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股票很多情况下是普涨或普跌
市场上的大部分股票,都是有主力资金控制操作的,也就是有庄股,庄操作一只股票的涨跌,是需要根据指数的涨跌和市场的人气而决定的。
如果大盘指数向好,庄只要稍微用一点点资金对敲一下,股价就很容易拉上去,然后在高位派发!
如果指数向坏,市场人气不好,所有的散户,还没等庄家派发之前,就先出了,那么庄又怎么能啦的上去呢!即使要拉上去,那可是要自己花真金白银的吃掉抛盘和浮筹,这样是要付出大成本和大代价的,是很不划算的,所以拉不上去,也就要跟着跌了!
所以也就出现了,楼主所说的,股票都是普涨普跌的,羊群效应,也就不无道理了!
㈡ 在什么情况下股票会下跌30-40%
通常情况下,股票有涨跌停制度,普通股票涨跌停是10%,而特殊处理的股票即ST股则是涨跌限制5%。有一些股票在上市首日会没有涨跌停限制。
单只股票能下跌30%~40%可能的原因是:
1、(退市股票恢复上市的情况)公司经营状况依然不被人看好。
2、新股上市由于发行价过高。
3、整体股市处于低迷期。
下列几种情况下,股票不受涨跌幅度限制:
1、新股上市首日(价格不得高于发行价格的144%且不得低于发行价格的64%)
2、股改股票(S开头,但不是ST)完成股改,复牌首日
3、增发股票上市当天
4、股改后的股票,达不到预计指标,追送股票上市当天
5、某些重大资产重组股票比如合并之类的复牌当天
6、退市股票恢复上市日
㈢ 为什么现在股票一直跌
因为资金面长期失衡,所以长期震荡走低. 7月10日大盘冲击30日线失败后下挫,11、14日连续两个交易日空多双方激烈争夺5日线,而30日线已经下降到2908了再次对大盘形成了压制,上周的行情特点是市场反复靠一直无法兑现的谣言来救市,先是国家有七大救市措施出台,在没有兑现的情况下大盘破位又出了个国家平准基金已经获准入市救市,第二天平准基金的发起人就辟谣没有这事...,如果一个股市的行情全靠谣言来维持震荡减缓下跌趋势,没有真正的实质性的措施出台,那这次反弹的目的就要多思考了,机构的目的是什么,频繁的制造谣言来拉高股市,最新的资金统计结果已经出来了,在这次红红火火的抄底行动中基金、保险和QDF2均是净流出,在上周行情比较被投资者看好的情况下,这些主力资金的净流出接近50亿,完全在意料之中,又是个借谣言拉高出货。而市场频繁传出利好谣言的真正目的也很清楚了。“拉高出货”。既然机构在众人期盼红七月的情况下,在半年报做业绩的情况下都保持了净流出,虽然大盘做得比较好看,但是从机构的意图看仍然没有改变的迹象,长期目标仍然是降低仓位回避大小非和宏观政策的压力。 这波反弹如果后市在30日线再次结束没政策护盘的情况下破2500就是很轻松的了,下个支持位也是象征性的2000点。大盘谨慎看好的情况下是突破并站稳30日线2908点,还有看高3195点60日线的机会。 因为资金面紧张导致的现在下降趋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乐观,股市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的是什么因素都可能导致股市变化,但是简单的是资金面的长期多空趋势就决定了,大盘的长期涨跌趋势,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涨,肯定会在下跌途中出现反弹,但是反弹的规模应该视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况来判断,如果还是这些非实质性的利好消息来托大盘,那每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只有针对大小非实质性的限制措施出来后,大盘才有可能缓解资金面的压力,带来一波中级反弹甚至反转,只要这个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就要以反弹看待,逢高减仓,而连续超跌投资者信心的积弱使得抄底资金非常谨慎,虽然抄底资金试图该变这种运行颓势,但是情况却并不是太乐观,现在的股市并不是政府说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资金,个人觉得在大小非的阴影下现在这两样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轻的一年,只有3万亿的解禁资金,但是已经让市场中的主力资金吃不消了(在主力开始出货前市场中的主力资金一共只有3万亿,但是大小非足够消灭它们了),虽然政府来了个基金也要讲政治的说法,不过看来实质作用不大,机构继续反弹出货的动作没有停止,不得不选择边打边撤退的策略,来降低损失,就算在奥运前政府再出所谓的利好来阻止股市的继续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针对大小非的实质性的解决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的话,那在资金的多空平衡已经打破的现在的这种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奥运期间采用横盘运行或者小幅度反弹的走势下,投资者仍然不要太过于乐观,因该谨慎对待,因为实质问题没解决,资金面就会继续紧张.如果出现政策带来的反弹时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去相信股评不考虑实际的大行情.由于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资金是近7万亿,2010年的解禁资金是近10万亿,而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今年的3万亿,所以,在这个导致这次大跌的核心问题解决前,资金面的压力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带来的都只是反弹而不会是反转,股市虽然很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股市的规律就是卖的多余买的就跌,买的多于卖的就涨,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资金面已经体现出来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却不愿意去面对.别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长线投资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况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润高达400%以上,甚至高达1000%以上时,这种成本带来的暴利,在一个弱势行情下,你认为大小非持有者是会落袋为安还是会继续看着自己的利润缩水(大小非也是投资者,利润第一同样是他们的理念,当长期股东这种想法只有被机构教育出来的散户会去干)而一个长期趋势中因为某种原因卖的力量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时去谈牛市什么时候回来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实质性政策带来的就是反弹不是反转.由于大盘最强的支撑区域3300~3400和股评、机构口中最强的所谓永远不会被击穿的政策铁底2990都已经在资金面失衡的现实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线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撑情况下,反弹就是降低仓位的机会,当然如果有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带来抄底资金抄底,带来的反弹相对规模较大当然最好,对散户来说机会难得。严格控制仓位是我现在唯一要说的,逢反弹减仓是严谨的。有资金在手里才有主动权,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在主力都迫于大小非压力减仓时,做为中小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机构减仓我们也要控制仓位。 如果政府愿意出台实质性的解决大小非的政策,那产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现在这种小打小闹了,不过个人觉得不是太现实,近20万亿的资金本来政府就是想让市场来消化,政府会愿意自己来掏钱?? (对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荡逐渐走低是长期趋势,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弹的一个条件而已,但是当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渐淡化后,反弹就会结束了(而反弹高度取决于利好的大小程度),因为利好而被暂时改变的下跌趋势将继续下去,股市回归其自然的规律。而在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被解决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转过来,不可能产生反转。而在连续下跌的这个趋势中两千多支股中处于上涨趋势的能达到100支就不错了,也就是说在大盘下跌时买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为投资来说既然知道这么低的概率选到游资狙击的股票,那还不如不去冒这个险。而选择操作超跌反弹是在这个趋势中讲究安全系数投资者的很好的投资策略,因为在超跌后产生反弹是肯定的,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只是反弹的规模大小而已(要根据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来具体分析反弹高度),而在这个反弹过程中一般以普涨为主,在这个反弹普涨过程中处于下跌的股又处于10%以下,也就是说,你随便买支股票上涨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在下跌过程介入股票的概率,虽然股票不能够把这种概率做为抄股的标准但是作为对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资者来说,趋势投资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种投资策略。对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选择这种策略是比较安全的。但要记住,只有超跌才能够去抄一个短线,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选择观望,中间的红盘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当天一个反弹,第二天直接低开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无法把握哪里是底的情况下,最好是做趋势,降低风险(个人观点谨慎采纳)。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死多头,也不做死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在大盘没有选择方向前,严格控制仓位会让你风险降到最低的。 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祝你好运
㈣ 软件服务类股票今天为什么普跌
今天是创业板普跌,带动中小半下跌。而软件服务类股票大多数都是这两个板块的。因为这段时间创业板疯涨,所以证监会说要打击股价操纵,于是今天就暴跌了。
欢迎关注我公众号jingji-xinli
㈤ 股票普涨普跌的原因
普涨普跌是中国股市大起大落之根源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董登新(教授)
从上证综指来看,中国股市总给人一种“长不大”的感觉,因为它总是“大起大落”,与之相关联的便是整个股价的“普涨普跌”。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每逢牛市,所有股票普涨,尤其是垃圾股更会鸡犬升天;每逢熊市,所有股票普跌,哪怕是绩优股也会随大流。
2001年5月11日,上证综指收市2155.40点,这与后来的历史最高点2245点仅一步之遥。在当天交易的1091只股票中,最高股价为华工科技53.35元,最低股价为马钢股份3.94元。其中,2/3的股票价格集中窝在10——20元这区区10元的区间内,或者说,有86.7%的股价密集地分布在10——30元之间。由于股市的疯狂炒作,所有股票普涨、疯涨,不论垃圾与否,除了马钢股份,4元以下的股票就没了踪影,然而,除了华工科技(现在股价为5元),50元以上的股票也不存在。这便是中国大牛市的股价分布结构:普涨!疯涨!你涨、我也涨!平均主义大锅饭!
表一: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股价分布结构(2001年5月11日收盘价)
价格(元)
合计
7以下
7~10
10~20
20~30
30~40
40以上
股票(只)
1091
20
84
727
219
31
10
占比(%)
100
1.8
7.7
66.6
20.1
2.8
0.01
资料来源:董登新论文《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的差距比较》,原载《经济研究参考》。
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创下1997年初以来的最低点(998.23点),收于1034.38点。在当天交易的1343只股票中,30元以上股票仅1只,1元以下股票仅2只。其中,71.33%的股票价格集中在3——10元的狭窄区间,或者说,有90.96%的股票价格集中压缩在2——10元的区间。与2001年大牛市相反,此时所有股票普跌,高价股不见了踪影,而低价股却谁也不愿望跌到1元之下,除了2只准退市股(现已退市)。于是,便出现了类似于牛市的现象:平均主义大锅饭!你跌、我也跌!大家一起杀跌!但再怎么垃圾,我也决不愿沦为“角股”甚至“分股”。
表二: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股份分布结构比较
价格分布
2005年6月6日收盘价
2006年8月7日收盘价
(元/股)
股票只数
比例(%)
股票只数
比例(%)
50元以上
0
0
0
0
30元以上
1
0.07
6
0.50
20——30
9
0.67
10
0.83
10——20
45
3.35
102
8.42
5——10
364
27.1
377
31.13
3——5
594
44.23
490
40.46
2——3
263
19.58
193
15.94
1——2
65
4.84
33
2.73
1元以下
2
0.15
0
0
合计
1343
100
1211
100.00
资料来源:董登新论文《大陆股市与香港股市股价结构比较》,网上可搜索。
由此可见,无论在牛市,抑或是在熊市,大陆股市价格分布总是高度密集、拉不开差距。随着股市的大起大落,股价重心作同步上下移动,基本特征是普涨普跌。在股价分布上,表现出了高度的平均主义“大锅饭”:你涨我也涨,你跌我也跌,大家五十步笑百步。因此,平均主义与大锅饭的股价分布,也是投资不足、投机有余的基本特征之一。
股票价格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外在体现。在一般情况下,股票价格应该围绕股票投资价值正常波动。但在市场机制不健全、供求关系扭曲以及投资非理性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常会严重偏离其投资价值。
一直以来,大陆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大多介于20—60倍之间,而香港主板平均市盈率则大多介于10——20倍之间。由此可见,大陆A股总体市盈率水平远高于香港主板市场。但自2005年夏季以来,大陆股市市盈率逐步跌至20倍左右。例如2006年8月7日,上交所A股市盈率为19.14倍,深交所A股市盈率为22.78倍,香港主板市盈率则为13.48倍,两者似乎相差并不悬殊。然而,再看两地市场行市之反差。2006年8月7日,上证综指仅为1547.44点,只相当于上次大牛市2245.43点的69%;而恒生指数收于16953.55点,约为上次大牛市最高点18301.69点的93%。也就是说,香港主板市盈率是强市场行市下的市盈率,它竟低于我国弱市场行市下的市盈率。从这一意义上讲,我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即便在大熊市依然是不算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垃圾股甚至超级垃圾股均不肯成为“角股”或“分股”。因此,低价股(主要是垃圾股)整体价格居高不下,是造成大陆股市平均市盈率偏高的最根本原因。
试想:如果有大批垃圾股敢于跌入“角股”或“分股”的行列,则大陆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一定会大打折扣。
㈥ 股票问题,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最近银行股普跌
从消息面讲
降息短期对银行利空 长期是利好,所以短期普跌
从大盘讲 还在筑底 因银行对指数影响大 做空银行还有中石油 有利控制指数砸盘。期指套利,
砸盘的目的 是让资金更好地吃货 也就是 诱空。。。为下波牛市做准备 ! 不一定会在今年
从银行股本身讲
即使未来有行情,银行 因为其 盘子太大的问题 涨幅 也不会 太可观! 还不如券商股有前途。
端午后,行情再起!赌一赌!拭目以待!
㈦ 股票普跌独它涨啥原因
股票不好操作就是这个原因,详细的就需要问内幕工作人员了
㈧ 中国股市是怎样做到指数上涨,个股普跌的
近几年,A股市场确实分化涨跌结构行情明显,也就是大家所谓的“二八行情”,一部分公司股票能一涨再涨,但很多个股却没有好表现的情况。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仅是题主疑问,大多数的散户朋友都疑问。而这种局面,不仅仅A股市场存在,世界趋向于成熟的股票市场都存在,指数有所上行,但大多数个股呈现着普跌。
在这里,我们就先要了解A股上证指数或者深证成指的编算方式了。在大家印象里,特别是老股民,总认为指数如果涨了,那么对应的个股就一定能涨,就算是不大涨,也能跟着后面“喝汤”。如果从2015年以前看,确实如此,整个市场呈现的是普涨普跌的状态,但到了2016年之后,就呈现着分化涨跌了。笔者分享一个不错的股票杠杆平台,曜鑫科技,实盘交易,无资金门槛。
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指数的编算方式。上证指数与深证成指,虽然将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都纳入了采样范围,但并不是以平均值作为权重计量,而是以谁的市值大,权重的影响占比就高。比如,现在市场权重占比最大的行业是银行、酿酒、医药、证券以及元器件,如果这五个行业有所表现,其他板块就算是不涨不跌,也能促使指数有明显的上涨,就是因为这五个行业的占比权重比较大,影响指数发展颇深。相反,权重影响最小的呢?公共交通、酒店餐饮、水务、日用化工等,这几个行业的总市值加起来还没有市场体量的百分之一,影响自然是小。
近些年,随着好公司逐渐突围,权重股逐渐受到青睐,这就区别于最开始的市场。前二十年,好公司与不好的公司,基本都在同一水平线,没有区分,再加上本身上市公司就比较少,也就有着通涨同跌的情况。而现在呢?好公司得到市场的认可,市值越来越大,自然影响指数的权重也就越来越大。
所以,分化涨跌的存在,权重影响的比例不同,也就造成了当前指数有所建树,但很多的个股仍旧呈现着下跌之态。
㈨ 今天股市大跌是为什么
上证指数周三(8月1日)高开后迅速破4500点关口创下新高,随后保持平稳震荡,但午后风云突变,连续跌破4400、4300整数关,跌幅接近4%,直至10日均线上方才止跌企稳。盘面上,在指标股带头杀跌下,各板块几乎全盘皆绿,50多只个股跌停,呈现普跌局面。分析师表示,股指见4500整数关后有回抽确认要求,加上外围股市今日全线暴跌,使得前期获利盘趁机集中释放。 周三收盘,上证指数跌168.64点,跌幅3.77%,收报4302.39点,最高触及4502.30点,成为有史以来首次突破4500点,最低报4284.87点,全天振幅为4.86%;深成指跌404.36点,跌幅2.66%,收报14795.20点,盘中创15420.11点新高,最低跌破15000点至14603.56点,全天振幅为5.37%。两市今日总计成交2697.96亿元,较上日的2366.39亿元显著放大。 ◎ 今日股市主要有以下利多因素提振: 1. A股新增开户数继续大幅回升,意味市场人气及资金供应向好; 2. 央行发布报告,明确表示支持资本市场并购重组。 新增开户数方面,中登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30日新增A股开户数超过16万;从上周一开始,日新增开户数已经连续6个交易日保持在10万户以上;截止2007年7月30日,沪深两市账户总数达到10962.69万户。 央行政策面支持方面,央行上海总部在昨天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稳定报告》中表示,鼓励上市公司通过换股合并、资产置换、定向增发、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首度鲜明地表达了对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支持。 ◎ 今日股市主要有以下利空因素打压: 1. 香港及其它亚太股市全线大跌,对A股投资者心理影响负面。 外围股市方面,受美国次级抵押债务危机扩大影响,香港恒生指数在中国A股市场收盘前的跌幅达975.15点,百分比跌幅为4.21%,创出自2003年以来本轮牛市的最大单日跌幅。红筹指数跌234.12点,跌幅5.22%,报4248.87点;国企指数跌778.51点,跌幅5.83%,报12585.45点。 亚太股市全线大跌,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亚太指数(MSCI Asia Pacific Index)一度重挫2.6%,报15190点,创自6月27日以来最低点位。 分析人士表示,受A、H股连动效应影响,尤其是H股暴跌不可避免地对A股产生冲击,部分获利丰厚的A股投资者利用此机会趁机套现。 ◎ 今日主要有以下个股和板块值得关注: 1. 行业板块满盘皆绿,但金融、地产跌幅相对较小,表现出一定抗跌性。 鑫网通达信行情系统显示,所有板块全部下跌,跌幅介于2%至9%之间,金融、地产板块位于跌幅榜末5位,分别下跌2.91%和2.69%;基金、社保重仓板块下跌3%以上,上日资金流入明显的钢铁、电力、有色金属和环保等防御性板块跌幅居前,其中环保板块以9.68%的跌幅居跌幅榜首位。 两市总计1364只股票下跌,只有159只上涨,除ST股以外的跌停A股达50多只,一改近期无个股跌停的局面,只有上工申贝、开开实业等10多只A股涨停。 ◎ 技术分析及后市展望: 就沪指而言,该指数今日创4500点新高后,收出接近光头光脚的长阴线,成交额同步放大。分析人士认为,自7月20日从3900点附近反弹以来,沪指短短8个交易日内已上涨15%,短线获利回吐压力显而易见;加上4300、前期高点4330和4400等心理关口的突破均十分轻松,4500点关口恐将不可避免遭遇较大阻力;因此,综合上述两方面来看,沪指上摸4500点后大幅回抽在意料之中。 展望后市,分析师表示,沪指今日跌破5日均线后,在10日均线正上方企稳,这显示了10日均线在短线上的支撑作用,因此预计该指数短线将出现反弹;但从中线来看,4500点阻力的可能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震荡来予以化解。 就深成指而言,该指数今日收中长阴,收于5日均线正下方,指数最低下探14603.56点,显示前期高点14576提供了一定支撑。分析师表示,由于深成指自7月20日以来累积了20%的涨幅,因此短、中期获利回吐压力也较大,后市面临回调风险。 整体而言,分析师表示,两市短线可望超跌反弹,中线有进一步释放获利盘的要求,但市场总体人气仍然乐观,及时的调整有利于大盘未来走出更稳固的行情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