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产证券化中投资者的收益到底来自哪里(如应收账款证券化)
简单来说,来自原持有应收帐款的企业。
举例来说,应收帐款也有有利息和没利息的区别,假定是没有利息。企业持有应收帐款100万元。为了马上盘活资金,可通过银行将其发行证券(当然,实际情况可能是很多笔应收帐款加其来打包发行),由于信用风险以及时间价值等问题,出售金额较100万元低,比如说是95万元。那么这5万元就可以分别支付银行的费用以及投资者的收益了。
2. 应收账款投资的应收账款投资的风险管理环节及存在的问题
1.信用管理环节
企业缺乏科学的信用管理体系及经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交易占据了主导地位。面对这种转变,大多数企业未建立健全信用管理体系,一些企业为了追求账面价值,追求销售额,不顾自身经济实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大量向客户放账,导致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疏于信用管理。特别是中小企业甚至未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导致难以启动再生产 据2005年“国际贸易中商账管理与信用建设研讨会”专家介绍,由于我国企业在国际经贸往来中,缺少信用管理经验,企业坏账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0.25%至0 5%平均水平.相当一部分企业甚至高达30%以上
2.销售环节。
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滥用赊销手段提高竞争力致使一些信用差、财务状况不好,甚至于陷入困境的企业也能获得赊销货物导致应收账款损失。其次,某些客户为了骗取信任.在开始一次二次小额交易,按时结算付款.随后迅速把销售额做大,然后携带货物逃之天天,给企业带巨大的损失
3 内控环节
相当一部分企业,只设立销售和财务部门.没有相应的监管部门,它们负责的只是账款的放账和会计记账工作:销售部门利用相关权力,叮以不综合分析和考虑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而随意销售商品形成应收账款,不对其赊销决策承担责任,形成 放账人不是收账人的局面,缺少监督,管理机构没有起到管理的作用
4.日常管理环节。
企业赊销额的确定取决于赊销占总销售的百分比和企业销售规模,这两大因素似乎都不在财务经理的控制范围。但是,销售部认为收款由财务部门负责,而财务部门认为能否收到款责任在销售部门,因此,企业应收账款发生后听之任之,没有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核对、账龄分析、回收分析,企业领导无法掌握应收账款情况,呆账形成的风险越来越大,坏账成本和机会成本、管理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甚至一些单位和个人为了谋求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通常利用应收账款私设“小金库”,使资金体外循环,达到贪污挪用公款,偷税逃税的目的。
5.清收政策环节。
许多企业缺乏分类指导,没有制定针对不同类型应收账款的收账政策,这样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收款效果,还失去一些客户和市场
3. “应收帐款证券化”是什么意思
应收账款证券化是一种既能充分发挥应收账款的促销作用,又能控制和降低应收账款成本的管理办法。证券化的实质是融资者将被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而金融资产的所有权可以转让也可以不转让。在国际上,证券化的应收账款已经复盖了汽车应收款、信用卡应收款、租赁应收款、航空应收款、高速公路收费等极为广泛的领域。
这种模式有以下优势:
1. 优良的筹资方式。
应收账款证券化就是将应收账款直接出售给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的特设信托机构(SPV),汇入SPV的资产池。经过重组整合与包装后, SPV以应收账款为基础向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有价证券,根据应收账款的信用等级、质量和现金流量大小确定所发行证券的价格。将应收账款出售给精通证券化的 SPV,能够提高公司资产的质量,加强流动性,改善公司融资能力,还可以省去公司管理应收账款的麻烦,转移因应收账款而带来的损失风险。同时,这种融资方式通常融资费用较低,并可享受更为专业化的融资服务。
2. 可以降低管理成本。
资产证券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实现证券化资产的破产隔离,也就是将应收账款从公司(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去,缩小破产资产的范围,降低破产成本。这样可提高公司资产质量,减少公司管理成本。同时,由于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和养老金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都倾向于选择较高质量的证券,一般的公司债券难以获得这些机构的投资,而证券化过程所采用的资产信用增级技术使得证券质量得以提高,使得公司融资变得较为容易。
3.减少交易成本。
应收账款证券化由专门的机构进行,这些机构精通应收账款的管理,作为应收账款的拥有者来说,只要将应收账款出售给这样的机构就可以免去对应收账款的跟踪、追缴之苦,减少坏账损失,从而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4.应收账款证券化有利于优化财务结构,充分利用资产和优化公司投资组合。
4. 应收账款保理属于资产证券化吗
应收账款保理不属于资产证券化。
应收账款保理是企业将赊销形成的未到期应收账款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转让给商业银行,以获得银行的流动资金支持,加快资金周转。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传统的证券发行是以企业为基础,而资产证券化则是以特定的资产池为基础发行证券。
从三个层面回答问题:
第一个层面,保理以应收账款转让为前提,除了融资业务以外,还有应收账款管理、催收和坏账担保三大功能,在国际保理商协会FCI对于保理的最权威定义中,后三种职能才是保理业务的主要职能,所以不应当将保理业务简单等同于融资业务。
第二个层面:保理融资业务也和银行贷款有很大不同,保理融资业务以转让应收账款为前提,银行贷款则不然。
第三个层面:保理业务并不是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是将无法量化,不具备流动性的资产可以量化,具备更强流动性,即所谓“证券化”。保理业务以受让应收账款为前提,并不改变应收账款的性质,不具备证券化特征。
5. 应收帐款资产证券化对企业价值有什么影响
1、破产成本是企业出现偿债危机的成本,又称财务拮据成本。它只会发生在有负债的企业中。负债越多, 所需支付的固定利息越高,就越难实现财务上的稳定,发生财务拈据的可能性就越高。如果公司破产,可能被迫以低价拍卖资产,还有法律的制裁。如果还未破产,但负债过多,则会直接影响资金的使用,使 企业在原材料供应、产品出售等方面受到干扰,最终提高过度负债企业股本的要求收益率和加权平均资本 成本率。
2、按照詹森和麦克林的定义,代理成本可化分为三部分:委托人的监督成本: 代理人的担保成本;剩余损失,它等于代理人决策和委托人在假定具有与代理人相同信息和才能情况 下自行效用最大化决策之间的差异。 资产证券化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分析第一章引言 提升作用。
资产证券化能够提高金融机构的融资效率, 从而可能增加自身的价值。
6. 保理和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区别
应收账款保理不属于资产证券化。
应收账款保理是企业将赊销形成的未到期应收账款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转让给商业银行,以获得银行的流动资金支持,加快资金周转。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传统的证券发行是以企业为基础,而资产证券化则是以特定的资产池为基础发行证券。
从三个层面回答问题:
第一个层面,保理以应收账款转让为前提,除了融资业务以外,还有应收账款管理、催收和坏账担保三大功能,在国际保理商协会fci对于保理的最权威定义中,后三种职能才是保理业务的主要职能,所以不应当将保理业务简单等同于融资业务。
第二个层面:保理融资业务也和银行贷款有很大不同,保理融资业务以转让应收账款为前提,银行贷款则不然。
第三个层面:保理业务并不是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是将无法量化,不具备流动性的资产可以量化,具备更强流动性,即所谓“证券化”。保理业务以受让应收账款为前提,并不改变应收账款的性质,不具备证券化特征。
7. 应收账款转资本投资,应收账款是否清零
应收账款转资本投资,
应收账款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