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券交易 > 林华股票

林华股票

发布时间:2021-05-17 14:12:59

① 林峰家的地产公司叫什么啊,既然是厦门最大那应该上市了吧!

林峰父亲林华国在厦门的房地产确实叫诺林房地产公司,他们没有上市,原本准备在香港上市,但是因为上市那年正好房地产需求下降,让那年的批准没有下发,后来就没有申请了,阿峰家的诺林地产在全国很多的地方都有分公司哦,做得还不错,呵呵。

② 求写林峰的文章

是honey的,请耐心看完。。。。。不是honey的,请不要乱评。。。。。谢谢、、、、

回忆 :从小就比较偏爱看tvb拍的电视剧,每个角色都能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吸引着我、、、忘不掉,,,,可以说我是看着电视剧长大的(只是tvb拍的,不包括内地)。。。。前前后后因为每一部戏、、每一个角色,我认识了一位位演技很棒、、很赞的演员、艺员。(貌似任何一位tvb的绿叶演员都要比内地的主角演的要好) 每一个演员我都很喜欢,都是我很敬仰的人(因为篇幅,不做列举),但惟独林峰是我一直都不变的挚爱。。、。

记得: 记得看林峰的第一部戏是《寻秦记》。那时是来看古天乐的,却意外注意到了这个长得很黑很黑,却很精神的年青人,喜欢他演的赵盘,那种母子间的深厚情谊,让人感动、、喜欢他演的嬴政,虽然角色后期变得很坏,可是丝毫不变我对他的喜爱,却也证明了他的演技真的很赞、、、、因为他、、、我看了两遍。。。。

按我看的顺序,第二部戏是《云海玉弓缘》,曾经那么相爱的两个人,患难与共了那麽多,,,却还是存在那麽多的误会、、、、看到结局时、、、我哭得我满脸憔悴,(原谅我那是幼小、、感情丰富吧)因为喜欢金世遗,因为喜欢厉胜男,因为他们之间的爱情,而感到纠结、、、更因为胜男的离去,世遗伤心的神情而感到伤心、、继而发出一声唏嘘、、、、、、也许世间最无奈的爱情,,,也大抵如此吧。。我更为他的演技上一层楼而感到高兴、、、、因为他、、、我看了三遍。。。。。。

之后我又看了第三部戏《再生缘》,这是我综合起来最有感触的一部。

《再生缘》里有一段对话至今还记得:
林中女的若有所盼,道:“你有没有话对我说?”
男的回答干脆果断:“有”,迎着女的热切的眼神,“你吃了吗?”
女的愤而欲去,终心有不甘,娇嗔道:“你真的没有话对我说?”
男的迟疑半响,嗫嚅道:“不耽误你吃饭了。”

林峰就此化作了手心上的一粒朱砂痣,爱的那么深、、那么真。。。。以前我曾写过一点对于《再生缘》的感悟,把少华喻作风雨中的大树,诚然,林峰以他黝黑,健康的形象完美的演出了“大树”的苍劲与厚实,让每一个渴望庇护的女子都迷恋在他自由舒展的浓郁的枝叶里,无风,无雨,亦无憎。喜欢他演的皇甫少华,,,好像郭靖那么忠厚的一个人、、、他吹的笛声是那么的动听、、他对丽君的爱是那么的牵挂、、、无论在甚么地方他都记挂着她。。。。这是一个几乎完美的人,,,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因为他、、、、我看了两遍。。。。

然后便是辗辗转转地看完了《流金岁月》,看完了《侓政新人王》,看完了《美味情缘》,看完了《血荐轩辕》, 似乎能看到他的戏,我都看完了。。。。。演技都不是盖的哦!!!!

之后一部《大唐双龙传》,再一次吸引了我,他以他的努力,让我再一次见识了此“龙”亦非池中凡物。。。本是世间一凡人,落一乱世变作龙。喜欢他演的寇仲,喜欢他和吴卓羲演的徐子陵之间的兄弟情、、、彼此间的肝胆相照。。。喜欢他的为人、、、不畏挫折、、勇敢坚强(似乎所有好词用在他身上也不为过)。。个人比较偏爱他和李倩演的宋玉致之间的爱情,(不喜欢他和李秀宁之间的爱情)。。。后来的后来、、、我就更加喜欢他了、、、、不对、、、是爱。。。。林峰因为此角更获得了2004年《万千星辉贺台庆》我最喜爱的电视角色奖、、、、2006年 Astro华丽台电视剧大奖2005∶我的至爱角色奖和我的至爱男主角奖两项大奖、、、这是对他本人的肯定。。。。。。。。

然后又看了《天涯侠医》、、又看了《美味风云》、、、又看了《翻云覆海》和《女人不易做》。。。。

看到《布衣神相》、、、、我又被感动了、、、、是情、、、、是爱。。。。喜欢他演的赖药儿,,,,更爱他对嫣夜来的爱、、、、为爱的人变得痴狂、、、为爱的人变得一头白发、、、值得吗?。。。值得、、、他的神情告诉了我。。。。记得嫣夜来望着一头白发的他时、、、记得赖药儿抱着因病憔悴的她时。。。。彼此的目光深情中是否又会带着些许的心碎、、、、这爱竟是这般的难、、、、唉唉唉唉。。。。。。因为他、、、因为这部戏、、、我不敢看第二遍、、、因为这一段太悲、、、、、(幸好结局是好的)

又看了《少年四大神捕》,外表貌似和少爷的名字一样 无情 、、、、可是你对桑芷妍的爱、、、、又充满着深深地缠绵(不得不说一句,徐子珊太不适合了,,,还是璇峰组合比较好),即使她多次的骗你,,,可是你一直深爱着她。。。。从未改变、、、、、这又是一段纠结的爱、、、、多希望在剧中少爷可以站起来、、、一定超帅的、、、、

可以说少爷的戏我集集不拉、、、每一部戏都是那么经典、、、、我偏爱少爷的古装剧、、、、可是少爷的一部时装剧改变了我、、、、、这就是《家好月圆》、、、、、、(虽然第一部也不错,可我还是比较喜欢第二部)、、、我最喜欢他饰演的小好、、、就如他的名字一样、、、他真的太好了、、、、(真恨于素秋一开始不珍惜他)、、、善良的管家公、、、是一个很顾家的人、、、、这样的男人才是最好的、、、他深爱着于素秋、、、他会变魔术(尽管不高明)、、、他会做蛋糕、、、、他会一个人守护着她、、、、他会等着她(即使于素秋爱上了凌b,忘不掉他),,,,也会拼命地去哄她开心、、、、这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总是受伤最深、、、、、记得于素秋和凌b牵着手离开他时,,,,他的侧面、、、他的背影、、、他落寞的神情。。。让人看了都心碎。。。。他的演技已经不是一般的好了。。。因此他获得了2008年《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我最喜爱的电视男角色奖、、、(当时我也同时看了,,,很赞的!!!!)

所有: 在林峰的几部戏里,看的最仔细的是《再生缘》,最草率的是《流金岁月》,最动容的是《寻秦记》,最无奈的是《云海玉弓缘》,最皆大欢喜的是《侓政新人王》与《美味情缘》,最过瘾的是《大唐双龙传》,最煽情的是《家好月圆》;在林峰的角色里,最喜欢的是皇甫少华,最欣赏的是赵盘(赢政),最可爱的是江上游,最完美的是乐斌,最偏激的是丁善行,最钟情的是金世遗,最落泪的是管家公。

每一个角色皆是经典、、、我的挚爱!!!!!!!!!!!!!!!!!!!!!!!!!!!!!!!!
后来我看了他主演的电影,感觉不是很强烈,,,不过形象真的是帅帅的,,,,(真气愤编剧不写一些更好的角色,要知道、、再有灵气的演员也需要好的剧本。。好的角色来发挥啊!!!) 本人比较推荐《别恋》,里面他和李彩桦之间的爱很纯啊、、、、毕竟那是彼此都很青春。。。。推荐一下!!!!

看着他拿下一个又一个的奖项,,真替他感到高兴。。。

痛心: 因为时间的原因,还有很多他主演的电视剧来不及看。(真希望老了以后,可以慢慢的看、、、慢慢的欣赏。最近他又拍了电影《白蛇传说》和电视剧《花花世界花家姐》、、、好期待啊,,,可估计没时间看了,,,,以后补上吧#######

音乐:更令我没想到的是,,,林峰还是一位歌手、、 他曾拜师戴思聪学习唱歌、、专辑的销量也是很好的、、、、每首歌都很好听、、、推荐一下《爱不疚》和《COME 2 ME 》、、《Let's get wet 》很好听的、、、我的背景音乐就是这个、、、、其它歌也蛮不错的、、、、、真是超佩服他。。。。。林峰的声线不错,我不理解人们形容的“磁性”是种什么性质的声音,对我而言,听得投入,一切俱为天籁。粤语歌由于吐字的缘故,比国语歌多了几分暧昧与迷离,听得熟了,也能慢慢哼几句,听那“纵使双手多么紧扣/亦要走”,仿若与剧中人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在意识里隐现他们的絮语,叹息。

轶事:记得一个好笑的剧情,,,梧桐树下的他面对XX的质疑也曾是这般的嗫嚅:“因为你个子高”,再逼问,他兀自胀红了脸“你的耳环很漂亮”。在心仪的女子面前,每个男儿都有这么一次可爱的愚笨么?

记得有人赞少华为丽君流下的那滴泪堪称经典之泪,可是有多少人懂得泪为谁流?当年梧桐树下的笑音因青春的滋润而清脆,而今笑音已如刮花的CD,除了刺耳,还是刺耳。 那夜,,,我问自己、、、、、、

回想:林峰演得最完美的人是乐斌,这个充满爱心,热心,痴心,又特有情义的人物曾让我追看《侓政新人王》,可是看到三分之二便不由自主地放慢了速度。剧中乐斌圣诞夜的窗外伫立,看清玲为卓伟名绽放动人的笑容;剧中乐斌躲在办公室笨拙地舞动毛衣针,为着那手袋是清玲的钟爱;剧中乐斌坐在冷清清的大巴上,为清玲默默地递过一包纸巾。。。看的时候有一点点的感动,不看的时候就觉着导演的矫情,他包装了乐斌的讲义气,重承诺,使乐斌连痴心也痴得那么善解人意,这个大方而完美的人,在某些程度上却不能拥有与齐浩男,大头蚊,与徐家立,罗子建,与文初哥哥同等的震憾力,缘何如此?只能说他太过完美,不类真人。

很多时候我们更喜欢合眼缘的人,在彼时某刻看到病榻上赵盘脸上的泪渍,会不会觉着赵盘格外令人爱怜?那份心动就是合了眼缘;或是当赢政大殿上冷冷地一挥大袖,他与项少龙眼神纠缠迸出冰冷的距离,那份COOL也是合了眼缘,再如丁善行在法庭上的热泪,江上游在沙滩上的露齿一笑,金世遗第一次邂逅厉胜男的漫天飞雪。。。。这都是缘,用我们的感觉将就着人物,环境,与机缘接近,成为风景的源头。 这一切皆是缘!!!!!!!!!!!

心里话:娱乐圈是一个很复杂的地方,五光十色,龙蛇复杂,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沉沦的地方。许多明星出道多半是被迫,或是为了金钱和被曝光的快感、、、、演戏、、、唱歌在他们眼里只是赚钱的筹码,上镜的阶梯。试问有几人是真正喜欢?可是少爷却不是,,,在出道前,他还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系一年级学生,他有个号称厦门李嘉诚的爸爸林华国,,,家世好得不得了,,,,我确信他是喜欢演戏和唱歌的,,他把这一切看作是他的工作,,,而不是出名的工具、、、、

其实以他的身世,他喜欢唱歌和演戏,可以像陈冠希一样,叫家里拿出一百万快速出名,,,,可是他没有、、、他甘心从龙套做起,想再回头看看、、、原来《真情》中的侍应生、、《创世纪》中的狱警、、、都有他的出现,,,这点精神,,,可不是一般富家子弟可以领略到的、、、、、、我佩服!!!!!!!!!唯一确定的、、、是林峰为自己的兴趣真的努力过。他是我一辈子最佩服的人、、、、一个真正的少爷、、、、、他的成名是必然、、、因为有他的努力、、、、、

还有还有、、、不要太累了、、、看到你一边又要拍戏、、、一边又要为演唱会努力、、、、、要保重身体!!!

我会一直支持你的、、永远做你的honey。。。。挚爱、、、、、、、、到永远、、、、、、、

③ 我在某单位工作了将近15年

中外金融服务业发展比较研究

一、中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金融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各级政府都把金融安全和稳健发展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采取多项管理措施,加强自身建设,防范金融风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加入WTO后,外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我国金融业各部门的压力仍将非常大,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下面我们将分别谈谈我国银行业(主要是商业银行)、保险业和证券业的发展现状。

(一) 银行业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基本上是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瓜分,行业垄断程度相当高,其业务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存、贷、汇银行业务和外汇业务等,很少经营或不经营全部的投资银行业务,如金融租赁业务、保险业务、信托业务、财产顾问和咨询业务和旅游广告业务等。这些业务范围的限制,影响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金融工具创新能力,资本金严重不足,贷款能力出现内生性约束。由于国有银行效益不佳,消化自身不良资产的压力很大,也无力用经营利润补充基金。因此,不良资产日益积累,致使部分国有银行资产充足率根本达不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要求。由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不强,资产运用效率不高,存在大量的坏帐和呆帐。这些都将使国有商业银行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二)保险业

二十年多来,中国保险业以年均39.6%的增长速度迅猛发展,实现第一个保费收入达500亿元用了15 年的时间,而实现第二个500亿元仅用了3年时间(见图1-1、图1-2)。到2000年底,保费收入达1595.9亿元。同时保险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目前,全国共有保险公司40家,一个以国有保险公司和股份制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保险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但中国保险业目前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保险公司实力

差,资金运用渠道少(保险业收入仍以保费盈余为主),效率和经营技术不高,服务水平不能适应竞争等。因此,一旦当我国保险公司与外国保险机构真正展开竞争,保险业将面临很大冲击。

图1 1989—2000年我国保费收入趋势图

图2 1989—2000年我国保费收入增幅趋势图

(三)证券业

我国证券业起步于八十年代,在1990、1991年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后,经过曲折的历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首先是融资能力的增强,我国证券市场融资额从1994年的99.78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1192.22亿元,占间接融资(银行贷款)的11.45%;其次,随着证券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股票交易额也持续增长,1993年的股票交易额为3627.2亿元,2000年股票交易额达到高峰,为60826.6亿元,增长了16.7倍。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1154家,投资者帐户为6639 .68万户。上述数据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由于我国证券业是在一定的保护下发展起来的,并没有与国际市场完全接轨,因此其要进一步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国内证券机构业务范围狭窄,品种单一,结构趋同。业务范围仅限于国内的承销、经纪和自营三大传统业务,企业财务顾问业务等虽然也有,但是大多是争取承销项目的辅助手段,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很大的雷同,对金融创新的重要性仍然没有充分的认识。

其次,融资渠道不畅,上市证券公司不多。渠道有三个方面:同业拆借、国债回购和增资扩股,且融资偏重短期资金融通,缺乏券商发展急需的长期资金融资渠道。

第三,资本运作效率差。

第四,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混乱。

第五,证券经纪业务收益下降。

这些都表明,只有二十余年成长历史的新中国证券业同经历过百余年资本市场锤炼并且实力雄厚的国外证券公司同场竞技,将面临巨大的现实压力。

二、中外金融服务业发展比较

2001年11月,中国终于迈进了WTO的大门,中外金融机构同台竞技将成为必然趋势,我国金融业要在这一场新的角逐中占有一席之位,必须通过比较分析彼此的优势和劣势,判断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最终提出自己的战略方案。

(一) 银行业

1.经营规模比较

衡量一家综合性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主要有总资产、一级资本、分支机构数量、跨国经营情况等子指标。

表1 中外商业银行经营规模比较(1999年度) 单位:亿美元

总资产
一级资本
分行机构数量
跨国经营情况

工商银行
4275.46
219.19
国内分支机构众多
跨国经营处于初级阶段

农业银行
2442.93
162.66
国内分支机构众多
跨国经营处于初级阶段

建设银行
2658.45
131.96
国内分支机构众多
跨国经营处于初级阶段

中国银行
3162.14
152.70
全球性机构布局
全球性银行

花旗银行
7169.37
476.99
全球性机构布局
全球性银行

美洲银行
6325.74
381.76
全球性机构布局
全球性银行

德意志银行
8437.61
174.18
全球性机构布局
全球性银行

巴克莱银行
3988.25
140.55
全球性机构布局
全球性银行

资料来源:张仿龙、阮班鹰:《中外商业银行盈利比较及入世对策》,《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1年第一期;孔永、马耕之《世界30家银行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概览》,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从表1可以看出,就总资产和一级资本来源来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国际跨国商业银行相比并不逊色,已经进入世界大银行行列。但从分支机构数量及跨国经营情况看,除中国银行具有众多海内外分支机构并已初具全球性银行的某些特征之外,其余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尽管分支机构总量很多,但跨国经营都还刚刚开始。因此,从经营规模指标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外国综合性大银行的最大差距表现在全球性分支机构布局缺陷和跨国经营滞后等方面。

2.业务功能比较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在业务功能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管理当局对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的限制(见表2)。英国、日本和美国已分别于1986年、1992年和1999年修改了相关法律,最后从法律上废除了混业经营的障碍。而我国《商业银行法》严格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投资等非银行业务。

表2 中外商业银行业务比较

商业银行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
保险业务
当局立法限制

工商银行
存贷汇等业务功能齐全
工商东亚

分业经营

农业银行
存贷汇等业务功能齐全


分业经营

建设银行
存贷汇等业务功能齐全
中金公司

分业经营

中国银行
存贷汇等业务功能齐全
中银国际

分业经营

花旗银行
存贷汇等业务功能齐全
全面开办投资银行业务

1999年取消限制

德意志银行
存贷汇等业务功能齐全
全能银行

全面混业经营

巴克莱银行
存贷汇等业务功能齐全
全面开办投资银行业务

1992年取消限制

近年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已经开始绕过法律限制,通过到境内外收购、合资设立投资银行机构,开展了投资银行业务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国内分支机构尚不能从事证券一、二级市场业务。因此,业务功能综合化、全能化是形成外资商业银行强大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3.金融创新比较

金融创新包括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业务创新三大方面。由于外资大银行身处市场经济国家,不存在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问题,因此,金融创新的比较仅限于业务创新。

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仅限于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大部分业务创新还是借鉴国外商业银行60—80年代的产品,而市场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的品种,如期货、期权、利率调换、消费贷款证券化、衍生金融产品交易等在我国都还未开办。由此可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新产品领域及跨国经营方面的竞争力非常弱。

表3 中外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比较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外资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综合帐户

银证转帐

浮动利率贷款

票据融资

电子银行

循环贷款

网络结算

消费信贷

可转让定期存单

可转让支付帐户

浮动利率票据和欧洲债券

期货交易

电子银行

互助基金

消费贷款证券化

利率调换交换

SWIFT交易系统

期权交易

衍生金融产品交易

4. 发展战略比较

发展战略是一家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外资商业银行非常重视发展战略,十分注意保持发展战略的相对稳定和发展目标的一致性(见表4)。

表4 中外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比较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战略
外资跨国大银行发展战略

扩张性、粗放经营、无差异营销、政策性与盈利性并举、资源计划配置为主。
差异化战略、突出重点战略、跨国经营战略、盈利最大化战略、资源配置优化战略。

5.其他竞争力项目比较

(1)在流动性方面,日本银行业的贷存款比率为93. 73%,比我国高出9.14个百分比。美国为87.97%,与我国基本持平。从存贷款比率来看,美国银行业的流动性并没有比我国银行业的平均水平高,但这并不说明在流动性方面就不如我们,因为我国四大银行不良资产比例很高和承担着很大一部分不一定能够即使收回的“政策性贷款”。欧洲方面,其贷存款比率达到127.57%,大大高于我国银行业的同期水平。

(2)在盈利能力方面,日本银行业的资产利润率为-1.2%,比我国四大银行的0.09%低1.21个百分点,利润增长率是负数,为-30.59%,而同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是-36.26%。美国资产利润率为1.66%,欧洲为0.63%,均高于我国。

(3)在资产质量方面,由表5可见,日本呆帐和滞帐贷款率为3.13655%和0.04385%,与我国情况差不多,而美国在这方面则相对较低。

(4)发展能力方面,日本银行自有资本比例是比较高的,达到了11.6%,美国则为8.72%,两者与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相比相差不大,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并没有正常的资本金补充机制,在这方面与美国和日本有一定差距。

表5 银行资产质量的国际比较

项目
比率
日本

(10家合计)(%)
美国

(%)
欧洲

(%)

流动性
流动性比率
NA
NA
NA

贷存款
97.93
87.93
127.57

盈利能力
资产利润
-1.12
1.66
0.63

资本利润
NA
19.53
NA

利润增长
NA
NA
-25.54

人均利润
NA
55578US$
NA

利息回收
NA
NA
99.58

应付利息充足
NA
NA
35.6

资产质量
逾期贷款
1.0664
1.26
NA

呆滞贷款
3.13655
0.33
NA

呆帐贷款
1.04385
0.64
NA

风险资产抵补
95.9202
167.76
NA

加权风险资产抵补
73.3144
NA
NA

发展能力
资本金充足率
11.6
8.72
NA

存款增长
-5.29
7.06
-3.94

贷款增长
-2.61
8.27
15.97

(二)保险业

伴随中国加入WTO,我国保险业将面临一个更为开放,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也将面对一批虎视眈眈的外国保险巨头。中国保险业与国外保险业究竟存在怎样的差距呢?下面我们将从保险业的市场规模、保险深度和密度、资产规模、市场集中率以及融资渠道五方面进行比较。

1.市场规模比较

从表6可以看出,世界保费收入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在世界保险市场上居于主要地位。我国保险业恢复业务以来,虽然发展迅速,但总规模仍然很小。1999年保费收入仅排世界第16名,市场份额只有0.72%。

表6 1999年我国与其他主要国家保费收入比较表

国家
保费收入(百万美元)
占世界市场份额(%)
世界排名

美国
795188
34.22
1

日本
494885
21.29
2

英国
204893
8.82
3

德国
138829
5.97
4

法国
123113
5.3
5

意大利
66649
2.87
6

韩国
47929
2.06
7

加拿大
41882
1.8
8

澳大利亚
38712
1.67
9

荷兰
37985
1.63
10

中国
16830
0.72
16

巴西
11203
0.48
21

印度
8391
0.36
23

资料来源:Sigma No.9,2000。

2.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的比较

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保险业发达程度的两个重要指标。保费密度是指人均保费额的高低,保险深度是指保险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的大小。如果一国的人均保费越高,保险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越大,说明该国的保险业相对越发达。1999年,从保险密度看,我国只有13.3美元/人,列世界第73位。保险深度也只有1.63,其中产险深度为0.61,寿险深度为1.02,整体上居世界第58名,远远落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甚至也落后于巴西(第51名)和印度(第52名)。从表2.2-2和2.2-3可以看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表7 1999年我国与其他主要国家保险密度比较表

国家
瑞士
日本
英国
美国
爱尔兰
荷兰
芬兰

排名
1
2
3
4
5
6
7

保险密度
4642.7
3908.9
3244.3
2921.1
2454.7
2404.7
2212.6

国家
法国
丹麦
澳大利亚
巴西
中国
印度

排名
8
9
10
50
73
79

保险密度
2080.9
2037.4
2017.3
68.6
13.3
8.5

表8 1999年我国与其他主要国家保险深度比较表

国家
南非
英国
瑞士
韩国
日本
爱尔兰
澳大利亚

排名
1
2
3
4
5
6
7

保险深度(%)
16.54
13.35
12.84
12.84
11.17
9.83
9.82

国家
荷兰
芬兰
美国
巴西
印度
中国

排名
8
9
10
50
52
58

保险深度(%)
9.65
8.88
8.55
2.01
1.93
1.63

3.资产规模比较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分别是我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但从资产总额看,这两家公司的资产规模偏小,两家公司的总资产才为世界第25大保险公司总资产的16.6%。从资产利润看,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资产利润率为0.47%,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资产利润率为1.78%,而世界前20大保险公司中资产利润率最低的也达到了4%的收益率。这些都表明我国保险公司经营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较低(见表9)。

表9 1998年全球前10大保险公司与我国保险公司资产实力比较

排名
公司(国家)
资产
增长率(%)
所有者

权益
净利润
资产利润率

1
AXA(法)
449566
5
16634
52683
11.72

2
Allianz Group(德)
401406
45
26041
46805
11.66

3
Nippon Life(日)
374801
1
8501
51128
13.64

4
Zenkyoren&prefectrual Ins.Federation(日)
297477
3
3990
46154
15.52

5
Dai-ichi Mutual Life(日)
261164
4
5198
35030
13.41

6
AIG(美)
133673
17
30123
24879
10.65

7
Metropolitan Life Insurance(美)
215346
6
14367
11503
5.34

8
Sumitomo Life(日)
212200
2
4411
29320
13.82

9
Zurich Financial Services (瑞士)
205963
11
11994
25221
12.24

10
Prudential Group (英)
196536
10
5443
18782
9.56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5806

334.9
103.3
1.78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11675

622.7
54.7
0.47

中国人寿+中国人保
17481

957.6
957.6
0.90

资料来源:(1)2000年1月《保险资讯》173期,本表排名以资产为基础,并根据Dow Jones and Isis决定。

金额单位为百万美元,汇率按1998年12月31日汇率换算。增长率按本国货币计算。

(2)《中国保险年鉴》1999年。

4.市场集中率比较

目前,我国只有保险公司40家,(其中国有独资保险公司5家,股份制保险公司9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13家,外资保险公司13家),而日本有110家,美国80年代就有5000多家保险公司,香港弹丸之地也拥有200多家保险公司。中国的保险机构数量过少,导致保险市场集中率高,垄断经营严重(见表10)。

从下表可以看出保险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市场集中率一般较小。如美国1998年前五大财产保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仅为30.16%,日本前五位寿险公司市场份额也不过是60.4%,这是因为在保险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保险市场进入壁垒较少,保险公司设立相对比较容易,所以保险公司数目较多,竞争较为激烈。使整个市场的集中率较小。而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

表10 1998年世界部分国家与我国保险市场集中率比较

国家
非寿险

公司数量
前五位非寿险

公司份额(%)
寿险公

司数量
前五位寿险公司

市场份额(%)

中国
12
99.8
8
99.2

日本
/
53.6
/
60.4

韩国
16
71.5
29
78.7

俄罗斯
1393
24
NA
52

巴西
113
49
103
59

美国
/
30.16
/
/

资料来源:Sigma No.4, 2000.

经济,市场起步较晚,保险市场进入壁垒较多,使公司整体发展和竞争参与度远远达不到市场发展的需要,保险市场集中率居高不下。因此,我国保险业要打破垄断,完善竞争体制势在必行。

5.融资渠道比较

在发达国家,保险业积聚和融通资金的能力仅次于银行业。在金融市场上,保险公司是最重要的投资主体之一(如美国保险公司投资业务量与其金融市场全部业务量的1/3以上),投资是保险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而中国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资金运用范围十分狭窄,仅限于银行存款、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规定其他少数几种资金运用方式,资金融通作用有限。目前我国保险业收入仍以保费盈余为主,这使得国内保险业无法较快提升实力,也降低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证券业

关于证券业,我们将在证券化程度(证券市场市值/GDP)、证券市场体系、投资者结构和证券公司业务等方面,通过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是美国)的综合比较,来了解中外证券业发展的情况。

1.证券化程度比较

一国证券市场市值与GDP之比反映了一国证券市场的发育程度。美国、日本、英国证券市场该比例1995年分别达到95.5%、83.5%和121.7%。我国证券市场2000年证券市场市值与GDP的比为53.79%,2001年证券市场股价大幅度下跌,比例有所下降,为45%(见表11)。

表11 证券化程度的国家比较

国家
美国(%)
日本(%)
英国(%)
中国(%)

年份
1995
1995
1995
2000
2001

证券市场市值/GDP
95.5
83.5
121.7
53.79
45

资料来源:陈晓舜《中国证券业:机遇、挑战与对策》

从表中可以看出,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经济总量中证券化的比例不高,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证券市场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2.证券市场体系比较

美国证券市场体系是由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以及众多区域证券交易所、OTC场外交易构成,形成了一个适应不同企业需求的证券融资、交易的证券市场体系。而我国现在只有功能基本雷同的深沪两个证券交易所,基本是单一的证券市场。交易品种也只有三种:股票、债券、基金,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种几乎是空白。如图所示,在股票、债券和基金的市值结构中,股票市值占97%,债券市值2%,基金1%,可见债券和基金发展严重滞后。

图3 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值结构比例

3.投资者数量比较

据截止1998年底的美国官方资料统计,仅共同基金,美国就有4400万家庭共770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30%)参与,家庭财产的25%是基金和股票。而我国证券市场开户人口的比重只有3%,证券资产在全部金融资产中的比例仅为5%左右。

4.投资者结构比较

实践证明,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是由机构投资者占主导的市场,而我国证券投资者结构中,99%为中小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比例仅为1%,所占比例相当小。相比之下(见图4),美国有着庞大的机构投资者,其中,尤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体。据统计,在美国股市中,由机构直接或通过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总市值的53%。而1995年英国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占上市股票总值的79.5%,日本1997年的该项数据为81%,差距明显。

图4 美国股市投资者结构

除此之外,据有关资料显示,1996年2月美国共有5000多个开放式共同基金和500多个封闭式共同基金,持有基金股东有一亿多人,共同基金资产总额达3.01万亿美元。另一方面,我国截止2001年5月初统计,沪深证券交易所挂牌的证券投资基金仅有33只,而且全部属于封闭式基金。其中最大的基金规模也只有30个亿基金单位。

5.证券公司业务比较

截止2001年6月,我国登记注册证券公司有101家,其中综合类证券商14家,其他则属于过渡期、正在规范或尚未规范的公司。合计注册资本约515亿元(其中,中外合资的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注册资本为一亿美元),营业部总数为1923家。总体情况是券商规模较小,竞争力较低(见表12)。

表12 国内外证券公司业务比较(截止2000年)

国内证券公司(万元)
国外证券公司(万美元)

宏源证券
海通证券
摩根·斯坦利·添惠
美林公司
高盛公司

资产总额
509 242
3 160 000
42 679 400
40 720 000
28 976 000

净资产
62 525
537 700
1 927 100
2 101 800
1 653 000

营业收入
35 548
/
4 541 300
2 678 700
3 300 000

净利润
8 177
152 000
545 600
378 400
306 700

净资产收益率
13.085%
28.27%
28.31%
18.00%
18.55%

资料来源:陈峥嵘:“加入WTO对我国证券业的影响”,《证券投资》周刊,2001年第44期。

从表12可以看出,我国国内证券公司的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均低于国外证券公司,业务竞争力低。

6.网上交易比较

网上证券交易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的证券经营模式,降低了经营成本和风险,并能够提供快速而方便的信息服务。我国网上交易发展迅速,截止到2002年2月末,我国网上委托交易的客户开户数达376万户,今年1—2月份网上委托交易量达425亿元,占沪深交易所1—2月份股票(A、B股)、基金总交易量6814.28亿元(双边计算)的6.24%。而美国到2001年网上帐户就已经达到2100万户,资产总额达到9410亿美元,网上交易占交易总额的比例达到20%左右。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网上交易还有待发展。

参考文献:

1. 世敏、戴国强:《2002年中国金融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2.裴光:《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

雪峰:《保险业如何做稳》,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

3.焦谨璞:《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

4.《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构造》,《金融论坛》2001年第10期。

5.陈晓舜:《中国证券业:机遇、挑战与对策》,《证券时报》。

6.《金融与保险》2002年第9期。

编者:黄利 林华 梁靖雯

经济贸易学院

④ 我想查出这个骗子的身份:林华春,工行账号6222 0221 1100 2083197 支付宝:[email protected]

赶紧报案吧,只有公检法部门才能合法去查骗子!

⑤ 我国人寿保险公司的排名

第一名:中国人寿(1-7月原保险保费收入:36911017.39万)
第二名:平安人寿(1-7月原保险保费收入:24887885.33万)
第三名:安邦人寿(1-7月原保险保费收入:18890994.49万)
第四名:太平洋人寿(1-7月原保险保费收入:12391146.02万)
第五名:人保寿险(1-7月原保险保费收入:8693698.61万)
第六名:太平人寿(1-7月原保险保费收入:8354668.04万)
第七名:泰康人寿(1-7月原保险保费收入:8026211.7万)
第八名:新华人寿(1-7月原保险保费收入:6837860.99万)
第九名:第十第十名:华夏人寿(1-7月原保险保费收入:6024456.39万)
第十名:华夏人寿(1-7月原保险保费收入:6024456.39万)

阅读全文

与林华股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负责融资的人的职称 浏览:456
公司理财收益应缴什么税 浏览:749
有用的费力杠杆 浏览:279
上汽集团roe开头汽车 浏览:819
金融服务外包公司居间协议模板 浏览:931
什么是股票增发价格 浏览:638
县域金融机构经营理念 浏览:987
阿里妈妈的团长佣金比率 浏览:456
osc指标通达信公式 浏览:165
金融公司渠道合作协议范本 浏览:404
浙商证券佣金万分之8 浏览:836
今日美棉期货价 浏览:148
中行visa英镑汇率查询 浏览:413
罗斯公司理财自学 浏览:977
2014上市公司有可能重组的有哪些公司 浏览:495
10月7日日本对人民币汇率 浏览:920
银行理财资金对接信托 浏览:219
佣金宝创业板深圳 浏览:150
小蚁币目前价格 浏览:741
人民币兑换乌吉亚汇率 浏览:380