的质量。在分别挂在离支点的不同的距离挂上钩码,使天平平衡,记录数据。
结论:平衡条件 F1*L1=F2*L2
误差:可能是一开始没有调平衡,在读数时没有读正确
㈡ 小学六上关于杠杆的小实验
杠杆定理么
定理:F动*L动=F阻*L阻(F阻,L阻一定时,L动越大,F动越小)(L是力专臂长度,F是力的大属小)
小六估计是不是很懂。。。
解释:
物(重力G为F动)///物(F阻)
---------------------(杠杆)
///////////△(支点)/
|---L动-----|---L阻---|
㈢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研究杠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
2、把钩码挂在杠杆的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
3、记下两边的钩码的重,用尺量出它们的力臂,记下实验数据;
4、改变力和力臂数值,做三次实验.
5、求出各次实验的动力乘以动力臂和阻力乘以阻力臂数值.
㈣ 物理实验杠杆结论怎么写
某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设计了一份探究性实验报告,报告的内容如下:
探究目的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
杠杆(含支架)、钩码盒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和
a
。
探究假设
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有关。
实验方案
设计
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
b
,使横梁平衡。
步骤2.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个数不同钩码,(假设左端砝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f2,右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动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再选择适当的阻力f2,然后移动阻力作用点,即改变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3.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改变阻力f2的大小,再移动阻力作用点,即改变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记录下此时的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记录表格中。
步骤4.改变动力f1的大小,保持动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大小不变,再改变阻力f2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大小和阻力臂l
2的大小,并填入到实验数据记录表。
步骤5.改变动力臂l1的大小,保持动力f1和阻力f2不变,移动阻力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臂l1、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数据表中。
步骤6.整理实验器材。
数据记录
实验数据记录表如下:
动力f1
(n)
动力臂l1
(cm)
动力×动力臂
(n•m)
阻力f2
(n)
阻力臂l2
(cm)
阻力×阻力臂
(n•m)
1
10
c
2
5
0.1
分析论证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探究结论是:
d
。
(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报告中的a、b、c、d四个相应部分的内容:(每空1分)
a
;
b
;
c
;
d
;
(2)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
(3)在探究报告中,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是否存在一些缺陷,如何改进?
1)a、b、c
b、螺母
c、0.1
d、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便于在杠杆上测量力臂(读取力臂)(3)记录数据只有一组,应多测多记几组数据
(你自己想一下吧)
㈤ 科学课杠杆原理实验步骤
用木棍做一个起重机 就行了 支点.主动臂.阻力臂
㈥ 急求:初三物理"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某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设计了一份探究性实验报告,报告的内容如下:
探究目的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 杠杆(含支架)、钩码盒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和 A 。
探究假设 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有关。
实验方案
设计 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 B ,使横梁平衡。
步骤2.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个数不同钩码,(假设左端砝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F2,右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动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再选择适当的阻力F2,然后移动阻力作用点,即改变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3.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改变阻力F2的大小,再移动阻力作用点,即改变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记录下此时的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记录表格中。
步骤4.改变动力F1的大小,保持动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大小不变,再改变阻力F2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大小和阻力臂l 2的大小,并填入到实验数据记录表。
步骤5.改变动力臂l1的大小,保持动力F1和阻力F2不变,移动阻力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臂l1、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数据表中。
步骤6.整理实验器材。
数据记录 实验数据记录表如下:
动力F1
(N) 动力臂l1
(cm) 动力×动力臂
(N•m) 阻力F2
(N) 阻力臂l2
(cm) 阻力×阻力臂
(N•m)
1 10 C 2 5 0.1
分析论证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探究结论是: D 。
(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报告中的A、B、C、D四个相应部分的内容:(每空1分)
A ; B ;
C ; D ;
(2)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
(3)在探究报告中,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是否存在一些缺陷,如何改进?
1)A、B、C B、螺母
C、0.1 D、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便于在杠杆上测量力臂(读取力臂)(3)记录数据只有一组,应多测多记几组数据
(你自己想一下吧)
㈦ 怎么做个关于杠杆的科学小模型
(1)取一根长宽适中的均匀薄木条,从木条中点开始向两端画上等间距刻度线。在中点处钻一个孔,用细线将木条悬挂在支架上即成一杠杆。如果悬后不水平,则可在翘起端绕上金属丝(或卷上胶布、粘上橡皮泥)调成水平。
钩码可用装有细砂的青霉素药瓶代替。
(2)在薄木条的中心挖一圆孔,圆孔内嵌进一段玻璃管。在支架上钉一锉成夹劈形的铁钉,将玻璃管套在铁钉上,再将杠杆调平衡即可。
(3)也可直接用学生的刻度尺(学生尺),放在三棱木块的棱上代替杠杆,用相同质量的硬币(或棋子)代替钩码进行实验,,效果也很好。
㈧ 6年级科学小论文400字杠杆
给点启发材料:说到杠杆,首先想到阿基米德,有一天阿基米德在久旱的尼罗河边散步,看到农民提 水浇地相当费力,经过思考之后他发明了一种利用螺旋作用在水管里旋转而把水 杠杆原理吸上来的工具,后世的人叫它做“阿基米德螺旋提水器”。阿基米德说:“如果给我一个支点,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杠杆是一种助力器械,当力作用在其上两点并使之绕第三点旋转时能传递和改变力或运动的刚性部件。杠杆原理的应用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比如推门的时候,开窗的时候,开启瓶盖的时候,刷牙的时候,开车的时候,都用到了。由此想到,我们要善于利用科学知识,造福人类。
㈨ 杠杆平衡实验报告单怎么写 要有实验目的 原理 器材 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目的 1、通过本次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了解到设计实验探究的科学思想。 2、获得杠杆平衡条件:动力???Τ阕枇?@?@炠F1??=F2?? 3、能够理解杠杆平衡状态的基本含义。实验器材:杠杆、支架、一盒钩码、固定在杠杆上的挂物环、弹簧测力计。实验要求:1、会组装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步骤: 第一步、把杠杆安装在支架上,使其能灵活地绕支点转动,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使杠杆水平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