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电影公司
世界著名的电影公司
新市场(Newmarket)
皮克斯(Pixar)
福克斯探照灯(Fox Searchlight)
米高梅/联美(MGM/UA)
革命公司(Revolution)
博伟(Buena Vista)
索尼经典(Sony Pictures Classics)
迪斯尼(Disney)
华纳(Warner Bros.)
索尼(Sony)
梦工厂(Dreamworks)
米拉麦克斯(Miramax)
米高梅(MGM)
新线(New Line)
艺匠(Artisan)
哥伦比亚(Columbia)
联美(United Artists)
三星(Tristar)
好莱坞(Hollywood)
试金石(Touchstone)
目标(Destination)
帝门(Dimension)
胜利影业(Triumph Films)
三角(Trimark)
瑞舍尔(Rysher)
狮门(Lions Gate)
十月(October Films)
城堡石(Castle Rock)
USA影业(USA Films)
环球(Universal)
派拉蒙(Paramount)
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
PDI(PDI)
幕宝(Screen Gems)
塞缪戈温(Samuel Goldwyn Films)
焦点(Focus Features)
秀宝(Show Box)
梦乐(Dream Entertainment Inc.)
宝丽金(PolyGram)
法国高蒙(Gaumont)
奥利安(Orion)
威秀(Village Roadshow)
欧罗巴影业(Europa Corp.)
罗格影业(Rogue Pictures)
电影工作室(Film Workshop Ltd.)
华纳独立影片公司(Warner Independent Pictures)
康斯坦丁(Constantin Film)
卡洛可(Carolco)
木兰影业(Magnolia Pictures)
温斯坦(Weinstein)
派拉蒙经典(Paramount Classics)
佳线(Fine Line)
⑵ 影视公司到底是什么意思
电影公司泛指用于制作,拍摄电影电视节目的公司企业或部门。一般为大的影片厂或制作单位,有“梦工厂”之称。
著名海外影视公司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Twentieth Century Fox) 电影制片和发行公司。成立于1935年5月,由默片时代的大公司福斯电影公司和20世纪影片公司合并而成,是30-40年代好莱坞8家大电影公司之一。当时公司拥有导演E.刘别谦、E.卡善、O.普雷明格等人并拥有不少受观众欢迎的电影明星,如S.邓波儿、L.杨、H.方达、G.佩克等,他们曾拍摄了一些有一定质量的影片。这一时期,公司生产的影片样式不一,艺术质量也参差不齐,但影片的技术质量都比较高。 t940年J.福特为公司导演的《怒火之花》可作为艺术与技术质量俱佳的例子。从5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业进入衰退时期。该公司为了与新兴的电视抗衡,曾致力于研究宽银幕在商业上的应用。1953年9月16日根据圣经故事改编拍摄的宽银幕故事片《长袍》在纽约罗克亚影院上映,这第一部宽银幕故事片不仅是该公司成立以来最赚钱的影片,也是电影从默片进入有声片以来在技术上的一次突破。60年代,摄制了美国电影史上成本空前的影片《克娄巴特技》(1963,一译《埃及艳后》),遭到失败。1972年又推出《海神号遇险记》,开创了泛滥于70年代的灾难片样式。70年代后期,该公司拍片很少。1981年大石油商M.戴维斯买下了这家公司。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Warner Bros.) 电影制片和发行公司。1923年4月由华纳4兄弟创建华纳兄弟公司LOGO当时总部设在纽约,制片厂设在好莱坞附近的伯班克。华纳兄弟1917年开始在纽约从事电影的发行放映业务,建立华纳公司摄制影片是业务的扩展。1925年接管维泰葛拉夫制片公司,并于1927年摄制、发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影片《爵士歌手》,从而使华纳公司于30年代初进入了好莱坞8大电影公司的行列。华纳公司在30年代以拍摄强盗片、歌舞片和传记片著称,尤以E.G.鲁宾逊、J.贾克奈、H.鲍嘉等人主演的强盗片最有观众。传记片中也有不少受欢迎的作品,如P.茂尼主演的《左拉传》(1937)等。华纳的影片一般都比较朴素、紧凑,成本也较低,其主题都或多或少与30年代初发生的美国经济危机有联系。50年代美国电影萧条时期,华纳把财力转向制作电视系列片。6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向独立制片人投资的制片方式。它成功地拍摄了《窈窕淑女》(1964)、《谁害伯弗吉尼亚.沃尔夫》(1966)、《邦妮和克莱德》(1967)等。1967年加拿大发行电视片的七艺公司买下了华纳公司,改名为华纳—七艺公司。两年后,华纳—七艺公司又转让到一个大企业集团金尼全国服务公司手中,改组为华纳交流公司。这个公司经营的业务范围甚广,制片和发行影片仅是其中的一个项目。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Corp.) 电影制片和发行公司。1920年,原来在环球影片公司工作的H.科恩、J.科恩两兄弟和J.布兰特在好莱坞成立了一家摄制喜剧短片的小公司,名叫CBC电影销售公司。1924年改名为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并于30年代发展成为美国电影业的8家大公司之一,这主要是由于H.科恩的精明强干和公司导演F.卡普拉的创作才能起了作用。卡普拉在公司工作10年,拍摄了不少颇受欢迎的喜剧,其中包括《一夜风流>(1934)、《弟斯先生进城》(1936)、《史密斯先生上华盛顿>(1939)等。50年代,哥伦比亚公司开始采用对独立制片人和导演资助的办法拍摄影片。公司先后资助一些颇有名气的导演人拍片,如:S.施皮格尔、D.里恩、O.普雷明格、E.卡善、R.罗森和F.齐纳曼,拍出了不少质量高、影响大的影片,如《生于昨天》(1950)、《永垂不朽》(1953)、《在江边》(1954)、《桂河大桥》(1957)、《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猜猜谁来吃晚餐》(1967)等。50-60年代的美国电影危机年代,哥伦比亚公司通过它的子公司银幕珍品公司向电视台出售公司以前的旧片并为电视台摄制电视片,成为好莱坞最早与电视结合的大公司之一。1968年公司改组,改名为哥伦比亚影片工业公司,下属两个主要分支机构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和银幕珍品公司,继续从事对独立制片的投资、电视片摄制和新兴的录像带工业。80年代该公司附属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
派拉蒙影业公司
(Paramount Pictures, Inc.) 电影制片和发行公司。A.楚柯尔在1912年创立名演员公司,J.L.拉斯基于1913年建立杰西.拉斯基故事片公司。1916年上述两家制片公司合并成立名演员—拉斯基公司。次年,新公司兼并了12家制片公司;以后再把派拉蒙影片发行公司也并了过来,遂于1927年改名为派拉蒙—名演员—拉斯基公司。1930年又兼并了拥有多家影院的帕布利克斯公司,再改公司名为派拉蒙帕布利克斯,逐步发展成为好莱坞的大公司。1930年公司由于领导层的矛盾与经营不善被纽约联邦地区法院宣布破产,1935年重新组织成立了派拉蒙影业公司。新公司生产了一系列由 M.魏斯特、B.克罗斯贝、B.霍甫、D.拉摩、G.古柏和 C.考尔白等人主演的赚钱影片而再次兴起。当时公司的导演有J.von斯登堡,E.刘别谦和R.马莫里安等。公司在40年代发掘吸收了不少新人,如A.莱德、V.莱克、B.兰开斯特、K.道格拉斯等人。导演有B.怀尔德、P.斯特吉斯。公司在40年代最赚钱的影片是《与我同行》。50—60年代,派拉蒙和其他大公司一样受到美国影业萧条的打击,影片产量下降,收入减少。1966年石油资本集团购买了派拉蒙,使其成为海湾与西方石油公司的一家子公司。随着70年代美国电影业的复兴,派拉蒙摄制了《教父》(一、二集)、《油脂》、《周末狂欢》等票房价值很高的影片,公司逐年有盈余,并于1978年达到了创纪录的数字。
环球影片公司
(Universal Picture Co.) 电影制片公司。1912年美国独立电影公司的老板C.莱默尔把他的公司和N.鲍尔斯等六七家小电影公司合并,组成环球影片公司,在30—40年代成为美国电影业的8家大公司之一。莱默尔于1914年在好莱坞北面建起了摄影棚和供拍外景用的场地,命名为环球城。1915年3月环球城正式启用;当年生产影片250部。30-40年代生产了大量低成本影片,其中大多是西部片、音乐片、恐怖片和滑稽片。如B.卡洛夫主演的恐怖片,D.窦萍主演的音乐片,B.阿博和L.卡斯特洛主演的滑稽片,都有很高的票房价值,赢利颇丰。在它的产品中,象《西线无战事》(1930)那样的严肃作品极少。1946年环球公司和国际影片公司合并为环球国际公司。1952年德卡唱片公司购得了环球国际公司的大部分股票之后,恢复了旧名。以后该公司又归美国音乐公司(MGA)所有,直到80年代。50年代一改过去大量摄制低成本片的做法,采取少拍片以提高技术质量的方针。同时采用资助独立制片人拍摄影片的方法,其中不乏成功之作,如《斯巴达克斯》(1960)。60年代,公司集中全力提供电视片和供电视放映的影片。同时还把环球城作为好莱坞的一个旅游中心向旅游者开放而利润倍增。70年代摄制了颇有影响的《美国风情画》(1973)以及该公司历史上获利最多的娱乐影片《大白鲨》(1975)。
米高梅公司
(Metro-Goldwyn-Mayer) 电影公司。1924年5月17日,美国洛氏公司的老板M.洛把该公司所属的米特罗影片公司和高尔温影片公司、L.B.梅耶制片公司合并,组成米高梅公司。30年代好莱坞鼎盛时期,米高梅公司是最大的电影公司,每年要生产40—50部影片。米高梅在这一时期拥有美国最受观众欢迎的影星和导演,影星如G.嘉宝、C.盖博、J.哈罗、S.屈赛、R.泰勒、J.克劳馥、N.希拉等等,导演如E.von斯特劳亨、K.维多、F.朗格、G.顾柯、V.弗莱明等等。从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米高梅摄制了数以百计的影片,除了少数影片如《块肉余生》、《叛舰喋血记》(1935)、《茶花女》(1939)、《忠勇之家》(1942)、《双城记》等之外,90%为平庸之作,内容浅薄、脱离现实,往往千篇一律地以虚构的故事、美满的结尾,配上受观众欢迎的大明星和较高的摄制技巧去招徕观众。米高梅公司日复一日地象工厂生产工业品的流水装配线那样大量生产这种影片,为好莱坞赢得“梦幻工厂”的“美名”出了大力。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米高梅曾一度以拍摄大场面歌舞片为重点,生产了几部颇有特色的歌舞片,如《雨中曲》(1952)等。50年代美国电影业发生危机,到60年代初该公司连年亏损,影片产量逐年下降,到70年代初至80年代每年只拍三、四部影片。70年代初,美国拉斯韦加斯的大资本家K.克科里安买下了米高梅公司。新的主管人员把米高梅公司的道具服装等统统拍卖出去,并把资金投入拉斯韦加斯、里诺等赌城的房地产、旅馆业和其他能获利的方面。到70年代末米高梅公司又再度繁荣,但制片却只是这个公司的广泛业务范围之一,1981年米高梅公司出资买下联美公司,改名为米高梅—联美娱乐公司。
迪斯尼
(Disney) 不管好莱坞八大金刚如何风起云涌假如缺少迪斯尼这只小老鼠,“黄金时代”也会变得不完整。迪斯尼,它代表着无论你我都无法忽视的片种——动画片。可以说,在电影最早的九十年里,迪斯尼是动画片的另一个代名词。 年轻贫穷的画工,发现了一只偷吃自己食物的老鼠,于是灵感大发,接下来就是米老鼠的诞生,电影巨头的崛起……其实米老鼠的诞生本没那么奇妙,沃尔特·迪斯尼也远非白手起家的热血青年。促使他和哥哥罗伊在1923年正式脱离无产阶级,建立“迪斯尼兄弟动画制作公司”的动力,不是追求电影梦幻的理想,也不是骨子里涌动的美国拓荒精神,而是一次生意失败的血泪教训。 沃尔特·迪斯尼想像力和执行能力已然天才,他对于手绘动画艺术的投入和耐心,更是那些拍摄剧情片的大制片人无法相比的。他讲的是善恶分明的童话故事,画风也集中体现一种纯美、理想、祥和的气氛。他设计大团圆的喜庆结尾,一切都不背离好莱坞的规章制度(在经过内部修正之后,影片的最大尺度不外乎河马跳大腿舞)。在美国接连遭受经济危机和战争威胁的年代,就是这么一位勤奋、积极、主流的大孩子,用《白雪公主》、《小飞象》、《木偶奇遇记》、《小鹿斑比》温暖了美国人的心。 迪斯尼公司一共获得了29个奥斯卡奖和数百个其他奖项。50年代,当八大公司日趋低迷,沃尔特·迪斯尼却带着自己的电影公司首先杀出升天:迪斯尼最早拍摄电视片搞电视台,又在洛杉矶和佛罗里达建立了迪斯尼乐园。电影的魅力第一次延伸到娱乐行业的各个层面,迪斯尼也从一只小老鼠变成了强大的迪斯尼帝国。30年里,小老鼠一蹦一跳地走自己的路,虽然时有坎坷,却比好莱坞八大金刚跑得更快更敏捷。它在小声哼着一支歌:欢乐就是财富。 在卡通世界与Disney竞争,失败者比比皆是。从90年代开始,Disney的动画形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米老鼠和唐老鸭等老面孔,而是树立了许多崭新的动画形象,各大竞争者只能望而兴叹。1992借助《天方夜谈》的名篇《阿拉丁》,Disney开始重新崛起,并扩大自己的知名度。随后1994年的《美女与野兽》、《风中奇缘》等均受到人们的欢迎,而《狮子王》一片更是确立了它在动画领域的霸主地位。当然,Disney也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1995年的《101斑点狗》,1998年的《虫虫危机》以及《花木兰》,Disney的视野不断拓宽,使得人们一提起美国动画片就于Disney联系起来。也许,Disney天生就是美国动画的代名词。
梦工厂
梦工厂(DreamWorks) 当梦工场在1995年成立之后,迅速站稳了脚跟。从1997年的《阿米斯泰德号》开始,梦工场就开始充当掘墓人的角色,它要打破各大影厂对市场的垄断地位。1998年《天地大冲撞》、《拯救大兵瑞恩》均战绩不俗,梦工场初步创立了自己大制作的优势。而《小蚁雄兵》和《埃及王子》的诞生证明梦工场要与Disney在动画领域一争长短也许现在还单薄了点,但日后它会强大得令对手颤抖不已。
新线电影公司
新线电影公司 英文:New Line cinema公司介绍:新线是1967年就成立的一家独立制片发行公司,以面对美国高校发行欧洲及本土低成本恐怖片为主,1979年进入制片业,投资拍摄低成本恐怖片。 1990年通过向FOX购买其不敢发行的香港嘉禾电影《忍者神龟》并大获成功后,成为有广泛影响的独立电影发行公司。1993年新线被电视巨头特纳收购,因特纳控股时代华纳,因此新线随即被并入时代华纳集团,但新线的原总裁谢伊当年在被特纳收购时仍持有新线主要股权,并且享有公司的自主经营权,所以新线目前虽然同属时代华纳集团,但其电影经营与集团内部的其他电影公司并无相关。
联美公司
(United Artists Corp.) 电影制片和发行公司。1919年由C.卓别林、D.范朋克、M.壁克馥、D.W.格里菲斯出资创建。目的是为了摆脱大电影公司的束缚和剥削,争取更多的创作自由和更大的利润。最初设想只是摄制和发行4位创始人的作品。后因格里菲斯退出,卓别林、范朋克等人的作品数量有限,公司遂把资助独立制片人拍片和发行他们的影片作为业务重点。联美公司与当时的其他电影公司不同,它没有自己的摄影棚,拍片时需租用场地;没有自己雇用的电影明星和导演,采用向独立制片人投资的方式拍片;没有自己的电影院,发行影片采取与发行商逐片签订合同的方式。联美是最早采用美国在60年代盛行的制片和发行方式的大公司。这种经营方式及导演具有的相对独立性,使联美公司得以在摄制娱乐片外,还拍摄、发行了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和一定艺术成就的影片。如C.卓别林的《淘金记》(1925)、《摩登时代》(1936)、《大独裁者》(1940)、《舞台生涯》(1952)、D.W.格里菲斯的《被摧残的花朵》(1919)、《走向东方》(1920)以及《疤面人》(1932)、《桃色公寓》(1960)、《西区故事》(1961)等等。联美公司在纽约成立时只是个小公司,20年代到30年代中,逐步发展成为美国电影业的8大公司之一。50年代,美国电影业进入萧条、衰退时期,卓别林和壁克黎先后把他们的股票出售给金融资本家。之后,联美公司又几度易手,终于在1981年被米高梅公司的老板K.克科里安出资买下,并人米高梅公司,改称米高梅—联美娱乐公司。
雷电华影业股份有限公司
(RKO) 电影制片和发行公司。30年代美国电影业的8家大公司之一。雷电华公司成立的年代和经过,众说不一,多数说法是:1928年由洛克菲勒财团的美国雷电华公司兼并美国电影票预售公司(兼营制片)和凯思—阿尔比—奥菲姆商业放映系统而成。由于新公司的组成部分中原先有两个公司是专营发行与放映的,所以新公司在这方面的力量较为强大,从成立开始,公司不仅发行自己摄制的影片并且长期发行W.迪斯尼等人的影片。雷电华影业公司存在的时间较短,1948年 H.休斯买下雷电华公司,大约在1955年又卖给通用轮胎和橡胶公司,但把制片厂和将近30年所拍摄的影片于1957年转售给德西露制片公司。60年代,海湾与西方石油公司买下了德西露制片公司。雷电华公司从1929年拍出第一部影片《丽奥·丽泰》到1957年的最后一部影片《可能最大的女郎》为止,约拍摄、发行了1500部影片,其中绝大部分为低成本的娱乐片,特别是一些恐怖片、惊险片以及少数F.亚斯坦和G.罗吉丝合演的歌舞片。但是也有少数例外,例如 D.威尔斯的《公民凯恩》(1941)、《安倍逊大族》(1942)和A.希区柯克的《美人计》(1941)。
⑶ 兼有上海自贸区和迪士尼的股票有哪些
上海自贸区和迪士尼哪个概念大 龙头股份:迪斯尼概念中国总代理
近期市场上关于迪士尼的消息沸沸扬扬,二级市场上迪士尼概念股也同样出现了明显的资金流入迹象。外高桥连续两个涨停,直接带动了整个上海本地股的整体走强。香港当年的迪斯尼建设,迪斯尼公园为其所在地经济的发展及证券市场上相关板块所带来的机会无疑都是深远的。
以香港证券市场为例,香港迪斯尼乐园于2003年3月开始动工修建,香港的迪斯尼概念股进入了长达两年的"黄金时代",商业、珠宝、百货、旅游、酒店、基建、地产等行业均成为热点。一旦比香港迪斯尼大3倍的上海迪斯尼简称将为A股市场上的迪斯尼概念股带来的怎样黄金增长期将不言而喻。而香港迪斯尼涨幅冠军是服装代理佐丹奴上涨了1000%,而我们发现迪斯尼在中国总代理是上海三枪集团。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迪士尼品牌以卡通明星人物米老鼠系列、小熊维尼系列以及迪士尼公主系列为载体的4-14岁少儿针织系列产品中国授权制造商及市场总运营商。而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是龙头股份(600630)的子公司。可见,一旦迪斯尼落户上海,作为迪斯尼中国总代理,在佐丹奴上涨了10倍的刺激下,龙头股份(600630)想象空间十分大。
05年获得迪斯尼中国总代理
迪士尼牵手龙头股份子公司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8月23日,迪斯尼向社会公告称,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迪士尼品牌以卡通明星人物米老鼠系列、小熊维尼系列以及迪士尼公主系列为载体地4-14岁少儿针织系列产品中国授权制造商及市场总运营商。在签署地一项协议中,三枪集团与位于香港地迪斯尼亚太公司达成共识:三枪集团将获准在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整个中国地区独家生产、销售迪斯尼4至14岁地少儿内衣。此前,国内迪斯尼4岁以下地婴幼儿服装已经授权由台湾地丽婴房进行经营。据了解,迪斯尼通过市场研究发现,国内高档品牌少儿内衣领域几乎是一个空白,而市场潜力却又相当可观。三枪集团则在国内拥有庞大地销售渠道,迪斯尼最终盯上了三枪集团。
近水楼台先得月,08年迪斯尼再助三枪
值得一提地是,今年10月三枪集团宣布,公司再次获得了包括小飞象、小鹿斑比、玛丽猫和狮子王辛巴等四个品牌0~3岁迪斯尼经典卡通形象婴儿内衣地生产和销售权。这是继三年前开始地4~14岁少儿内衣之后,三枪与迪斯尼地再度携手。中国市场是迪斯尼中长期重点发展地市场。可见中国市场,尤其是上海市场未来地潜力显而易见,与三枪这样地国有企业、民族品牌合作,对于迪斯尼未来地进一步深耕有很大地帮助。自2005年展开合作开始,三枪迪斯尼内衣地年销售量呈现1000万元、2000万元和4000万元逐年翻番地增长。而随着0~3岁婴儿内衣地加入,一旦迪斯尼落户上海,龙头股份(600630)近水楼台先得月想象空间空间巨大。
比肩佐丹奴,上涨空间巨大
香港迪斯尼涨幅冠军是服装代理佐丹奴上涨了1000%,而龙头股份(600630)同样也是内衣总代理,一旦迪斯尼落户上海,面积有望比香港迪斯尼大3倍的上海迪斯尼有望给龙头股份(600630)带来的炒作空间将是巨大的。走势上,该股前期拉升后,构筑了一个上升平台。目前该股蓄势充分,量能充足,突破欲望强劲,投资者可重点关注。
⑷ 《最佳路径》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的灵感。请摘录
1955年,富于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美国动画片先驱华特·迪士尼在加利福尼亚州创办了第一座现代化的游乐园,取名迪士尼乐园(Disneyland,正式全名为Disneyland Park)。这不仅是第一个迪士尼乐园,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迪士尼乐园将米老鼠等卡通人物重现于距洛杉矶35公里、占地64.7公顷的主题公园中。在有着真人大小卡通形象的乐园中可以驾驶未来车、搭乘密西西比的船尾舳车、嬉游于中世纪的城堡,或在美国大街上漫步。到今天,除了加州洛杉矶迪斯尼乐园外,还建造了奥兰多迪士尼乐园、巴黎迪士尼乐园等主题公园。 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英语:Hong Kong Disneyland Resort)位于香港新界大屿山竹篙湾,现时总面积为126公顷。香港迪斯尼乐园环抱山峦,与中国南海遥遥相望,是第一个根据加州迪斯尼为蓝本的主题公园,游客可以走进童话故事王国。其中,美国小镇大街、探险世界、睡公主城堡、明日世界等是其代表性的娱乐地点。每一处都能给游客带来无尽的奇妙体验。在美国小镇大街,可以欣赏美国街市的怀旧建筑,各款典雅的古董车,品尝各种中西佳肴美食;探险世界里,沿着一条条巨大的河流,穿过非洲大草原,进入亚洲神秘森林,到达泰山小岛,勇敢的领航员会带领游客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密境;睡公主城堡是一个充满欢乐的幻想世界,有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纯真活泼的小飞象、天真可爱的小熊维尼;在明日世界可以让人体验太空惊险之旅,探索无边无际的宇宙.。 概要 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是一个由主题公园、主题酒店及水上活动中心构成的度假区,由香港国际主题公园有限公司建设、管理及营运,并由华特迪士尼公司设计。现时度假区第一期包括:一座主题公园、两座主题酒店、及水上活动中心等零售、餐饮及娱乐设施。度假区第一期并有预留位置扩建乐园及兴建第3座迪士尼主题酒店。另外,度假区旁边有预留位置兴建度假区第二期,而度假区第二期将包括:一座主题乐园及两座主题酒店。 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是迪士尼第5个度假区。 设施 神奇道主题乐园 香港迪士尼乐园 主题酒店 香港迪士尼乐园酒店 迪士尼好莱坞酒店 水上活动中心 迪欣湖活动中心 公共设施 迪士尼站 竹篙湾警岗 迪士尼码头 停车场 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停车场 背景 竹篙湾位置图香港经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在1998年呈现负增长。港府把旅游业列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虽然旅游业只占本地生产总值的7%,但旅游业却带动了相关行业如零售业、餐饮业、酒店业的兴旺增长,同时可以制造大量就业机会,有助于经济复苏。故此发展旅游业成为了经济转型的重要对策。同时,迪士尼亦筹备进军中国市场,并计划在亚洲物色地点兴建新的主题公园。坊间传言,迪士尼曾经与新加坡、上海、首尔等地政府接触。 迪士尼其后于1998年年底,与港府就选址展开磋商,其后一致认为竹篙湾是兴建主题乐园的合适选址。双方于1999年2月正式就兴建香港迪士尼乐园进行谈判,初期双方曾经研究引入第三方投资者的可能性,但后来由于计划庞大,内容复杂,双方亦需要就分期发展进行深入的谈判,因此最终同意由港府与迪士尼合伙发展的模式[2]。当时的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于1999年3月3日发表的《1999至2000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首次公开证实港府与迪士尼正就兴建香港迪士尼乐园进行谈判。在此之前,负责有关谈判的香港经济局局长叶澍堃曾经多次借用男女交往为例,暗示双方谈判正在进行。在官方承认谈判后,叶澍堃曾以「讲金唔讲心」形容双方已进入合伙安排的磋商阶段。 1999年10月31日,港府与迪士尼的谈判结束,双方达成协议,合伙成立香港国际主题公园有限公司,在竹篙湾兴建包括香港迪士尼乐园在内的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前香港特首董建华与迪士尼高层于1999年11月2日于香港礼宾府正式宣布有关协议。 香港迪斯尼方面迅即表示,香港迪斯尼正专注落实扩建计划,希望能够尽快展开工程。 刘吴惠兰表示,香港的迪斯尼乐园会尽快扩建,年底动工。预料两、三年后新设施可逐步开放。她指出,香港迪斯尼要把握时机,尽快给市民享用新设施。 香港旅发局主席田北俊同日表示,香港迪斯尼将于二零一四年完成扩建,相信有助增加客源。香港会以多元化旅游作为招徕,吸引内地旅客到访。 按照扩建计划,香港迪斯尼乐园的主题园区将由目前的四个增至七个,乐园预计五年内分阶段完成,估计扩建成本约三十六亿三千万港元。 美国迪斯尼公司早前的声明显示,上海迪斯尼主题乐园将会包括一个“奇妙王国”主题乐园,并会加入迎合上海市场的元素,预计项目耗资逾二百四十亿元人民币,预计二零一四年落成。 合伙经营 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由港府与迪士尼合伙组成的香港国际主题公园有限公司负责兴建与营运,港府初期将拥有该公司57%的股权,而迪士尼占43%;公司股本总值57亿港元,当中港府会注资32.5亿港元,迪士尼注资24.5亿港元。双方将来都可以出售该公司的股票,但迪士尼最少需要持有19亿港元的股份,政府则不受最低持股要求规限。股份转换限制于公园启用五年后开始,转换上限每年增加5%。为避免过份影响其他持股人的股份值,任何一年的最高转换额不得高于10%。 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的兴建费用于1999年估计为141亿港元。港府向香港国际主题公园公司提供56亿港元的贷款,分25年连同利息摊还。该公司另外透过商业借款筹收资金23亿港元。 港府的总投资额是224.5千万港元,其中包括上述32.5亿港元的注资,相等于股权的57%。同时港府将额外获得40亿港元的附属股权,代替香港迪士尼乐园的地价。由于竹篙湾当时尚未开发,港府须投资136亿港元进行主要基建工程,包括建造联外道路、两个公众码头、公共交通转驳处、港铁迪士尼线、警岗、消防局、渠务和排污设施,以及平整一块面积有300公顷的土地。 港府没有向迪士尼提供免费土地或现金补贴,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用地的地契年期为50年,继有50年的续约权。香港国际主题公园有限公司可以选择在启用后的20年之内,以28亿港元(1999年地价市值)买入预留的第二期发展用地,换言之迪士尼拥有该土地的优先发展权。 从上空拍摄的迪士尼乐园建筑工地(2004年11月) 建造工程 竹篙湾填海工程于2000年年中动工进行,造地300公顷。工程包括清拆位于竹篙湾东北岸的财利船厂,由于船厂的部分土地受重金属、总石油碳氢化合物、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二恶英所污染,必须进行除污工作。受污染的泥土,在挖出后被运送到倒扣湾工地以热力解吸法处理,继而再以混凝土凝固法来处理。过程产生的剩余物,则被运送至青衣化学废物处理中心焚化。此举曾经引起部分环保团体的不满。 此外,古物古迹办事处在2001年8月至11月在财利船厂进行考古勘察,期间发现不同时期的具考古价值的文物。船厂清拆工程展开前,当局委派中港考古研究室和大地考古公司在2001年起进行了抢救发掘和保存措施,抢救工程在2002年7月完成。 2003年1月12日,迪士尼与港府携手主持动土仪式。香港迪士尼乐园内的地标建筑睡公主城堡于2004年9月23日举行平顶典礼。度假区内设施分阶段启用,随着度假区第一期于2005年9月12日正式启用,度假区的第一期将发展全面落成。 发展沿革 1999年2月-迪士尼与港府进行谈判兴建香港迪士尼乐园 10月31日-谈判结束,双方达成协议,迪士尼与港府合伙成立香港国际主题公园有限公司 2000年6月-竹篙湾填海工程动工,造地300公顷 2001年8月-罗彬深出任度假区行政副总裁及集团行政总裁 2002年11月-竹篙湾填海工程完工 2003年1月12日-迪士尼与港府携手主持动土仪式 2005年 9月12日-香港迪士尼乐园开幕。 交通: 深圳赴香港迪士尼的路线比较多,有地铁、巴士、轮渡。线路一:从罗湖口岸出境,搭乘九广铁,约35分钟后抵达香港旺角,然后转乘地铁到达迪士尼;线路二:从皇岗口岸出境,乘坐香港跨境全日通巴士约25分钟即可直达荃湾,转乘地铁到达迪士尼;线路三:从蛇口客运码头出境,坐船约1小时后到九龙,再转乘地铁即可到达迪士尼。 R8青屿干线收费广场至香港迪士尼乐园(循环线)N/A0分钟6-20分钟首班车6:00am尾班车12:00am。 餐饮: 每个主题乐园都拥有特色的餐饮菜单,内容包括了世界各地的美食。比如在探险世界可以去富有异国风情的碧林餐厅 ,位处棕榈树荫之下,为您提供东南亚美食、粤式烧味、咖喱及小炒。值得推荐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米老鼠月饼,既是美食也是纪念品。 住宿: 香港迪士尼乐园周边只有香港迪士尼乐园酒店和迪士尼好莱坞酒店,没有其他商业建筑和酒店,如果想在香港过夜,第二天继续游玩,可选择入住迪士尼乐园的两个酒店或市区的酒店。由于香港迪士尼乐园开业初期酒店客房需求量较大,房间比较紧俏,故迪士尼的两个酒店的价格均十分昂贵,从香港迪士尼网站上看,酒店房间价格从1000港元至6800港元不等,且需提前21天预订才能保证入住。 市民如果过夜游玩想降低成本,可选择预订香港市区的宾馆入住,9月份宾馆3人房的价格为400港元左右(视不同的宾馆而不同)。市民可第一天选择在香港市区观光、购物,第二天再赴迪士尼乐园游玩,这样将节省600多港元。 门票: 门票售价为星期一至五:成人港币295元,儿童(3至11岁)港币210元;星期六、日及特别日子:成人港币350元,小童 (3至11岁) 港币250元。长者 (65岁以上) 可享受优惠,星期一至五票价为港币170元,星期六、日及特别日子则为港币200元。三岁以下小童免费入场。特别日子包括本港公众假期、学校暑假(七月及八月)及内地黄金周(每年五月一日至七日及十月一日至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